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对一种目标定论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目标 定论 基础教育

管理员

摘要:

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对一种目标定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小应该定位于“立足农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而应该与城市基础教育的目标一样,定位于为整个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当前 农村……

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对一种目标定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小应该定位于“立足农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而应该与城市基础教育的目标一样,定位于为整个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当前 农村基础教育 目标

  随着我国政府和社会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日益重视,农村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所有的农村教育问题中,农村教育的目标是最为关键与核心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广大农民及其子弟的命运,也决定了农村经济、社会乃至整个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认为我国当前农村教育的目标应该定位于立足农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其中有一些研究者还批判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存在,目标的单一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结果导致未考上大学的农村青年是种田不如老子喂猪不如嫂子(1)。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很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首先,农村教育不等于农村基础教育,不能将两者的目标混同。农村教育中除了包括农村基础教育以外,还包括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高等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等几个部分。农村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农村未成年人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高等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的对象却主要是成年人,将后者的目标定位于为农村培养人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完全可以的,也是必需的;但是将前者的目标也定位于此却是很不适合的农村义务教育在包括农村的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在农村一些地方也逐渐普及,因此现在可以说,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也正在逐步走向普及化,接受基础教育将成为每个农民子弟的权利和义务。而普及化的农村基础教育就应该为农村学生提供普通教育,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生源,农村基础教育隶属于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它与城市基础教育一样,都具有基础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基础性$即要满足每个适龄青少年的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2)。二是普及性$即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不论处于社会哪个阶层#群体的适龄青少年,都有机会接受这样的教育。三是全面性,即培养每个适龄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因此$所谓农村基础教育目标的!城市化倾向只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假问题。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总的只有一条,即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农村基础教育当然也不例外。

  第二、我国正处于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之中,农村基础教育应该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与需要、农村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缩小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城乡融合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这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诚如世界银行在《2002年的中国》中所指出的:当前的中国正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我国农村城市化必然会伴随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7%第二产业即工业占50%,第三产业占33%。而在未来20至50年内,第一产业将急剧萎缩,农业的比重可能降到5%以下,工业的比重略有上升$第三产业将会超过50%,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向城市第三产业即金融#服务等行业转移%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第三产业!城乡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现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2.3%,而到2050年左右,农村人口将降到20%左右(3)。因此,我国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应该为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服务!也就是为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服务,而不是漠视甚至阻挡这一进程,可以设想!在广大农民主要从事现代第三产业而不是传统农业生产劳动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像老子、嫂子那样去、种田、养猪了!而代之以现代化的规模农业%饲养业"我敢肯定,那时候虽然只有极少数的人仍然在种田与养猪但是却要远远超过我们的老子和嫂子。

  第三,我国绝大多数农民都有让其子女读大学的愿望,而广大农民子弟也都有自己的大学梦,这一点我们绝不能忽视,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多年来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人们的心目中,城市代表着先进、富裕,而农村则代表着落后、贫穷,城市与农村分别处于社会的上层和底层,多年以来,我国城市居民一直享受着稳定的社会福利、医疗、养老、保险等待遇、政策。而农村居民则完全没有这些保障。因此改变农民身份成为城里人像城里人一样生活,一直是许多农村人的梦想。然而,农村人要想成为城里人却十分困难。虽然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生活在城市里。但由于其农村户口性质的限制,很难甚至根本享受不到城市人的社会福利、医疗、养老、保险等。也就是说并不能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就目前而言,高考仍是广大农民子弟改变其农民身份的相对较为容易的一条通道。然而,就是这为数极少的通道也要被某些将农村基础教育目标错误定位的人所堵塞。

  这对于广大农村学生来说是很大的不公,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社会的平衡与稳定,社会学研究表明!一个社会要保持稳定,必须保证正常的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包括横向的流动和纵向的流动;横向的流动指的是地域流动,而纵向的流动指的是社会升迁性流动。而这两者又紧密相关,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不仅仅是一种横向的地域之间的流动,而且是一种纵向的社会升迁性流动。农村学生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农村户口性质,才有可能利用自己绝不逊于城市学生的天赋、努力,走向社会的上层。这种社会流动是极有价值的,它有力地保证了所有人在公平的机会下竞争,保证最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配置和使用。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学生的高考入学率本来就远低于城市,农村的学生要付出城市学生数倍的努力,才能获得进入大学的机会"现在我们却将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于、面向农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不是要更加减少乃至剥夺他们走向城市,走向社会上层的机会吗?为什么我们在期望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面向农村!经常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掌握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的时候!不要求城市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面向城市%工厂或企业!经常参加社区服务和实践!掌握工业生产知识和技术,为什么我们在大力批判农村的所谓应试教育的时候!却无视城市学校经常补课,让学生掌握大量科学文化知识以备高考的现实。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并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现实面前,把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农村,只会继续加剧城乡二元对立,也只会使农民处于更加不利的社会地位。我不知道!那些要求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农村的、而又出生于农村并且接受过农村基础教育的决策者、倡导者和研究者们是否想过,如果按照你们的目标定位,你们今天还有机会在此谈论这一问题吗。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

  首先,我们在规定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时,应该立足于农村社会的现实与发展需要"但是必须指出!我们这里所讲的农村是处于前进、发展中的农村是正在逐步走向城市化的农村。如果仅仅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农村来要求农村基础教育,那么就可能使农村基础教育永远落后于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这非但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反倒有可能成为农村社会进步、发展的障碍"其次!我们在规定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利益需要。目前农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最大需要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大学,而不是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与技术,与自己一起呆在农村种田。这是农民最现实、最朴素的需要,也是非常合理的需要"农村的孩子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为什么就不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享受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在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今天!我们有什么资格阻碍或者禁止已经处于不利地位的农村孩子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因此,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农村基础教育!应该为农村的孩子提供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并且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不应该把他们局限于农村,最后,依照以上要求!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应该与城市基础教育一样,都应该着眼于基础性、普及性和全面性!即为每个适龄青少年准备进一步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精神基础,使其成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在此,农村与城市只是区域性、地域性的划分!它们决不意味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尧,积极关注,农村教育目标错位问题[M]人民政协报,2002,10,10.

  2.赵中建编,教育的使——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5-16.

  3.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口资源强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