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1 教学流程: 一、导入,通……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1
教学流程:
一、导入,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一位特别的朋友
1.教师书写课题。讲解“刺”字。齐读课题。
2.这位朋友是谁,它做了一件什么事。
3.教学“枣”字。对比教学“刺”与“枣”。(相同部件,一个有勾一个没有勾,出示图片加深印象)
4.学生书写“枣”字。
二、走进课文
1.请学生读学习要求
(自由地读一读):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3)和同桌互相请教,请教刚才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待会儿一起讨论。
学生上黑板贴自己写的求助卡片,不理解的词语意思:“斑斑驳驳、诡秘、钦佩”。请其余学生解决。(联系上下文语境朗读、拆分词语理解、找近义词)
2.教师出示词语,检测学生认读情况(教师强调“散落”读音)
3.词语送回句子是否能读好。教师出示句子,学生自由朗读,请生朗读。
三、走进课文内容
1.教师画枣树与树枝,粘贴词语卡,请学生排列卡片,小刺猬是怎样摘到红枣的?
2.教师将词语卡片用线连起来,借助示意图,请学生讲一讲小刺猬偷枣的过程。(爬树、摇枣、扎枣、驮枣)
3.课文中哪里把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写得有趣。
学习要求:
快乐地品一品:默读小刺猬偷枣的内容,用横线画出你觉得生动有趣的句子,用圈圈出其中最有趣的词语。
(圈画好的同学把圈画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4.学生交流分享,你觉得哪里有趣?
就地打了一个滚、圆乎乎、噗的一声、劈里啪啦、哗哗作响……
5.教师出示第十自然段,学生朗读第十自然段。教师范读。
6.听完老师读,你有什么感受?带着朗读的方法和你刚才的感受,再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7.用上词句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四、整体感知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刺猬?
2.找到课文中作者爷爷对小刺猬的评价,学生朗读。你读出作者对小刺猬怎样的感情?
五、生字教学
1.剩下的四个字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
2.学生书写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提取文中难读的字词,读准多音字,儿化音等,并指导书写“刺”和“枣”。
2.学习2—10自然段,通过找刺猬偷枣活动的句子,提取关键词,用思维导图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3.借助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品悟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动词,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教学难点:借助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品悟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带刺的朋友,是谁呢?
3.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位带刺的朋友是谁呢?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翻开课本94页读一读吧,
2.指导书写“刺、枣”
①出示“刺”和“枣”,这两个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字,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部件。读ci(出示朿)
②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当它成为一个字的一部分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写的时候还要注意它们的压线笔画,刺的压线笔画是横折钩和点,枣的压线笔画是竖和两点。
④现在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吧!
⑤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作业本77面,各写一个吧。
⑥反馈交流。再写一个。
4.学习生字
①一个滚儿水沟眼儿
②劈里啪啦噗的一声
③逐个兴xing许扎zha枣
5.读好文中带有扎的句子!
三、学习2—10自然段,梳理刺猬偷枣过程。
1.同学们,红枣长在高高的树上,可刺猬这么小,怎么能够偷到枣子呢?请同学们快速读全文,边读边划出划出描写刺猬的句子。
2.学划句子,并交流。划好的同学可以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3.请同学们自由读划线句子,思考:刺猬的偷枣过程是怎样的?
4.完成学习单
5.生写,师巡视。
6.交流反馈。
7.看着思维导图复述刺猬偷枣过程。
8.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作业本79面,把第6题补充完整吧!
四、聚焦词语,品味语言
1.刺猬偷枣的这个过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2.请同学们读一读,有没有发现它高明的举动?
①缓慢地往树上爬,为什么要缓慢?
②诡秘地爬向老树杈。
3.同学们,我们体会了小刺猬这么多高明的地方,现在你能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开头,再用上一些你刚刚我们找出来的表现刺猬高明的词语再来说一说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吗?
6.自己先练习,交流反馈。
五、小结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感悟小刺猬的聪明机灵。
2.抓住作者评价刺猬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能够有顺序地复述小刺猬偷枣的过程,适度运用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4.走进作者心里,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把刺猬当做朋友,这是大自然赐给的珍贵礼物。
教学重点:
在体会课文生动语言的同时,感受小刺猬的高明。
教学难点:
学生在品读中走进作者心里,体会文本情感。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基于学情整体把握品味描写“枣”语言的优美
1.导言:同学们,大自然是美妙的,也是无私的,它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有个叫宗介华的作家,就发现大自然赐给他一个带刺的朋友,让他非常开心跟老师一起板书,(板书:带刺的朋友)注意“刺”这个字的字形。(教师指导。)
2.师:在家读课文了吗?读了几遍?那大家一定知道这个带刺的朋友是谁?一起告诉我。(出示图:刺猬)
3.现在我请大家再自由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小刺猬的什么事?(小刺猬偷枣的事。)
4.师:这枣什么样?竟引来小刺猬偷呢?
(教师配着音乐,出示图片,朗读第一段:描写枣的语句。)
这枣什么样?(好红的枣,还很多,还很香)能读出来吗?
第二板块:理清顺序读中揣摩品悟“偷枣”语言的生动
1.过渡语:看了这样的枣,你会有什么想法?(很馋,很想吃到。)
是啊,这样的枣不但你馋,小刺猬也馋呀!所以小刺猬就来——偷枣。
看来:作者描写枣很有必要,正是这又红、又香、又红的枣,才引来了小刺猬。
2.请同学们默读2至11自然段,边读边想,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预设:小刺猬先爬上树,然后用力摇晃树,把枣要下来,再把枣扎在背上,跑了。
3.师:通过我们读及同学们的汇报,我感觉小刺猬偷枣就是一个动画片,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画面?
(1.小刺猬爬上树。2.小刺猬用力摇树,把枣要下来。3.小刺猬打滚把枣都扎在背上,跑了。)
教师随机概括(爬树摇枣收枣)并板书。
4.师:小刺猬偷枣的这三个画面,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写了出来,请同学们读读描写小刺猬(爬树摇枣收枣)的语句,边读边思考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小刺猬?把你的感受写在字里行间。
5.走进“爬树”的画面。
让我们先走进“爬树”的画面。
指名读描写小刺猬爬树的句子:
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a师:读出怎样的刺猬?(动作缓慢的刺猬)如果你是小刺猬为什么爬的这么慢呀?怎么还诡秘地爬向老树枝?(我是来偷枣的,怕被别人发现,所以要小心点。)这是个怎样的小刺猬?(聪明、机灵、有心眼)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小刺猬的聪明机灵吗?(指名读)
b教师造境:让我们进入那个场景:一个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小刺猬来偷枣了:(播放动画片中动物爬树的响声)指名读。
c如果你是作者看到这么一个小刺猬,你赶跑它吗?(不)为什么?此刻作者就想看看这东西还要干什么?
6.走进“摇枣”的画面。
师:这个小刺猬刚才还小心翼翼、缓慢诡秘,可是到了树上却变样了:
指名读: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师:小刺猬,怎么敢这么用力摇呀?你刚才不是怕被发现吗?一个一个地摘,还没有声音多好啊!
(预设:1.我想让枣快点下来;2.我想让枣多下来些;3.这时我没发现有人,所以用劲摇争取时间,为的是速战速决,才不被发现。)这是多么有心眼的小刺猬呀!
如果说小刺猬那样缓慢诡秘的爬,是小心翼翼且聪明机灵,那么这用力摇晃说明这是一个——(预设:1.聪明机灵的小刺猬;2一个很有办法的小刺猬;是一个高明的小刺猬……)它高明在——(预设:1.能抓紧时间弄更多的枣;2.方法巧妙;3.速战速决)
看来这“用力摇晃”里谁能把这个句子再读一读,读出小刺猬的高明。实时指导。
如果你是作者:看到这个画面,你赶走小刺猬吗?(不)为什么?师:不能你赶走,看:(课件出示文字: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地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很重呢!)
指名读:噗的一声说明什么?掉下来的速度快。不小心吗?(不是)你怎么知道?(联系下文说。)小刺猬为什么这样做?(它在抓紧时间,这会正没人,要快)小家伙多有心眼,高明。
2.还有更高明的呢?
出示: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读读这句话那些地方体现了小刺猬高明?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它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归拢到一起,然后打了一个滚儿。
对比读:体会“匆匆地”体会抓近时间,“归拢到一起”、“就地打滚”方法巧秒。
这句中还那些地方体现刺猬高明: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路线好:隐蔽自己)急火火地跑了。(争取时间)
谁来读读“收枣”一段,读出小刺猬的聪明机灵和高明。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这时配上音乐,有点紧张点的)这一拢、一滚、一扎、一驼可以看出刺猬的是太高明了。
所以作者说:(齐读)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第三板块:品读称呼体会揣摩感悟作者情感的变化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在三个场面中,作者称呼小刺猬的语言是不一样的:
出示: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当小刺猬在树上爬时:作者称呼说——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不喜欢小刺猬)
当小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时:作者称呼说——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作者感到有些经验,不知这家伙搞什么鬼。)
当小刺猬其巧妙地收枣逃跑时:作者称呼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作者有中的钦佩)。
第四板块:复述偷枣内化语言品读
1.课文读完了,谁能用“小刺猬本事高明”为开头,所说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最好用上书中的一些描写小刺猬的一些动词。
(1)自己练着说一说。(2)在小组中和小伙伴中说说。(3)教学生到前边说。(达到:完整、有顺序、生动)
2.推荐读《带刺的朋友》关于小刺猬的其他故事,和伙伴交流刺猬给你留下的新印象,感悟生动的语言。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4、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瞧,图上画着什么呀?
出示《秋枣》图,学生说图意,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来体现红枣儿的大和多。
引导学生比较词句活动室2(1)的两句句子,体会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能使句子更生动。
学生朗读句子。
2、枣儿长得可真好!想不想摘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这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抢先行动了。
出示刺猬图,出示课题,齐读。
它是谁呀?
出示“——刺猬”,再读。
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大家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出示预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3、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明确2~9节讲了第一件事,10~15节讲了第二件事。
三、小组合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四人学习小组分别轻声朗读2~9、10~15节,讨论:课文写了刺猬的哪两件事?
2、集体讨论交流。
归纳板书:一天晚上,刺猬偷枣儿。
第二天晚上,刺猬用刺击退了大黑狗。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刺猬是偷枣儿的呢?默读2~9节,圈出刺猬偷枣时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爬 停住脚 摇晃 掉 归 滚 驮 跑
2、刺猬偷枣儿的本事怎样?从哪些动作能看出?
引导学生体会 “摇晃”、 “归”体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
3、刺猬不但偷枣儿的本事高明,而且护身的本事也很大。我们再来看看它是怎样用刺击退大黑狗的。默读10~15节,用“○”圈出刺猬的动作,用“~~~~”划出大黑狗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刺猬: 出来散步 缩成一团
大黑狗:扑 掉过头去 哀叫着溜走
4、连续两天晚上,小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如何偷枣儿,如何用刺击退大黑狗,他觉得刺猬怎么样?
出示“我”赞叹刺猬的两句句子,指导朗读。
5、是啊,刺猬聪明、机灵,本事真大,小作者可喜欢它啦,所以把它称为——
生接:带刺的朋友。
五、学习文中的事例介绍刺猬独到的本领。
1、那么学了课文,你喜欢刺猬吗?能不能来夸夸它?
出示两个说话练习,学生任选一个准备。
指名交流。
2、请两个学生分别介绍两个事例,与老师合作介绍带刺的朋友——刺猬。
出示说话练习。
师:我有一个带刺的朋友,它就是刺猬。
生1:刺猬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生2:刺猬不但……,而且……。……
师:我真喜欢这个带刺的朋友。
3、连起来介绍刺猬和分别介绍刺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句话起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体会介绍完一个事例,要介绍第二个事例时可用过渡句连接。
4、谁能连起来介绍一下刺猬?
指名介绍。
六、写作小实践。
教学反思:
整堂课比较顺利,但前半节上得比较从容,后半节上得比较仓促。尤其是说话练习部分,没有时间指名较多的学生来练说,连起来介绍这一环节跳过了,拖堂5、6分钟。反思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觉得在前半节某些地方浪费了一些时间。
1、导入环节“看图说话”对学生估计不足,学生看了图,仅说出了“图上画着红枣儿和枣树”,在引导学生将图意说清楚,说具体上花了一些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明确说话要求,训练说话完整的能力。
2、讨论哪几节分别写了两件事时,学生中出现了不同意见,部分学生认为“我”想法和“我”与爸爸的对话不属于事情之中。可见学生对文章段落的概念不清,划分段落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花了大量的时间读课文,却没有具体讨论归纳,以致于交流时,一生讲了大段意思,却没有归纳出重点。可见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有待于培养提高。
这节课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也属正常。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良好。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讲了关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3.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讲了关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我们多彩的童年生活中,肯定有许多朋友。有的给你精神上的鼓励,有的给你学习上的帮助,有的朋友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揭题:带刺的朋友。(板书课题)
3.师:带刺的朋友是指谁呢?(刺猬)
4.师:请你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过渡:文章的小作者也非常喜欢刺猬。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2.指名学生认读。
3.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思考:小作者通过一件什么事写出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用简洁的话概括地说。
[媒体出示: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出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2.学生交流。
(板书:偷枣)
说明:概括地说一件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学生一些方法,十分有必要。这个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句式,能帮助学生概括地说好,练习的指向明确,易操作。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媒体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2.师:这里,老师有一个句子(媒体出示),请你来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理由。(数量多、香味、动态美感(起风时)、比喻句)
师:第一句的表述方法有没有错啊?(没有)只是第二句是比喻句,把(红枣)比作(玛瑙),更生动形象。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比喻句,使文章内容的表述更生动形象。
五、作业
书写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过渡:这枣是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谗,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
二、细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2—11自然段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2—11自然段,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画出来。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2.师: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师引读: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师:“钦佩、本事”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来解释一下?(佩服、本领)
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板书
过渡:小作者说,刺猬偷枣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3.师:[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2—11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体现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词。
4.[媒体出示]师引读第5—10自然段,体会一下刺猬偷枣的高明。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也感觉到这可爱的小家伙偷枣的本领的确十分高明。
5.[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句话作为总起句,来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在这中间,我们必须用到“爬、停、掉、归、打滚、扎、驮、跑”这8个动词,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看看谁来挑战一下?
6.师: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板书:聪明机灵
说明:板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在这次教学中,让学生一起参与板书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让学生学习思考板书的艺术。通过设计板书,让学生牢记刺猬偷枣的整个过程,为复述课文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
2.体会这一自然段连用几个问句,表现出作者对刺猬的好奇和喜爱的心理。
三、总结拓展
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刺猬能利用它身上的刺来背枣,想一想,刺猬还能用它身上的刺来干什么呢?课后请读一读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原文,了解关于小刺猬的更多更有趣的故事吧!
四、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份作业:[媒体出示]
1.阅读或搜集一些小动物的特殊本领,体会它们的可爱之处。
2.学习刺猬偷枣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最熟悉的小动物来写一写。注意观察,用合适的动词,写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23带刺的朋友
刺猬(钦佩、喜爱)
偷枣:高明聪明机灵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枣、馋”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利用菱形十字格会写“刺、枣”等12个生字,会写“红枣、摆动”等2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依照书写规律识记生字词。
2.引导学生根据初读的收获,了解哪些是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哪些是描写作者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两则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r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打一动物)
r地里走,沟里窜,捎着针,忘了线。(打一动物)
2.学生说出谜底后,出示小刺猬的图片,让学生介绍相关资料。
3.教师过渡,出示课题。
4.简单介绍作者宗介华。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段落序号。
(3)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与同桌交流识记字词的方法。
(4)课文写了刺猬朋友的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学习字词。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相机点拨要点。
(2)指导归类识字。
(3)引导学生运用图片、近义词、演示动作、联系上下文、查找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并引导学生运用拓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2.思考:课文写了刺猬朋友的一件什么事?
3.出示“带刺的朋友小档案”,填空归纳。
本文讲述了一个秋天的夜晚,刺猬在“我”家后院偷枣的故事,表现了刺猬偷枣本领的高明。
4.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样划分,并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
5.引导学生根据初读的收获,了解哪些是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哪些是描写作者的内心活动。
6.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重点指导朗读。
四、抓住重点,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说说书写规律。
(1)观察形声字,巩固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
“伸”,形旁“亻”表义,表示和人的动作有关;声旁“申”表音,表示读音。
另外,“忽、伸、沟、聪”,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
(2)说一说:整体结构点位上要注意什么?
(4)看一看:关键笔画在菱形十字格中的写法。
(5)写一写:老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6)对一对:和课本对照一遍,写得不好看的地方,在下一遍书写中及时纠正。
3.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4.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相互借鉴。
五、小结回顾,作业设计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2.引导学生标注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做摘抄。
3.认真书写本课生字。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枣、缓、监、逐、聪”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抓住关键部件把“枣、刺”写规范。
2.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3.品读第10自然段,初步体会刺猬偷枣本领的高明,感受作者对刺猬的喜爱。
重点:
抓住动作描写感受刺猬偷枣本领的“高明”。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也一起来认识一位新的动物朋友。板书课题,注意读准“刺”的读音。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带刺的朋友是谁?它做了哪些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交流:带刺的朋友是谁?它在干什么?
3.指导写字:刺枣
三、理清内容,初步复述。
1.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文,从哪里到哪里,是写小刺猬在偷枣啊?
(2-10自然段)
2.现在请大家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课文的2到10自然段,遇到它偷枣的句子就用横线画下来。
3.谁来说说看这一只小刺猬是怎么偷枣的呢?
(1)随文识字:认读“缓”“监”“逐”“扎”四个字
(2)读好三个拟声词:树枝哗哗、噼里啪啦、噗的一声
(3)梳理偷枣过程:往树上爬、爬向老树杈、用力摇晃、掉了下来、扎在背上、跑去了
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齐读。
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大致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四、体会高明,再次复述。
1.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刺猬?文中有一句话集中表达了我的钦佩之情: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2.“高明”是什么意思?
3.默读课文第10段,你特别从哪儿感受到了刺猬偷枣“高明”?画下相关的语句。
(1)认读“扎”字的.读音。
(2)抓住动作:爬来爬去归拢到一起打了一个滚儿
(3)“急火火”。
4.男女生分句读第10段。
5.难怪作者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你还从这句话读出了什么?
6.复述第十段的内容,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
五、小结课堂。
其实文章还有很多地方也体现了它的高明,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
六、作业。
1.摘抄第10段中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给家人讲讲刺猬偷枣的过程。
3.阅读宗介华的散文集《带刺的朋友》。
七、板书。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通过记叙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这件事,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全文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特别是细致描写刺猬偷枣,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本事高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很符合三年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把小刺猬写得灵敏可爱更是贴近生活充满生活趣味,符合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在教学时,巧妙引导孩子去发现刺猬偷枣的“高明”,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感受生动地语言。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形式让学生试着复述故事,锻炼孩子们的说话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枣、馋”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会写“刺、枣”等12个字,会写“红枣、摆动”等17个词语。
2.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4.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5.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倾听与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能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体会语言的生动。
2.能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谜语:
生在田野中,昼藏夜里行。
身背一身刺,遇敌呈球形。
(打一动物)
1.同学们,猜一猜,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刺猬)
2.通过这则谜语,你知道了刺猬有什么特点?
生:刺猬白天隐藏,夜间觅食活动,满身是刺。
3.是啊,刺猬身上的刺作用可大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这个小朋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认读词语。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品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1.到底是多么诱人的枣儿会吸引这位带刺的朋友来偷枣呀?从书上找出描写枣儿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2.指名交流,并齐读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4.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红枣儿的美和诱人。
(二)学习“偷枣”,感悟聪明。
1.谈话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老师听着你们朗朗的读书声仿佛闻到了阵阵枣香。小刺猬听见你们的朗读,它也忍不住来偷枣啦。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画出来。
2.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3.为什么说刺猬偷枣本事很高明呢?那么小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按照顺序找出刺猬偷枣的句子,读一读,并圈出它偷枣时的动作。
4.学生自由阅读,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5.小组派代表交流句子,并逐句圈出刺猬偷枣的动作。
6.谈话过渡:小刺猬爬上树是为了干什么呀?找到相应的句子,互相交流。
7.红枣儿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呆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呀?
8.刺猬从树上掉下来又干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交流动作“归拢、打滚、扎、驮”、跑。理解词语“归拢”(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板书:逐个归枣 打滚扎枣 驮枣快跑)
9.作者是抓住了刺猬动作的描写,把它偷枣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作者都用了哪些表示动作的词语?(生读圈出的有关动词:爬、摇、归、打滚、扎、驮、跑。)把词连起来读一读。
10.同学们能否试着用这些词概括一下刺猬偷枣的过程呢?(用上“先……接着……再……最后……”)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
11.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四、总结全文,善待动物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读读这三个句子,特别是加点的词语“那个东西”“那个家伙”“聪明的小东西”,你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交流:从陌生到钦佩,到非常喜欢。
2.教师小结:作者已经把刺猬当作了家庭的一员,这种情感只有那些与小动物有亲密接触的人才能体会。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近小动物,去做动物们最亲密的——朋友。
五、布置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设计:
23 带刺的朋友
爬 摇 归 打滚 扎 驮 跑
爬树摇枣—→逐个归枣—→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昭示着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在教学设计中,强调“认真倾听,自主合作”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紧扣“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这一中心句,品味细节,从偷枣、运枣来组织教学,在诵读和品味中激发学生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的生活习性。最后,入情入境,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将知识内化吸收。
成功之处:这节课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也属正常。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积极投入。
不足之处:小组交流不够热烈,没有组织分配任务。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扰乱课堂纪律。
教学建议:以后在课前准备上要更加充分,不仅备知识,备方法,更要灵活掌握,加强课堂的掌控力,增加课堂吸引力,小组讨论分配任务,做到有组织有效率。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9
1.认识本课“枣、馋”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借助图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主要事件。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2.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高明,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朗读指导教学。
学法:朗读联想感悟学习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有美妙的声音,会唱歌的小鸟。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来自大自然的朋友,它就是(课件1出示课题),一起读。
2.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检测预习。
1.出示本课生词(课件2)。
(1)同桌互读,纠错。
(2)开火车读,纠错。
(3)抽生分行领读,巩固。
(2)(课件3、4)重点学习“枣、馋”,记准“枣”的字形,理解“眼馋”的含义。
2.初读课文,巩固生字,感知内容。
(1)开火车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2)完成“带刺的朋友小档案”(课件5),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会概括事件的主要方法。
三、品读高明。
(一)浏览课文,理解高明。
1.用文中的句子来夸一夸小刺猬,理解“高明”一词的含义。
你们能用文中的句子夸夸只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吗?(课件6)(高明)理解“高明”(技艺高超)
(二)品读偷枣,感悟高明。
大家想不想跟着这只高明的小刺猬,一起去偷一回枣?
(生答:想)
那就让我们出发吧!亲爱的小刺猬们,不过有个要求,你要努力向刺猬老师学习,不要被主人发现呀!
1.爬树高明,高在小心谨慎。
(1)我们的刺猬朋友偷枣的第一步是什么?
(生答:爬树)
(2)找出文中描写刺猬爬树的语句:(板书爬树)
(3)朗读品悟。(课件7)
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聪明的小刺猬们,你们注意到刺猬朋友是怎么爬树了吗?自由朗读。
抽生读,采访。教师范读。
集体朗读,小刺猬偷枣可真小心谨慎啊,所以——(学生接读:缓慢地往树上爬……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2.摇枣高明,高在用力。
小刺猬开始摇红枣了,摇红枣的时候刺猬先停住脚,然后——(学生接读:用力摇晃)(板书:摇枣)
指导朗读6自然段。(课件8)理解“兴许”的意思,从拟声词中感受刺猬的聪明。小结动作描写中拟声词让刺猬偷枣更加生动有趣。
3.跳树高明,高在迅速。
过渡:红枣儿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呆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呀?(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9)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交流动作“掉”。刺猬是怎么掉下来的?(噗的一声),理解“噗的一声”,这句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刺猬偷枣很高明?(速度特别快)
指导朗读,对呀,刺猬这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速度特别快,趁我还没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树上那家伙就——(学生接读: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自由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
4.拢枣扎枣,高在周到。
(1)谈话过渡: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是为了干什么?能用你画的句子说说吗?(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10)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生自由朗读,交流动作“归拢、打滚、扎、驮”、跑。理解词语“归拢”(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板书:归拢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5.小结:
小刺猬偷枣时的这一连串机灵、聪明的举动被躲在一旁的小作者看得一清二楚,难怪他会由衷地发出感慨——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课件出示11)
理解“钦佩”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四、复述偷枣,再悟高明。
作者是抓住了刺猬动作的描写,把它偷枣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请你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开头,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课件出示12)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抽生讲故事。
五、推荐阅读。
1.齐读(课件出示13)。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2.推荐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带刺的朋友
跳树
摇枣归枣
爬树打滚扎枣驮枣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