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护《题都城南庄》阅读答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南庄 都城

管理员

摘要:

崔护《题都城南庄》阅读答案   现如今,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崔护《题都城南庄》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题都城南庄……

崔护《题都城南庄》阅读答案

  现如今,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崔护《题都城南庄》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生查子元夜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简要分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桃花依旧笑春风间接抒情,情感表达得含蓄委婉;笑字以拟人手法生动地状写出桃花迎风怒放之态,反衬诗人感伤之情。 泪湿春衫袖直抒胸臆,情感表达得率真充分;湿字形象地表达了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 (共4分,手法和效果各1分。)

  2、不少评论者认为,《生查子元夜》的创作受到了《题都城南庄》的启发,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所受启发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①都包含着一前一后(一昔一今)两个相同的场景。诗是去年和今日,词是去年元夜和今年元夜;诗的场景是此门,词的场景是花市。

  ②整首诗或词都能选用一个具体意象作为贯串线索,诗以人面桃花为线索,词以花与灯为线索。

  ③都能通过今昔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事不同的映衬对比,表达诗人物是人非的感慨。诗慨叹人面不知何处去,词则感慨不见去年人。(共6分,每点2分,答出相同点1分,举例分析1分)

  3.上面两首诗词采用了极为相似的表现手法,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也都表达了极为相似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崔诗用人面桃花作为线索贯串,通过去年寻春艳遇和今日重寻不遇,虽同时同地同景但人不同的对比,把诗人因此而生的惆怅,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欧阳修词上片说去年,下片说今年,元夜、花、柳、灯、月都依旧,就是不见去年人,继而用泪满春衫袖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很充分。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时间,史籍没有明确记载。而唐人孟棨《本事诗》和宋代《太平广记》则记载了此诗“本事”: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这段记载颇具传奇小说色彩,其真实性难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证。

  赏析

  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它诠释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后世影响

  此诗及其本事很有传奇色彩,欧阳予倩先生曾就这个故事写了一出京剧《人面桃花》。这首诗流传甚广,而且在以后的诗词中也累见其痕迹。比如:“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晏几道《御街行》)再如:“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袁去华《瑞鹤仙》)从这些作品也可以看出它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后来人们用“人面桃花”形容女子的面容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