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概念到教育学的追问与反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教育学 追问 反思

管理员

摘要:

从“教育”概念到教育学的追问与反思  摘要:对“教育”概念的探寻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教育问题关联着几乎每个人的成长发展,如何认识教育和践行教育,成为很多人不可避免的问题。“教育”作为一个概念所涵盖的内容是相对简单的,而作为一项全民族的事业则充满了可变性和……

从“教育”概念到教育学的追问与反思

  摘要:对“教育”概念的探寻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教育问题关联着几乎每个人的成长发展,如何认识教育和践行教育,成为很多人不可避免的问题。“教育”作为一个概念所涵盖的内容是相对简单的,而作为一项全民族的事业则充满了可变性和多样性。本文从生活中的教育概念到教学中的教育概念,再到教育研究中的教育概念,逐层认识教育的实质,进而反思我们的教育认知和教育行为,反思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促进教育概念的更新和教育价值的发掘。

  键词:“教育”概念;教育学;追问;反思

  1“教育”概念的追问

  教育是浸泡在时间里发展的,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推动着人对自身教育观念的革新和教育行为的转变,以及对我们所采取的教育造成的后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到底我们心目中的教育是什么?我们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从事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工作者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这是形成我们对教育基本认识的前提条件。传统的认识里,我们一般会把教育仅仅认为是学校教育,教育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教育出现了问题,就应该从学校找寻原因和解决的对策,这只能说是一种狭义上的理解,或者甚至认为教育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实践理论,“早期的教育学是为指导教育者的教育实践而建立起来的,它主要包含两种成分:从实践哲学和历史学角度对教育目的进行分析的理论知识;探讨教学艺术以帮助教师从事实际工作的实践知识。”[1]在传统的狭义认识里,教育或许就是这个样子,这是一种阶段性的认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教育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然我们的认识也不会局限于先前的狭义认识。因为教育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我们不再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别人的事情。任何认识只能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刷新,对原有认识的发展,教育同样是这样。教育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思考自身,思考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同样社会的发展出现问题,人们同样会反过来思考教育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发展是必然的了。其中,在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都一直在思考教育如何在我们认识中给其自身一个恰当的角色,在当今学科如此细化和交叉分支学科的极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学是否面临着改革。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传递着人们的生存技能和社会经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育被一种生活、生产经验的传递活动所代替着,或者在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之后,尤其是在学校产生之后,教育就被一种单纯的教学活动所代替着,这时的教育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是模糊的,但一些教育思想却散见于一些长者、教师或学者的语录和文献资料的中,可能称不上教育理论,但为以后人们对教育的研究起到了借鉴和启迪的作用。在近代,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和经济的极大发展,促使着人们对知识的极度渴求,因为在此之前人们一直生活在崇拜自然的观念里,认识的解放,推动着人们对自然的探求,通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对自然改造和利用的目的,进而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在此过程中,知识是我们掌握自然密码的关键,它推动着我们揭开未知,而知识的掌握是离不开教育的,进而把教育推向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急先锋的位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动力,同时也带给了教育极大的社会压力,人作为一个个鲜活的发展因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在社会这个大的机体上。

  2由“教育”概念引发的教育学反思

  我们此时,需要反思一下,教育学是否可以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发挥作用,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的一支,在很大程度上,我们都把教育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来认识了,既然教育学可以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我们就有必要证实这种教育科学理论可以科学地解决教育的相关问题。但问题在于,教育科学本身是客观的,不具有任何归属倾向,但形成了理论就应该需要讨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才应该是科学的。自从赫尔巴特给“教学”作出“教育性”的规定以后,便逐渐形成涵盖教育与教学的“教育”概念。[2]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派在19世纪末受到了来自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派的挑战,我们可以先不去讨论这种分歧的具体内容,单从事实来看,传统教育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来自欧美各国的推崇,但在19世纪末这种理论之所以能够引起一部分人的质疑,就说明这种教育思维和观念存在着缺陷,并且在具体实施教育活动中出现了问题,不能够适应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这时已有的教育理论就不能够解决这种教育问题,或者给这种问题的解决提供好的思想引领。这里不是为了反对传统的教育理论而去提倡现代教育理论,而是希望在这二者的比较中来分析教育理论怎样才可以在解决教育问题中发挥其科学性的作用。分析教育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就应从分析科学教育开始,因为科学地教育才有可能得出科学的教育理论,进而有可能成为教育科学理论。科学教育就是要求审视我们的教育的研究方法和过程是否是科学的,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否是科学的,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是否是科学的,在教育的逐个环节进行考证和把关,把教育的科学性贯穿到每个细节中去。既然教育理论可以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其实际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科学理论的形成是在不断的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可以对具体的教育活动进行思想和行动指导,避免进入误区。但很多人也在质疑,那既定的教育科学理论能否对新的或潜在的教育问题进行及时地预防和解决呢?答案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是否定的,因为教育理论只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存在的,对教育实践的作用不是绝对的,需要我们辩证地来理解教育科学理论,但可以肯定,教育理论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得到不断完善。

  教育学是一门学科,在现在众多高等师范或综合院校里是师范生的必修课程,是师范生在走向教师岗位之前的基础课程,或许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教师岗前的职业技能的素质培训课程。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越来越多,教育学的存亡问题,就被人们提了出来,认为教育学作为一种学科的价值已经消失。这样的看法完全忽略了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存在的真实价值,其统领性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理论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理论,是各个分支学科的存在的基础。教育学研究者如果缺乏教育基本认识,缺乏基础的学科背景知识,完全进入一个分支的领域或方向是不可能的,这样也很容易陷入理解的困惑。

  参考文献

  [1]黄向阳.教育知识学科称谓的演变:从“教学论”到“教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4).

  [2]陈桂生.略论“教育”概念演变的轨迹[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xx(1).

  作者简介

  李圆(1990-),男,河南商丘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