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情境的创设论文 关键词:教学情景 创设原则 创设方法 科技热点 社会热点 摘要:教学情景的创设应具有趣味性。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学生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学生的心灵升华,为其未来探究事物藏下本源。”学生只有对所探究的问题产生兴趣……
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情境的创设论文
关键词:教学情景 创设原则 创设方法 科技热点 社会热点
摘要:教学情景的创设应具有趣味性。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学生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学生的心灵升华,为其未来探究事物藏下本源。”学生只有对所探究的问题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并在探究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例如,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将氧气通入到放置在温水中的白磷上方,会有什么结果?”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但听到最多的是:“白磷在水中怎么可能燃烧呢?”然后老师就这个问题进行演示实验,发现温水中的白磷却燃烧起来了,顺势告诉学生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只是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并且跟氧气接触。学生顿时有所领悟。
实践表明:良好的教学情景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良好,并影响探究活动的实效,决定着学生探究能力形成的进程。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创设教学情景呢?我认为应坚持正确的原则和选择好的方法。
一、教学情景创设的原则
1.教学情景的创设应具有真实性。教学中学生探究的问题绝大多数是前人已研究过的,有现成的结论,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是新颖的。当他们面临这些问题时,同科学家们当时的心境是相似的,老师将探究的周围环境创设得越真实,学生心理上的探究动机就越强烈,探究的欲望就越大,探究过程的收获也就越大。
2.教学情景的创设应具有趣味性。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学生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学生的心灵升华,为其未来探究事物藏下本源。”学生只有对所探究的问题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并在探究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
3.教学的创设应具有适宜性。一个有难度但又可以让人尝试,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引发另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探究问题的难度过大,所讲述知识又与初中生的基础相关太远,则会让学生扫兴,进而损伤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降低探究的欲望。因此,创设的教学情景应具有适宜性。
4.教学情景的创设应具有针对性。教学情景的创设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牲、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针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切忌只图表面热闹,占用过多的时间,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又与情景问题相去甚远,导致老师只能无可奈何地自己指出要探究的问题,从而失去创设教学情景的意义。
二、教学情景的创设方法
1.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入手创设教学情景,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关注;又能够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揭露他们的已有认知,激发他们流露自己的想法,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利用学生的学习问题创设情境。通过设置与学生已有知识相冲突的教学情景,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急需解决问题的愿望。
3.利用实验过程、结果的新奇创设教学情景。初中生对实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对那些走出他们预料的实验结果,更是惊叹不已,都希望自己能新手来完成。因此在教学中若能通过实验来创设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情景,定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例如,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可分别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下列两个实验:
(1)在5只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而后分先后顺序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铁片、锌片、镁片和一小粒绿豆大小的钠,观察现象。
(2)向盛有跑题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投入自己所带的无锈铁钉、刀片等铁制品,观察现象。
4.利用真实而又有启发性的故事创设教学情景。故事和传说都是中学生所喜闻乐道的,选择一些与将要学习的新课题有关的真实动人的故事,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作出各种假设,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5.利用社会热点和科技热点创设教学情景。许多社会、科技热点与中学科学都有一定关联,若能及时捕捉并用于教学情景,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状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体会到高科技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增加学生学习信心,引导学生学好科学为人类造福。
小结:情境教学强调为学生创设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的认知需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体验学习,完整地经历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认知全过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涨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的负担。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科学教师要树立新课程理念,在科学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交流、不断反思,这样一定会使科学课上得有声有色,学生也会对科学课产生越来越浓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解读》顾福康郑晓蕙2006年8月第1版
[3]《浅谈农村中学如何开展科学教学》张义珍《科学教学》2004年第29卷第3期
[4]《探究实验教学设计》张苗 沈雁 曹晓晨《科学教学》2005年第5卷第4期
[5]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电子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