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 (一)重点难点 1陈胜能成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的原因: (1)陈胜年轻时便有“鸿鹄之志,所以当遇雨失期,900戊卒面临“法皆斩”的命运时,他便与吴广谋“举大事”,宁可“死国”而不“亡”,这表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2)他能正确……
初三上册语文《陈涉世家》教案
(一)重点难点
1陈胜能成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的原因:
(1)陈胜年轻时便有“鸿鹄之志,所以当遇雨失期,900戊卒面临“法皆斩”的命运时,他便与吴广谋“举大事”,宁可“死国”而不“亡”,这表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2)他能正确地审时度势:精辟地分析当时政治形势:“天下苦秦久矣”
(3)提出正确的策略口号:他根据秦二世搞阴谋继君位又矫父命杀太子扶苏,政治不得人心,又根据楚人反秦情绪最强,都把复楚希望寄托在楚名将项燕身上。于是果断提出:“诈称扶苏、项燕”这最有号召力的口号,吸引广大民众投身到起义队伍中来。
(4)巧妙机智地起义准备工作:决定起义,但他们并未鲁莽起事,而是巧妙机智地先将“陈胜王”置所罾鱼腹中,借神的力量“威众”,又以“大楚兴,陈胜王”的.狐鸣大造舆论。
(5)精心策划的组织发动工作:利用吴广素爱人得民心而被笞,引起士卒的同情,然后选好时机,并杀两尉;接着召令徒属,晓以利害,并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士卒,当徒属皆曰“敬受命”时,又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举起了农民起义的大旗,率众进攻大泽乡。
2文言文常用词:
(1)之:①辍耕之垄上--去、住(动词)
②楚人怜之--他、代项燕(代词)
③因以怪之矣--这事,代鱼腹中书。
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助词)
(2)或:①今或闻无罪--有的
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二)典型例题分析
1文言文多单音词,构句也多省略,请正确标记音节的停顿,并补上省略的成分: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以数谏(之)故,上使(之)将兵。
(2)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吾闻二世(为)少子也,不当立(之),当立(之)者,乃公子扶苏。
2文言文改变词性的活用现象:
(1)上使外将兵--一般“将”为名词,在此为动词:统率军队
(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一般“目”是眼睛(名词),在此为动词,用眼神示意。
(3)天下苦秦久矣--一般“苦”是形容词,在此用作动词,以秦为苦。
(4)此教我先威众--一般“威”是形容词,在此用作动词,威服众人。
(三)易错易混分析
1多音字:
行:(xíng)行走,行动“将行卜。”
(háng)“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数:(shǔ)查点,计算。
(shù)“数目”“卒数万人。
(shu)屡次,“扶苏以数谏故。”
2古今义不同的词: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临时驻扎为“次”。
今义:次序;第二:量词;质量差。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古义:有的,有的人,有的时候
今义:或许,或者
(3)今亡亦死。
古义:逃亡。
今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