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即兴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即兴 赏析 原文 翻译

管理员

摘要:

春行即兴原文翻译及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行即兴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

春行即兴原文翻译及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行即兴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诗简介

  《春行寄兴》是唐代诗人李华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今河南宜阳县)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中以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等宜人之景,衬托出诗人感伤、哀愁、凄凉的心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之情。

  翻译/译文

  宜阳城外,长满了繁盛的野草,连绵不绝,山涧溪水向东流去,复又折回向西。春山之中,树木繁茂芬芳,然空无一人,花儿自开自落,一路上鸟儿空自鸣啼。

  注释

  (1)宜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省福昌县附近,在唐代是个重要的游览去处,著名的连昌宫就建在这里。

  (2)芳树、春山:这两句互文见义,即春山之芳树。

  创作背景

  李华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而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诗人在安史之乱后经由宜阳,对这些景象产生独特的体验,因写下此诗。

  赏析/鉴赏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涧水东流复向西。”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此时,这里清泠泠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能任其自开自落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和“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无限寂寞之感。

  鉴赏一首诗可以结合其他同类诗歌进行比较理解。这首诗就与一些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联系起来体会其情感意境。首句可联系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体会其荒凉的特点。第三句和第四句可联系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页黄鹂空好音”体会其凄凉冷落的特点。这末二句的“自”和“空”两个字的作用跟杜甫《蜀相》中的“自”和“空”作用是一样的,春色大好,但无人欣赏,其实用乐景写的是哀情,显出山中的宁静,从中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另外,“自”和“落”也让人想起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感慨春光无限好,却物是人非,满眼苍凉景象的诗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因此不难理解全诗表达了作者面对城破人稀的情景而产生的感世伤怀之情。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种孤寂、凄凉、愁苦、叹惋的感情,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作者简介

  李华,约公元715-774年,字遐叔,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是唐代的散文家、诗人.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生平经历: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后又登博学宏词科,曾任职监察御史、右补阙等。在安史之乱中,李华曾被叛军抓获,并被迫任职叛军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李华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充任检校吏部员外郎,一年后因病辞官,并隐居山阳.

  文学成就:他擅长古文,和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与萧颖士等人共同倡导古文,是韩柳古文运动的先驱。其文章“大抵以《五经》为泉源”,主张“尊经”“载道”, 著有《含元殿赋》《吊古战场文》《四皓铭》等,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古诗特色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中描绘了宜阳城下的萋萋野草、东流复西的涧水、无人欣赏自开自落的芳花以及空自啼鸣的鸟儿等一系列春景,但这些景色并非单纯的自然描绘,而是融入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和自身的凄凉心境。如“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以乐景写哀情,用花开鸟鸣的美好景象,衬托出无人欣赏的寂寞与荒凉,抒发了诗人对国破家亡、人世沧桑的叹惋之情.

  对仗工整,用词精妙:诗歌的三四句“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对仗工整,“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使诗句在形式上更加整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自”和“空”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 强调了无人欣赏的落寞,突出了景物的孤寂与荒凉,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画面感强,意境深远:整首诗一句一景,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春行画卷,有城有草、有水有山、有花有鸟,层次分明,色彩鲜明,构成了一幅完整而又生动的暮春景象。而且,诗中的画面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通过诗人的精心构思,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愁苦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