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孟浩然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孟浩然 春晓 赏析

管理员

摘要:

春晓孟浩然赏析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此诗抓住诗人早晨刚醒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晓孟浩然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晓①  作者……

春晓孟浩然赏析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此诗抓住诗人早晨刚醒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晓孟浩然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晓①

  作者: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②,处处闻啼鸟③。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④。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点评】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优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名家点评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刘风流闲美,正不在多。以诗近词,太以纤丽故。

  明·李攀龙《唐诗选》:玉遮曰:“知多少”,正是“不觉晓”妙处。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顾云:真景实情,人说不到。高兴奇语,唯吾孟公。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通是猜境,妙!妙!

  明·陆时雍《唐诗镜》:喁喁恹恹,绝得闺中体气,宛是六朝之余,第骨未峭耳。

  明末清初·唐汝询《唐诗解》:昔人谓诗如参禅,如此等语,非妙悟者不能道。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晓景喧媚,莫卜夜无寂寞。惜春心绪,有说不出之妙。周敬曰:二十字清声婉约。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说唐诗》:做上二句便煞住笔,复停想到昨夜去,又到花上来,看他用笔不定,瞻之在前,忽然在后矣。或问:何不写“夜来”在前?曰:看题中“晓”字。“处处闻啼鸟”下若再连一笔,则便不算晓矣,故特转到晓之前下“夜来”二字。“风雨声”紧跟上“闻”字,“晓”字便隔寻丈。其作“晓”精微有若此。

  清·吴瑞荣《唐诗笺要》:朦胧臆想,构此幻境。“落多少”可以不说,又不容不说,诚非妙悟,不能有此。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诗到自然,无迹可寻。“花落”句含几许惜春意。

  清·李锳、李兆元《诗法易简录》:亦具一气流转之妙。

  近代·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描写春晓,而含有一种惋惜之意。惜落花乎?惜韶光耳。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此古今传诵之作,佳处在人人所常有,唯浩然能道出之。闻风雨而惜落花,不但可见诗人清致,且有屈子“哀众芳之零落”之感也。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