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特点有哪些 近年来,许多报刊在元旦、春节之间都要向读者推荐富有时代特色的新春联,以下是小编搜集的春联的特点有哪些,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春联的特点有哪些 一、形式特点: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2、对仗,即词性相同。 3、平仄相……
春联的特点有哪些
近年来,许多报刊在元旦、春节之间都要向读者推荐富有时代特色的新春联,以下是小编搜集的春联的特点有哪些,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春联的特点有哪些
一、形式特点: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2、对仗,即词性相同。
3、平仄相对。上联尾字为仄音(上声、去声),下联尾字为平音(阴平、阳平)。
二、内容特点:
1、春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含有迎新春、颂盛世之意。
2、春联用语一般轻松欢快,喜气洋溢,切情切景,大红色彩配上吉祥话语,为平添了欢乐气氛。
春联的基本要求
一、字句相等
春联不限定字数、句数,常见的有四言联、五言联、七言联和十一言联等。所谓几言联就是单联由几个字组成。像四言联,上下联都由四个字组成。如果春联长一点,单联中可能不是一句,而是分为两句或更多,那么上下联要保持一致,不能上联是一句,下联是两句。
二、词性相当
春联要求上下联相对应的词或词组的词性要相对一致,或者说尽可能地相同。要了解汉字词性的活用功能,如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有时也可以活用为形容词。现代汉语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六类。那么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词的词性就要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古人作联虽只要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但又把词分为天文、地理、人伦、人事、时令、宫室、衣饰、器物、饮食等小类,然后在小类内或小类间求对,有些不仅词性相同,类别也相同,十分工整,今天仍可作为参照。在少数特殊情况下,上下联相对应的词性、词组结构不能相对时,可以用“当句自对法”解决。例如“大德于民,大功于国;宏图正绘,宏业正兴”中,“民”对“国”(名词),“绘”对“兴”(动词)。
三、结构相称
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必须互相照应,彼此对称。现代汉语中的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成分组成,单句句型结构分为主谓式、主谓宾式、无主句式、包孕句式、倒装句式和独词句式。如果春联不长,上下联都是单句,只要句式一致就可以了。如果是长联,单联就可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的复句。这时就会复杂一些,不仅要分析复句中各个分句的结构,还要考虑整个复句的结构,并做到上下相同。有的分句不是一个句子而是词或词组,这时就要分析词或词组的结构,并做到上下一致。而词和词组的构成方式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独立结构、动补结构、连动结构、方位结构等。当然,春联有工对和宽对之分,宽对的要求相对松一些。但即使这样,上下联的结构也要基本相称才行。
四、节奏相应
所谓节奏,主要指一个句子在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比如“明月/松间/照”,其节奏就是“二二一”。春联就是要通过联句中有规律的停歇和韵律的变化,体现和谐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因此,上下联间的这种节奏(包括声律和语意两个方面)要相同或相应,即尽可能地保持一致。
五、平仄相反
平仄相反是指在春联创作时,要注意上下联互相对偶的字要求平仄对立,即平对仄、仄对平,这样才能达到阴阳相对、音韵和谐的审美效果。
那么什么是平仄呢?古汉语将音调分为平声(含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除平声以外,上声、去声和入声皆为仄声。现代汉语(主要是普通话)将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其中阴平和阳平为平声,上声和去声为仄声。也就是说,汉语拼音中第一声、第二声的字一般为平声(入声字除外),第三声、第四声的字一般为仄声。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在现代普通话和北方方言中被归入其他声调,消失了。入声字均为仄声。若能单独记住它们,平仄关就基本过了。
当然,于实际写作中,在尊重汉字音步特点的前提下,为增加表达的自由度,除偶数字位要求严格外,奇数字位可适当放宽,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就是说,上下联中处在二、四、六等偶数位置的字平仄必须相反,处在一、三、五等奇数位置的字平仄不作严格要求,可平对平、仄对仄。而单联中处于偶数位置的字左右平仄也要相反,如第二字是仄,第四字必须平。如果二、四位置或者四、六位置平仄相同,没有出现交替变化,就叫“失替”,这是联病。
由于春联接受了诗、词、曲、赋和骈文的多方面影响,故而在声调掌握上有时显得较为灵活。一般来说,采用律句创作五言、七言等短联,其节奏点基本在二、四、六位置上;采用词、曲、赋、骈文以至散文、俗语、谚语、成语等句式,当句首以动词作为“领字”时,“领字”部分不计平仄,其节奏点就不一定在偶数字位上。其平仄的匹配较之律诗要丰富灵活得多,但节奏点上的平仄仍要求相对。此外,对于单联内部的文字在排列上要做到平仄交替,一般连用两个、三个即可交换平仄。
一副对联中,上联最后一字必须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须为平声,这是硬要求。联句结尾处连用三个仄声或三个平声,被称为三仄脚或三平脚,都是春联创作中的大忌。
在春联创作中,一般以运用旧四声为宜,当然也有使用新四声的。但在同一副春联中,新、旧四声不得混用。新、旧四声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入声字的掌握。例如,“国”“学”“实”等字,普通话的读音都是阳平,但它们在古汉语中的读音都是入声,归为仄声。常用字中大约有两百来个字属于这种情况,初学诗词春联者可通过记忆《入声字表》的方法加以掌握。对于南方人,笔者建议采用方言辨别入声字的方法。凡是在南方方言的读音中属于短促爆破音的字,一般都是入声字。入声字在一般的工具书中都有列表,在百度上也可以搜到。
六、内容相关
上下联之间不论是“正对”“反对”还是“流水对”,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意语气都要相关、相扣、相连、相呼应。也就是说,上下联之间不管是相近、相反还是相关,其内在逻辑应该是合理的。这就要求一副春联必须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加以表达和阐述,要使主题突出,中心思想明确,切不可使上下联隔山隔水,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七、禁忌
在春联创作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违律违规的情况屡见不鲜,故提出以下三个“避免”:
一是避免合掌。上下联对仗的字词的意义要尽量避免雷同,如“神州”对“中国”、“千秋”对“万代”等都是不合适的。
二是避免上下联出现不规则的重复字。有规则的重复字是春联创作中一种很好的修辞手法,能增强表现力。当然也有例外,如“之”“乎”“者”“也”等虚词在春联中就允许在上下联中同位重复。
三是避免上强下弱。成联后要注意上下联气势上的匹配,做到轻重相当。若上联气盛,下联气弱,即“虎头蛇尾”,此乃写联的大忌。
起源
春联是过年时所贴的喜庆元素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一说春联来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在东汉以后,形成与门神配套的文化仪规,强化门神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功能。古代对于贴年画和贴春联,有个专用名词叫“封印”,不论是挂桃符、贴年画和春联,皆有操作的规矩。“封印”,是指封闭已经扫除干净,清理整洁的内在场态,让邪气妖氛不能再进入家中。 “封”,是封闭、阻隔之义; “印”,则是标示于显隐两境,我已经封起来了。
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房子顿时生辉。正如诗云:“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发展
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副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联早240年。“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世界纪录。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子书写。朱元璋大力提倡贴对联。
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即今春联)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不过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也有说是孟昶的儿子孟喆所撰。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