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春草 赏析 注释

管理员

摘要:

春草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大全(3篇)春草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  原文:  春草  唐代 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译文: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不管是天北还是天南,小草总是长满路边,它连……

春草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大全(3篇)

春草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

  原文:

  春草

  唐代 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译文: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不管是天北还是天南,小草总是长满路边,它连绵不断地向远处生长,处处都能够扎根繁衍。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茂盛的春草总是催人早日归家,春风吹绿小草又是一年。

  注释: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托:依赖。

  萋(qī)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春草生兮萋萋”,“山中兮不可久留”。春草催人归家,所以称之为“无情物”。

  赏析:

  春天一到,天南地北到处都生长着路边的'小草,依赖着草根,春草无处不绵延生长。可茂盛的春草总要催人回家,春风吹绿小草又过了一年了!诗人借着春草又绿,抒发自己久在客外地强烈的思归情绪。

春草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2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译文

  隋炀帝已经再不可能见到,宫里的芳草却和旧时一样逢春而长。

  仍是和昔日宫女们罗裙一样的绿色,青青的芳草心意仍向着楚人。

  注释

  春草宫:宫殿名,隋炀帝于扬州所建十宫之一。故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境内。

  君王:指隋炀帝。

  罗裙色:代指草的绿色。见芳草而忆罗裙,以其同色也。

  楚人:江都旧为楚地,故称当地人为楚人。

  赏析

  此诗前两句发出昔人不可见而春草依旧的感慨;后两句诗人展开联想,转入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中,就春色芳草的点染来抒发怀古之情。全诗从芳草春色入笔,以景写情,结句不仅补足了句首之意,而且使诗意进入了一个回环往复的奇妙境界之中。

  自然的规律是严峻无情的,历史的法则是严峻无情的,曾不可一世的隋炀帝终被人民前进的激浪吞没。面对久已消沉的隋宫废殿遗墟,诗人在首句发出“君王不可见”的感慨,这既是对历史法则的.深刻揭示,也同时深含着对暴君隋炀帝的鞭答。昔日豪华的楼台亭阁,现在只能看见茂盛的“芳草”在“旧宫”废墟中迎着春日疯长着,“芳草”是作者在诗中展示的最显著最明亮的可见物,这是紧扣诗题“春草宫”而来的,“芳草”二字不仅仅形象地展示出昔日“春草宫”今貌,而且也十分巧妙地把伤今怀古的主题自然顺畅地引入了自然的法规和历史的法则序列中。“春草宫”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成为废殿遗墟,但一年一度草木枯荣,春色依然浓烈地妆扮着这里。

  而三四句中,“罗裙色”是从第二句中的“芳草”联想而引出来的,“芳草”在春色中的艳丽和花枝招展,自然使人想起昔日这里宫妃罗裙颜色,“犹带”从语法上来看,把“芳草”与“罗裙”进行了自然地承上启下式的连接,而更主要的是把读者的思路,从眼前所见之景物而一下子转入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中去,从诗意上紧紧地扣住了“怀古”的诗题,结句“青青向楚人”,又从历史的回顾中回到眼前“青青”的“芳草”,春回人间青青的芳草,随意根植生长在楚地,它的心意还是向着“楚人”的。昔日春草宫所在的江都古为东楚地,所以诗人把这里的人称为“楚人”,这自然是从“怀古”的角度,把笔锋扩展得很远,伸到历史的深层中去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自然历史前进的轨迹是向着人民心愿的。诗人在这里把“青青”的“芳草”拟人化,是为请出这里的自然景物作证,来阐明历史前进的严峻轨迹。

  春草宫以春草命名,可见此地春色芳草之浓盛。此诗也正是从芳草春色入笔,就春色芳草的点染来抒发怀古之情。年年春意宛然,而惟不见当年的隋炀帝,结句不仅补足了句首之意,而且使诗意也进入了一个回环往复的奇妙境界之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长卿驻扬州时所作,为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至公元768年(大历三年)春之间。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春草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3

  原文

  春草

  宋代: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译文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春天的野草长得茂密,连绵成片,无法分辨它的名字,在水边、在土丘上随意发芽蓬勃生长。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似是不喜欢车水马龙的繁华地方,一到城门旁边就再也看不到它生长的痕迹。

  注释

  春草绵(mián)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绵绵:形容草生得茂密,连绵成片;不可名,叫不出名字。原上:原野上;荣,花。

  似嫌(xián)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地:一作“处”。便不:一作“不见”,这两句是说,春工草似乎厌倦城市的繁华喧嚣,一到城里就不再生长。

  赏析

  第一二两句“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抽荣”,一作抽茎;“荣”,本指草本植物的花,这里指抽芽。诗的前两句描写春草在乡野上旺盛生长的景象,无边无际、无名无誉的春草,在溪水边、在原野上发芽、生根、绵延生长,闲适自在、任意为家,它们不重花名,不以萱、兰等骄世同类自骄,努力保持自尊自信的品格和精神。它们看似平凡,却洋溢着生命本原的葱绿。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这些天涯海角处处家的春草,一进入“城门”的.“车马繁华地”竟不再生长了!因何缘哪?“似嫌车马繁华地”!好一个“嫌”字,既交待了“不生”城门之内的原因——厌恶城门内那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繁华与喧嚣,所以才绝诀地拒绝在城内生存,更突显了春草的品格。

  知人论诗,品诗至此,我们自然会联想到诗人的作为品性。作者借咏春草,表达自己厌恶官场,鄙弃世俗,乐于归隐,誓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这样的取意,暗合了罗邺《赏春》诗的“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地一时生。年年点检人间事,惟有东风不世情”之旨,又与唐末于武陵的《东门路》“东门车马路,此路有浮沉。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相协。

  刘敞这首七绝同样运用比兴手法,借咏春草,寄寓他对一种人生品格的赞颂。在白居易的绝唱《赋得古原草送别》之后,刘敞从春草中发现了足以陶冶与启迪人心的新鲜诗意,并能营造出独特的意象,把新鲜的诗意含蓄地表达出来,堪称宋诗中咏春草的佳篇。诗作表达的情感,更指它带给我们的自然之理:要想使客观事物健康成长,必须给予它们宽松的生长环境,这是使其赖以生长壮大的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