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湖心亭 上册 初二

管理员

摘要: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通用1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欢迎大家分享。  初二上册《湖心亭……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通用1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欢迎大家分享。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1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及作者雪夜游湖的雅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

  【资料链接】

  一.关于作者作品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通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他是继明代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景,意趣深远的散文家。其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亡之后,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之中。

  二.写西湖的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晓出净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题临安邸林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学法指导】

  关于“白描”

  白描是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是一种常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的勾勒出人物神情面貌或景物神韵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以白描手法见长的古代山水小品,其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堪称白描中的来神之笔,寥寥几笔,将景物的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的诸多变化简洁概括,宛如一幅清丽淡雅山水写意画,且意蕴无穷。

  【教学建议】

  1.学习文言文诵读中的停顿及语气语调,并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学生借助资料和小组研讨,掌握字词意义,翻译全文。

  3.老师点拨,领会文章结构及深层含义

  【预习准备】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雾凇()沆砀()()毳衣()长堤()

  一痕()余ráo()一小舟gēng()定三大bái()

  铺zhān()对坐

  2.给加点的字释义

  ⑴湖中人鸟俱绝。

  ⑵余挐一小舟

  ⑶拥毳衣炉火

  ⑷雾凇沆砀

  ⑸余舟一芥

  ⑹饮三大白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2

  《湖心亭看雪》是九年级(上)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作者张岱以清闲淡雅的笔墨,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气象雄伟的湖山雪夜图,以不着痕迹的浅淡笔触展示了游湖人的高雅情趣,文情荡漾,余味无穷,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及设计理念。

  一、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积累相关文言实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了解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

  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学生在多次诵读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多形式诵读及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把了解写景这种白描手法及赏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作为本文难点。

  二、教学方法

  1.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竞赛活动法,朗读法,赏析法等教学方法,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说学法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记,虽然字字落实,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国古代的教育文献《学记》曾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自主性。另外作为初三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主要分三步:初读—精读—品读。以读贯穿始终。

  (一)初读

  1.导入课题

  课前多媒体播放有关西湖的图片,使学生对西湖有个感性的认识。对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我抛出引言“白雪覆盖的西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这份好奇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检查预习

  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采用个读、听读、竞赛读等多形式朗读,要求读出文章句内停顿,读好文中关键词语,读好句末虚词,读好重要段落,体会语气,把握语速。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

  说明:初读阶段,主要用到了教学方法中的竞赛活动法和朗读法,意在用多样性活动调节初三紧张乏味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跃的气氛中初步感知文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精读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资料,运用自学法阅读课文,即用不同的符号记下课文中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看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写雪大的句子和写冬雪寒冷威严的句子各是哪一句?

  2.写西湖雪景的句子?采用什么写法?

  3.来到亭上,看到了什么?那人对我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我的态度呢?

  4.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为什么?

  这四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讨论中完成难点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接下来进行意境的品与欣赏。

  (三)品读

  在整体朗读和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接下来开始对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情感加以深入挖掘。为了防止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留于表面,我于是设计了由词到句到文的三个环节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

  一读品词语。文章虽篇幅短小,但言简意丰,余味无穷。我让学生以“我认为 词(字)用得好,写出了 ”为话题发言。意在通过对词语的赏析,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例如文中的“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两句中,我引导学生抓住“绝”字和“独’字来分析,一个“绝”字生动形象地传达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然而正是在这人鸟声俱绝冰雪天地里,竟有人深夜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趣啊!

  二读品美点。本文意境深远,更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其中在写湖中雪景,视线由远及近,山水,景致,人物一气合成,如同一幅气象雄伟的湖山雪夜图。

  于是我设计了以“我认为 句美,写出了 ”为话题发言。意在引导学生对景物描写进行鉴赏,由景入情,例如:“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一句,我指导学生体会句中视线由远及近的移动,景物由面到点的变化,从而感受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的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及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粟米的深沉感慨。

  三读品情感。文章虽是写景佳作,但它更深的寓意是在于抒发他冰雪独抱的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虽然就学生的年龄而言理解这一情感有一定距离,但在前文的层层铺垫之后学生的感情已经逐渐被调动起来,于是我设计了以“我从文中 处,理解了作者 的心情”为话题发言。虽给了学生很大的空间,但学生很快就能捕捉到情感喷发的焦点。如:我从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作者夜深独往,既是不欲人见,也是不欲见人。那么作者的这种孤寂的情怀,避世的忧愤就溢于言外。再如:周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通过他的喃喃自语,把人们与作者情感上的隔膜,把作者别有的怀抱、孤高冷寂的品格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由此看来,所谓“痴”,正是一般“俗人”所不能理解的清高、超逸的情怀。

  在实际教学中这三个环节确实有一点的难度,有时也遇到了引而不发的尴尬局面,但我始终紧扣文本,力图做到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正是因为品读细腻,所以整堂课情趣盎然,让人回味无穷。

  课文赏析完了,我做了这样一个小结:亲爱的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下面让我们一起以我们最饱满的情感再次齐诵全文,再次感知这位痴人之痴心。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3

  【导入】

  师:(吟诵柳宗元的《江雪》)如果说柳宗元“独钓寒江雪”是寄情于山水的话,那么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则是痴情于山水。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整体把握】

  师:合上课本,请看大屏幕——

  课件:课题、作者、(不加标点的)课文(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师:现在听老师读课文。要听准字音,听清句读。(生听读)

  (翻译课文,背诵课文。具体过程略。)

  师:自由朗读,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来评价张岱。

  生:“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章结尾作者借舟子的话点出了一个“痴”字。

  师:(板书:痴)“痴”字是一篇之骨。我们先来看看痴人眼中之痴景。

  【咬文嚼字赏痴景】

  师:张岱乘一叶小舟夜访西湖,映入作者眼界的是怎样的一派景观?

  (生读写景句。)

  师:作者笔下的西湖雪景好奇怪哦,如果我来写,我会这样写:

  课件: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师:比较一下,原句和改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前一句,对比读一读,推敲推敲。

  生:加上三个“与”字,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痴迷的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如果去掉,“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

  生:连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更能衬托出上下一白水天一色磅礴浩渺的壮观之美。

  生:原句浑然天成,衔接更自然,语气更连贯,有一种音韵之美,如果去掉这三个“与”字,读起来一顿一顿的,语气显得生硬,不如原句读起来顺畅。

  师:看来这三个“与”字并不多余啊。来,我们把这种音韵之美读出来。

  (生拖长音调,读出了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

  师:有人这样标点这句话:(板书: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你同意吗?

  生:“天云山水”是浑然一体的,若加顿号,则成了四幅分开的画面,破坏了水天一色苍茫迷朦的整体画面,表现不出磅礴浩渺宏阔的气势。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句话,(得意地)我把文中的量词一改,就很符合汉语用字的习惯了。

  生:不好。味道不一样了。

  师:什么味道?

  生:好像……好像……原句那种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进苍茫天地的味道没有了。

  生:改了不好。“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显得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

  生:在“更定”时分“雾凇沆砀”的“湖上影子”自然是模糊的,而改句景物过于清楚,画面过于清晰,不符合西湖夜雪的实际情景。而且意境散乱,了无新意,读来平淡无味。

  师:我可以这样改:(板书: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粒、余舟一芥、与湖心亭一点、长堤一痕而已。)

  生:原句镜头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老师把顺序这样一改,镜头就变成了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了。

  师: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生:作者的视角好像在高处在远处。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师:你的感受很细腻。来,大家读一读,把那个“而已”的滋味读出来。

  (读出了一种深沉的感慨。)

  师:这样标点行不行啊?(板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生:把顿号改成逗号,好像拉大了长堤、湖心亭、舟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用顿号则有一种浑然一体混沌难辨的意味。

  生:逗号使得景物给人一种孤立感平面感,它改变了上下一白天山共色的立体画面,破坏了若有若无依稀恍惚如梦如幻的境界。

  师:从句法上看,全句为单句,“而已”起总束作用,句中并列成分不应用逗号。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作者用字实在是奇妙,我们丝毫撼动不得。可是,这样的语言华丽吗?(生:不华丽。)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知人论世悟痴心】

  师:张岱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我们来触摸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

  课件: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陶庵梦忆·自序》

  师:都说这篇短文里有一个看似前后矛盾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生: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可事实上还有舟子相随,并不是“独”往。

  师:明明有舟子,为什么说是“独往”呢?这是不是矛盾?

  生:“独”是指张岱内心很孤独,而不是独自一个人的意思。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古代文人如张岱者更是独来独往孤傲清高,那些仆人佣人是不能与达官贵人们相提并论的。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就情感而言,是说除了我张岱之外,没有有心赏雪的人或者说没有一个理解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一个“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同时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生: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心,舟子进不了作者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作者眼中无人,视舟子而不见,并无轻视之意,不过是文人雅士的孤傲罢了。

  生: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当然会有人撑船,所以“舟中人两三粒”。然而,兴尽须归之时,将离开仙境之地,步入凡尘,所以又用舟子的一句话作结,回到现实世界。

  师:大家想过没有,作者写作本文的时候是在明亡后,为什么文章开篇所写的时间依然是“崇祯五年十二月”?

  生:作者写作本文的时候虽然是在明亡后,但他去湖心亭看雪的时间却是在“崇祯五年十二月”,这是作者对如梦如烟的往事的追忆。

  生:在作者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以示不忘故国。作者借用这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同时也用于警醒自己。

  生:作者心系故国,字里行间传达着自己对明朝的无限哀思和对往事的无限怀恋。提及“崇祯”,心中不免隐隐作痛,作者不甘承认明亡,还不能从这一情感中走出。

  师:文中还有一个地方也表现了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里?

  生:“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作者为什么只写“是金陵人”,而不写是别的什么地方的人?我忽然想到,金陵曾是明朝的国都,作者一直背负着对故国的难解之思啊。

  师:作者心中有波澜啊。“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金陵”是故国之都,引发了他幽幽的故国之思:故国不堪回首,我何曾不是客居之人!

  明亡后张岱立誓不仕,只愿入山著书以终。故国在张岱的生命意识里,是永远的痛。《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他梦故国,梦故园,梦故人,梦故事,痴情说梦,成了经挤压扭曲的未亡人精神上最终的皈依。

  生:在这冰天雪地里,铺毡对坐的金陵人,正沸的酒炉,让作者感到了一丝的暖意。强饮三大杯后的张岱是清醒了许多?还是更添了几分忧愁?

  生:同饮的这个场景也最令我难忘,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

  生:我觉得作者心中的愁绪并未得到化解,作者的心中寒冰一片,举杯销愁愁更愁啊。

  生:从“拉”字就可以看出,作者饮酒并没有欢欣愉悦之意,只是碍于情面才勉强而饮。

  师:是啊,他乡遇知音,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是易代之际前朝血性文人被主流社会与自我意识抛向边缘时心底的悲凉。茫茫世界,知己难逢,人生如梦,聚散无常,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岂不令人怆神!张岱深夜独往,悄怆幽邃,不知能将这凄神寒骨的冰雪西湖消解成几般滋味。去湖心亭看雪,张岱的心醉了。

  师:张岱看雪,可是大异于常人啊,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交流过程略)

  师:是啊,作者看雪有太多的不寻常: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不寻常的际遇。那么,“痴”字的背后藏着一个怎样的张岱呢?他痴迷的是什么呢?我们来议议张岱的“痴”。

  生:这些不寻常正是张岱遗世独立高洁傲岸不随波逐流的精神体现,不寻常的行为塑造了一个不寻常的张岱。“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这一不寻常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生:张岱这种奇异的行为实际上是由于他当时的“悠闲”,他见证了明朝的灭亡,也由此引发了许多感慨,此时的他已毫无牵挂,心如止水。作者冒寒深夜赏雪是对自己情怀的一种释放,释放自己于自然之中,使自己的感情找到寄托,以此来掩埋一切的悲哀。

  师:张岱为什么选择在晚上看雪呢?

  生:作者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他不想见人,也不希望被人看到,我大明未亡人誓与清朝不共戴天!这其中包含了作者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这是不被世俗凡人所理解的高雅情调和对故国的一颗痴心,一颗赤心。

  师:透过痴行痴景,我们触摸到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现在,请用一句话来评点张岱其人。

  生:张岱活在自己过去的世界中。

  师:说得真好!来,把它写到黑板上去。

  【披文入情鉴痴文】

  师:痴人笔下必有痴文。与张岱同时代的名家祁彪佳这样评价张岱的文章:

  课件: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其一种空灵晶映之气,寻其笔墨,又一无所有。为西湖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矣。——祁彪佳《西湖梦寻·序》

  师:你发现这篇文章的艺术之美了吗?也请你来评说评说——可以就全篇,也可以就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甚至是一个标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圈点勾画,独立思考,然后畅所欲言。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漂泊无根的孤独、茫然无奈的伤感和孤芳自赏的情怀,暗示了作者的“痴”。此字似画龙点睛般,一个字点出了一个人的个性节操,一个字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情怀。

  生:“而已”一词用得好。美丽的西湖仅几个痴人而已,足见当时看雪的环境、时间是多么的不寻常,同时也和前文“独”相照应,把作者不随波逐流遗世独立的高洁傲岸和对西湖美景的“痴”充分展示了出来。

  生:此种场景似有若无,依稀恍惚,将人带到一个梦幻世界。缩小夸张,以细小反衬阔大,使两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天空云层山峦湖水举目皆白宏阔雄浑的气势,同时也使人体会到简单语言背后的震撼力。

  生:作者先是站在天地无我的角度,极写上下一白恢弘壮阔的全景,然后以我的视野来看远处的长堤和湖心亭,又寄眼身外以天地的视野来看“我”,来看舟看舟上的人。这是作者观察大自然后从心里出来的大自然。

  生:作者随意挥洒几笔,就点染出西湖雪景的神采,天与云与山与水,湖与堤与亭与舟,共同构成了一幅恬淡的山水画卷,给我们以清新雅致之感,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

  生:“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便戛然而止,简练之极,却又意蕴隽永,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生:相公的痴在舟子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但更有人早煮酒赏雪于湖心亭上,这在舟子看来,更是“痴”。“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只此一句,就令张岱和金陵客的痴态跃然纸上。“喃喃”两字,把舟子和作者情感上的隔膜,把作者孤高冷寂的性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师:作者以恬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得意处、感慨处相互交融,文情荡漾,余味无穷,颇有诸多可赏玩之处。老师发现文章的题目就很美。标题为什么是“看雪”而不是“赏雪”呢?作者做此篇的目的为的是往昔的梦,故国的梦,寄寓对故国的一种幽深的眷恋,同时抒发隐逸与感伤的情怀。“赏”好像有备而来,显得自命清高似的,而“看”则显得更随意,也就更符合作者当时的心境。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好像也有一丝疑问在里面,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客人像是问自己,也像是问别人。为什么用感叹号而不用问号呢?

  师:谁思考好了,为这位同学解答。

  生:“独往湖心亭看雪”,却没想到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声惊叹虽发之于客人之口,其实这也正是作者的心声。用感叹号有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用问号则显得有些鄙夷,体现不出作者见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那种惊喜之情。

  师:还有,结尾“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为什么要用感叹号而不用句号呢?

  生:用句号就好像舟子对相公之痴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似的,文中显无此意;而用感叹号,则包含了舟子对相公痴行的惊异和感慨,显露出他们心灵的距离。

  师:想不到小小标点竟能咀嚼出这般滋味。来,咱们对比读一读,细细体会一下。

  (生品读体味)

  课件:流传下来的《湖心亭看雪》一文有不同的版本。假如你是教科书编者,你会采用哪个版本?

  是日更定(矣),余挐(拿)一小舟(船),……

  生:“船”给人一种很庞大很笨重的感觉,而“舟”小巧玲珑,给人轻松、悠闲和洒脱的感觉,正可以衬托出张岱深夜泛舟西湖的闲情逸致。

  生:用“船”多别扭啊,在语音上就没有美感,而且“船”还给人一种很热闹的感觉,与文意也不谐调。

  生:如果乘船去看雪,那还是失意的张岱吗?而“舟”更有一种象征意义,茫茫天地间一叶扁舟正是作者孤寂的心。

  师:“舟”这个字眼在中国文学中有独特的内涵,它给人的感觉有点风雨飘摇的味道,和作者当时的孤独寂寞正相称,而“船”则没有这样的审美感觉。

  生:舟怎么“拿”得动呢?“拿”字看似不通,然而细加品味,却又有说不尽的妙处。一个“拿”字,流露出作者去看雪的迫不及待如痴如醉的急切心情。

  生:“拿”字好。“拿”给人一种随意的自然而然的感觉,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没有刻意准备,是突然涌现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冲动。如果我是编者,我就用“拿”字。

  生:“是日更定矣”,“矣”字多余,因为不用“矣”字,句子干净利落,意思也一样表达得很清楚。

  生:读“是日更定矣”给我的感觉好像比“是日更定”夜更深了似的,并且“矣”字还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尾声】

  师:是啊,读,就要由言揣意。读罢《湖心亭看雪》,只感到胸口好像被悄然敷上了晶莹的寒冰。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写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张岱,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雾淞沆砀,上下一白。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痴行痴景,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深杳朦胧,清高拔俗;痴人痴心,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曾企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4

  师:在这儿呢一起看一下,“余桡一小舟”的“桡”是什么意思?

  生齐:撑船。

  师:对,是撑船的意思。还有“拥毳衣炉火”的“毳”是三个毛字,它的本义是鸟兽的细毛,在这里毳衣什么意思?

  生齐: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师:对,指用毛皮制成的衣服。还有“雾凇沆砀”,沆砀什么意思?

  生齐:白气弥漫的样子。

  师:白气弥漫的样子。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没弄明白?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等候。

  师:既然大家没有问题,那老师要提问题了。首先是一词多义的词。“是日更定矣”的“更”是什么意思?

  生:是初更以后,

  初更的意思,初更以后,更是计时的方法,初更是晚上八点左右。同一个字,后面还有一个句子“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更”,更是什么意思?

  生:还。

  师:对,还的意思

  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上下一白”,“一”什么意思?

  生:“全”的意思。

  师:哎,“全”的意思,“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的“一”什么意思?

  生:一个。

  师:哎,有一个,对了。看这个句子,“是日更定”,“是”怎么解释?对,这的意思。“强饮三大白而别”,什么叫强饮?

  生:勉强。

  师:有的同学说勉强,有没有更好的解释。对,痛快的意思,在这里“强”表示痛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个“客”是什么意思?对,客居,名词作动词。弄清楚这些意思后,我们一起把文章读一遍。

  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找到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

  师:是“ ”吗?不是很准确。另外同学再找找,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你说。

  生:“雾凇沆砀……两三粒而已。”

  师:好的,请坐。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这两句写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西湖的水很美,美在哪里?追问:美在哪里?

  师:美在很平静,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以你的笔力,这样可看出什么?觉得这样一番景色,可以看出什么?

  声:上下一白,山水融为一体了。

  师:你从哪儿看出融为一体了?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非常好。天与云与山与水,你为什么认为“上下一白”看出了融为一体了呢?

  生:上下一白,看起来什么都是白色的。

  师:非常好。什么都是白色的。那你认为这个句子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生读。

  师:如果要读出来,应该哪个字读重音?“一”,白字应该读重一点还是轻一点?

  那你看,融为一体,给年感受是什么?

  生:安静。师,从哪一个可以看出?“惟”

  生:描写的痕迹经的感觉,没有人,一片白,冰花很美。很静。

  师后面的句子,你说给你很寂静的感觉,你从哪儿感觉到的?

  生:影子。

  师:奥,影子。湖上有影子,这影子是怎样的呢?

  生:也不是

  师:我们来看“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如果老师换成“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觉得这样老师换,怎么样?

  生:痕、点、芥、粒非常小。

  师:为什么写得这样渺小?如果这样的渺小跟人生联系起来看的话,就怎么样?

  生:人在大自然面前非常渺小。

  师:对,在大自然面前人都这么渺小,同学把这个句子读一下,

  生读。

  师:读的时候你觉得“痕”“点”“芥”“粒”应该读得轻一点还是——

  生:轻一点。

  师:对,轻一点。(范读该句)

  师:刚才也提到了这样的景物与前面的苍茫豁达的雪景。 我们再看“天与云与山与水”这个“与”是不是多余的?如果把“与”这个字去掉有什么效果呢?“天云山水,上下一白”,为什么这里要有个与,

  生:它描写的是浓浓的静静的景象,读起来,大家会觉得这些是一体的,而不是个体。

  师:非常好,会觉得是一体的,而不是个体。这两个句子,前一句描写的是苍茫阔大的景象,后句描写的是寂静清淡的景色。请一起读一遍。

  齐读。

  师:“而已”这个词的意思是——

  生:罢了。

  师:对,罢了,读的时候应该轻一点。范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种朴素的不加修饰的景物描写的手法叫什么?

  生:白描。

  师:对,白描。我们来看一下,这幅画的用什么手法?(出示书上插图)对,白描。白描原来是国画的一种技巧,它指的是,后来用到描写手法上,就是指这种朴素的不加修饰的手法,就称之为白描。我们来看一下当代著名的作家黄裳对这两句白描的解释。“描写西湖雪景的人也可谓多矣,”可是用精炼至极的笔墨如此凸现的勾勒出山水的情韵。于是张岱用寥寥的几笔白描的手法写出了西湖天阔苍山白水,在短文中的世界中,人被微缩到了极限,人变得很渺小,那我们看到这幅景色的时候,当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这种深沉的感慨,那就是“人生如沧海一粟而已。”那你看到西湖这样的雪景吗?

  谁看到过?谁去过?

  指名一男生说。你去西湖看雪景,有什么感受?

  生:全都是白的。

  师:你跟谁去看的?

  生:自己。

  师:觉得怎么样?

  生:美。

  师:你看到的跟张岱看到的一样吗?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生:看到的雪白,天空迷蒙。

  师:看到的人多吗?

  生:人多。

  师:这位同学说人多,老师也去看过雪景,感觉差不多,人多,可以说“小舟数百,舟中人成千,然后岸上人是无数。”这不是奇怪的事,张岱看西湖也绝不与别人相同,湖心亭是许多人都去玩过的。可是有多少人看到过张岱这里所描写的景色呢?为什么张岱看到的景色和别人看到的景色不一样呢?

  生:我觉得当时张岱的心境跟我们现在的心境是不同的。他那时候看雪景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愁绪。

  师:好的,她认为心境不一样看到的不一样。另外还有哪个同学来讲?

  生:我觉得他去的时候没有很多人。

  师:为什么他去的时候没有很多人?

  生:去的时候是是日更定。

  师:是日更定是什么时候?应该是比较晚了。我们来看一下张岱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的'西湖。我们请同学来读一下这写去西湖的一段。

  齐读“崇祯五年十二月——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张岱是在什么时候去湖心亭看雪的?

  生:晚上八点。

  师:还有呢?对,大雪三日。还有呢?对,湖中人鸟声俱绝。湖中人鸟声俱绝用个成语来形容是什么时候?非常好,万籁俱寂的时候。而且这时候是和什么人看的?

  生:自己看的。

  师:对,独往湖心亭看雪,所以可能在这样的原因下,看到的雪景与众不同。因为在这样的时候下赏景的人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遇到两个金陵人,金陵人于是大发感叹。文中那句写的是感叹。

  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师:这句话带着怎样的心情说呢?

  生:惊喜。

  师:对,用文中话来说呢是大喜。你觉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同样的。

  师:从哪里看出是同样的?

  生:强饮。

  师:对,强饮三大白而别。请同学来读一下,是否可以读出这种大喜的心情,请一位男生。

  生读。

  师:有没有读出大喜?没有?为什么没有?应该抓住哪个词?

  生:更。

  师:应该怎样读?对,读重音。再读一遍。生读。师读该句,从这里可以看出金陵人是怎样的人?

  生:豪放之人。

  师:“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怎样的此人?能不能模仿金陵人的语气,换一个词来概括。有没有?

  生:痴人。

  师:另外呢?你觉得还是怎样的人?

  生:痛快之人。

  师:还有呢?

  生:随性之人。

  师:完全可以嘛。非常好。你说。

  生:雅致之人。

  师:很好。

  生:豪放之人,雅兴之人,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是不是张岱是这样的一些人?的确,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之际,是日更定时候独往湖心亭看雪,应该是一个痴人。但是不是仅仅如此呢?我们来看一下介绍。用自己的话说呢,曾经是繁华绮丽的生活,而现在呢是国破家亡,无所归倚,他的文章便是“追忆往昔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用周作人的话说,便是“ ”,山水,

  讲到这里这里我们再来看张岱眼中的西湖跟别人眼中的不同,为什么在张岱的笔下西湖不尽苍茫,而在他的笔下人物不尽渺小?在继续思考,我们把第一段读一下。

  齐读。

  师:有没有看到这里有一个词是和张岱有关联的?

  生:崇祯。

  师:对,是崇祯。当时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到清朝了,清朝的时候纪年法有好几种,他为什么还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呢?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对自己故国的思念。

  师:对,对自己故国的思念。再来看为什么张岱眼中的景色与别人眼中的景色不一样呢?

  生:我觉得他国破家亡,他在怀念,感觉特别沧桑,觉得渺小。

  生;人们是观赏景色是欣赏美景的高兴,而张岱是排遣心中的愁绪,心境不同。

  师:对,心境不同,所看到的景色也不同。还有哪个同学要说?

  生: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是个痴人,他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因为他心中有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所以他通过看雪来排遣心中的伤痛,所以当想到曾经繁华转眼成空,所以在他眼中分外苍茫,当他面对这雪景感慨万千的时候,还有两个金陵人面对这一份雪景,我想问一下两个金陵人看到了张岱所看到的景色吗?我来念一下。(第二节)

  可以小组讨论。

  交流。

  生:张岱心中的情感,那两个金陵人不知道他心中的感情。

  生:没看到。很高兴。

  生:非常喜欢西湖,客居在此。没看到。

  生:也认为没看到,金陵人跟我们一样。

  师:不管哪一种,都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万水千山总是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再听一遍录音。

  听配乐朗读录音。

  师:当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时,我们不知道张岱在想些什么。但我们要感谢张岱,正是因为他的满腔痴情,让我们在熟悉的地方看到了别样的风情。也许当我们再去西湖看雪景的时候,心头会浮起那些美丽的句子。普希金说:“我用诗歌为自己造起一座非人工的碑。”我想张岱也用这篇《湖心亭看雪》在西湖上为自己造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谢谢大家,下课。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5

  (一)预习课

  1、请全班同学各自提供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歌,准备课堂交流。

  2、请找出课文中的一个会意字,并举例你所知道的3—5个会意字,并相互传看审定。找出课文中的多音多义字,读准字音,把握意义用法;掌握课文中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意义用法;课文中的“雾凇沆砀”中的“凇”是形声字吗?为什么?

  3、在课文中标明作者写湖心亭雪景的量词,请试用其它量词置换。

  4、作者全文很好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有大小的对比、动静的对比、冷热的对比,请用课文中的语句一一说明。

  5、试将柳宗元《江雪》诗和本课作一对比,并说明它们所写内容的异同,准备在全班交流。

  6、你认为作者“痴”吗?你觉得应该怎样理解文中的“痴”?

  (二)讨论课

  师:同学们,上次布置本课的作业大家完成得很好,今天我们结合课文的学习一起来讨论讨论。先请几个同学自告奋勇朗诵你提供的描写西湖的诗。

  生1:朗诵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有相同的同学举手(生举手)

  生:朗诵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好!有相同的同学举手(生举手)

  生:朗诵《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师:有相同的举手。(生举手)好!看来选这三首的同学居多,那么我们看第一首写的是西湖的雨景,第二首是西河的荷景,第三首呢?

  生齐:西湖的春景。

  师:对!我们要学的明朝散文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写的是西湖的……

  生齐:西湖的雪景。

  师:好!我们的作者登场了,他到西湖去进行一场与人不同的观光旅游。作者开篇就交待了游湖的时间、地点、人物、天气状况,还有呢?旅游方式是坐车、乘飞机还是—————?

  生:划船。

  师:对!还有旅游的用品是?

  生:炉火。

  师:毳衣算不算?

  生:不算。

  生:算!

  师:为什么算?

  生:因为冷,特别穿了毛皮衣。

  师:对!毳是不是会意字?

  生:是!

  生:不是!

  师:二木为林,三木为森,树多不多?日月为明,三日为晶,表示光亮。日落草丛中,暮,那么毳毛多,表示毛衣。下面接着写作者所见雪景,“雾凇沆砀”,“凇”是不是形声字?“冫”、“氵”同为形旁表义不同。

  生:是形声字。

  生:不是形声字。

  师:为什么不是形声字?

  生:形旁表义,声旁表声。“凇”是声旁,“冫”是形旁的话表什么义我说不出来。

  师:形旁表“义”,是指表示那类字的类别和范畴,以“冫”为偏旁的字大都与寒冷有关,如凛、凝、冻等,“氵”表示相关水的`字,“冫”表示为雾凝结而成冰花,全句意思是“冰花一片弥漫”。下面从大处来了个全景式拍照,“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作者接着又从小处作了特写式拍照,下面请同学出示你置换的量词。

  生:我是这样转换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抹,湖心亭一豆,与余舟一叶,舟中人两三点而已。”

  师:怎么样?还不错吧!“一抹、一豆、一叶、两三点”还算准确,还有不有?掌声鼓励。

  生:我是这样置换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线,湖心亭一团,与余舟一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师:不够精确,也还可以。试想想,那水气迷蒙,光线不强,物体不太清晰,看堤、亭、舟、人似有似无,如梦似幻,我们用的量词有不有张岱那样精确传神?过去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开始用“过、到、入、满”,总嫌一般化,经过反复推敲,后来用一“绿”字,顿觉春意盎然,所以我们同学作文选词造句一定要选用最富于表现力的哪个词语,这叫画龙点睛。好!下面看张岱遇到了什么。

  生:两个人。

  生:同是观赏雪景的人。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同游人。

  生:游客。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同志。

  师:现代称呼。

  生:知音。

  生:(齐读)

  师:这里写作者巧逢知音的交往三步曲,一是初识,二是交深,三是“告别”。作者欣逢知音大喜,你用一个什么词形容这种状态?

  生:喜上眉梢。

  生:喜气洋洋。

  生:大出所望。

  生:喜出望外。

  师:“强饮”指什么?

  生:勉强喝。

  生:不想喝推不过喝。

  师:再想想看。

  生:我想起来了,是不能喝也要喝。

  师:“强”,是不是多音多义字,该怎么读?

  生:读“强”两音

  师:对!人逢知己千杯少。“对影成三人”。同学们,前面写了静景,这里应该为什么?

  生:动景。

  师:这是景吗?

  生:是态,对了,动态。

  师:好了,我们回过头来看全篇。兴致勃勃赏雪观景的张岱感觉冷不冷?一同旅游的人冷不冷?

  生:冷。

  师:具体说。

  生:冷,又加上是时候更定。

  师:还有呢?

  生:带了炉火,穿了毛皮衣。

  师:还有呢?想想看。(师启发)“湖中人鸟俱绝。”鸟都怕冷。以上所说,是写自然界冷,那么人世间冷不冷?

  生:冷呢,人烟稀少。

  生:不冷呢,还有同游的人聊天喝酒。

  师:要我说,又冷又不冷。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张岱内心说,他感到人世间象这雪天一样冷彻肌骨。张岱生活的年代,明亡清兵入关,他躲进深山,常常吃不饱穿不暖,连亲戚见到他都当作野人,当作洪水猛兽。为什么说不冷呢?大家把《江雪》诗头一个字连读一下。

  生:千万孤独。

  师:冰天雪地中的钓鱼的老人孤不孤独?

  生:孤独。

  师:自然界和内心冷不冷?

  生:冷。

  师:对!张岱也和这位蓑笠翁一样感到“冷”。但张岱和蓑笠翁不同的是不冷,一是内心热,热恋西湖春景,热爱大好河山,二是知音热,没想到和自己一样,人世间有知音,知音难求,知音难逢,你说张岱“热”不热?

  生:热。

  师:所以称得上“内心热,知音热”,那么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翻译的舟子的喃喃之语呢?

  生:不要说相公傻里傻气的,还有比相公更傻里傻气的人。

  生:我觉得“痴”就是“呆”,呆里呆气的人。

  师:还有呢?

  生:“痴”就是“古怪”。

  生:痴呆。

  生:老师,我觉得热爱、喜爱、钟爱、酷爱都可以。

  师:还有呢?

  生:执著、钟情。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张岱象李白一样,一生好游名山川。他思恋故国,热爱西湖。他还专门为西湖写了一本书,叫《西湖梦寻》。《湖心亭看雪》选自他的另一本散文集《陶庵梦忆》忆梦、寻梦,对于这样一个痴情故国山河、钟情西湖的人,真可以说是“酷爱得有点呆气。”所以我的理解是“不要说相公酷爱西湖得有点呆气,还有比他更胜的人。”大家说对不对?[板书]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6

  师:进入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先诵读一首诗,老师来开个头,如果大家能记住的话,就和老师一起大声地诵读出来:“千山鸟飞绝……”

  生:齐背《江雪》。

  师:同学们记得非常好,柳宗元的《江雪》幽僻清冷、寒江独钓,给我们展现出了独特的雪后意境。今天,我们来走入另外一番雪景,去感受不一样的情怀,我们一起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师:首先交给大家一些时间,大家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全文,一边读一边将课文中你认为应当引起同学们注意的生字词标注下来,并思索应当如何识记最好。现在开始。

  生:(出声齐读课文)

  师:(击掌,叫停,笑着说)同学们,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八年级十三班的团结一致。老师要求自由地、大声的诵读,不要求齐读,听明白了吗?好的,再次开始。

  生:(自由大声诵读)

  师:好的,读完了。哪位同学能够提起一个字,觉得这个字应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生1:我认为在我们这篇文章的第二行“是日更定矣”中,“更”字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个字我们平常都是读四声,在这里应该读一声,要注意一下。

  师:为什么它在这里要读一声?

  生1:因为我们看文章一般都要看文下注解,课下注解标的是一声,所以我们就读一声。(众笑)

  师:谢谢你的诚实。同桌有没有见解?

  生2:我认为这个字在这里表示时间,不是表示程度,所以才读一声。

  师:分析得真好,谢谢你。

  生3:在第二行有一个“余挐一小舟”的“挐”字,它和“絮”字非常相近,读时、书写时应当引起注意。

  师:那“挐”字和“絮”字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生3:一个下面是“糸”,一个下面是“手”。

  师:看得很仔细,请坐。

  生4:我觉得第三行的“雾凇沆砀”中,后面几个字都是生字,比较生疏,我们需要注意。

  师:“沆砀”是生字,应当注意。那“凇”字见过吗?

  生4:见过。

  师:那请组个词。

  生4:(思考不上来,不好意思地笑)

  师:(笑)哦,你没见过。我们来看这个字,如果把这个两点水的“凇”字改成三点水的“淞”字,你看好不好?

  生4:不好。

  师:为什么?

  生4:因为…因为两点水的“凇”是文中一个词,三点水的“淞”不是原文中的词。(众笑)

  师:(开玩笑说)这个同学回答得更诚恳——因为两点水是对的,三点水不对。(众笑)对于这个字,其他同学有没有自己的识记见解?

  生5:形旁两点水是“冰”的意思,三点水是“水”的意思。“雾凇”是冰晶,应当与两点水相联系。

  师:说得很好。形近字之间要注意形旁所表示的意义差别。

  生6:课文第二行“拥毳衣炉火”中的“毳”字应当引起注意。这是个生字,想起三毛就会想起这个字。(众笑)

  师:非常有意思。老师想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一个毛”和“三个毛”有何区别?

  生6:“三个毛”更能突出它这个毛多。(众笑)

  师:毛很多,毛很细,这种衣服非常保暖。

  师:下面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这是本文中的一些生字词以及多音字,我们一起将含有这些字词的短语齐读一下。

  师: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其他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可以边听读边结合文下注释对课文进行口头翻译,如果遇到自己把握不准的字词解释,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如果遇到比较简单的地方,可以凭借语感“冲”过去。

  生7:(朗读全文,“喃喃”读错音)

  师:(纠正“喃喃”读音)同学们一边听读一边口头翻译的过程中,有没有把握不准含义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生8: “余住西湖”、“拉余同饮”、“见余,大喜曰”中的“余”字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师:有没有同学能帮助他?

  生9:这三个“余”都是指作者自己,是“我”的意思。

  生10:“莫说相公痴”中的“痴”字,我不明白它的意思。

  师:(笑)其实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不是觉得这个“痴”字应当解释成“痴呆”,但又觉得不合适?(众笑)

  生10:嗯…不是。(吐舌头,众笑)

  师:(对学生)呵呵,他在向我吐舌头。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这个字我们会在后面进行一个深入的理解,谢谢你的问题,请坐。

  师:下面我们来看大屏幕,本文当中有些文言词汇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我们把它提取出来。大家读词,然后读该词解释,读一遍即可,好吗?来,读起来。

  师:通过刚才我们在课上的两边通读课文,以及结合大家提前的预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对张岱的这篇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才课前我和同学们交流的时候,我问一位同学:“你喜欢这篇文章吗?”

  他说:“不喜欢。”

  我说:“为什么不喜欢呢?”

  他说:(四川话)“没得意思!”(学生笑)

  下面我们一起进入到文章里面,看一看能不能从感觉没意思的文章里面读出点儿“意思”来。

  师:我们来看题目——“湖心亭看雪”,这是一个记叙性的题目,我们不妨从题目入手,理一理要素,看看有没有发现。首先我们思考第一个问题:湖心亭看雪,谁去看雪?

  生11:作者张岱去看雪。

  师: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1:课文中有“余”字,“余住西湖”、“拉余同饮”、“见余,大喜曰”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师:抓住文本信息,这个做法很好。第二个问题:在什么时间去看雪?

  生12:崇祯五年十二月。

  师:能不能再具体一些。

  生13:“崇祯五年十二月”“是日更定矣”。

  师:“更定”是什么意思?

  生13:是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师:你怎么知道?

  生13:我看的`文下注释。

  师:做得非常好,能依据文下注释理解文意。那张岱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呢,还是和别人一起去的呢?

  生14:他是一个人去的,然后在湖心亭遇到了两个有同样看雪兴致的人。

  师:你从文中哪里可以读出是作者一个人去的?

  生14:“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

  师:(赞许的)抓得准。(板书:独行)别的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15:后面写的是“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说明应该不止作者一个人,还有舟子。

  师:对呀,作者是和船夫一起去的西湖,可为什么却说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生16:我觉得舟子的职业是划船,承揽顾客,这和作者的出行目的不同,所以不矛盾。

  师:那么再结合张岱晚上八点去湖心亭看雪,你初步猜测:你觉得张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16:我觉得他就是古代的那种文人学者,非常有闲情逸致,有时间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师:你自己有没有晚上八点独自出来赏雪的经历?

  生16:没有,因为我们这边很少下雪。(众笑)

  生17:我觉得张岱是很浪漫的人。

  师:为什么用这个词?

  生17:晚上八点别人都回家了,他却出来,这就很浪漫。

  师:我能感受到你是一个崇尚浪漫的人。

  生18:我觉得张岱是一个有怪癖的人。(众笑)冬天晚上八点左右天色应该已经很黑了,天又很冷,他居然还出来看雪,说明他有怪癖。(众笑)

  师:恭喜这位同学,能从看似平淡的文章中找出怪异之处并思考,你找到了解读本文的第一把钥匙。

  师:再思考下一个问题:湖心亭看雪,雪下得怎样?

  生:大!

  师:(板书:大雪)从哪些词句读出雪大?

  生19:可以从“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中读出雪大,雪下的时间长、西湖声音静。

  生20:可以从“拥毳衣炉火”中读出雪大,因为很冷。

  生21:可以从“雾凇沆砀”、“长堤一痕”等处读出雪大。

  师:这位同学思考的答案一出,把我们指向了本文当中非常精彩的描写雪景的句子。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上这几个句子。这处描写是《湖心亭看雪》中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的经典描写雪景的文字,它好在哪里呢?你最喜欢这几个句子当中的哪一个词?

  生:(思考)

  师:谁来说一下?

  生22:我喜欢“上下一白”中的“一”字,它写出了雪下得非常大,天地浑然一体,天气非常冷,雪天的颜色也很漂亮。

  师:你把这个小短句朗读一下,并且把“一”字重读,强调出来。

  生22:(朗读该句,强调重音)

  师:你读的很好,读出了雪大。

  生23:我特别喜欢“舟中人两三粒”中的“粒”。这个字写出了人在茫茫大雪中显得十分的渺小,也突出了雪的大。

  师:你说的很好,用人的渺小反衬出雪大。那这个字可不可以在朗读的时候重读?

  生:(小声:可以)

  师:好,那我来重读试一下。(师范读该句,故意将“粒”字读重音,问生)这样读好不好?

  生23:好像不怎么好。(众笑)

  师:呵呵,谢谢你评价老师时谦逊的态度。怎么不好呢?

  生23:这个字意图体现渺小,虽然很重要,但好像没有必要重读,只要轻轻地读出来就行了。

  师:这是个很重要的字,但却不适合重读,那我们就把它轻读,这叫做“重音轻读”。你读一下试一试。

  生23:(朗读该句,“粒”字重音轻读)

  生24:我喜欢“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中的“痕”、“点”、“芥”三个字。这三个字在我眼前犹如一幅画,大雪纷飞三日,雪很厚很漂亮。

  师:那你看老师给改动一下好不好:唯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

  生24:我觉得不好,这样改了之后,不能表现雪大……

  生25:(补充)用这样的词更能够表现出“我”与万物的渺小。

  师:你说的很好。我在想刚刚几个同学选择这几个词进行品析的时候,是不是受到了我制作的幻灯片背景的启示,这个背景大家知道吗?这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黄永玉先生的同题作品《湖心亭看雪》,“痕”、“点”、“芥”、“粒”给我们勾勒出这样奇幻的画面。同时我们要注意,这几个字是不是都要重读呢?

  生:重音轻读。

  师: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

  生:(齐读,“痕”、“点”、“芥”、“粒”尝试重音轻读)

  生26:我喜欢“唯长堤一痕”的“唯”字,这一个字能体现雪大,而且覆盖力很强,它把所有的东西几乎都覆盖了,能够看见的很少很少,“痕”可以理解为只是隐隐约约地露出一点痕迹。

  师:你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这种视觉感受——隐隐约约,这个词很传神。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意见?

  生:(再次陷入思考,师等待)

  生27:我还喜欢“雾凇沆砀”中的“沆砀”这个词,它写出了冰花一片弥漫,白茫茫的一片,说明雪下的大,像仙境一样的样子。

  师:你形容得非常好,你给大家朗读这一句,读出你的这种感受。

  生27:(朗读,缺乏意境)

  师:你读得有一些胆怯。这样,你读的时候把“沆砀”这个词声音拖长,试一下。

  生27:(朗读,把“沆砀”拖长)

  师:挺好,你再尝试将这个词拖长并加上颤音,试一下。

  生27:(朗读,拖长并加颤音,但没有托住气息,出现破句)(众笑)

  师:气托不住了是吗。来,深吸一口气,托住气息,再读一下。

  生27:(朗读,拖长并加颤音,很成功,台上台下报以热烈掌声)

  师:你读得真棒,谢谢你,白气弥漫,不断扩散,你读出了应有的意境。下面同学们看这个句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老师觉得这里面有一个“与”字反复出现,是不是很繁复?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去掉?为什么?

  生28:这三个“与”字的重复,更能加强这句话的气势,更能表现出雪的大,把天、云、山水的颜色化为一体,难以分辨。

  师:说得好,三个“与”字增加了整体感,雄浑难辨。我们看,这处写景共有两句:前一句强调“极大”,我们要读出一种雄浑感,注意读出重音;后一句强调“极小”,我们要读出渺小感,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几个量词逐次渐轻,当读到“舟中人两三粒”的时候,停顿一下,把最后的“而已”读到最轻。老师先来范读一下,其间大家可以小声跟读。

  师:(范读)我们想象这画面,一起齐读这处写景句,来,一起读起来。

  生:(齐读)

  师:前天与大家见面交流的时候,我曾问过一些同学:咱们这里下过雪吗?有个同学说:我们只在2010年冬天看到了几个雪花片片(四川话)。我们似乎对大雪的感受很少。有同学说:老师你要是让我写雪,我一定会写下雪多美。可是我们发现作者张岱写雪的时候,似乎并不是写雪“美”,而是侧重于写什么呢?

  生:(齐)雪大。

  师:你如何理解在这处写景中作者的用意呢?

  生29:因为雪大才美,“大”即是“美”。(众笑)

  生30:我认为,作者真正喜欢的是雪“大”这样一种气势,充分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师:我们看到,作者不写雪美,而直言其大,这又是一处奇异的地方。接着往后读,作者观完雪景,到了湖心亭却遇到了两个人。

  生:(齐)金陵人。

  师:他们相遇之后心情如何?

  生:(齐)大喜。

  师:(板书:喜遇)从哪里可以读出这种“大喜”?

  生3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这个“强”字可以读出来,“白”是酒杯,他强尽力地喝了三大杯酒,说明他很高兴。

  师:这个“强”字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我本来不爱喝酒,可是你非要我喝,我只能不情愿地喝,所以叫“尽力”?

  生31:我不这样理解。我认为应该是很高兴、很痛快地喝。

  生32:从“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中的“更”中可以读出“大喜”。张岱没有想到能在湖心亭还能遇到人,很惊喜。

  师:你把这一句话读一下,把你所选的词读重,强调出惊喜感。

  生32:(朗读该句,强调“更”)

  师:这个句子读的时候强调“更”字,读出惊喜。老师再教给大家另外一种读法。我们想:金陵人见到张岱感到很意外,这是为什么呢?

  生33:因为他们觉得下这样大的雪一般应该不会有人这么晚出来,没想到居然也有“这样的人”。

  师:“这样的人”在句子中指哪一个词?

  生33:“此人”。

  师:我们再读这个句子,强调“更”的同时,再将“此人”强调出来。

  生33:((朗读该句,强调“更”、“此人”)

  师:湖中遇到金陵人,双方见面分外高兴。可是有一个问题,难道张岱和这两个金陵人原来是老相识吗?

  生:(齐)不是。

  师:那他们为何会一见如故呢?

  生34:我觉得张岱遇到金陵人,就像俞伯牙遇到钟子期一样,他们有共同的爱好,情趣相投,同为知己,所以他们会有亲切感。

  师:你说的很好。(总结内容)我们来看,在这样一个“大”雪天,作者张岱一个人“独”行,在湖心亭“喜”遇两个陌生人,还痛快地喝酒,然后潇洒地走了。于是有一个人不理解了,他觉得用一个字来形容张岱再合适不过了。

  生:(齐)痴!

  师:(板书:痴)这是谁说的?他所说的“痴”是什么意思?

  生35:这是舟子说的。他所说“痴”表明他对张岱与金陵人的赏雪不理解,舟子觉得他很傻。

  师:呵呵,课堂一开始那位同学的疑问得到了证实。(对生35)那你觉得“傻”是不是张岱把“痴”字写入本文的含义?

  生35:不是。张岱的真正意思是是借这个字表现自己对湖心亭遇知己的欣喜、对西湖雪景的“痴迷”。

  师:你提出了对这个词的理解——“痴迷”,请坐。张岱为什么如此“痴迷”于此景、此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示幻灯片——张岱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明朝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披发入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他入山以后。

  师:我们研读这两段背景资料,一起看一个词“不仕”,何为“不仕”?

  生36:“不仕”就是不做官。

  师:是不是因为科举考不上,没有做官机会?

  生36:不是。这是因为明朝亡国之后,张岱不想背叛祖国,有对祖国的怀思。

  师:非暴力,不合作。

  生36:对。

  师:请坐。本着刚才我们对写作背景的了解,现在我们再重新思考课文中张岱的几个怪异行为:“独行、大雪、喜遇”,你对文章内涵有没有新的想法?

  生37:从这三个行为,我看出他是一个孤独又豪迈的人,他于冬天大雪的晚上一人去看雪,可见内心孤独;遇到知己又痛快喝酒,可见他很豪迈。

  师:那“大雪”如何理解?

  生37:“大雪”看出他比较凄凉的感觉,因为他的祖国亡掉了,他自己隐于山中,过着隐士的生活,对现实很无奈,比较凄凉。

  师:请坐。这个时候,让我们想象张岱的内心:他的心里充满对故国的怀思,内心里有国破家丧的阵痛,而自己又无所寄托。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怀,再次朗读本文中的描写雪景的句子,去体会张岱的情思。一起读起来。

  生:(齐读)

  师:带着这个情思,我们再将全文一起读背。(示幻灯片)

  生:(一起读背)

  师: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课下请同学们上网搜索并阅读张岱的《陶庵梦忆自序》,进一步体味张岱的情思。同时,我们回去进行比较,《湖心亭看雪》与课堂开始时柳宗元的《江雪》有何异同。今天,我就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到这里,下课。

  生:(起立)老师辛苦了。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7

  师: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生兴致勃勃背诵“孤山寺北贾亭西”,背诵“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点评:三言两语的导入,留下了悬念】

  师:请一位同学朗诵全文,同学们仔细听,粗步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生陈熙之读,很有感情,师生简评。)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这次朗读的要求高了一点儿:这篇短文中啊,作者犯了一个颇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生惊诧好奇)

  (一同学举手要求读,也还不错。)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文中开头是说“独往湖心亭”,应该是一个人,可是后文又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生:还不仅有舟子呢,前文还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底是多少人啊,这几处都是矛盾的。

  师:同学们好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一下让他改改?

  生:我建议先不急,等咱们深入钻研了课文再作定夺,说不定这其中另有奥妙呢!

  (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

  师:来,我们一起来再齐诵一遍,这次要求更高了。文中啊有一个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张岱的形象,请你找出来。

  (生齐读,老师适时多次幽默提醒:没有陈熙之读得好。学生会意,迅速主动调整。)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这个字是“痴”。

  (学生纷纷表示赞成,老师板书“痴”)

  【点评:三次朗读,次次要求不一样,抓矛盾是为下文留下伏笔,抓“痴”是抓全文切入点。三次朗读为学生深入入文本作了准备。】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傻,笨!

  生:呆。反正就是行为举止不同常人。

  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大家再自由读两遍,咱们讨论一下,他哪些地方表现出特别的呆气了。

  (生自由朗读,讨论,纷纷举手。)

  生:“是夜更定”,他居然在凌晨的时候去看雪,真不可思议!

  生:还自称是一个人驾船去的,胆子可真大。(众笑)

  生: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冬天的凌晨,是“大雪三日,西湖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师:你把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夸张地读一遍。

  (生动情读,有意识地夸大处理了“大”字和“绝”字,师生颔首。)

  ; 师:想想,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

  师:什么声音都没有。

  师:用一个成语表达如何?

  生(想了想):万籁俱寂。

  师:这是从哪个感觉器官来描写的?

  生:听觉。

  师:能从其他角度来写吗?

  生:湖上白茫茫的一片,白得刺人的眼睛,人呵出的气,到空中马上就被凝固了,耳边是呼呼的风声,空气都是冰凉 的。

  师:想象得还可以。也能用一成语来表达吗?

  生:天寒地冻。

  师:好。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干什么?

  生:烤火。

  生:缩在被窝里看书睡觉。

  生:喝热茶热咖啡聊天。

  师:可是张岱,居然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你看他,是不是有些“怪异”啊?

  生:就是,痴人首先是行为痴。(众笑)

  师:妙!(板书:行痴)

  生:还有老师,你看张岱,他眼中的西湖雪景我觉得也挺异的。

  师:你有感情地读一遍,说说异在哪儿?

  (生读,还挺有感情。但是抓耳搔腮说不出来)

  师:来,我们一起读这两句,细细体会一下。

  (生读,摇头晃脑的,有些韵味儿)

  生:这幅图嘛,反正就是觉得很不一样,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众笑)

  师:不着急,我来帮你。老师觉得呀,这一句问题也挺多的。你看“天与云与山与水”多拖沓啊,古人不是说要惜墨如金吗?一连用了四个“与”,我看一个都不用也行。

  生:不行,老师。

  师:为什么不行?你看我读。

  (师去掉四个“与”,很认真地读了)

  生:效果不对了。

  师:哪点不对,你得说服我。

  (大家仿佛表达不出来一样)

  师:那我们对比读一读。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

  (生对比读了一遍)

  生:哦,老师,我感觉出来了,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就有界限似的。

  生:四个“与”字就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有这四个“与”,后文的“上下一白”才显得更有气势。

  师:好样的,有眼光!来,咱们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

  (生拖长音调读,摇头晃脑,韵味儿十足)

  师:还有一

  个地方,老师不解啊。你说文中那些量词怎么这么怪啊?明明应该是这样的嘛: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湖中人两三个而已。

  生:不好,显得好大哟!

  师:大有什么不好吗?看得更清楚有什么不好吗?

  生:前面的大和后面的小形成鲜明对比,这样才“异”嘛!(众笑)

  师:哼,不仅是量词有问题,我还觉得顺序也有问题呢,如果我来写就这样安排“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你看,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清晰,符合人的心理要求嘛!

  生:不好,味道全没有了。

  师:啥味道?

  生: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和进苍茫宇宙的那种味道。

  师(惊喜的):漂亮!我们读读最后一句,把那个“而已”的味道读出来。

  (生反复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教师反复指导“而已”的读法)

  师:感觉到这“而已”的.言外之意了吗?

  生:景啊,人啊,不过是这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

  (师生惊喜,热烈鼓掌)

  师:哦,这同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痴人眼中有痴景,是因为有个“天人合一”,融入宇宙的愿望啊!(师板书“痴景”)

  【点评:一翻虚拟假设性的对话,一步步引导学生品味痴人之“痴景”,读得细腻读得丰满,读出了内涵读出了妙处。】

  生:老师,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突然又写喝酒聊天什么的,是不是意境全破坏了?

  师:问得好。说不定这后边还藏着关于“痴人”的秘密呢!我们先到对话中去找。来,请一同学读读“大喜”一句。

  (一生起,读得回肠荡气,神态语气俱佳)

  师:客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我们用文言文说出来。

  生: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

  生:湖中焉得有此豪情之人。

  生:湖中此人,知音也!

  生:志同道合,三生有幸!(众笑)

  师: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如何回答?

  生(抱拳):彼此彼此!(众大笑)

  生(抱拳鞠躬):幸会幸会!(众笑)

  师:是啊,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可是,老师有一疑问啊: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地址,不留电话不留E-mail,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众笑)

  生:应该是故意的吧。正如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文中三人都是痴人,何需留名,一留反而就俗了。

  生:我想起《还珠格格》中的一个细节,小燕子的哥哥才出现时,尔康他们问他姓名,他不答,只说“一箫一剑走天涯”。(众笑)

  师: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

  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啊?

  生:他不愿和人深交,他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生:他只愿融入自然中,和自然为友,而不愿进入世俗的生活。

  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我们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生:我懂了,根本就不是失误,根本就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生鼓掌)

  师: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

  生: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属于自然的。

  师:哦,同学们一点拨,老师懂了。世上居然有如此痴人,视世俗世界而不顾,一心要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可是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如此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会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

  生:不会。

  师:为何?

  生:舟子没有文化,不可能懂他。

  师: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

  生:他一言不发,摇着头,脸上有一丝琢磨不透的微笑。

  生:他一脸端庄而严肃,眼睛如深潭般深邃。在又起的漫天大雪中凌寒独立,一言不发。(生鼓掌)

  师:此时此刻,他心里会说什么呢?

  (生蹙眉思考)

  师:开始上课时,老师说张岱心中有寒冰,同学们,找找这个迷,就在全文第一句第一个词语,还有注释一。

  (生急看,恍然大悟)

  生:他想:你怎知我心!大明已亡,我岂可因那繁华红尘忘记故国?

  生:他想:我无力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这山水之间来度过余生罢。

  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一湖寒冰,就是我的志向。(生鼓掌)

  师:

  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生板书“痴心”)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不仅仅是寄情于山水,而且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同学们,正如那位同学所说,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让我们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那首《江雪》。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8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而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纷纷留下颂扬的诗文。同学们能不能找出几句描写西湖的诗句呢?(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然而我们发现诗文多描写西湖春的娇,夏的艳,对秋冬的萧瑟与凄清很少提及。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却与众不同,描写了西湖美丽的雪景。今天就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吧。

  (二)作者简介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号陶庵,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三)解题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四)检查预习

  更定 gēng 拏 ná 毳衣 cuì 雾凇沆砀 hàngdàng 一芥 jiè

  铺毡 zhān 更有此人 gèng 喃喃 nán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知识存储)

  (1)一字多义:

  ①余拿一小舟:撑,划; 上下一白:全白。

  ②是日更定:是,这; 是金陵人:是,判断动词。

  ③是日更定: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焉得更有此人:更,还。

  (2)词类活用:

  客此:客,客居,名词作动词。

  2、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整体翻译课文。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提问:舟子是如何评价张岱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字概括呢?(“痴”)

  2、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1)“是日更定”——说明时间之早。

  (2)“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说明这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而且大雪连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么声音都消失了,一片寂静,没什么好看的,按理说,应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炉取暖,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的“痴”。

  追问:“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听觉)“俱绝”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写出了大雪后西湖空旷、肃杀、冷寂的景象,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突出大雪的威严。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视觉)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3)“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张岱是独自一人挑在这么冷的天,这么冷的凌晨去湖心亭看雪的,可见他的“痴”,表现他不畏严寒的雅兴和超凡脱俗的情趣。

  追问: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去湖心亭赏雪只他一个人,舟子只是送他去,并不上湖心亭)——他为什么不拉舟子一块看呢?这样也好有个伴,不会独自一人。(他认为舟子看不懂,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看雪的心情,从文章最后一句中就可知道舟子的观念。)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3、寻找“痴似相公者”。

  (1) 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懂吗?(有,湖心亭上比他早来的两个金陵人懂。)

  (2)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找出来。

  ①老师发现一处很奇怪的地方,作者写“问其姓氏”,可后面却是“是金陵人,客此”,这答非所问呀,作者写错了,真是不高明。你怎么看待这个句子?(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必记名字。而突出“金陵”这个籍贯,因为我们知道“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②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等,当时已是清朝,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就说明他身在清朝却还念念不忘明朝。)

  (3)作者与两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①惊喜、愉悦。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发之于二客,其实也是作者的心声。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足见作者构思之巧,韵味无穷。(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 强饮三大白) 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而且连饮三大杯,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由此我们可以联想“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之情了。

  ②惆怅、感伤。 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作者不经意之间,却遇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会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

  4、品美景

  (1)在“崇祯十二月”“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三人在湖心亭看雪,真是真正的“痴迷人”,那么,湖心亭的雪景值得他们的“痴”吗?(值得)

  (2)找出描写雪景的语句,读一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讨论:这段景物描写虽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

  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连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到近,不仅表现了视线的移动,景色的变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缓缓行进,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师小结:透过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独、落寞之感慨,又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学生再朗读体味)。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对话,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吗?(不,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白描)

  补充白描概念。——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展示图画)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诵读“白描”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2、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 “白描”就是“淡妆”,有时“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

  3、迁移训练,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才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如: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白描)

  评述: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图》。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这就是白描。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④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甚至有些拙讷,细细品味,却情真意浓,蕴藏着一股深情。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五、拓展延伸

  1、比较本文与《江雪》一文的异同?(从写法、表达感情两方面)

  ——前者属白描,西湖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后者属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前者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后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

  六、课堂总结:

  1、 学生谈收获

  2、 教师结束语:

  作者借看西湖雪景,表现了自己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白描手法的运用更是恰到好处,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9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回忆积累的有关西湖的诗句。教师预设整理: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等诗句。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读音障碍读中清(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吐字清晰)

  1.找两个学生读课文,学生起来评价,指出问题再朗读;

  2.生根据多媒体课文停顿划分,听课文示范录音,注意朗读的语气;

  3.学生根据录音齐读课文。

  三、文章大意读中通

  学生根据自己预习情况找出理解不了的地方小组讨论,组内理解不了的地方,提出问题,全班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第一段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了后面又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和一个舟子呢?到底是几个人去的?

  2.“天与云与山与水”这三个“与”用的太重复了,有点拖沓,改为“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或“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好不好?

  明确:不好,修改后的句子把四种景物断开了,而原句三个“与”把四种景物相连融合在一起,造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天地苍茫的浩大气势。

  3.“与余舟一芥”的“芥”怎么翻译?

  师明确:(1)它的原意是“小草”,在这里用作了量词,说余舟“一芥”也就是“一艘”。

  (2)补充这段文字中的其它量词,如“长堤一痕”长堤一般也不用“痕”,用“条”,“湖心亭一点”亭子也不用“点”,一般都是用“座”,“舟中人两三粒”人应该是两三“个”,这些量词都是把事物给缩小了。从而与上面浑然一体的浩大气势形成对比,突出这些事物在天地面前都变成了沧海一粟,可有可无,天人合一了,因为作者眼中只有自己只有天地,而其它一切都是渺小的.。

  (分析完2.3小题,第1小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即因为作者眼中只有自然和自己,所以他说“独往湖心亭看雪”)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的意思是“尽力”还是“勉强”?

  师带领学生从文中找判断依据: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的“而别”一词——“酒逢知己千杯少”,喝了三大杯就匆匆而别说明张岱跟他们没大有话说。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他问的是姓,回答的是哪里人,答非所问。

  (3)“拉余同饮。”他不是主动去喝,而是被迫入局的。

  (4)“我”一开始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而这两个人是来饮酒作乐,带着童子带着酒来的,他们来的初衷不一样,所以不是一路人。

  综合以上四点依据推断“强”的意思应是“勉强”。

  (此教学环节穿插本课重点“白描”写法的讲解,播放提前录制好的微视频《湖心亭看雪之白描》)

  四、文人痴心读中悟

  本文最能概括作者的一个词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明确:“痴”。

  (1)行为“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情感“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讲情感之“痴”补充相关资料:

  1.张岱,明末清初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自己却一生未做官,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均成书于清朝,然而张岱依然在自己的书中沿用明朝年号(如:崇祯),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2.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张岱《自为墓志铭》

  3.“痴人”们孤独的身影:

  柳宗元一个人寒江钓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杜甫一个人登高作啸: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陈子昂一个人登台长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王维一个人弹琴长啸: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李白一个人对月饮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王子猷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迭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5.蒋勋《孤独六讲》“孤独和寂寞是不一样的,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往往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孤独往往是自豪的。

  当你静下来,处于孤独的状态,内心的语言就会浮现。你不是在与别人沟通,而是与自己沟通。所以不管禅宗或西方教派,都有闭关的仪式……”

  (此教学环节通过对作者“痴”的分析带领学生体会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以解决本课教学难点)

  五、课堂小结

  我想在大雪三日后的寒夜,张岱选择独往湖心亭看雪,他是孤独的,但是他要的就是这份孤独,他一点也不寂寞,因为他在跟自己沟通,在跟天地万物沟通,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庄子的话“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这种痴正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10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题。布置初读:借文下注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听范读,给读音特别的字注音(强[qiǎng]饮)。

  学生小声自由读;齐读。

  2、文中的“余”是什么意思?具体指谁?

  文中有人对张岱作出了评价,用的是哪个字?(痴)

  小组交流:哪些内容体现了张岱的“痴”。可用文言,也可用白话。

  课堂交流。师引导和评价:①用文言原文的,再用白话说一遍;反之亦然。②白话讲述时,有明显错误的,提出来,由别的学生发表见解。③形成“时间”、“行为”和“舟子评价”三个要点的板书。

  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这个被舟子说成“痴”相公的张岱,在更定游湖时,看到怎样的景色,遭遇怎样的事情。请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勾画。

  读“景”。

  为什么会“人鸟声俱绝”?这个“俱”字是否可以不用,而成为文言文中常见的四字句:人鸟声绝?从哪个字中可以看出往日湖中常闻的人声、鸟声此时都没有了?此句的“绝”作何解?刚学过的《三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中的“绝”为何作“断”讲?

  “上下一白”中的“上下”具体指什么?根据文下注,“一”解释为什么?(全)

  请你依照“雾凇沆砀”、“上下一白”画一幅画,先打边框,那么,你会在框内画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处理?

  师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句;学生就有无准确反映文意,评文中插图。请再为“上下一白”补上“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巡视,择一较接近于“痕”、“点”、“芥”、“粒”者,请其分析如此处理的原因。请大家用一两个词语评此画的意境。

  “痕”字照应了句中哪个词?(“影子”)

  “点”、“芥”、“粒”按照怎样的顺序形容景物?“芥”,比“点”小、 比“粒”大,这个字该怎么理解,阅读“相关链接”:

  (1)本地常用语:细得像芥菜籽。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芥”:

  ①小草。喻微小的。

  ②芥菜。

  请讲出“余舟一芥”的理解。(理解为“像细草叶”。)

  请翻译“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

  (追求句子连贯。)

  “粒”比“芥”更小,舟中有没有作者,从哪里看出?(“与余舟一芥”)如此,余人与作者是面对面了,怎么会是“粒”?

  小结:神游身外,眼中装着的是一个冷寂、凄清的世界,包括这个世界里作者。

  读“事”。

  更定湖心亭看雪,张岱约几个人同往?“独”字还让我们读到他怎样的心绪?(孤寂)

  如果在“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中加一个逗号,你怎么加?为什么?(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湖心亭看雪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湖心亭看雪教案,

  “拉余同饮”中的“拉”是谁的行为?金陵即现在的何处?他怎么会在杭州?(客此)不是亲朋故友,他为何要“拉余同饮”?(也是“痴”者,引张岱为知己)

  文中为何用“拉”而不用“邀”、“请”、“呼”等词,从中你看到了被邀同饮的.张岱,起始应该是怎样的?他的拒绝仅仅是礼仪中客套吗?(清高)

  2、阅读“相关链接”:《自为墓志铭》节选,结合本文,就张岱性格和此时心境作出评价。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三、熟读成诵,拓展欣赏

  1、自由快速读,一口气读尽量多的文句。

  齐读课文,读出意味。

  2、拓展欣赏。

  (1)柳宗元《江雪》

  请你猜测政治家柳宗元此时的仕途命运。

  (2)《世说新语?王子遒雪夜访戴逵》

  王子遒的行为体现了晋朝士大夫的心态,请你用文中的八个字评述。

  (3)归有光《寒花葬志》

  《湖心亭看雪》以白描手法写山水、寄情思。归有光的作品里,你读到了白描手法又运用到什么对象上?归有光对婢子寒花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11

  【预习导学】

  1.知识储备:

  ①《湖心亭看雪》选自 《陶庵梦忆》 ,作者是 张岱 ,字 宗子 ,又字石公,号 陶庵 ,又号蝶庵居士, 明末清初 (朝代)人。作品有《 陶庵梦忆 》《 西湖梦寻 》等。他的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②白描: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3.整体感知:

  (1)作者去湖心亭看雪,看到了怎样的景色?(用原文回答)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古诗中写雪不乏优美的名句,请写出一句与同学们分享。

  【预习检测】

  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

  【课堂探究】

  1.请在文中分别标注出叙事、写景、抒情的语句。

  2.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是,“痴”字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请简要谈谈张岱“痴迷”的是什么?

  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3.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能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应抓住景物的.灵魂,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的愉悦,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作者情感,运用描写方法,以生动的语言对“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进行扩写。

  【拓展延伸】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江雪》诗见课文P205)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12

  (一)检查预习

  在这一环节中,先检查学生搜集到的关于西湖的诗词,然后进入“西湖名诗大拼盘”,大家共读描绘西湖名诗句。在“字词障碍一扫清”这一环节里,检查了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最后“齐心合力疏文意”,完成了检查任务。

  (二)课文赏析

  首先请学生自定学习目标,读课前预习提示之后,大家把这一课的目标定为“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这一部分有三个环节组成“叙事初探张岱情、西湖冬景雪亦奇、共赏奇景品雅趣”。

  在“叙事初探张岱情”中,我先让同学们归纳了一下本文的记叙要素,从整体来感知课文,然后我提了两个问题:

  1、作者晚年写《陶庵梦忆》,明朝已亡,纪年却仍用“崇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本文的题目是《湖心亭看雪》,而本文却为什么用近一半的篇幅写人?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暗示我们在张岱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为什么要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后的“更定”时分独自一人去赏雪,他的那种落寞与孤寂无不与此有关。第二个问题其实是在暗示我们本文的题目虽为“看雪”,但是实际上作者不单纯是在写景,更是为了抒发一种情。

  接着我们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西湖冬景雪亦奇。在这里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那么张岱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奇景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后明确,共有三句: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然后我们对这三句话进行赏析。针对第一句话,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写得最传神,为什么?学生们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意见,就是“绝”,然后我进一步提示学生:是什么“绝”了呢?学生回答:是人和鸟的声音。于是我便趁势带领学生回忆了谢道韫在《咏雪》中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以及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且指出它们都是从视觉来写雪,而张岱却从听觉上着眼,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地不敢做声的森然寒意。这对于很少下雪的'杭州、对于很少见到大雪的张岱而言,难道不是一番奇景吗?对于第二个句子,我带领学生分析了“雾凇沆砀”的景致,这句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水气,湖面上雪花水气茫宕一片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另外作者连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进行了总体描绘。第三句我带领学生分析了本句量词使用的特点,让人觉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缓缓前进,空间正在不断地位移,这样既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过渺如一粟。分析完之后,我总结说:我们大家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所乘的小船在缓缓行进,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哗哗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极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这对于看惯了西湖平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张岱而言,不就是一番奇景吗?恍惚中,作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了湖心亭上,想想自己刚才坐得那一叶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真是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广大,而人又是那样的渺小。面对着这样的奇景,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下面就让我们“共赏奇景品雅趣”。

  在“共赏奇景品雅趣”中,我让学生自己去找表现作者情趣的词有哪些,经讨论明确,分别是“独”、“喜”和“痴”。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作者宁可披着皮袍、带着炉火也要一人独往,不愿看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这在常人的眼中当然是一种痴举,但这个“痴”字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啊!叵料此时此刻却有两人铺毡对坐,“喜”字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大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实为作者自己的心声。经讨论,我们认为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孤高自赏”、“落寞孤傲”的情怀。

  课文赏析完了,我做了这样一个小结:一篇短小的小品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像梦一样的冰雪世界。在这里,有神奇的景、有高雅的情,记叙、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大家也许发现,我在大屏幕上打上了四个字——走进张岱。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其实不然,想想你自己,也许就曾经在如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毫不在乎;也许就曾经把自己关进小屋里,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也许就曾经长久地抬头仰望星空,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在那一刻,甩甩头,让所有的烦恼都随风飘散;在那一刻,你也许想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所以,当我们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在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一同去感受那份静谧。

  小结完之后,在深沉而有些悲怆的音乐声中,我有感情地朗读了这篇文章,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三)巩固拓展

  这里安排了三个环节“体味白描、比较辨析、品读课文”,白描的手法通过《清明》这首诗再一次得到了体现;在和柳宗元《江雪》的比较辨析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最后,全体学生和老师在音乐声中齐读《湖心亭看雪》,使课堂气氛再一次达到高潮,结束了这堂教学。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13

  (一)导入:(播放课件:西湖十景欣赏)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吸引世人眼球的亮点之一就是西湖。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中有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张岱笔下的雪湖吧。因为有人说过,如果你没有去过西湖,只要你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也足矣!(出示课件:张岱的介绍。)

  (二)预习检查:

  1、西湖名诗大拼盘。交流你所搜集到的关于西湖的诗词。

  2、字词障碍一扫清。

  ①请一学生读课文,师生评价。

  ②提出你不能理解的字词,全班交流解决。

  ③课件出示字词,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齐心协力疏文意。

  全班齐读课文,疏通理解文意。

  (三)赏读课文:

  提问:

  ①作者在文中犯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可以改吗?为什么?(“独往湖心亭”与后文出现的舟子。不能改。这里留一个悬念,后面解答。)

  ②文中有一个词能够概括出作者的形象,自由读课文,试找出来。(教师板书:痴)

  1、作者的痴行

  提问:

  ①课文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张岱特别的痴或者说他的呆气?(更定、独往、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想象当时是一种怎样的环境?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天寒地冻、万籁俱寂……)

  ③“人鸟声俱绝”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你能从其他的感官来说说吗?

  ④这个时候的你会在干什么呢?

  ⑤教师小结:张岱,居然在这样的时刻去湖上赏雪,这是他的痴,表现在什么方面的痴呢?(行为痴。教师板书:行痴)

  2、眼中的痴景

  提问:

  ①张岱笔下的景色也有些怪异,你能说说哪些句子写的景色异而不同寻常?(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人两三粒而已”。)(要求读出味来,可摇头晃脑地读。)这些句子异在哪里?(学生自由谈。)

  ②“与”字运用似乎多余,可以删吗?学生比较朗读。(不能删,三个“与”字把山、水、云融为一体,使“上下一白”之景有了天地苍茫之感。)

  ③句中量词可改为“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吗?为什么?比较朗读。(不能,因为作者原文中的量词能把自己也融入苍茫的宇宙中。)

  ④读“而已”两个字,你读出了什么言外之意吗?(“而已”一词使人感觉人在苍茫的天地中都似有还无,有“天人合一”之味。)

  ⑤教师小结:原来,痴人眼中看见的也是痴景,因为痴人把自己融入了宇宙,天人合一了。(板书:痴景)作者在写景色的时候没有加任何的修饰,这种手法称为白描。它也可以使用在人物的描写中,虽没有修饰,其艺术感染力往往却能直达人的内心深处。

  3、心中的痴情

  教师提问:在如此安静的环境中,作者突然写喝酒聊天之俗事,意境是不是被破坏了?这与课文的题目又有什么关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

  ①请学生读“大喜”一句,一定要读出“喜、惊喜”之感。

  ②客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中,“此人”是什么样的人?你能用文言句式说说吗?如:“湖中焉得更有人。”

  ③饮酒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离别时才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然后也不留地址、电话、E-MAIL,这是为什么?作者追求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学生讨论。(他不愿意与人深交,不愿进入的是世俗生活,他只愿融入自然,他活在自然和自己的世界中。)

  ④那么,开头提到的“独望湖心亭”之“独”与后文有矛盾吗?学生讨论。(不矛盾,他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世界上只有他的心,是属于自己,属于自然的。)

  ⑤那么,张岱笔下这样表现自然,是什么原因呢?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他会有怎样的行为和表情?他的心里又在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理解时参看全文第一个词语以及注释。(避世的忧愤,孤傲的情怀。)

  (教师板书:痴情)

  4、教师小结: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文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被压弯的腰杆,在大自然中去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寄情于阔大宁静灵动清寒的山水之中,寻找心灵的皈依,心志的独一。就如此文中,雪是张岱之节,冰是张岱之志,苍茫天地就是他的归宿,凌寒独立就是他的人格。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柳宗元的《江雪》,来品味诗文之同境吧。

  齐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雪。现在,就让我们来读一读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再来品一品张岱的痴吧。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齐诵课文。

  初二上册《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14

  一、导入新课

  欣赏美丽的雪景,聆听悦耳的音乐,朗诵一首关于雪的诗歌。

  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风景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风景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风景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朗诵课文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三、品读文本

  全班齐读,明确要求:

  1、思考张岱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去湖心亭看雪的`?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是日更定

  天气: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痴行”

  教师提示想象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除了从人的听觉来描写,还从什么角度来写?

  这样的天气我们在家干什么?可是他却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真是“怪异”啊。

  2、这样的情况下去看景,一定是自己所痴迷的景色,看看作者痴迷的是怎样的景色。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痴景”

  让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请大家说说此景异在哪里。

  教师提示:

  a.“天与云与山与水”是否拖沓?去掉读一读,对比读出田地苍茫的景象。

  b.量词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c.顺序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与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而已”?

  d.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读出“而已”的言外之意。

  展示课文的景物描写和课外的一段景物描写,区别有什么不同之处。

  课内文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课外文段:雪花越来越密,在空中无休止地散落着。整个世界弥漫着无数似花似蝶的六角精灵,淘气的小精灵们无拘无束,欢快地、盈盈地在空中演绎着一场绝佳的舞蹈,也许是在天宫中呆久了的缘故吧,它们似乎把全身的能量都释放出来了,渲染了一切。然而,那六角形的精致的雪花,却很快就融化成了水滴,依附在被雪水冲得干干净净的架子上,风儿悠悠地吹来,摇摇欲坠,但还是不肯善罢甘休。融化的雪水中,隐隐约约映出了一个清新的世界。

  课内文段写景特色: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情感有孤独、落寞之感慨。——白描

  教师明确知识点:白描手法: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3、阅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在亭上都遇到了谁?

  b.他们是哪里人?

  在湖心亭作者又遇到了两个和他一样痴的人,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却不留电话、地址、qq号,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呢?再加上前面有个矛盾的地方,是张岱数不清人数吗?

  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是不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他心里会说什么呢?现在,同学们知道“张岱心中有寒冰”的谜底了吗?

  走近张岱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他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子弟。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他喜游山玩水,在文学、戏剧、音乐方面有很深的修养,主要著作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风格流丽清新,写家破人亡之痛,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

  揭开谜底:张岱借助看西湖雪景来表现自己高雅脱俗、清高自赏、淡淡愁怀、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