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的教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教案 陈太 丘与友

管理员

摘要:

《陈太丘与友期》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能讲译,能理解课文的主旨。  2. 积累文言词语,提高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入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能讲译,能理解课文的主旨。

  2. 积累文言词语,提高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咏雪》,文中主要赞颂的人物是谁?(东晋才女谢道韫)赞美了她什么呢?(聪明有才学。)我们现在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看主人公是谁?主旨是什么?

  二.老师范读,学生齐读,然后再叫一个学生单独读,读后让学生评论正误优劣。

  三.学生自学课文并讨论。(可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再全班讨论)

  1.读懂课文并翻译。

  2.讨论“研讨与练习”中一、二两题中属这课的内容。

  3.学生提问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若学生没有提出以下问题就由老师提问: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主旨是什么?

  ○2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3在《世说新语》中《咏雪》列入“言语”,《陈太丘与友期》列入“方正”,这是为什么?

  四.先让学生读无标点的原文,再叫学生自读课文,看谁能先背诵。

  五.学生课堂做练习,如有时间就课内订正。(或留作课外作业。如有时间可让学生即兴表演。)—————下课!

  《世说新语》两则

  练习题

  1. 为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chā)(nǐ)

  ②太丘舍去(shě)③尊君在不(fǒu)

  ④无奕(yì)⑤友人惭(cán)

  ⑥雪骤(zhu)⑦非人哉(zāi)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撒盐空中差可拟(大致,差不多)(相比)

  ○2未若柳絮因风起(乘着,趁着)

  ○3过中不至(到)○4相委而去(丢下)

  ○5讲论文义(讲解)(讨论)

  ○6去而乃至(才)(到)

  ○7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急速,大)

  ○8太丘舍去(放弃,即不再等候)(离开,就走了)

  ○9与友期行(约定)(同行)

  ○10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儿当“子侄辈”讲)

  ○11下车引之(牵,拉)○12入门不顾(回头看)

  3.翻译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着大风飘起。

  ○2待君久不至,已去。翻译:(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都没到,(他)已经走了。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翻译:真不叫人哪!和别人约

  好一起走,却把别人丢下,独自走了。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翻译:(父亲的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己的家门。

  5.填空。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朝代)人刘义庆(姓名)组织编写的。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待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6.课外自读理解。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日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世说新语》两则

  练习题

  1. 为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②太丘舍去()③尊君在不()

  ④无奕()⑤友人惭()⑥雪骤()⑦非人哉()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撒盐空中差可拟()()○2未若柳絮因风起()

  ○3过中不至()○4相委而去()○5讲论文义()()

  ○6去而乃至()()○7俄而雪骤()()

  ○8太丘舍去()()○9与友期行()()

  ○10与儿女讲论文义()○11下车引之()○12入门不顾()

  3.翻译下列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待君久不至,一已去。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填空。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朝代)人(姓名)组织编写的。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6.课外自读理解。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日痴如此,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