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音乐的翅膀》课堂实录及教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乘着 实录 教案 课堂 翅膀

管理员

摘要:

《乘着音乐的翅膀》课堂实录及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音乐中汲取那些催人奋进的力量,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乘着音乐的翅膀》课堂实录及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音乐中汲取那些催人奋进的力量,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通过对流行金曲中的励志歌曲的感受与评价,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体验,培养学生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的能力。

  3、通过创作歌词,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同时树立学生在困难中不时进取,不时奋斗的信心和勇气。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一份有关音乐历史的资料,重点圈出音乐史上那些以表示“与命运抗争”为主题的乐曲;准备一份流行金曲中的“励志歌曲”曲目,供学生参考;把班级内所有的学生分为四组,指定组长,组织活动。

  2、学生:查找有关音乐故事的资料,把它写成介绍短文,可以是乐曲自身的故事,也可以是自身和乐曲之间的故事;根据“励志歌曲”曲目,有选择地听几首歌曲,想一想自身听后的感受;小组合作创作班歌歌词,主题是“迎接中考,挑战自我”,并把歌词的内容填入熟悉的旋律中,组织演唱。

  【活动时间】

  两周。

  【活动展示】

  课时。

  【辅助设备】

  多媒体。

  【展示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活动的'题目是“乘着音乐的翅膀”,所以今天在课堂上涉和的所有乐曲,会唱的就唱起来,会哼的就哼起来,让我们真正把心灵沉溺到音乐中去,好吗?

  生:好。

  师: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我先给大家听一段乐曲。

  (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学生很投入地听。)

  师:大家能说出这首乐曲的名称吗?

  生(齐声回答):是贝多芬的《命运交想曲》。

  师:在听曲子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龚运鸿:我想到了贝多芬坎坷的命运,曲折的一生,但是他仍然留给我们很多杰出的作品。

  孙昉瑜:我很兴奋,很激动,里面似乎有很明显的意象。我仿佛看到一片汹涌的大海,它在狂奔,在怒吼,与风格斗,压下风的气焰。此时的贝多芬正在与命运交战吧,在他的音乐中我分明感受到了这种抗争的力量。随后是一段平静的旋律,大海恬静下来显得更深沉。接着,平静中隐藏的喜悦露出来了,鱼儿跃起,跳起舞来,也许音乐家已经用他的意志战胜了艰难的命运,勇往直前了吧。(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这是一首壮怀激烈的曲子,那种激情,那种动态的美,那种高傲与狂放,着实让人惊叹。这首曲子就是有这样的一种魅力,当你仔细去聆听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一种“扼住命运咽喉”的力量。在我们的音乐世界中,流传着许多有着传奇经历的乐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插上翅膀,飞进音乐的国度,去寻找那些能催人奋进的力量吧!

  二、难忘的旋律,生动的故事

  (由乐曲到歌曲,学生交流展示。)

  师:时间总悄悄流逝,但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旋律和生动的故事。今天和老师一起主持活动的,还有我们的伙伴应亚芳同学(以下简称“小应”),听说在她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听舒伯特演奏的《野玫瑰》,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来听听她讲述的音乐故事吧!

  小应:那晚,舒伯特从学校练完琴回家,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凄清,只听见风声,只看到路灯闪烁。路过一家杂货店时,他忽然看见一个跟自身学过音乐的穷男孩。夜这么深了,他还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他看见男孩拿着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他明白了,小男孩是要买掉这两样东西,可是谁会买一件破衣服和一本无用的书呢?浓重的夜色中,小男孩充溢忧郁和无奈的眼里噙满了泪水。舒伯特是个穷音乐家,靠教音乐为生,他甚至和同伴合穿一件外套,他将衣兜掏了个遍,把钱交给男孩:“把书买给老师吧!”男孩感激地把书给他,舒伯特说:“快回家吧!夜深了!”小朋友转身跑了,但他很快回头喊到:“谢谢您,老师!”舒伯特看着男孩消失在街的尽头。他随手翻着旧书,忽然他看到一首诗,禁不住朗诵出声──这是歌德的《野玫瑰》,他仿佛看见了野玫瑰,闻到了香味,一段清新亲切的旋律在他的心里泛起如花的涟漪。他飞奔回家,记录下了这首曲子。这就是一直传唱至今的《野玫瑰》,那一年,他才18岁!

  小应:舒伯特是与贫穷做斗争,而莫扎特却要和死神较量,下面就让我们倾听叶炜轩所讲述的莫扎特和《安魂曲》的故事。

  叶炜轩: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仅仅活了三十六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莫扎特的晚年生活每况愈下,身体也越来越糟,因为莫扎特一生中最后的两年是他经济最困难的时期,终于,他在1791年12月5日离开了人世。但他仍留下一个永久的遗憾,那就是他生前未能完成的《安魂曲》。有一天,一位神情冰冷,身穿黑衣的陌生人前来访问,他请大师为他写一首《安魂曲》。陌生人走后,身心交瘁的莫扎特联想到自身的现状,含着眼泪对妻子说,这部作品将为他自身而写。他带着一种狂热的拼死劲儿开始写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莫扎特处于过度劳累之中,他解脱不了这部“为死亡而作的弥撒曲”是为他自身而作这样的一种念头。他认为自身不能活着完成了,因为他面对的是时间,时间是冷酷的,它不会同情任何人,包括音乐天才莫扎特。但莫扎特仍鞭笞自身来写这部充溢死亡景象的杰作,开始了与时间进行的悲剧性竞赛。一个永远的遗憾是,这场竞赛的胜利者是死神。《安魂曲》写到一半时,莫扎特再也握不住手中的笔……这部传世之作的完成者是他的得意门生修斯梅尔。莫扎特也许为未能完成《安魂曲》而抱憾终身,但如今全世界都在赞美他的天才,我想他的灵魂真正可以安息了。

  师:莫扎特用生命和时间赛跑,用生命中最后的火花点燃了艺术之灯。回到1500多年前的中国古战场,一曲雄浑的《敕勒歌》给那些面临绝境的将士注入了一股必胜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