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品种的分类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茶树 品种 分类

管理员

摘要:

茶树品种的分类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历史悠久,茶的种类丰富,有绿茶白茶等等;茶树的品种也很多,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茶树品种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茶树的品种。  1、茶树品种分布  茶树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和广泛的传播。经受着多种多样的生态……

茶树品种的分类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历史悠久,茶的种类丰富,有绿茶白茶等等;茶树的品种也很多,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茶树品种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茶树的品种。

  1、茶树品种分布

  茶树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和广泛的传播。经受着多种多样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的长期影响,以及人工驯化和选择的作用,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品种资源。茶树选种活动,古时就已开始。据记载,晋武帝(公元265—290年)时,即有安徽宣城人秦精在今湖北鄂城县武昌山采集大叶种茶树。在唐代陆羽《茶经》、宋代《东溪试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菱,都有有关茶树选种和茶树品种性状的记述,还流传着许多古人发现、驯化、利用野生茶树的轶事和传说。随着生产的发展、茶类的创新,以及人们的辛勤培育,茶树品种更是层出不穷。

  目前已发掘的茶树地方品种或类型,约有五百余个。近二十年来,全国各有关单位选育出的茶树新品种、品系、据不完全统计,也有一百余个。在西南、东南茶区,还蕴藏着许多性状奇特的野生大茶树和茶种的近缘植物。通过调查、整理和初步研究,基本上掌握了我国主要茶树品种资源分布情况,对主要栽培品种的性状和特性,也有了基本了解。在已有性状资料的品种中,如按树型分类,灌木型品种占74%,小乔木型品种占10%。乔木型品种占16%;如按叶片大小分类,特大大叶类品种占13%,大叶类品种占25%,中叶类品种占44%,小叶类品种占18%。

  我国茶区主要分布于北纬33。以南,东经98。以东,在这个大约280万平方公里的近似长方形地带,由西南往东北,茶树品种的分布,则由高大的乔木逐渐演变为灌木,植株矮化,叶片渐小而厚,栅栏组织加厚,抗性增强,多酚类物质渐减。云南、贵州、四川一带,我们祚早期从野生茶树驯化为栽培种的一些古老类型,仍然保持着乔木性状和特性,除了生态条件影响外,与人们栽培利用方式也有关系。古老的云南大叶种、苦茶、大树茶的种植区,由于采取林下种植,不修剪,攀枝折采,以至茶成大树,枝叶粗大。

  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南茶区。乔木型最突出的茶树品种资源云南大叶种,随着近代的利用和推广,不仅在云南省西南部大面积种植,而且分布到广东、广西以及四川、贵州、湖南、福建、江西、浙江的南部。经多年引种实践,除四川盆地外,云南大叶种在北纬25度以南茶区推广,较有成效。

  小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较集中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随着茶树良种的推广,这类茶树品种的分布,有很大扩大。例如,著名的福鼎大白茶,几乎在全国茶区都有分布。

  灌木类型的茶品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茶区的中部、东部和北就,其中著名的祁门种、鸠坑种、湄潭苔茶等,也有较大范围的分布。这类茶树品种资源适应性强,受温度、湿度和地势等生态条件约束性较小,地理分布区较为广泛。

  除了丰富多彩的茶树品种外,野生大茶树和茶种近缘野生植物,分布也很广,在西南、华南甚至华东地区都有发掘,如著名的云南南糯山大茶树、大黑山大茶树、贵州赤水大茶树、四川宜宾大茶树等。这些野生茶树资源的发掘,为进一步研究茶树起源、进化和选育新品种,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由此可见,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分布广泛,世界上各种茶树类型,我国应有尽有。这些十分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为祖国茶叶秤积累了珍贵的宝藏,对世界茶中生产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

  2、茶树品种的.基本性状

  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又是一个古老的树种,在千百万年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自然演化和天然杂交,品种性状和特必,不断产生变异与进化,无论生殖器官或营养器官,都存在着复杂而广泛的变异。我国茶树品种主要性状及其变异情况。

  在生产栽培的茶树品种中,就全国茶区而言,灌木类型占多数,但小乔木和乔木类型的品种也很丰富。特别是在西南和华南茶区,乔木类型的品种栽培面积较大。在云南、广东、广西等茶区,乔木类型的云南大叶种,则成为主要栽培品种。

  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植株高大,分枝部位高,主干明显,分枝稀疏。叶片大,叶片长度在10厘米以上。结实率低,抗逆性弱,特别是抗寒性极差。芽头粗大,芽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高。这类品种分布于温暖湿润的地区,适宜制红茶,品质上具有滋味浓强的特点。

  灌木类型的茶树品种,植株低矮,分枝部位低,从基部分枝,无明显主干,分枝密。叶片小,80%的品种叶片长度在10厘米以下,最小者不及3百米最大者亦在14厘米以下。结实率高,抗逆性强。芽中地氨基氮含量高。地理分布广,茶类适制性亦较广。

  小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则介乎灌木乔木类型之间,区域适应性和茶类适制性亦较广。

  栽培茶树的目的,是采摘其幼嫩新梢,作为制茶原料。因此,茶树的长相、叶和芽的性状、芽的萌发和生长特性,以及新梢的性状,也就成为研究茶树品种的重要经济性状。

  任何茶树品种,都存在着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的区别,在这三个性状方面,都表现出各自的特征,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不同的茶树品种,在经济性状上亦存在显著差异。

  3、茶树品种分类

  根据我国茶树品种主要性状和特性的研究,并照顾到现行品种分类的习惯,我们将茶树品种按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三个主要性状,分为三个分类等级,作为茶树品种分类系统。各级分类标准如下:

  第一级分类系统称为"型"。分类性状为树型,主要以自然生长情况下植株的高度和分枝习性而定。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

  (1)乔木型此类是较原始的茶树类型。分布于和茶树原产地自然条件较接近的自然区域,即我国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植株高大,从植株基部到上部,均有明显的主干,呈总状分枝,分枝部位高,枝叶稀疏。叶片大,叶片长度的变异范围为10—26厘米,多数品种叶长在14厘米以上。叶片栅栏组织概为一层。

  (2)小乔木型此类属进化类型。抗逆性较乔木类强,分布于亚热带或热带茶区。植株较高大,从植株基部至中部主干明显,植株上部主干则不明显。分枝较稀,大多数品种叶片长度以10—14厘米之间,叶片栅栏组织多为两层。

  (3)灌木型此类亦属进化类型。包括的品种最多,主要分布于亚热带茶区,我国大多数茶区均有分布。植株低矮,无明显主干,从植株基部分枝,分枝密,叶片较小,叶片长度变异范围大。为2。2—14厘米之间,大多数品种叶片长度在10百米以下。叶片栅栏组织2—3层。

  第二级分类系统称为"类"。分类性状为叶片大小,主要以成熟叶片长度,并兼顾其宽度而定。分为特大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

  (1)特大叶类叶长在14厘米以上,叶宽5厘米以上。

  (2)大叶类叶长10—14厘米,叶宽4—5厘米。

  (3)中叶类叶长7—10厘米,叶宽3—4厘米

  (4)小叶类叶长7厘米以下,叶宽3厘米以下。

  第三级分类系统称为"种"。这里所谓的"种",乃是指品种或品系,不同于植物分类学上的种,此处系借用习惯上的称谓。分类性状为发芽时期,主要以头轮营养芽,即越冬营养芽开采期(即一芽三叶开展盛期)所需的活动积温而定。分为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根据我们在杭州对全国主要茶树品种营养芽物候学的观察结果,将第三级分类系统作如下划分:

  ①早芽种发芽期早,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400℃以下。

  ②中芽种发芽期中等,关茶开采期活动积温400—500℃之间。

  ③迟芽种发芽期迟,关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5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