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让人感动的历史典故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长征 历史典故

管理员

摘要:

长征中让人感动的历史典故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将踏上漫漫的长征之路,但是,根据地乡亲们和红军战士们生死与共了多年,他们哪里舍得自己的子弟兵呢?军民之间难以割舍的依依惜别之情,就像在根据地上唱响的一首首情歌,谁也说不清其中流传着多少动人的故事。今天小编就……

长征中让人感动的历史典故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将踏上漫漫的长征之路,但是,根据地乡亲们和红军战士们生死与共了多年,他们哪里舍得自己的子弟兵呢?军民之间难以割舍的依依惜别之情,就像在根据地上唱响的一首首情歌,谁也说不清其中流传着多少动人的故事。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长征中让人感动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长征中让人感动的历史典故

  10月中旬,驻扎在靠近瑞金的一个村庄中的红一师师部即将转移,身为红一师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内心极不平静。夜里,他睡不着觉,一个人来到河边沉思。

  哗哗的流水声衬托得寂静的夜晚更加安静,空中高挂的一轮明月给大地蒙上一层轻纱。在这样美丽的月夜,谭政的心却无法平和下来,呆呆地看着波涛翻涌、银光闪闪的绵水河,滔滔的河水在月色的映照下滚滚流过,他不禁思绪万千。

  多年来,在苏区根据地的生活早让他们与当地的人民情深似海、血肉相连,这一走,乡亲们的安全怎么办?如何向一直支持着红军的乡亲们开口道别?

  这片土地上染着多少革命战士的汗水与血水,这用鲜血换来的土地又如何能割舍得下?军队一离开,这些勤劳、勇敢、善良、淳朴的劳动人民很可能又要回到受地主恶霸欺压、受反动派压迫的苦难生活中去了。

  一想到这些,谭政的心中就像着了火,急得几乎流下泪来。但他深切地知道,最重要的还是做通同志们和乡亲们的思想工作,不能让红军战士们的士气低落。

  一走进会场,谭政心中一惊。参加会议的干部们个个低着头,无精打采,一种压抑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会常谭政还从未见过战士们这种样子,他下意识地调整了自己悲伤的情绪,决心要从思想状态上为红一师鼓舞士气。

  “抬起头来,同志们!”谭政提高了嗓门,大声说着。可是同志们依然低着头,哭丧着脸,没有一点精神。

  “怎么啦?这是怎么搞的?”谭政不由得有点恼火。

  会场内一片沉寂,突然一位营长站起来,大声说:“谭主任,我想先给您提一个问题。”

  “你问吧!”谭政也大声说,声音有力而干脆。

  “我想知道,在敌人这么凶狠地进攻我们苏区的时候,为什么上级给我们的命令不是狠狠地反击,却是什么‘准备转移’,我想不明白!”随着这位营长的发言,参加会议的其他战士也都纷纷表示了类似的疑惑。

  谭政一看会场的气氛渐渐热烈,大家都不再垂头丧气,就顺着大家议论的话题说:“我也问大家一个问题,是保存下革命的火种重要呢,还是在敌人进攻最凶狠的现在把我们最后的力量拼个精光,让乡亲们和我们一起死在这里重要呢?”

  经谭政这么一问,会场的气氛立刻缓和下来,谭政的问题正是干部们质疑的关键,这些红军中的优秀干部很快领会了主任的意思,他们振作起来,打起精神投入对转移的具体任务分工的讨论中。

  散会后,同志们分头去做各级战士的思想工作。谭政看着这些高水平的好干部,心中的愁云也一点点地散开。

  第二天黎明,红军的部队整齐列队、整装待发。当地的村民早就聚集在村口送即将转移的红军战士。

  本来,这是一次十分仓促的紧急转移,主要是中央领导博古和李德在指挥,包括政治局和红军的高级将领也没有开会研究,都不了解转移的计划,只是听命令行动。老百姓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知道红军要走了。

  许多战士甚至来不及通知家属,但闻讯赶来的乡亲们还是在路旁排成了队伍为他们送行。许多老百姓、红军家属和走不了的红军伤病员都来了,有的还提着鸡蛋、鞋子和衣物,喊着:“早点打回来啊!”

  乡亲们一边恋恋不舍地跟着红军队伍走,一边把从家里带来的鸡蛋、饭团往战士们的口袋里装,这些鸡蛋可是他们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他们自己都舍不得吃,在这离别的时刻,他们倾其所有,表达着对红军的无限感激与深深情意。许多村民一边流着泪一边问:“什么时候能再回来?”

  “怎么走得这么急啊?”

  ……

  许多曾经受过村民照顾的红军战士也泪流满面,拉着乡亲们的手感动地说:“大娘,别送了。”

  “大叔,等我们打了胜仗再回来孝敬您。”

  ……

  一时间,红军的队伍成了军民混合的人流。

  和乡亲们的心情一样,红军战士也在担忧着红军走后中央苏区人民的安危。谭政和几名干部走在队伍的最后,不停地提醒乡亲们注意安全,劝乡亲们不要再送。这样的场面在每一个根据地都极为常见,根据地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是割不断的。

  乡亲们不仅仅在背后支持红军长征,从长征开始的第一步,红军队伍就没离开过人民的帮助。红军战士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百姓也各尽所能帮助红军,这才是军民互敬互爱的似海深情。

  迢(tiáo)迢长征路上,军民鱼水情深,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渔民李声仁的故事就是这种情感的最佳证明。

  李声仁出生在于都,全家以打渔为生,他从小就跟着父母漂泊在河上。1934年10月,红军八万多人的队伍集结在于都河南岸,准备渡河进行长征。十月十六日,恰逢重阳节。晌午时分,李声仁和未过门的妻子王九发在于都河鲤鱼潭捕鱼。几个红军战士将他叫到岸边,请求他们:“老乡,我们要过河去打白狗子(国民党反动派),想请你们帮忙渡河。”

  李声仁夫妇听说是要过河打他们痛恨的国民党反动派,非常高兴,二话没说就一口答应了。不仅如此,他们还立刻回家动员其他老乡帮忙。

  下午五点钟,李声仁夫妇如约来到鲤鱼潭渡口和几十条渔船会合。许多乡亲们也自发赶来,帮着送水挑担。一个小时后,渡河开始了。大船每次可以坐十个人,小船每次只能坐五人,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来回一次大约要用二十分钟。

  李声仁夫妇同撑一条船,丈夫在船头撑船,妻子在船尾掌握方向。六百米宽的河面,水流湍急,晚上,四下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此时天公也不作美,河面上刮起大风,河上波涛汹涌,小船在波涛上飘摇不定,稍微不小心就会翻船。

  由于需要运送的战士非常多,船只又特别少,他们一分钟也没有休息,就这样在漆黑的夜晚,忙忙碌碌,不停地工作,直到天色渐渐泛白。当这对善良的夫妻送完最后一批战士时,他们手上已磨出了许多血泡,但他们没有说一声苦,道一声累。

  10月18日晚上,另一批红军到达了于都河边,也要赶着渡过于都河。只休息了一天的李声仁又赶到最西端的石尾渡口,运送这批红军。

  这一次渡河从晚上七点钟开始,河上早就一片漆黑了。一片片乌云从月亮前面走过,想把月亮遮住,月亮却透过云片倾泻下皎洁的光芒。借着这一点亮光,李声仁夫妇整整送了一夜。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们的心中充满着骄傲与自豪,为自己能帮上红军的忙而感到万分喜悦。

  分别的时候,过意不去的红军给李声仁夫妇留下一块大洋、几斤大米和一句亲切的承诺:“感谢你们,等我们打了胜仗,一定回来报答你们!”

  两个晚上,他们不计个人安危,用打渔的小船运送了几百个红军,这是多么深厚的鱼水情谊啊!

  红军渡河后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就占领了于都,疯狂地搜捕送红军渡河的渔民,李声仁等船工为了躲避反动派,不得不背井离乡,流浪在江西泰和县、万安县等地,直到很久之后才回到故乡,连他的大儿子都是在异乡的船上出生的。

  解放后,人民的政府没有忘记他们,工作人员千方百计地找到这些渔民乡亲,成立渔业合作社,让这些为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民过上了平安富足的好日子。

  一句承诺,一生守望

  “你等过人吗?等了多久?你等的人,他回来了吗?”

  2023年3月23日,一部名为《长征第一渡》的大型红色文旅史诗在于都长征大剧院首演。表演开始,女主角老年英姑的三问,直抵人心,震撼灵魂。

  英姑的原型就是一生守望丈夫王金长烈士的于都县百岁老人段桂秀。

  “我至多离开三五年,你一定要等我回来。”1932年,丈夫临别一言,在老人心间回荡一生,化为一场90余年的等待!

  在于都县车溪乡,记者见到了银白头发、背部佝偻的段奶奶。她微笑着,用家乡话不停地向记者一行表达祝福:“大家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这就是今天的主人翁,红军遗孀、百岁老人段桂秀。

  1920年,出生不久的段桂秀被家人送给车溪乡王家。王家长子王金长比段桂秀大七岁,两人青梅竹马,感情深厚。1932年,段桂秀与王金长结婚,婚后不到十天,王金长便决定,要去参加红军。“我至多离开三五年,你一定要等我回来。”不曾想,大樟树下,王金长的一句“三五年”,让段桂秀等了90多年。丈夫走后,段桂秀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尽管日子艰难,她从未放弃等待。娘家人劝她改嫁,她选择躲起来也坚决不肯。直到1953年,段桂秀等来了一张沉甸甸的烈士证明书,人们告诉她,王金长在福建牺牲了。段桂秀不相信,她不相信一张薄薄的纸,便能定了金长哥哥的生死。

  “他说了一定会回来。我要等他回来。”段桂秀坚信金长哥哥不会骗自己。为了维持生计和补贴家用,那些年段桂秀挑过100多斤的煤炭、石灰,挑过杂货,为供销社做过饭。记者见到段奶奶时,她的眼睑呈红色,“长期接触石灰和柴火熏眼,她的眼睛留下了后遗症。”同乡的人说。从青丝守成白发,段桂秀的等待从未改变。可是她的金长哥哥,在哪呢?因为时常要去车溪乡民政所领取养老金,段桂秀结识了所长郭湖北。身为红军后代的郭湖北,对同为红军家属的段奶奶照顾有加。“真没有见过这么执着的人。”看着相识多年的段奶奶,郭湖北敬佩不已。2019年的一次契机,郭湖北带着段桂秀来到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摸着墙上的五角星,段桂秀久久不愿离开。因为分别前,她记住了丈夫帽子上闪闪的红星。“你们都说王金长牺牲了,可是他在哪?我没看到啊。”回家后,段桂秀对此耿耿于怀。

  翌日,郭湖北带着段桂秀来到了该县的革命烈士陵园,“因为她说了,找不到照片,看看名字也好。”纪念碑上刻满了烈士的名字,段桂秀不识字,郭湖北就带着她一个一个辨认。终于在高处看到了“王金长”,郭湖北找来竹棍指着,读给段桂秀听。多年的等待,突然找到了宣泄口。段桂秀放声大哭,嘴里喊着“你真的不会回来吗?我还在等你呢!”半个多小时,对着墙壁,段桂秀向“金长哥哥”哭着诉说这些年家里的情况、自己的故事,“你没有辜负重托,我也维持着我们家”“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现在过上了好日子,我们有重孙了”……

  如今,段桂秀住在修缮后的小楼里,和从小叔子家过继来的儿子一家四世同堂。王金长的烈士证明书被精心装裱过,挂在一楼的显眼处。小楼屋外右侧,有一幅整墙的墙画,画上段桂秀站在樟树下守望。每天,她都要到院子里坐坐,看着墙画,发发呆。

  天气好时,她还会走到老村,看看老房子。老房子已经被保护了起来,成为参观点。门口,“九十载三万日青丝成雪未有悔 一百岁两世纪芳心永鼎乃无私”的对联格外醒目,见证着段桂秀一生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