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排序的数学教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数学教案 长短 排序

管理员

摘要:

关于长短排序的数学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长短排序的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长……

关于长短排序的数学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长短排序的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长短排序的数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

  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教学延伸: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长短排序的数学教案 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区别长短、宽窄、厚薄,并能用词表达。

  2、让幼儿学习按照长短、宽窄、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3、鼓励幼儿完成多种活动内容,并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学习按照物体长短、宽窄、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不受物体颜色、形状、材料的.干扰,进行长短、宽窄、厚薄差异的排序,并在选择的过程中强化幼儿对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的体验。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摆放一些宽窄、厚薄不同的物品,如:围巾、毛巾、皮带、桌子、凳子、积木、书、毛衣、衬衫等。

  2、教具:宽窄的纸条若干(同颜色、同长度;同颜色、不同长度);按长短、宽窄、厚薄、高矮、大小、多少等差异排序好的材料纸各一张(如图1-图7);录音机、磁带。

  3、学具:每人一个信封,信封内有两张形状相同、厚薄不同的纸片;每人两张宽窄、颜色各不同的纸条:黄色的宽,绿色的窄;垫板若干;宽窄不同的布若干。

  第一组:宽窄排序材料(同颜色、同长度、宽窄不同);数字卡片;厚薄排序材料(同质料、不同厚薄);长短排序材料(同颜色、同宽窄、不同长度)。

  第二组:宽窄排序材料(不同颜色、同长度、不同宽窄);厚薄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厚薄);长短排序材料(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长度)。

  第三组:宽窄排序材料(颜色、长度、宽窄均不同);厚薄排序材料(颜色、质料、厚薄均不同);长短排序材料(颜色、质料、长短均不同)。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玩踩垫游戏。(体验哪块垫厚,哪块垫薄)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厚,哪些东西薄。

  2、小组活动:

  按不同难度分成三个小组。(要求边操作边讲述)(争取每人都能完成三种活动)

  3、活动评价

  在实物投影仪中出示幼儿的操作结果,幼儿集体检查。

  4、小结。

  游戏活动彩布排序。

  活动结束

  音乐起,小朋友离开活动室。

  长短排序的数学教案 3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区域活动时,发现孩子对于2个物体之间的长短区分很好,但是对于多个物体时,不能很好的区分长短,所以设计了本节课。

  活动目标

  1、能辨别5个以内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列的顺序关系,尝试按长短排序。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关系;

  难点:能辨别5以内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5支不同长短的笔;

  2、学具准备:长棒;5根不同长短的绳子;5支不同长短的笔;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

  走线,线上游戏:师幼边走边念儿歌,可是教师说,也可是师幼同说;

  2、集体活动:

  1)师幼共同探索按长短排序

  创设情境: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群好朋友,他们是小朋友学习的好帮手。我们先给他们排排队吧。教师拿出5支不同长短的笔,师范将5支笔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引导幼儿从上至下观察,体验笔一支比一支短;在从下至上看,体验笔一支比一支长;

  2)幼儿操作探索:

  教师:“长棒宝宝也想请小朋友给他们排排队。”

  幼儿拿出长棒,将长棒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提样长短的顺序关系。

  3、分组活动,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操作完成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给物品排序的。

  第一组:操作长棒,从长到短排序或从短到长排序,方向不限;

  第二组:按长短顺序给绳子排队,方向不限;

  第三组:操作笔,按长短排序,体验长短的顺序关系。

  4、游戏活动:游戏“说相反”,教师说“××物品长”,幼儿接说“××物

  品短”,要求接说的速度越快越好。如火车长——汽车短……。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具按要求收拾好。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13——14页的活动;

  2、玩“吃小棒”游戏,幼儿3人一组,手上各有3根长短不同的长棒,3个幼儿一同说:“一、二、三、出”,幼儿分别拿出一根长棒,比较长短,长的吃短的,最短的能吃最长的`。最后比一比谁手里剩下的小棒数量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对教材的把握上设计较好。环节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时,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兴趣很高。数学就是服务生活的,孩子在操作和游戏中掌握了区分长短的方法,理解了长短顺序的关系。

  在幼儿分组操作时,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对于接受慢的幼儿没有及时给与支持和帮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并实施

  重点关注

  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保持原有的基础上,在操作环节发现掌握不好的孩子,在游戏环节重点关注策略,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很好掌握;另外,在一日活动将此项活动延伸到各个环节,随机教育和引导。

  长短排序的数学教案 4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长短排序差异排序四个物体的序列。

  2、使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排列顺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长短不一的同色纸条四根,标记图一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出示四根纸条:这是什么?它们又什么不一样?哪根长哪根短?

  2、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你们说的.是对的呢?

  3、教师边操作比较两根纸条的长短边讲解比较的方法。我们怎么来给这几根纸条取名字呢?

  4、出示排队标记图:谁会在红线上给这几根纸条排队呢?想想哪根纸条排在最前面,哪根纸条排在后面,要把这几根纸条排得很整齐,一边排一边说:什么纸条请你排在什么地方。

  5、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给纸条排队。

  6、请大家说说他是怎么跟纸条排队的?

  二、幼儿操作

  1、每个小朋友从桌子中间拿一张排队标记图,拿一个小袋子。

  2、倒出袋子里的纸条,比一比哪根纸条是最长的、长的、短的和最短的。

  3、给四根纸条按顺序排排队,一边排一边说。

  四、展示幼儿作业。

  五、组织幼儿整理操作材料,结束活动。

  长短排序的数学教案 5

  活动目标

  1、激发排序的兴趣,大胆运用语言讲述排序结果。

  2、培养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

  3、能较熟练地按物体长短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3-2]比较概念;[3-1]比较概念。

  2、长短不一的小棒各4根;食用山楂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调动幼儿情绪。

  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客啦,看!这是什么?(长条山楂卷)

  这两根山楂条一样长吗?(一样长)

  老师将其中的一根切下一小块,请一幼儿品尝。

  2、比比看,有什么变化?(一根长,一根短)

  然后,老师再将长的一根切下一段,给幼儿品尝。

  (直至两根全部吃完)

  二、展开

  1、幼儿自由探索给小棒排序。

  请幼儿自己比一比小棒的长短,排一排小棒,主动探索排序方法,教师观察幼儿掌握排序的情况。

  2、教师利用课件与幼儿一起总结、归纳排法。

  请幼儿观看课件:3-2比较概念

  (1)先比较4个物体,找出最长、最短的,最短的放在最前面,最长的放到后面。

  (2)然后比较其它两个物体的长短、按顺序放在中间,并说出:我是按照最短的、短的、长的、最长的顺序给物体排队的'。

  请幼儿观看课件:3-1比较概念

  (3)让幼儿在正排序的基础上进行逆排序。

  3、引导幼儿讨论:两种排序的方法为什么不一样?

  (1)正排序是从短到长,一个比一个长。

  (2)逆排序是从长到短,一个比一个短。

  (3)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述。

  三、结束

  1、请幼儿自由排序,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2、教师小结,自然结束。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小救援队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通过探究尝试有规律的排序,体验数学中的规律美。

  2、训练幼儿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初步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印有各种小动物(大灰狼、小兔、小鸡、小鸭)脚印的地垫若干。

  2、音乐磁带一盘。

  3、大灰狼头饰一个、小白兔头饰一个。

  4、图形卡(圆形、方形、三角形)若干。

  长短排序的数学教案 6

  活动目标:

  1、感知和分辨多个物体的高矮、长短。

  2、学习按物体的高矮、长短排序。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

  3、幼儿每人5根不同长短的`小棍。

  活动过程:

  1、学习按高矮排序

  2、学习按长短排序

  (1)教师播放PPT课件,呈现不同长短的铅笔,请幼儿数一数有几支,并说一说可以怎样把它们从短到长排成一排,看一看哪根最长、哪根最短。

  (2)教师将铅笔从短到长排成一排,和幼儿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3)教师请幼儿两人一组,用自己手中的小棍也排一个类似的序列,然后相互说说哪根最长,哪根最短。

  3、做练习

  发放幼儿操作材料,指导幼儿做练习。

  长短排序的数学教案 7

  活动目标

  1、能独立按宽窄(或长短)对10个物体排序。

  2、初步理解物体宽窄(或长短)关系的传递性和可逆性。

  3、能保管好自己的操作材料,不弄混,不弄丢。

  物质准备:

  教学准备:

  书架排序磁贴10个、油画棒排序卡磁贴10个,无序排列。

  学具:

  白磁板、磁贴:书架排序卡10张。

  教师组织和指导活动过程

  一、以"派派麦麦去图书馆做服务生"为情境,引出按宽窄给书架排序、按长短给油画棒排序的问题。

  1、引出问题

  教师:"派派麦麦今天要去图书馆做服务生,他们要把新添置的书架放进书库,我们也去帮忙好吗?"出示书架排序卡10张:"这些书架,宽窄一样吗?有的怎么样?(宽)有的怎么样(窄)你会按照它们的宽窄不同有顺序地排排队吗?"

  2、演示规则

  出示白磁板:"现在书库里还空空的,一个书架也没有,(指前5张书架排序卡)谁愿意先来排排这几个书架呀?想想要怎么放才能比较出它们不一样的宽窄呢?"请一幼儿在白磁板上尝试排列书架。教师:"大家看看他这样放能不能比较出每个书架不同的宽窄呢?"提示幼儿可以将白磁板竖着放,书架从上往下排,一律对齐左边或对齐右边,才好比较出几个书架哪个宽哪个窄。

  教师:"好。看看他从上到下排得对吗?他是按什么顺序来排的?"教师:"你想不想也试试?等一会儿,你自己做的时候可以想想,从上到下还可以按什么样的顺序来排书架。"

  3、介绍相关活动

  教师出示油画棒排序卡:"派派麦麦发现一些油画棒还没有收拾好,你能帮忙吧油画棒有顺序地排排队吗?这些油画棒要怎么放才能一眼看出它们的长短呢?如果竖着放,要对齐哪一边?如果横着放,要对齐哪一边?请你选择一种方法,吧油画棒有顺序地排一排。

  4、提出操作要求

  教师:"今天排书架和排油画棒这两个新活动,每份学具的.材料比较多,请小朋友注意保管,磁贴不要拿到磁板外边去。活动时,皮筋取下套在手腕上,做完活动以后要把皮筋再套上。"

  5、介绍巩固活动

  出示"疏导顺序"的活动材料:"还记得这个活动叫什么名字吗,是怎么玩的?"如果幼儿淡忘了,就重申一下活动规则:"自选4张物群卡,按大嘴鱼要求的顺序排一排,再填放数字卡表示大小关系。"

  二、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帮助幼儿理解规则,并做个别指导。

  1、分组操作 请幼儿先完成自己小组的活动,然后再换组。检查幼儿取下的皮筋是否套住手腕上了,提示幼儿保管好材料,磁贴不要和旁边小朋友的混在一起。

  2、观察指导 教师巡视各组幼儿的操作,重点指导新活动组。观察幼儿是否理解规则,是应用什么策略来比较材料的宽窄活长短的,排序时操作是否有序。

  3、提示常规 教师提示幼儿:"做完的小朋友换组之前要请好朋友检查,然后套好皮筋才能离开。"分组操作结束前,请幼儿保留最后的排序结果。

  三、集体交流各种不同的排序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宽窄(或长短)关系的传递性和可逆性,进行活动小结并点评。

  1、交流 请幼儿停止操作,坐在原位。教师:"今天哪些小朋友去当过服务生帮忙拍书架、排油画棒了呀?谁愿意把你排的拿给大家看看?"清出几个幼儿展示结果。教师组织其他幼儿逐一检查纠错,并比较自己排的和他人排的相同或不同之处。

  教师指着一个幼儿的排序材料提问:"这个书架比哪些书架宽?比哪些书架窄?(或这支油画棒比哪些油画棒长?比哪些油画棒短?)为什么?"

  2、评价 教师:"你觉得谁排得很有顺序?谁用了和别人不一样方法?"表扬能动脑筋,用和别人不同的排序尝试排序的幼儿。

  请幼儿收拾材料:"检查一下桌上和地面。再看看谁的材料收拾得好呀?"3、整理 请值日生留下还原学具材料。

  长短排序的数学教案 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区别长短、宽窄、厚薄,并能用词表达。

  2.让幼儿学习按照长短、宽窄、厚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3.鼓励幼儿完成多种活动内容,并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宽窄的纸条若干(同颜色、同长度;同颜色、不同长度);按长短、宽窄、厚薄、高矮、大小、多少等差异排序好的材料纸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游戏:说相反。

  2.区别宽窄:老师启发幼儿用重叠比较的.方法区别宽窄。

  3.找一找屏幕中或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宽,哪些东西窄。

  4.幼儿练习按宽窄排序。(老师重点指导幼儿用重叠比较的方法区分纸条的宽窄。)幼儿操作,老师检查。(幼儿边操作边讲述:从怎样排到怎样。)

  5.教师在幼儿摸索按宽窄排序的基础上概括按宽窄排序的方法。

  6.区别厚薄: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厚,哪些东西薄。

  7.小结。

  8、游戏活动 :彩纸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