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观后感最新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安三万里观后感最新,欢迎阅读与收藏。长安三万里观后感最新1 回首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长安三万里……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安三万里观后感最新,欢迎阅读与收藏。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最新1
回首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长安三万里,其实在我看来更像一部纪录片。记录了锦绣大唐,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记录了长安的群星璀璨,以高适的视角叙述了杜甫,王维,李白,王昌龄......
高适,以前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名边塞诗人,却不曾了解原来他曾渴望用渤海高家枪法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李白,商人之子,一掷千金,浪漫主义诗人,和高适是完全不一样的,但这两个人在他们年少时确确实实就相逢相知了,哪怕人生轨迹后面也完完全全不一样,一个走的放荡不羁仕途失意却诗才横溢最后潇洒于天地间,一个走的沙场驰骋扬枪杀敌保卫长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昔日教材上一板一眼的诗句以生动形象化的动画形式来到了我们的眼前,才真正的感觉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那繁华的长安,长安城里的群星璀璨,是活生生的存在,他们的一生,虽然我们无法真正的共情,但确实是他们,造就了非凡的长安。
守护长安,守的是他们心中的锦绣,守的是浩瀚的文化。
杜甫,虽然电影未曾用大篇幅描绘他,但是他仍然是我最心疼的诗人,他经历了最衰败的大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沧桑,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的无助,是“剑外忽传收蓟北”的'欣喜,一生漂泊,客死他乡,乱世浮萍,空怀一腔抱负无处施展。我的杜甫啊[泪]
电影最感触我的几个点:
1、李白和高适一开始的不打不相识,回头再看,这是他们最纯真,最踌躇满志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未来要经历如何的磨难,但是在那一刻,他们对未来都十分憧憬,最清澈的青年时光。
2、是高适要去投奔哥舒翰的时候,那个月光清如水的大河边,李白和他最后一次相扑时,他们年少的画面历历在目,年少的豪情壮志,年老的人生失意,两厢对比。
3、是将进酒,那极具浪漫主义,想象力超群的画面,李白当是嫡仙人,当回天上去,不应在世间徘徊。
正是失意造就了文人,文人才成就了长安。
电影的最后,李白在山水间划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一生,曾壮志凌云,曾潇洒不羁,也曾官运亨通,帝王赏识,众星捧月,也曾落魄潦倒,郁郁不得志,最后又放纵于山水间。
看山不是山,最后,看山还是山。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最新2
相信所有追过梦的人,看完《长安三万里》都会很有感触。
它最难得的地方,是其拍出了华语电影许久未曾表达过的两个关键共鸣点:一是“我们为追逐梦想而远在他乡奋斗的那份漂泊感”,二是“我们在面对时间的时候,那种普遍的无力感”。
《长安三万里》以高适的视角来叙述李白的重要生平,并在讲述的过程中也回望了自己的一生。
在高适的讲述中,我们既能感知到“诗仙”李白作为一个才华横溢、恣意浪漫、乐观豁达的绝世天才放浪形骸的一面,也能感知到他怀揣青云之志却屡屡碰壁、历经起伏、最终晚景颇为凄凉的一面。也能透过高适的讲述体会到他作为一个有志向、有担当、有才华并用勤奋与刻苦来取得成就的那份脚踏实地,他通过一步一步地积累,不但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作品,也获得了不错的功名。
他们二人有着不同的个性、才情以及不同的`人生轨迹,二人的诗作风格也不同。
李白的诗,多似“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般快意、浪漫、豪放,让人读之有豪情;
高适的诗,则如“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般写实、工整带有强烈现实主义批判色彩。
但在他们这些不同中,我又看到了一些相同之处。
比如他们都很想在长安施展才华,期盼着建功立业,但又都没能获得机会,只能离开长安,去到其他地方;
比如他们都很想博取功名,却在追逐这一梦想的道路上历尽坎坷,有过高光时刻,亦有低落时刻;
比如他们都拥有才华与志向,也都不轻易言弃,但却都在时间面前不得不接受青春的不复返;
而在备受热议的“将进酒”段落里,整个诗句的吟诵搭配着画面的呈现,确实为影片贡献了一段震撼且惊艳的视听盛宴。那种想象力飞扬的浪漫与豪放,那种“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豁达态度,那种四溢着才华的绝美篇章,足叫人流连忘返。
《长安三万里》在有限的篇幅中娓娓道来,既有遵循史实的主要事件呈现,又有满足戏剧性的人物塑造。让我们沉浸其中,跟着李白和高适从青年到老年,历经着种种故事,回响着句句经典,在银幕上遇见一个又一个有着传世佳篇的诗人们纵酒论诗的样态,真正是满足了我们对大唐文人墨客的一切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