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岑参 西头 判官 赏析

管理员

摘要: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赏析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⑴  一身从远使⑵,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⑶,胡沙费马蹄⑷……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赏析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⑴

  一身从远使⑵,万里向安西。

  汉月垂乡泪⑶,胡沙费马蹄⑷。

  寻河愁地尽⑸,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⑹。

  【注释】

  ⑴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米什附近。李判官:不详其名。

  ⑵从远使:指在安西都护府任职。

  ⑶汉月:汉家的明月。借指故乡。乡泪:思乡的眼泪。

  ⑷费:一作“损”。

  ⑸寻河:借汉代通西域穷河源的故事表明自己到极边远的地区。

  ⑹家书:家人来往的书信。

  【白话译文】

  我孤身一人奉命出使到万里之遥的安西。一路上,想起家乡的月,不免对月垂泪;踩着脚下的沙,更觉路途艰辛。漫漫长路,似乎要走到大地的尽头,正如当年张骞寻找黄河的源头。通过了沙漠,走在广阔的高原之上,天似乎也变得低了。今日你我于军中痛饮,你将走上我来时的路。我乘醉写下家书,就请你为我传递。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岑参抱着建功立业的志向,离开京师长安赴安西上任。此诗当为作者初至安西送人回京之作。

  【赏析】

  这首诗本为送李判官入京,却先从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笔。“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说自己在天宝八年(749年)受高仙芝之聘,不远万里,从长安来到安西。安西,在唐代是一个十分遥远、荒凉的所在,不少人视为畏途,而诗人为实现一身报国志心甘情愿地前往这个遥远荒凉的地方。 在“一身”与“万里”的悬殊中,表现出作者惊人而又超人的胆魄和勇气;同时,“一身”也包含离别家乡亲人之意,为下文写乡愁埋下伏笔。“从”、“向”二字的连用,又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气概。两句起得十分有力,着墨不多,但却内涵丰富而又形象鲜明,为下面具体描写安西情形作了自然的导引。中间两联,是全诗的重点,作者着重写了来安西途中的所见所感。颔联“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写星夜兼程赶路的情形。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独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这里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见于言外。这也是将明月拟人化,赋予无生命的月亮以活泼的人格,给在沙漠上行进的孤身一人作陪衬,使得天上地下的景物融成一片,遥相对应,别有情致。在夜中行进,松软的沙子使坐骑格外吃力,“费马蹄”三字,既指对马蹄的磨损,更有沙软难行之意,足见行进的艰难,但作者仍然奋进不息。接着,颔联一方面承接颈联,继续写行进,同时又一转,从夜间过渡到白天:“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这一联景象十分逼真、壮阔。上句用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的典故,意喻简直要走到天地的尽头;通过沙漠时,觉得天也格外低矮了。这里面,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描写,但更多的却是从一个刚从内地来到西北边陲的人的眼中,以惊愕的神情,来描写那未曾见过的新奇而壮阔无比的景象,其中饱和着作者对新鲜生活的追求和对边疆的热爱,充满着由衷的激情。

  通过这样的层层转接,对万里西行的铺叙、描写,最后终于写到了给李判官送行,“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这最后的送行绝没有悲切之语,而是在军帐中与李判官痛饮,使临行前的聚会,充满着振奋人心的豪壮气概。诗人也没有写旅途珍重之语,因为此诗前三联已经叙述了自己西行时的种种情形,而李判官的东归,也是顺着这一条路线,在上面的描写中已经暗含旅途艰难、须多保重之意,这里无须再作赘语了。诗人此时更多的想到了自己远在长安的家人。他万里西行之后,那久已蕴蓄于心的深切乡思,此时一经李判官返京的触发,如火山喷发一样不可遏止,于是就趁痛饮酒酣之时,在军帐中作书,将心中的万语千言写出,托李判官带回长安家中。“家书醉里题”,一方面表现出诗人在醉中仍然没有忘记家乡和亲人,足见乡思之切、之深;另一方面也极为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醺然中挥毫疾书、下笔不能自休的情景。一股豪气充满军帐,融注在全诗的字句中,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

  全诗气魄沉雄,在远行的豪情中有思乡的清泪,在艰辛的磨难中又表现出勇猛奋进的精神。且都是通过对安西的新奇而特有景物的描写,曲折表现出来的。

  拓展阅读:《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岑参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

  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

  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

  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

  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

  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

  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

  【赏析】

  开始四句写雷雨景象,第一、二句写远景。诗人在白阁峰西面自己的草堂中,极目远眺,只听见轰然的雷声突然从终南山(即太白山)那面传来,震耳欲聋。“雷声傍太白”一句,起势突兀,巨响自天而降,震撼人心,具有先声夺人的咄咄气势。接着,“雨在八九峰”:闪逝雷煞,大雨滂沱,笼罩着莽莽苍苍的终南山诸峰。这铺天盖地的大雨,在惊雷的衬托下,更加气势夺人。第三、四句渐次而近:此时,终南山的雷雨正向草堂汹涌逼来,东面白阁峰上的乌云,如万马奔驰,涌向那紫阁峰上的十万长松中,乌云与松林连成一片,激起满山的虎啸龙吟。开始这四句,雷鸣、雨下、云涌,写得层次分明,又错综交织,并且与终南山和白阁、紫阁诸峰相连,造成一种雄阔无比、笼罩宇宙的恢宏气势。正如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所评:“起势雄莽。”

  接着,作者却就此陡顿,转换笔锋,写出了新的境界。“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是此诗前后过渡的关键。前一句是对风雨雷电交织而成的雄壮景色的赞叹,而后一句于赞叹之中,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表面是在进一步渲染草堂景色之胜,而实际上,是用“衡门”(即“横木为门”,喻指草堂)与帝都长安以及右内率府兵曹参军的衙署相比,京城和衙署尽管那般堂皇,但生活却是平庸枯燥的,哪里比得上我这简陋的草堂中瞬息万变、应接不暇的景色,和那游目骋怀、无拘无束的浓郁的情趣呢?这里已经委婉流露出了作者追求新鲜活泼、自由无碍的生活的思想。

  由这关键性的两句,引出了作者的深深感慨。从“幸有数亩田”到末尾,以夹叙夹议的手法,抒发了自己对区区微官的不满和向往自由闲适生活的情怀。

  自己本有几亩薄田,可以象“挫廉逃名”的羊仲、求仲那样过隐居的生活;也听过“达士”规劝之语,正与我心相通。却错误地做了个于世无补、于己不利的区区小官,现在因假而还归草堂,看到自己满身尘俗之气,真惭愧是无地自容啊!如今,钓竿疏远了,舂米的碓也无人操作,想起来惆怅不已,望着那日暮时渐尽的飞鸟,只听见南溪几声悠扬的疏钟。最后两句,作者将无限怅惘之情,融进自然景物之中,结语十分微妙。白天四处觅食的鸟儿,随着暮色的降临,渐渐各自找到了归宿之所,而自己呢,还滞留宦途,在异乡飘泊,两相比较,岂不令人黯然神伤!那静夜里悠扬的钟声,是警醒自己的“暮鼓晨钟”,好象是对自己的召唤,但同时又象是轻轻的叹息。作者用象征、映衬手法,将不尽之意隐含在最后两句。

  不仅如此,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还形成了一种对比,隐含着作者的深意。开始四句极写雷雨风云来势之猛,一派动荡之势,草堂似乎难以避免暴风雨的冲涮。接着,作者虽然没有再交待风雨,但从最后两句“惆怅飞鸟尽,南溪闻夜钟”的暗示中可以看出,显然风雨往别处去了,并没有降临草堂。作者这种大开大阖的章法,动荡与宁静的强烈对比,无疑地隐含着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与“早闻达士语,偶然心相通。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的出处无定的伤喟,正是统一的,两者交相映发,将这种迷惘而又感伤的情怀,表现得更为婉曲而又深沉。

  人物生平:

  1、少年聪颖

  岑参像约开元十年(722年),五岁的岑参开始读书。

  约开元十四年(726年),九岁的岑参开始创作文章。

  约开元二十年(732年),十五岁的岑参移居嵩阳(今河南登封县)。

  约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二十岁的岑参西上长安,献书阙下,但没有得到提擢,之后屡次奔走在长安、洛阳之间大约十年。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任江宁丞,岑参作《送王大昌龄赴江宁》以送。

  2、守选三年

  天宝三载(744年),岑参以第二人登进士第,之后是三年的守选期。

  天宝四载(745年)春,岑参从长安出发,沿京洛大道东进,在孟津渡过黄河,到达河溯之地,寻找陶处士;然后向东北达到新乡县,拜访县尉王釜;之后经过相州到达邺城,接着抵达了邯郸,又经过清河县到达冀州,之后由冀州向北达到瀛州,而后向西北而行到达安喜县,拜访了三叔父岑棓。夏末秋初时,岑参开始南返,先到井陉,拜访李道士;再到黄河边的黎阳县,渡河到南岸的白马渡,然后向东南直抵颍阳度岁。

  天宝五年(746年),岑参由颍阳出发西返长安,先北渡黄河到达旧居之地王屋山,然后北赴晋州,在晋州故地重游;再到绛州,并在参观骊姬墓;之后东渡黄河到达蒲关,在蒲关寄宿;最后到长安杜陵别业,送安喜县人郭乂回乡时作《送郭乂杂言》。为了顺利参加的冬集,岑参再次东去颍阳向州府汇报守选情况,并领取应选解文。在等待官府发放应选解文期间,岑参曾到达匡城县(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受到周县尉的招待,后于夜晚到达大梁投宿,又曾和好友韩樽在偃师东拜访景云寺晖上人。秋季,岑参在获得了官府发放的应选解文后西归长安参加冬集,为顺利得到授官而作《感旧赋》分送衙门有关“达人”。

  3、两度出塞

  《逢入京使》诗意画(毛国伦绘)[9]天宝六载(747年)春季,守选期满的岑参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并在获授官后创作了《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天宝七载(748年),颜真卿任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岑参在长安作《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以送。次年(749年),高仙芝入朝,表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岑参于是出塞,赴安西担任高仙芝幕府掌书记。

  天宝十载(751年)三月,高仙芝获授武威太守、河西节度使,其幕僚岑参等收到消息后前往武威。在武威期间,岑参作有《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等诗。后高仙芝兵败还朝,岑参便东归,六月到达临洮,后约于初秋到达长安。

  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季,岑参与杜甫、高适、储光羲、薛据在长安同登慈恩寺塔,作《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次年(753年)春季,颜真卿出为平原郡太守,岑参作《送颜平原》以送。

  约天宝十三载(754年),岑参应封常清之辟而入其幕府,再次出塞,赴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五月,封常清出师西征,岑参在后方。冬季,封常清破播仙,凯旋归来时岑参作《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以献。

  至德二载(757年)春季,岑参于北庭作《北庭作》。因唐肃宗在凤翔,岑参遂自北庭到唐肃宗行在,并在凤翔作《行军诗二首》等。六月十二日,裴荐、孟昌浩、魏齐聃、杜甫和韦少游五人荐岑参可为谏官,唐肃宗以岑参为右补阙。十月,岑参扈从唐肃宗归长安。

  4、仕途反复

  赴任道别·岑参(谢振瓯绘)乾元元年(758年),岑参常与左省(门下省)、右省(中书省)两省僚友杜甫、王维、贾至等唱和,作有《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等。次年(759年)三月,岑参大概因为指述权佞而由右补阙转任起居舍人。四月,暂任虢州长史,五月开始出关赴任。

  约宝应元年(762年)春季,岑参改任太子中允,不久后兼任殿中侍御史,充任关西节度判官。十月,天下兵马元帅雍王李适会师陕州来讨伐史朝义,岑参任掌书记。大约在冬季,岑参入长安。

  约广德元年(763年),岑参改任考功员外郎,次年(764年)转任虞部郎中。

  5、客死他乡

  约永泰元年(765年),岑参转任库部郎中。十一月,岑参被贬为嘉州刺史,与少尹成贲一同自长安前往成都。十二月,二人行至梁州(今陕西汉中市),因成都政局纷乱滞留其地。

  大历元年(766年)二月,杜鸿渐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表岑参为职方郎中,兼殿中侍御使,岑参遂入其幕府。初夏,岑参自梁州(今陕西汉中市)前往利州益昌(今四川广元市)与杜鸿渐会合,于四月到达利州益昌(今四川广元市),六月入剑门关,七月抵达成都。

  大历二年(767年)六月,岑参赴嘉州刺史任,作有《招蜀客归》(《招北客文》)等。次年(768年)七月,岑参因被罢官而自嘉州(今四川乐山市)东归,到达戎州(今四川宜宾市)时受亡命之徒所阻而无法继续沿着水路东归,滞留沪口,后自陆路北归成都。

  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逝于成都旅舍,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

  诗歌成就:

  1、成就综述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12]诗歌意境新奇,风格奇峭,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词采瑰丽,热情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其诗歌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在盛唐时代,岑参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2、诗歌类型

  少年时期,岑参创作的写景诗风格清丽俊逸,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如《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晚年时期,岑参创作的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入蜀后,山水诗中添奇壮特色,隐逸思想在诗中也有了发展。

  3、时间分期

  时间上,岑参写景诗的创作可分为五个时期:嵩阳隐居时期、出入两京时期、两度出塞时期、虢州长史时期、嘉州刺史时期。

  一、嵩阳隐居时期

  约开元二十年(732年),时年十五的岑参移居嵩阳(今河南登封县),开始了一段时间的隐居生活(持续时间不详)。在这一阶段,岑参常摄取大量明丽静逸的意象入诗,配以自然冲淡的表现方式,诗风清新淳淡。特别地,因为人生阅历和智慧的欠缺,岑参此时的写景诗少了对人世沧桑的体悟和卷迹独善的思考,更没有为摆脱世事羁绊而自隐山水的主观动因,因而其时岑参所抒写的清音山水完全源于童年时期的审美直觉,是一种纯粹的审美。

  二、出入两京时期

  约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二十岁的岑参为求取功名而奔波于两京之间。在这一阶段,生活轨迹的改变给了岑参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丰富了其诗歌创作的风格,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等诗一扫单纯描写清幽之境的方式,选取喧闹意象,配以冷色调,于雄奇阔大间显出苍茫萧瑟的意境。总体看来,岑参的写景诗很好地完成了由山水田园写景走向边塞风物写景的准备和过渡。

  三、两度出塞时期

  天宝八载(749年),岑参赴安西充幕府掌书记;天宝十载(751年)初,岑参自边归京,这是岑参第一次出塞。在这一阶段,岑参的写景诗以描写绝域的苍茫为重心,字里行间弥漫着浓厚的思乡之情,以愁苦为基调。之后,岑参渡过了二三年半官半隐的生活,期间创作了一些清丽幽雅的写景诗,这些诗如同岑参早年嵩阳写景诗的翻版,透出岑参自边塞归来后所寻求的审美补偿。

  天宝十三载(754年),岑参再次出塞。入幕北庭后,岑参的报国雄心得到极大的激发,加上封常清的赏识,岑参尽情将英雄主义生发出的爱国豪情挥洒于西域的奇山异水中,以莫名惊诧的目光来打量边塞的奇景,不只是览胜赏美,更是达到了山河之爱和民族之爱的高度统一。

  总体来看,岑参两度出塞时期所创作的写景诗(西域写景诗)对中国传统写景诗有较强的开拓性意义。题材方面,岑参是最早的广泛描写西域景色风光的诗人,真正地将西域景观引入写景诗的关照范畴,为中国传统的写景诗注入了新的描写元素;风格方面,岑参的西域写景诗为传统意义的写景诗注入了英雄主义气息,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内向性的特点有所突破。这两方面对后世的西域写景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虢州长史时期

  乾元二年(759年),岑参被贬为虢州长史。因为被贬,岑参心情的失落是必然的。任内,岑参的写景诗意境上清新可人,体物更为细致,写景技巧已经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内容上,一些写景诗透出岑参渴望隐逸山林和遁世逍遥的情绪,这实际上是一种吏隐思想——“仕”是主要情结,“隐”则是暂时的情绪。总体看来,岑参在这一阶段所创作的写景诗已经褪去了边塞写景诗中的雄浑激昂之气而与其早年的清丽风格对接,大多通过清丽山水抒写清新恬静的境界,同时也包含了岑参诸多的心酸和无奈。若其早年嵩阳写景诗是感性山水的快感直抒,则虢州写景诗就是理性山水的苦闷诉求。

  五、嘉州刺史时期

  永泰二年(766年),岑参再次被贬,出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赴任途中,岑参怀揣着维护唐王朝统一的责任感,有奋发向上的`激情。到达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后,岑参发现嘉州(今四川乐山市)是他理想幻灭的山水,因此,岑参在任内所创作了大量的写景诗中没有赏心的快感,只有老去的哀叹和挂冠东去的期待。在这一阶段,岑参的写景诗是诗性和情性的双重回归。

  4、风格表现

  风格上,岑参写景诗的主要风格为“尚清”和“好奇”(“好奇”指爱好新奇事物)。

  一、“尚清”

  ①清幽之境:早年,岑参处于享受山水之乐的创作心境之下,因而多选取淡雅的暖色调景物来构造山林的清丽,同时还大力营造山林的幽静,创作出的诗歌明白如话,发于天然,能以简净明快的语言表现出山明水秀的直观印象,境界清朗爽目,旷远幽深。虢州长史时期,岑参在写景诗风格方面曾经有过短暂的向嵩阳写景诗的回归,而回归的主题便回归于清幽之境——通过描写山水的清丽幽静来表达闲静之情。

  ②清寒之境:就本质而言,清寒之境就是孤独、悲凉之境。出入两京时期,岑参为契合求仕途中凄清孤独的心境而大量冷色调的景物来构置清寒之境,因而其创作中的清幽山水也就逐渐褪去了闲静的幽致而加入了寒冷、苍茫的冷境。

  ③清逸之境:岑参的一些写景诗透出一种清新灵动的气息,还生发出清逸之境——清远飘逸的境界。清逸之境是美好景物和开放情怀结合的产物,具有完美的艺术张力,与清幽之境、清寒之境的内敛截然不同。同时,清逸之境又是一种才境,是一种化境,非有才力不能为之。两度出塞时期,岑参有了释放才力的契机,加上岑参本身所有的激情和西域瑰丽风光对他的触发,使得岑参富有创作活力,也让他能以逸动的诗笔描绘出一出出清新灵动的艺术境界,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便既有清丽的色调,又富有灵动的生机。

  二、“好奇”

  ①好写奇景:岑参喜欢摄取新奇景物入诗,这使得他的写景诗(特别是西域写景诗)自问世就打上了“奇”的烙印。在西域写景诗中,岑参展现了一幅幅迥异于内陆的异景奇观,以真实传神的描写给人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同时,在描写苍茫的旷野、高险的剑门等内陆景物时,岑参也表现出好奇取胜的特点。因为有这些奇特的景物,岑参好奇的个性得到了最大的激发,反过来,岑参又因为好奇的个性而渲染这种奇特,二者可谓相互契合,相辅相成。

  ②好发奇思:岑参不仅有善于发现“奇”的眼睛,而且好发奇思,能创作出“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望秦岭微雨作贻友人》)等将风过山林、瀑布落下这些平常景象写得奇意盎然的诗句,而由奇思生发出的奇逸之境则令人叹为观止,脍炙人口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便是一例。

  ③好抒奇情:岑参对景物的独特体味常使他生发出一种奇情,这些奇情异彩多样、不同凡响。岑参早期写景诗中纯粹的审美对于喧嚣的俗世而言是一种情感上的超越,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奇情;两度出塞时期,岑参多通过西域奇景抒发或渲染英雄豪情,往往出奇制胜,写出一种对立的和谐美,如面对旅途的艰辛时生发出激昂的豪情,以及将边塞的苦寒蒙上清丽的面纱,人置于其中而充盈着乐观的豪情,可谓翻新出奇。

  ④好用奇字:岑参在写景诗的诗句中总是使用一些奇巧的字来增加对景物的修饰,使诗句具有更风韵的艺术感官,如用奇巧的动词将两个景物联系起来,使之具有明晰的层次感,将生机注入景物中,营造出一种奇趣;或通过对动词的精心选取来将原本不可捉摸的抽象事物系于具体景物中,从而使之变为可以感知的具体物象。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上,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形象和场景方面

  岑参像[15]雄伟壮美的形象和奇丽阔大的场景是岑参边塞诗的突出成就,也是岑参边塞诗不同于高适等人边塞诗的突出的艺术特色。简要而言,岑参创作的边塞诗能通过雄伟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广大的、神话一般的世界,给读者以奋发向上的力量,具有一种雄浑奔放的特色。具体来看,岑参因曾先后担任右威卫录事参军、伊西北庭支度副使等军职,随高仙芝、封常清等两次驻守西北边疆,到过安西、北庭等地,有长期的边塞生活体验,又同都护、判官们有较多的交往。因此,一方面,岑参在创作的边塞诗中描绘西北地区的沙漠、雪山、火山等光怪陆离、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奇迹般地再现了西北地区的奇寒奇热、变幻莫测和俏丽多姿。描写沙漠的有《过酒泉忆杜陵别业》、《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描写雪山有《北庭贻宗学士道别》、《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描写火山的则有《火山云歌送别》、《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等。另一方面,岑参在创作的边塞诗中还记叙了戍边将士从军、出征、杀敌、受降等场景,刻画出一批坚韧不拔、威武雄壮戍边将士的雄伟而壮美的形象,如《送人赴安西》一诗刻画出一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奔赴安西的长安征人,《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诗则刻画出不畏风霜严寒地扬鞭催马飞奔前方的宇文判官,《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赵将军歌》和《玉门关盖将军歌》等则刻画出一群能征善战、威风凛凛的大将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岑参在边塞诗中还写到了小吏和士兵,如《题铁门关楼》刻画出一个坚强无比的守关小吏形象,《玉门关盖将军歌》、《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和《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则刻画出出征战士所向披靡的英雄群像。

  二、写景和抒情方面

  在写景中抒情,把抒情和写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岑参边塞诗的又一艺术特色。在诗歌中表现情和景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方式是先景后情,情因景生,即景抒情,岑参边塞诗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这种方式,岑参边塞诗中的《银山碛西馆》、《北庭作》、《临洮客舍留别祁四》、《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等便采用这种方式;除了先景后情的写法外,在诗歌中表现情和景还有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即边写景边抒情,岑参边塞诗中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便采用这种方式;此外,在诗歌中表现情和景还可以采用通篇描写景物而将思想感情暗含其中的方式,岑参边塞诗中的《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等便采用这种方式。

  三、语言和韵律方面

  语言清新俊秀,韵律灵活多变,不断地创新求奇,这是岑参边塞诗的第三个艺术特色。

  在语言方面,岑参边塞诗语言的最突出的特色是“奇”,但既非“奇险”,亦非缛丽,而是奇逸、奇丽、俊奇。他的这种语言风格是以通俗浅近的口语、俊秀挺拔的笔调为基础的,通过奇特的想象表现富有传奇色彩或童话般的生活而锤炼出来的,类似李清照词那样“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具体表现为“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题铁门关楼》)等生动形象的比喻语句和“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等清秀奇妙的拟人语句,以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出神入化的夸张语句。总而言之,岑参边塞诗的语言恰如洪亮吉所说的“奇而入理”——多为前人所未发,但并非凭空捏造,而是从生活体验中得来的。

  在韵律方面,岑参边塞诗是很有创造性的——岑参边塞诗的用韵不拘一格,远绍乐府(乐府古诗一般采用通篇一韵或一篇中数次换韵两种方式),近师初唐的押韵方式,综合而采用随物赋形的押韵方法,颇具灵活性和创造性,既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又使得诗歌的层次更加分明——诗歌在用韵往往采用一韵一个层次的方式,还有利于在换韵中表现诗人的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以及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