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岑参的《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用不同的手法,反复、深入地表现胡笳的悲壮,在用韵上进行错综交织的安排,恰切地表现了起伏顿宕、悲壮淋漓的激情。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⑴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⑵。 吹之一曲犹……
岑参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岑参的《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用不同的手法,反复、深入地表现胡笳的悲壮,在用韵上进行错综交织的安排,恰切地表现了起伏顿宕、悲壮淋漓的激情。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⑴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⑵。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⑶。
凉秋八月萧关道⑷,北风吹断天山草⑸。
昆仑山南月欲斜⑹,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⑺。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注释】
⑴胡笳:古代管乐器,开始卷芦叶吹之以作乐,后来以木为管,饰以桦皮,为三孔,两端加角,从汉代起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字清臣,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⑵紫髯:绛紫色胡须。绿:一作“碧”。
⑶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若羌东北。
⑷萧关:汉代关中四关之一,是关中到塞北的交通要塞,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⑸天山:唐代称伊州(今新疆哈密)、西州(今新疆达克阿奴斯城)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
⑹昆仑山:指今甘肃酒泉南的祁连山主峰。
⑺秦山:即终南山,又名秦岭。陇山:又名陇底、陇阪,在今陕西陇县西。
【白话译文】
你难道没听过那最令人悲凄怅惋的胡笳乐音吗?它是紫色胡须、绿色眼珠的胡人吹奏的。胡笳之歌一曲尚未吹完,已令楼兰一带戍守的健儿愁绪满怀。凉爽的秋天,八月里,萧关一带的道路萧索冷落,呼啸的北风吹断了天山上的枯草。昆仑山南边的月亮快要西斜时,胡人向着月亮吹响了胡笳。在胡笳的哀怨声中我送你远去,站在秦山远望着陇山上那凄迷的云彩。那边城地区的夜里多有思乡而哀愁的梦,向月而吹的胡笳声谁还会喜欢听呢?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八月,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前往河西、陇右(在今陕、甘交界区域)一带。临行前,当时在长安的岑参写了这首诗赠他。
【赏析】
这首《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从对悲壮的胡笳声的描写中,表现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胡笳吹奏之声如人之悲鸣。汉末蔡文姬曾作过《胡笳十八拍》,用以配合胡笳的伴奏而歌唱,倾诉乱离的悲苦。但岑参的这首诗,悲中有壮,表现出特有的风格。诗人从三个方面,用不同的手法,反复、深入地表现胡笳的悲壮。
第一个方面,是开始四句,诗人将胡笳之声与“胡人”的吹奏情形结合起来写。诗中用红胡子、绿眼睛的“胡人”形象,来渲染异域情调,同时用“楼兰征戍儿”的“愁杀”来衬托胡笳声音之悲,“君不闻”三个字,隐隐透露出豪壮的情调。
第二个方面,是中间四句,将胡笳之声与边地的荒凉冷落情景结合起来写。这四句,诗人将胡笳之声安排在晓月欲坠之时,那刺骨的寒气,那呼啸不停的北风,与胡笳的悲声融为一片,似乎充塞宇宙,使天地也为之寒栗,这边塞的.荒寒之境,使得胡笳之声倍增其悲。
第三个方面,是最后四句,作者把胡笳之声与送别直接结合。这四句在深情的诉说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厚意。“秦山遥望陇山云”,是指自己对颜真卿走后的怀念,但云遮雾障,望而不见,流露出一丝怅惘,正与胡笳的悲声相一致;“边城夜夜多愁梦”,又从边地着笔,悬希望颜真卿对自己的思念,直接与笳声相连。这两层意思,把送别时依依难舍之情,与笳声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收到了动人的效果。尽管如此,诗中并无寻常送别那种凄然悲切的情调,从“秦山”、“陇山”、“边城”等字面中,仍然透出一种雄壮气魄。特别是最后一句,但用问句作结,意思并没有那么肯定,其中也包含着“不喜闻”而不得不“闻”之意。这些深长的余味,给全诗增加了悲而且壮的气氛。正如周啸天先生所说:“诗中的边关是那么哀怨又那么令人神往,月下胡笳的声音那么催人泪下又那么富于魅力,读者感同身受。大抵诗人这时已隐约下定亲历塞垣的雄心,此诗可谓其边塞诗的前奏。”(见《岑诗综论》)
这首诗为七言古诗,但开始却用八字句起头,用“君不闻”三字领起,显出陡然而起的气势。首句是问句,末句也是问句,前后呼应十分紧密。“胡笳怨兮将送君”,又用了楚辞句式,倍增激情。中间使用“顶针”手法,如“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犹未了”、“胡人向月吹胡笳。胡笳怨兮将送君”,语势贯通。全诗换韵频繁,开始四句作一韵(支微通押),较为舒缓;中间四句两句一转韵,平仄交替,由舒缓而变得特别急促;最后又四句作一韵,逐渐回复舒缓。这种错综交织的安排,恰切地表现了起伏顿宕、悲壮淋漓的激情。
拓展阅读:岑参的两次“援疆”
孔雀河是南疆小城库尔勒的母亲河,相传唐代大诗人岑参当年出征西域,曾在这里饮马,故名“饮马河”。库尔勒又名梨城,每年四月初,梨花盛开,洁白如雪,半城梨花半城水,别有一番风韵。而这也应和了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以说,南疆小城库尔勒见证了这位大诗人的两次“援疆”岁月。
岑参与高适在唐代诗坛上并称“高岑”,其实两人的前半生是很相似的,都是自小贫困却志存高远,通过不懈的努力在诗坛暂露头角,到了长安不久,两人都选择了出征西域,希望通过建立军功封侯拜相,实现人生理想。安史之乱爆发之后,两人都东归勤王,而结果不同的是,高适最终被封渤海县侯,成为盛唐诗人中唯一封侯的,而岑参最高官至嘉州刺史,没有登堂入室封侯拜相。
唐玄宗后期,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边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日渐尖锐,战事频仍,唐朝本来就有尚武精神,如此一来,给了很多希望通过建立军功而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的青年们提供了机会。天宝八年,也就是公元749年,这时的岑参刚刚34岁,在文坛上虽然崭露头角,但是按照当时唐朝的社会风尚,是不是有志青年,就要看你有没有西域从军经历。正如杨炯在诗歌《从军行》中所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满怀政治理想的岑参也兴冲冲地报名参军,他将自己的未来放在了遥远的大西北。
岑参最终找到了四镇节度使高仙芝,高仙芝是高丽人,但是因为作战勇敢,有胆有识,成为镇守西北一带的封疆大吏。但是由于岑参早有诗名,而高仙芝想找一个文笔好的来搞搞公文写作之类的,岑参就被任命为幕府掌书记,当然职权和现在的书记没法比,相当于作战司令部办公室小文员。每天干一些抄抄写写的事情,与当初“金戈铁马,上马击狂胡”的革命理想相去甚远,干了没多久就觉得了无生趣,最终有回到长安,第一次“援疆”工作告一段落。
天宝十载,也就是公元751年,岑参回到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几个人相遇,一起在齐鲁一带游山玩水,诗酒唱和,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过了三年羁旅生涯,想想这样可不行,大好的人生怎么能浪费在闲游乱逛上呢,于是又萌生了去边疆建功立业的想法。
三年后的天宝十三年,岑参第二次报名参军,不远千里再次来到西域,这一次走的更远一些,来到了位于轮台的安西都护府,在好友高适的介绍引荐下,他的大领导这一次变成了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据说封常清治军严明,脾气还有点火爆,但是他让很多人在战场上实现了人生理想,岑参就在他的手下安心做了一名判官,在闲暇之余,看着西域的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动不动诗兴大发,他的边塞诗名作大多都是这时候写下的,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富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特色。再现存岑参的403首诗中,边塞诗就有七十多首,多与两次援疆军旅生活有关,而且第二次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仅仅过了一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突然想做皇帝起兵反叛,带着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京城长安陷入危机。岑参接到上级的命令,必须火速东归勤王,岑参忧君心切,便带着一拨人马日夜兼程向长安奔去,至此,岑参的两次“援疆”就此结束,此后再也没有回到这里。
到了长安,在老朋友杜甫的推荐下成为右补阙,结果在军营待久了就变成了直性子,一言不合顶撞了皇帝,干了不到一个月就被贬为虢州长史,最后在仕途上也是起起伏伏,最终也没有进入权力中心,公元770年,56岁的岑参在成都病逝,留给后人无穷的边塞诗歌瑰宝和无限的崇敬与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