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宇文 陇山 岑参

管理员

摘要:

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岑参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2】,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3】,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

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阅读练习及答案

  〔唐〕岑参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2】,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3】,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4】。

  十日过沙碛【5】,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注释:【1】天宝八年(749),岑参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兼任都护)高仙芝幕府掌书记,本诗为作者首次赴安西途中所作。宇文判官,高仙芝属下。【2】谁家子:指宇文判官。【3】安西:指安西节度使治所龟兹镇。【4】西州:唐时州名,在吐鲁蕃一带。【5】沙碛:沙漠、戈壁。【6】飕飗:风声。

  12、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驿”两句写西行路程的遥远,同时也写出行进的迅速。

  B、“沙尘”两句勾画出一个餐风宿露、鞍马风尘的骑者形象。

  c、“自道”一句点出骑者身份与近况,又暗示其兴奋与自豪。

  d、“十日”四句写作者此次西行的沿途景况,描绘非常真切。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初次赴安西边塞,因为过陇山途中的艰难和边塞的艰辛等,情怀悲壮。

  B、诗人既赞赏宇文判官的坦率真诚,也对其戍边是为妻子而打算的想法不解。

  c、本诗写事、写景、写情真切,展现了当时戍边将士的生活图景和精神世界。

  d、本诗采用近体诗的形式,格律严谨,对仗工整,一韵到底,富有音乐美感。

  14、本诗前面已说“令人愁”,结尾又说“不愁”,前后是否矛盾?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6分)

  答案:

  12d

  13c

  14【答案要点】不矛盾。诗前面之“令人愁”,指因行役和思乡而愁。结尾“不愁”指诗人为宇文判官以身许国、公而忘私的戍边情怀和爱国精神所感染,要与他一道携手共赴边塞,为国效力,不再忧虑西行征途前路漫漫。全诗先“愁”后慷慨,以昂扬情感收结全诗,前后情感变化并不矛盾。

  【评分标准】答不矛盾1分,答矛盾不得分。简析“令人愁”“不愁”各得2分,扣题干小结情感不矛盾1分。)

  【答案示例】不矛盾(1分)。诗前面“呜咽令人愁”之“令人愁”,指诗人初赴安西途经陇山,因路程之遥(远离家乡)、速度之快和闻流水之声,产生了行役之情和思乡之感(之愁)。(2分)结尾“不愁前路修”之“不愁”,是诗人听了宇文判官“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等一席话后,被他以身许国、公而忘私的戍边情怀和爱国精神感染,(1分)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要与他一道,携手共赴边塞,同赴国事,为国效力,不再忧虑西行征途前路漫漫,因而“不愁”。(1分)全诗先因行役和思乡而“愁”,后因戍边和爱国而慷慨,以昂扬情感收结全诗,所以前后情感不矛盾,体现了全诗慷慨昂扬的格调。(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