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1
一、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天然草原基本情况
本县草地面积共有253.47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83.23%。受到地形、天气、坡向和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演变出了五种不同类型的草场,分别是温性荒漠类、山地荒漠类、山地草甸类、附带草地类和高寒草甸类。它们的面积分别为18.77万亩、9.89万亩、3.0万亩、74.28万亩和147.52万亩。其中,高寒草甸类是本县的主要草地类型,占据着最大的面积,达到了147.52万亩。高寒草甸类草地的生产力能力在本县排名第一,每公顷年平均可产鲜草1650kg,理论载畜量为21.17万羊单位。自从20xx年开始,本县全面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253.47万亩的天然草原被列为草畜平衡区,并发放了380.2万元的草畜平衡补助。同时,51名草原生态管护员被遴聘,负责管理和保护天然草原。自20xx年起,新一轮的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机制政策实施,草畜平衡补助增加到633.7万元。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减少草原牲畜的载畜量,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二)人工种草情况
20xx年xx人工饲草种植面积9.8万亩,其中集中连片种植燕麦饲草5.15万亩,种植燕麦种子田0.5万亩,年收贮优质燕麦饲草20万吨,燕麦种子100吨,收贮燕麦青贮饲草10万吨,燕麦青干草约3万吨,销售商品草10万吨,产值0.8亿元。饲草产业参与农户数(包括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户数和人口数,人均增收,根据调查,9家饲草生产经营主体20xx年种植燕麦饲草1.91万亩,鲜草产量4.9万吨,青干草加工量0.77万吨,收储青贮草1.97万吨,销售商品草2.45万吨,10家草种生产经营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燕麦草种基地0.4万亩,销售燕麦种子81.6万吨。
20xx年,我国共种植人工草地12.15万亩,其中农田草地占据了9万亩。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一片面积为3.15万亩的高标准饲草基地,其中燕麦占2.84万亩,玉米占0.31万亩。这一举措使得我们年产草量达到了24.3万吨,并且成功收贮了6万吨青贮饲草。到了20xx年,我们在人工草地的种植规模略有减少,降至10.16万亩。其中,我们集中连片地建立了一片面积为6.42万亩的高标准饲草基地,并且农牧户自行种植了3.74万亩的饲草。预计这一年的饲草产量将达到20.3万吨。
二、草产业取得的主要成效
我们坚持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农牧结合的优势,全面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同时,我们积极发展人工种草和粮改饲、饲草贮备补饲生态畜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深入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机制工作,完成全县牧户信息核实工作,发放草原生态保护奖补资金633.67万元。扎实开展退化草原治理、草原生态监测调查工作任务,治理退化草原2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4.56%。
二是从20xx年至20xx年,我们积极开展了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和有害生物治理工程。期间,我们成功进行了165万亩草原鼢鼠防治工作,防止其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开展了20万亩草原鼠兔防治工作,有效控制了这些有害生物的'数量。为了改善草原退化问题,我们在20xx年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共建成10万亩退化草原休牧围栏,保护和恢复了退化的草原植被。20xx年,我们又完成了2万亩退化草原补播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了退化草原的恢复。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荒山荒坡治理工程,治理了2万亩的荒山荒坡,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我们也进行了10万亩草原鼠害防治工作,保护了草原植被的生长和发展。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成功地提高了天然草原的亩均产草量,使其每亩增加了20公斤的草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也达到了54.75%,相较于之前提高了1.2个百分点。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草原生态修复和有害生物治理工作,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态资源。
三、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饲草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生产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缺乏饲草加工机械以及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等。此外,该产业的商品化程度也不够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饲草产业的扶持力度,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草原生态修复工程面临巨大困难,因为天然草原的退化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退化的草原面积已达128万亩,其中中度以上退化面积占总草原面积的30.4%,共77万亩。轻度退化草地面积为51万亩,占总草地面积的20.1%。轻度退化草地的产草量下降了38%至50%,可食牧草的比例仅占70%,而杂类草的比例增加,土壤板结,少数裸地出现。中度退化草地的产草量下降了50%以上,可食牧草的比例仅占50%,大量杂草开始出现,植物种群发生明显变化,裸地数量大量增加,土壤明显受到风蚀和沙化的影响。
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
龙胆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区、坡地、林缘及灌木丛中。主治湿热黄胆、急性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肝火头痛、惊痫狂燥等症。近几年由于野生资源枯竭,产量下降,而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供不应求,价格逐年上涨,已由15元/千克涨直至40元/千克。亩产干品150~200千克,按目前收购价30~40元/千克计算,亩产值4500~8000元,2年出产品,年均收益2000元以上,是普通粮食作物的5至10倍左右,是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好产业。
一、xx区龙胆草产业现状
xx区发展龙胆草人工种植始于2000年前后,在那招进行试验种植,后于2003年开始在邦东乡试验种植,以育苗移栽或野生苗移栽方式在高海拔区种植,但由于育苗移栽对种植地块要求高,育苗和人工投入大,因此,发展难以形成规模,20xx年以前全区龙胆草种植面积只有2000亩左右,主要分布在邦东乡。20xx年以来,由于龙胆草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不断上涨,蚂蚁堆乡和忙畔街道的群众自发学习云县以直播的方式种植龙胆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全区已种植龙胆草14000多亩。
二、龙胆草产业前景分析
在国际上随着人们对中草药认识的提高,中草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目前已有124个国家设有各类专门的中医药机构,销售收入达300亿美元,年增长幅度为10%,仅龙胆草一项日本每年就须进口10万吨。在国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安全、无毒的绿色药品消费逐渐成为二十一世纪药品消费的主流和时尚,天然药物消费成为国内外的热门话题,产品供不应求,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十年龙胆草等南药供应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发展龙胆草种植具有广阔市场空间。
龙胆草入药的主要成份为龙胆苦甙,龙胆碱和龙胆糖,而龙胆苦甙是主要的有效成份,是确定龙胆草品质及价值的主要依据,据省商学院中药系对龙胆苦甙测定表明:三年生家种龙胆草中龙胆苦甙的含量高于同等野生龙胆草。在目前野生龙胆草资源遭到破坏,品质下降的情况下,龙胆草人工种植将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
在xx区海拔1800—2500米,土壤为黄砂壤、黄棕壤、棕壤,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核桃地、茶地、稀林地、坡荒地、坡耕地均适宜种植龙胆草。根据初步调查统计我区共有适宜龙胆草种植面积79000多亩。今年我区龙胆草的收购价为34元/公斤,按每亩每2年产龙胆草干品150公斤计算,亩产值为2550元,若我区适宜种植的.面积全部种植,则年产值为20xx5万元。
三、龙胆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总结和分析xx区龙胆草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在技术上,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深入研究,忽视了滇龙胆与北龙胆的区别,简单的用北龙胆的人工种植方法种植滇龙胆,以致生产成本过高而难于推广。
二是在推广上,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由于高寒山区群众相对较为贫困,龙胆草产业属新兴产业,籽种价格居高不下,大多群众无能力购买大量籽种,以致产业发展规模小。
三是在销售上,由于产业发展规模小,分布散,销售中间环节多,药农收入相对较低。
四、对发展龙胆草产业的建议
一是建议编制全区龙胆草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龙胆草种植技术规范,并进行相应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二是建议今年在区内适宜种植的区域内,统一按直播技术,重点在东环旅游线两侧的马台乡萝卜山、凤翔街道中山、博尚镇小道河及蚂蚁堆乡曼毫村、圈内乡南赛河村建立2000亩示范种植基地。
三是建议20xx年至20xx年对我区龙胆草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每年投入试验、示范和推广经费20万元,20xx年示范种植2000亩,20xx年示范种植5000亩,20xx年示范种植8000亩,每亩给予100元的籽种扶持,通过在重点区域进行扶持,以点带面,使我区龙胆草产业到20xx年达到6万亩以上。
四是建议推广林药套作模式,减少水土流失。在除核桃地以外的种植地块套种西南桦等遮阴树,既改善种植环境,又可涵养水源。
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3
一、行业概述
草产业是指以牧草种植、加工、销售及相关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产业链,其上游产业包括草种、农业机械、肥料行业,下游主要面向畜牧业及饲料加工业。牧草作为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来源,对于提高牛羊等草食性动物及其衍生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发展现状
种植规模与分布
近年来,我国牧草种植规模持续扩大,但受到国内人口、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限制,我国出产的牧草规模还达不到高产奶牛的需要。因此,中国每年需要从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大量进口牧草,特别是优质牧草。在国内,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地是牧草的主要生产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适合牧草的生长。
产业链发展
牧草产业链包括草种繁育、种植、收割、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草种作为产业链的起始点,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牧草的产量和品质。目前,我国牧草播种、收割、加工整体装备技术水平与全球农机强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近些年本土各类牧草机械企业的出现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使得我国牧草生产机械化水平逐渐提高。在加工环节,我国牧草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市场需求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草食畜产品消费处在较低水平,未来还有不小的增长空间。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草食畜产品需求的增加,牧草产业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特别是在奶业和肉牛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优质牧草的需求将更加迫切。
三、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政策支持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国内牧草产业,如《“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等。这些政策为牧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
技术进步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牧草种植技术、收割技术和加工技术都在不断提升。这些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牧草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牧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市场需求增加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人们对草食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带动了牧草产业的发展,使得牧草产业成为了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朝阳产业。
四、产业发展痛点
草种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审定通过的草品种数量有限,且大部分为抗逆不丰产的品种。优质牧草种子长期依赖进口,导致草种供需矛盾突出。
机械化程度偏低
虽然我国牧草生产机械化水平在逐渐提高,但整体而言仍然偏低。这制约了牧草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产业链不完善
牧草产业链各环节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存在脱节现象。这导致牧草产业的整体效益不高,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产业发展建议
加强草种研发和推广
加大草种研发力度,培育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牧草品种。同时,加强草种的.推广和应用,提高草种的覆盖率和利用率。
提高机械化水平
加大农业机械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牧草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通过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牧草产业的快速发展。
完善产业链建设
加强牧草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协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通过产业链的优化和整合,提高牧草产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
加大对牧草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和维护消费者权益。
六、结论与展望
牧草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牧草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同时,也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力度,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