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观沧海》教学反思 导语:《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在教学《观沧海》老师是否获益良多呢,看到教学上的不足? 教学《观沧海》的反思篇一: 上完《观沧海》这一课后,我觉得自己收获颇多,在反复的修改调整中,我就自己教……
曹操《观沧海》教学反思
导语:《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在教学《观沧海》老师是否获益良多呢,看到教学上的不足?
教学《观沧海》的反思篇一:
上完《观沧海》这一课后,我觉得自己收获颇多,在反复的修改调整中,我就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总结出如下规律:
1、讲解知识要从形象到抽象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概念,同时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一开始我是从抽象到形象来讲授这一知识点的,结果学生丈二和尚 ——摸不着头脑,只知道记笔记,后来在大家的建议下我改动原有方式,授课的效果就大大提高。
2、要把握好时间
在上完课后,我感觉这次课最不尽任意的地方就是有点头重脚轻,前松后紧,前半部分花的时间太多,结果到最后该解决的问题没完成,只能放到课后完成。
3、备课要充分
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观沧海》这首古诗,从传统的观点看,认为都是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但是我在备课时,在翻阅背景材料时,感觉这种说法有点偏颇,不过我想可能学生不会提到,也没仔细考究,结果在上课时思维活跃的同学却想到了,此时我凭借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给了这位学生适当的合理的引导。
4、要激发学生积极性
说的激发学生积极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在实际中怎么做,做得如何等等,就又另当别论了。此次开完课后我对这一问题起先也没考虑,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学气乎乎的跑到我办公室,跟我说那次上课打击了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时我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天他准备好了问题我没问他,由此事情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课的时候我的眼光应该跟同学进行不时的交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及时的收集反馈学生的信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练习要有针对性
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有可检测性,此次开课中我也设置了一些小练习,但是在上完课后,我才发现我的.练习与目标有点距离,练习稍稍高于目标,练习中涉及的内容过宽过多,结果却使的目标有点淡化,在教学中出现了第二个难度高峰。
此外,整个教学过程还应该讲究结构的完整,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强调,内容的连贯。只有这样才能将一节课上好。
教学《观沧海》的反思篇二:
在我讲完了这一节课之后,感觉也不是很好。总体上讲,也许是自己把学生的能力估计得太低了。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去读,去理解。但是,我选择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确实很差。所以,在讲解基础知识部分时耗时过多。还有,我也没有对这首诗歌进行翻译,只是在提示学生哪些词语值得我们去掌握,即需要知道它在这句中的意义是什么。我分析完第一句,明确了这句交代了观察的主体、地点、方位和观察的对象后,就说“接下来的三句写到了哪些景物?那么同学们齐读一遍找出这些景物” 。之后,又提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随之就只将里面的字的意义讲解了而没有翻译。接着又提问“这些景物是不是真实的看得见的?也就是说是实景吗?”。最后,再讲写虚景的那两句及附文。另外,我这课的.教学目标有:
1.能读会写“碣、澹、竦峙”等词语。
2.理解、积累“澹澹、若、次、以”等文言词汇。
当然,在讲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如太重基础,学生没预习等,所以,就使课文显得支离破碎,感受不到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更多的还是应该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分组读、抽读、男女分读等)去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以后的诗歌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朗读的重要性以及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教学《观沧海》的反思篇三:
《观沧海》是一篇曹操写的气势磅礴的一首诗,因为前段时间我们刚学的曹操的另一首诗歌,所以一上课我就让孩子们自己回忆,来来他们对曹操的了解,可让我没想到的是,竟然好了好几个孩子回答的都不让我满意,且在这个环节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后来宋老师再给我反馈的时候而也提到了这一点,当我生学生的气,认为他们没有回答好时,他却一语中要害,而且是我从来都没有注意到的,我光着急、光不满意,可孩子们为什么回答不上来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打不好,不从自身找原因。可当宋老师跟我说学生回答不好主要是我没有把知识点让学生记牢。是的,是我强调的不够,所以孩子才没有在最短的时间内说出我最满意的答案。
总体来说,宋老师对作为新老师的我要求还是不高的,所以认为我整节课还是不错的,为了鼓励我,还说我比她当年刚开始当老师时教学好多了,可我知道她是在鼓励我,刚毕业的我没什么经验,我的教学确实是存在很多的问题,而且是我自己无法意识到的。宋老师建议我把这首诗先抄在黑板上,这样容易给学生讲解,而且把重点内容划出来一目了然,重点非常突出,便与孩子们的记忆。此外在讲课的过程中,宋老师还看了孩子们的记笔记情况,发现他们的笔记记得很乱,什么地方都有,这样也有利于孩子们的复习,给他们固定记笔记的地方,不仅整齐,而且方便他们复习,这样也有利于养成他们好的学习习惯,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在讲解这首诗的过程中,我只重视让学生如何去赏析句子,忽略了课下注释,其实课下注释才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点,是不能忽视的`,不能让他们还不会走,就引导他们学着去跑了,基础知识没记住尝试着自己去赏析,孩子们肯定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样会本末倒置,况且这些知识点是让学生必须记住的。宋老师说记忆的过程看一遍不如让他们读一遍,读一遍不如让他们写一遍,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作为新老师,我的语言是匮乏的,在讲解这首诗里的两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想象奇特,气势磅礴,风景优美等,而我的语言的渲染力度不够,不能把沧海的辽阔,作者的博大胸襟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不能给他们渲染好的气氛让他们去感受,而宋老师在跟我说她是怎么讲的时候,让我瞠目结舌,他手舞足蹈,边说边比划,非常生动形象的表示出来,让我印象深刻。我想如果是在课堂上这样讲课的话,教学效果肯定是非常好的,学生肯定会很喜欢又会有深刻的印象,根本不会存在记不住的情况。真的是换个教学方法会有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宋老师的细心、细致让我难以企及,她在教学过程中付出的心血不得不佩服,虽然现在还打不到她的高度,但是是我努力、前进的方向。我的教育道路才刚开始,我要走的道路还很长,在刚开始的阶段遇到宋老师,有她细心地指导,我是幸运的,这可以帮助我可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