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蔡磷坚还亡友财历史典故 《清稗[bi]类钞》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吴县(今苏州)有一个叫蔡磷的人,他为人讲信义,重感情。 有一个朋友寄放了一千两白银在他那里,没有立下任何字据。 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磷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一千两白银还给他。 ……
蔡磷坚还亡友财历史典故
《清稗[bài]类钞》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吴县(今苏州)有一个叫蔡磷的人,他为人讲信义,重感情。
有一个朋友寄放了一千两白银在他那里,没有立下任何字据。
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磷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一千两白银还给他。
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不肯接受,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
蔡磷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最终蔡磷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
友人死后,蔡磷本可将千金据为己有,但他仍将它们主动送还给友人不知情的儿子。由此可见,真正的信用,是对自己内心的承诺,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诚实守信相对容易;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仍能严于律己,认真履行诺言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