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语文教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礼赞 语文教案 白杨 上册 年级

管理员

摘要: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生字新词,理解白杨树的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生字新词,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手法。

  2、诵读课文,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

  3、学习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教学过程

  一、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题目:《白杨礼赞》,“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意思是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二)自主解决生字和新词。开垦主宰倦怠倔强婆娑虬枝伟岸傲然宛然秀颀鄙视妙手偶得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欲睡旁逸斜出不折不挠

  三、精读课文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选两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一)作者开篇即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又几次出现意思大致相同的话。找出这些语句,说说它们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的。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白杨树力争上游,笔直的杆,笔直的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

  (二)顺着感情的脉络梳理课文内容,探讨下面的问题。

  1、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坚强不屈的品格和傲然挺立的形象。

  2、本文写法有扬有抑,富于变化。试找出相关的段落,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3、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对贱视民众的顽固倒退的国民党的愤恨和鄙弃)

  4、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白杨树普通,不平凡。白杨树象征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象征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四、练习

  背诵课文第6—8段,思考: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的?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个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质朴,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二、故事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消极抗日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文学常识

  抒情散文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四、理解词义

  1、礼赞:表示尊敬和赞美。

  2、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3、无边无垠: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同“无边无际”。

  4、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宽平的意思。

  5、潜滋暗长:暗暗的生长,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6、恹恹: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7、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8、不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服、退缩。

  9、纵横决荡:纵横驰骋,横冲直扫,冲杀突击。这里是指到处同敌人进行激烈战斗。

  五、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段):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②-④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⑤、⑥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⑦、⑧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⑨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