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碧螺春》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十二册上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茶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的生动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 课……
《碧螺春》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碧螺春》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十二册上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久负盛名的碧螺春茶名字的由来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的生动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香、味、形俱佳的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的热爱。
课文可分四段。文末引用了外国诗人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这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借此既抒发了感情,又深化了中心。本文条理清楚,内容生动,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训练。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所处的位置,针对学生的实际,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认知与技能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情感目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背诵,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
教学难点: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二、说教法、学法。
自主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自主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使学生主体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本课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以优化课堂教学:
计算机 多媒体 辅助教学法。新大纲规定: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它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现代网络技术能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能极大地丰富课程资源,它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舞台。鲁迅曾经预言:“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碧螺春》这篇课文的内容较生动,也是学生十分兴趣的。学生的兴趣来自对采茶和制作茶叶的兴趣。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精心编辑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利用网上相当丰富的有关焙茶的信息资源,创设了一个有美丽风光,轻松活泼的学习课文的良好情境,我想比单一的读文、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诵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本文文字优美,读来琅琅上口,意味深长,可以针对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实际朗读水平,有效地指导朗读,在停顿、轻重、韵律、情绪等的处理上着重指导强调。朗读可由教师表情范读、学生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小组朗读、分男女朗读等,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课文当中巧妙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感情色彩,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在思想意义,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掌握。
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应以启发法、引导法贯穿全课,特别是在指导上更应以启发为主。教师应真正落实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发挥出来。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过程理论特别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启发地位,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带着“你读懂了什么?”“你最喜欢读课文的哪个部分?为什么?”“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等包容性比较大的问题自学课文,同时可以观看相关的录象;接着,让学生在汇报自学成果;然后,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总来检测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后学生可以根据书上的句型来模仿联系
多种方法的综合,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优化了课堂教学。我想,这样的教学能给学生以较大的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能真正实现学习目标的自主性、学习方法的自主性、体验感悟的自主性、问题情境的自主性,能真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再加上现代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实现学习成果之间的相互交流,彼此的交流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兴趣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动力。一开始以“轻声读一读,细细品一品‘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你是否能读出些什么?” 这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所学知识畅谈,既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又促使学生敢于说话,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继而以“同学们,这是你们的真实感受,相信走进课文后你们会有更多的体会、感受。”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学文,自读感悟。
顺着“作者的足迹一起走进江南明媚的春光,走进清晨采茶图。”这个话题,让学生感悟:“结合欣赏课文中的插图,看看你能看到什么、能听到什么。”。因为学习方法是不能移植的。每一个人的.学习都有自己的方法,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方法。让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冒出创造的火花。当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也就能理解,从而体会采茶姑娘的勤劳灵巧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三)交流,体会中心
应该说,六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景已有了相当多的表象储备。此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和音乐,将学生带到了蓝天、白天、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情境之中,美丽的采茶春景,使学生心旷神怡,优美的音乐又激起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在这一过程中,,栩栩如生的情境,美仑美奂的画面,会有力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的思绪为放飞,飞出了狭小的课堂,飞进了广阔的生活,原先积累的关于事物的表象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一下子从记忆的闸门中奔流而出,并在不同的描述中相互补充启发,在强烈的表现欲的驱动下,滔滔不绝的佳言妙语就成为学生再现生活、表达情感的渠道,更成为课堂教学中闪耀的闪亮点。
(四)作业,自主选择
在作业设计上,我也力求体现自由度。为了进一步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加强思维训练,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
我设计的第一个作业是口头练习,补全: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
第二个作业是接着在茶园中,除了书上描写的,你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第三个作业是选用一些词语,根据程度的不同分别说一句话,一段话,一大段话。学生们自由发挥,自主训练,取得了很好的练习效果。
在《高山流水》的伴奏中,同学们朗读赞美茶的名言诗句。在朗读中,孩子们对其中的许多句子又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自由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