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边塞诗的选篇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边塞诗选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
关于边塞诗的选篇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边塞诗选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飘飞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⑼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这里代指前线。
⑽“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⑾候骑:骑马侦察兵。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张燕瑾先生对此诗赏析。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守边战士爱国精神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激愤和抑郁。与首句“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自然景象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艺术境界。
2、《陇头吟》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译文
长城少年是仗义轻生侠客,夜里登上戍楼看太白兵气。
陇山上明月高高照临边关,陇关上行人夜晚吹起羌笛。
关西地区来老将不胜悲愁,驻马倾听笛声不禁老泪横流。
身经大大小小百余次战斗,部下偏将都被封为万户之侯。
苏武归汉后只被拜为典属国,节上旄头徒然落尽北海西头。
注释
⑴陇头吟:汉代乐府曲辞名。陇头,指陇山一带,大致在今陕西陇县到甘肃清水县一带。
⑵长安:一作“长城”。游侠:古称豪爽好结交,轻生重义,勇于排难解纷人。《韩非子·五蠹》:“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
⑶戍楼:边防驻军瞭望楼。南朝梁元帝《登堤望水》诗:“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太白:太白星,即金星。古人认为他主兵象,可据以预测战事。
⑷陇头:陇山。借指边塞。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迥(jiǒng):远。
⑸行人:出行人,出征人。《管子·轻重己》:“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
⑹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汉书·萧何传》:“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有也。”
⑺驻马:使马停下不走。唐蒋吉《高溪有怀》诗:“驻马高溪侧,旅人千里情。”
⑻麾下:即部下。《史记·秦本纪》:“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偏裨(pí):偏将,裨将。将佐通称。《汉书·冯奉世传》:“典属国任立、护军都尉韩昌为偏裨,到陇西,分屯三处。”
⑼典属国:汉代掌藩属国事务官职。品位不高。
⑽节旄:旌节上所缀牦牛尾饰物。《汉书·苏武传》:“(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指旌节。落尽:一作“空尽”,一作“零落”。海西:一作“海南”。
赏析
此诗一、二两句,先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壮志豪情。起句很有气势。然而,底上突然笔锋一转,顺着长安少年思绪,三、四句紧接着出现了月照陇山远景:凄清月夜,荒凉边塞,在这里服役“陇上行人”正在用呜咽笛声寄托自己愁思。如果说,长安少年头脑里装是幻想;那么,陇上行人亲自经受便是现实:两者差别非常悬殊。写到这里,作者笔锋又一转:由吹笛陇上行人,引出了听笛关西老将。承转也颇顿挫有力。这位关西老将“身经大小百余战”,曾建立过累累军功,这正是长安少年所追求目标。然而老将立功之后并没有好结果。部下偏裨副将,有已成了万户侯,而他却沉沦边塞。关西老将闻笛驻马而不禁泪流,这当中包含了无限辛酸苦辣。这四句,是全诗重点,写得悲怆郁愤。诗中虽未明言关西老将会有如此悲剧遭遇原因,但最后引用了苏武典故,是颇含深意。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在北海边上持节牧羊十九年,以致符节上旄繐都落尽了,如此尽忠于朝廷,报效于国家,回来以后,也不过只做了个典属国那样小官。表面看来,这似乎是安慰关西老将话,但实际上,引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恰恰说明了关西老将遭遇不是偶然、个别。功大赏小,功小赏大,朝廷不公,古来如此。这就深化了诗主题,赋予了它更广泛社会意义。
在诗中,作者写到“长安少年”、“陇上行人”、“关西老将”这三类人物,写到戍楼看星、月夜吹笛、驻马流泪这三种边塞生活场景。凄清月夜,荒凉边塞,呜咽笛声,悲怆将士,构成了一种寂寞悲凉意境,反映了唐代边塞生活艰苦。在十句诗中,作者这三种类型人物,三个不同生活场景,巧妙地集中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鲜明对照。这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今日长安少年,安知不是明日陇上行人,后日关西老将?而今日关西老将,又安知不是昨日陇上行人,前日长安少年?诗主旨是发人深省。
3、《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主颈,归来献天子。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队伍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极其重要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强敌,正是戍守“孤城”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画面。这两句在写景同时渗透丰富复杂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关注,对自己所担负任务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将士豪壮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艰苦、长期基础上所发出更坚定、深沉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一个重要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豪情壮志同时,并不回避战争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大处落墨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宏伟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