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需要的爱散文 朋友的母亲因重病突然离开了这个家。他万分痛苦的说,疼爱自己的母亲走了。 突然而来的打击让他的父亲伤心欲绝,一向坚强的老人,欲与相濡以沫几十载的老伴儿共同离去。 朋友的父亲是文革前的老大学生,那时优秀的大学生都争着到最艰苦的地方,有幸父亲……
被需要的爱散文
朋友的母亲因重病突然离开了这个家。他万分痛苦的说,疼爱自己的母亲走了。
突然而来的打击让他的父亲伤心欲绝,一向坚强的老人,欲与相濡以沫几十载的老伴儿共同离去。
朋友的父亲是文革前的老大学生,那时优秀的大学生都争着到最艰苦的地方,有幸父亲争取到了这个机会,母亲为此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与父亲一起来到了边陲小城。在这里,有了他和弟弟、妹妹。父亲是一名水利工程师,时常要离开家人去远方,一去就很长时间不回来。儿时,朋友很爱读书,父亲因工作性质陪他的时间很少,但是,每次出差不管走多远去多久,也不管到了多么艰苦、恶劣的环境,即便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书店少的可怜的年代,父亲依然能想方设法为他买来各类书籍。朋友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父亲出差回来后翻看父亲的书包,因为,每次在书包里他都可以翻到惊喜(他喜欢的书)。
朋友的母亲在他没入学之前,就教他认识了很多字,他说,上一年级时他就能借助字典阅读长篇小说《渔岛怒潮》了。上小学的时候,是七十年代初,他当时算术和语文两门文化课的分数都非常高,尤其算术基本总是满分一百。学习分数高,绝不是光彩的事,甚至有极其危险的走“白专”道路倾向,当时学习的榜样是“白卷英雄”张铁生和“敢于反潮流的革命小闯将”黄帅。但是,他相信母亲说的,学文化是没有错的,老人家教导他:“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无论干什么,文化是必须有的,而且越多越好。母亲深爱父亲,也盼望他成为父亲那样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做贡献。母亲的期望一直鼓励着他坚持学习文化知识。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制度后,他受益匪浅,凭借优异的成绩直接升入大学。
在父母的教导下,博览群书的他对于易经,宗教,历史方面的独特见解让人折服,渊博的知识展现出他独有的深沉、大气、坚忍和自信,在他身上能够看到,那个特殊时代成就的大学生固有的社会、家庭责任感与浓厚的爱国情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自小至大父母对他的培养。我问他,是父亲疼爱他多一些还是母亲多一些呢?他说:“父亲给我买书,母亲教我认字。”
大学毕业后他同样选择留在了这座小城,在一个专业对口的部门工作。也想像父亲那样建设祖国的边陲,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尽情伸展的空间。在经历了领导对他二十多个工作岗位的“改造”后,再无其它“改造”的借口,他终于闲了下来。母亲盼望他成为大学生,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的愿望就此彻底落空,带着对他无限的惋惜,被突然而来的一场重病带离了温暖的家。
父亲对于母亲的离去,难以接受。为了让年迈的父亲振作起来,每天早晨,朋友为孩子准备完早餐后,再去往与单位相反的方向看父亲,如果正逢父亲在家,就与老人聊会天,驱赶房间弥漫一夜的寂寞,如果正逢父亲出去遛弯儿扑个空,他往往是把门给老人敞开一会,家里养了一只小狗,空气不是很好,所以在零下几十度的极寒天气里,他只能在短暂的时间内打开房门为父亲换一换空气,然后,他急匆匆的再走另一条路去单位上班。下班后,他依然是雷打不动第一时间赶过去,吃光父亲做的晚饭后再赶回家里为孩子做饭。风风雨雨已经一年有余,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生活。即便是周末也从未间断。
每次看着他下班后准时准点奔向父亲家,我曾多次开玩笑问:“今晚父亲又给做什么好吃的?”“土鸡炖蘑菇”“煮饺子”“肉段茄子”……他每次都满足的炫耀。父子俩的饭菜基本很少重复。我有些羡慕他每天丰盛的晚餐。心里偶尔琢磨,什么时候我有时间也去父母家蹭顿饭吃呢?
闲聊时他说过,父亲会把做饭、等他回家当成一份工作来消磨时光。我调侃道:“不错啊,每天老人都会变着花样给你做好吃的,多享受啊。”他停顿一下低沉的说:“一直去陪父亲吃饭,不是为了蹭吃蹭喝,是为了让父亲吃好喝好,让父亲有被需要的感觉,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
我的心头震了一下。“父亲一个人吃饭,总会煮点方便面或者吃点剩饭糊弄一下就算了,我如果去了,父亲就会精心一些做饭,这样父亲就能吃的好一些,身体就会好啊。”他依旧朴实的说着。
每个人对孝顺的理解与表达方式不同。他常说:“孝顺这两个字,就是对父母孝和顺着,”而他,不仅孝和顺着,还在及时给予父母最需要的。
父亲即便已经习惯他早晨的问候,晚上的陪伴,但还是与他说不用每天都过来看望,他用一抹微笑回答父亲,父母在,家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