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土豆》教学反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反思 土豆 教学

管理员

摘要:

《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2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背土豆》教学反思 1  《背土豆……

《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2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背土豆》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背土豆》教学反思 1

  《背土豆》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的内容,主要学习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这节课我借助学生感兴趣的食物薯条、薯片谈话,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常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此引出故事主角小老鼠,利用小老鼠背土豆这一情景导入,让学生观察情景图,采用编故事的方法,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尝试解决问题,引出相关的加法算式,探索算法。本节课我设计了4个学习活动:

  1、一共有多少个土豆?

  2、还剩下几个土豆?

  3、分一分、填一填。

  4、说一说。

  我认为,学生的思维活动表现在语言表达上,学生肯定要经过思考,才能说出想法。在教学设计中,我比较重视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我在同一个问题上采取不同的问法让学生多说,比如在交流5+2=?时,当第一个同学回答7,我仍继续问: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谁理解了他的算法,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在探索7-1=?时,也同样请三位同学说自己的想法。如此反复,即使是不大会表达的同学,也能通过倾听来理解,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的积极表达,也是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的要素,没有交流、没有表达的课堂,无活力可言。

  但是对于我的这点考虑,听课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编故事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耗时较多。应该及时地抓住学生回答的要点,点到为止,干脆地切入主题。

  2、解决问题1“一共有多少”时,提问较多,也用去较多时间。充分阅读本课及前后课时的教材,会知道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掉土豆”的过程学习7的加减法,问题1和问题2主要是一个引导,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较快地进入学习活动。

  3、这样,学习活动3就会有比较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7的加减法算式,也有时间进行学习活动4。

  通过这节课,我也注意到:虽然我在课堂上比较有亲和力、注重与学生交流、评价语言较丰富,但是有些语言还是不够凝炼、有些指令不够清晰、问题设计数学味不足。听课老师们专业的、中肯的点评,给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十分感激!

  还有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一个多月,此次让他们用分小棒的方法来探索7的加减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学生的操作经验还不娴熟,注意力容易分散,部分学生在活动未进行之前就玩起了备用的小棒。一年级学生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待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继续培养。

  《背土豆》教学反思 2

  《背土豆》是新版的北师版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首先是,整个课堂主要是以故事情节贯穿其中的,因此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情境图一时,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大部分都能学会从情境图中找到数学信息,但在要求学生“你从这些数学信息里,想提什么问题时?”学生表示比较困难,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由此知道学生在学会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这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在这一部分花的时间相对比较多,主要是先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描述数学信息,并由此学会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在问:“你是怎么计算出结果时”学生大部分都能通过比手指头直接得出结果,由此我发现孩子对于接着数这一方法并没有怎么去运用,为了便于以后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够更快地计算出结果,于是我再次和孩子强调“接着数”这一方法的计算会更快,然而在后面的计算中,我没有一直强调,这也可能会造成孩子在计算方面所花的时间会相对比较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这一方法需要多次进行训练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在教学情境二时,同样还是让孩子学会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交流算法等过程并让学生思考: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列出有关7的其它加减法算式,最后通过读一读,达到对孩子是的巩固与熟悉,在练习中,我主要是通过创造情境“分香蕉应该怎么分?”我先示范并列式,最后让学生学着自己动手分一分,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此外还通过游戏如“凑数法”来使学生学会快速反应“几加几等于7“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在做7的加减法时的正确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不足:

  一是组织教学不到位。部分同学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是白板的使用不够熟练。

  三是预设的课堂情况不够充分,在讲课过程中没有预料到学生会出现的情况,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偏差时如何及时纠正和引导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从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要学习。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让所有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预设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何应对和引导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平时多向其他教师学习,互相交流成功经验,不足之处多多改进,这样才能够少走弯路,成长得更快。

  《背土豆》教学反思 3

  在活动过程中,我努力创设宽松的环境氛围。在导入时,我把同一个土豆放进两杯一样多的水产生一沉一浮的现象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幼儿大胆想象尽量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向到杯子里的水。引导幼儿猜想可能有一杯水是加了什么东西并鼓励孩子尝一尝最后得出在盐水的作用下土豆才能浮上来。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实验来验证土豆要在有一定浓度的盐水里才能浮上来,证明盐水具有很强的浮力。在操作实验中幼儿幼儿学会逐步增加数量的实验方法。

  到操作并记录时,我发现有的幼儿加了三勺盐土豆就浮起来了,有的幼儿加了四勺、五勺土豆还没浮起来。才感觉到自己疏忽了一个重要环节,没有讲清加盐的过程中,舀一勺盐,要用食指在勺子口抹平,这样小朋友加盐的'量就差不多,也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活动中部分小朋友没按要求每加一勺盐就进行观察记录,土豆浮起来了却忘记了加了几勺盐,说明自己在介绍记录表时也没有提清楚要求,导致记录表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孩子在记录中为自己的探索过程留有痕迹,从而更加有效的帮助了孩子去对比几次实验的结果。

  在教研时老师们也讲到了以上这些问题,使我深深的了解到要上好一节课是多么的不容易,需要老师课前仔细的推敲,课后不断的反思,才能越来越进步。

  《背土豆》教学反思 4

  学习目标

  1. 借助有趣的童话故事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能根据数学信息列出加减法的算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重点难点

  重点:会计算7的加减法。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背土豆》这一课。首先,老师问一个问题——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段小动画片。在看动画片之前,听清老师的问题,请你思考一下,动画片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播放动画片)

  师:好,动画片播放完了。那么,谁能给大家说说动画片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同桌互相说一说。

  同桌互相讲故事。

  师:谁能个大家讲一讲啊?

  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设计意图: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通过小动画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故事的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学会记录与观察,通过7加减的互逆运算,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

  师:我们先看故事的前一部分,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老鼠放了几个土豆在口袋里啊?请你根据图来说一说。

  生:图上一堆有5个土豆,另一堆有2个土豆,一共有7个土豆。(出示图1)

  师:那如果用让你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你会吗?

  生:5+2=7

  师:说得非常好。那除了这种分法,我们还有没有别的方式将土豆分成两堆呢?用算式怎样表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上相应移动土豆的数量)

  生:一堆1个,另一堆6个。1+6=7

  一堆2个,另一堆5个。2+5=7

  一堆3个,另一堆4个。3+4=7

  一堆4个,另一堆3个。4+3=7

  一堆6个,另一堆1个。6+1=7

  师:大家说得都很对。那我们接下来看一看,故事继续进行,发生了什么事啊?(出示图2)

  生:小老鼠的口袋破了,土豆漏出来了。

  师:小老鼠真粗心。那如果让你根据这幅图,写一个减法算式,你会写吗?

  生:7-1=6

  师:最后剩下几个土豆啊?

  生:6个。

  师:那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用圆形纸片摆一摆,另一组用三角形画一画。

  师: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小老鼠一直这样走回家,最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土豆都漏光了。

  师:对,最后土豆就都漏光了。那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来填一下下面这幅表格吧!上面的表格代表漏掉的土豆的数量,下面的表格代表剩下土豆的数量。(出示口袋与土豆的`)

  师:如果口袋里掉出1个土豆,口袋里还剩下几个土豆?

  生:6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填表格)

  师:我们来看看对吗?(出示使口袋的颜色消失,通过透明的口袋观察剩下的土豆数量)

  生:对!

  师:如果口袋里掉出2个土豆,口袋里还剩下几个土豆?

  生:5个。

  师:我们来看看对吗?(出示使口袋的颜色消失,通过透明的口袋观察剩下的土豆数量)

  生:对!

  师:好了,剩下的表格请大家自己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表格如下:

  师:完成了吗?

  生:完成了。

  师:我们来检验一下。(出示使口袋的颜色消失,通过透明的口袋检验剩下的土豆数量)

  师: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来说一说。(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

  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出示动画)

  在小组交流后,汇报。

  生1:原来大鱼缸里有5条小金鱼,现在又放进2条,这样鱼缸里面一共有7条小金鱼。生2:原来有7个鸡蛋,已经有2个鸡蛋孵出了小鸡,现在还剩5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三、总结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你们都学到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7的加法。

  生2:我学会了7的减法。

  生3:我们不能像小老鼠那样粗心。

  师:同学们学到的可真多!生活里,我们一定不能像小老鼠那样粗心,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在生活里找到数学的乐趣!

  《背土豆》教学反思 5

  设计意图:

  尽管随着时代的步伐,高科技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但是电视机却依旧伴随当今幼儿的成长。在电视机给我们带来便利与快乐的同时,同时也带来了幼儿近视人数增多,不愿过多外出活动的现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我设计发展了“沙发‘土豆’”的健康领域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电视机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危害。

  2、能与同伴一起制定看电视规则,懂得一些看电视的正确方法。

  3、提高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减少对电视机的依赖。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电视机带给我们的便利与危害并能够学会一些合理看电视的'方法。

  活动难点:用绘画方式制定合理使用电视机的规则。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看电视经验

  物质准备:信封、画笔、纸、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谜语,激发幼儿兴趣。

  一扇玻璃窗,里面亮堂堂,演戏又唱歌,经常换花样。(电视机)

  二、基本部分

  (一)播放课件,小马图图自述电视机的好处,幼儿观看倾听并自由回答。

  提问:

  1、图图为什么喜欢看电视?

  2、你们会用电视机看些什么呢?它会带给你哪些快乐?

  (二)播放课件,小马图图自述电视机的危害,幼儿观看倾听并自由回答。

  提问:

  1、图图为什么会变成”土豆”?

  2、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告诉他?

  (三)幼儿讨论,自由制定看电视规则,教师总结。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述故事结尾:图图终于不再是”土豆”了,它学会了看电视的正确方法,非常感谢小朋友们。

  四、延伸活动

  师幼一起学做眼保健操

  《背土豆》教学反思 6

  一、教材分析

  《背土豆》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前面学习了5,6的加减法,本节课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材创设了“老鼠背土豆”的童话故事情境,以连环画的形式体现了7的加减法,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培养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学习了7的认识和6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一年级的小朋友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孩子能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这些对于学习这节课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不同,每个同学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所差别,因此,我会顾及到每一个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故事情境,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小磁铁、棋子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6的加减法,老师想用手势来检查同学们掌握的情况。

  看:我出……,你出……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继续开动你们的大脑,猜一猜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的新朋友:

  “嘴尖尾巴长,偷油又偷粮,白天洞里躲,夜晚出来忙。”

  (打一动物)

  生:老鼠。

  师:小老鼠喜欢吃土豆,今天呀,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小老鼠与土豆的故事。

  (出示课件:教材第36页第一幅情境图)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猜谜语和小故事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准备工作。】

  (二)交流合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看一看(探索得数是7的加法)

  师:小老鼠在郊外玩耍时看到了一些土豆,从图中你能找到与数学有关的数学信息吗?

  生1:有1只老鼠,7个土豆。

  生2:有两堆土豆,左边有5个土豆,右边有2个土豆。

  师:你真有数学的眼光!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左边比右边多几个土豆?列式:5-2=3

  师:这是我们在5的减法里学过的,5可以分成2和3,所以很快得到结果等于3。

  生2:一共有多少个土豆?列式:5+2=7

  师:为什么这样列?给我们讲讲你的想法。

  生:5表示左边一堆有5个土豆,2表示右边一堆有2个土豆,合在一起一共有7个土豆。

  师:描述得真完整。哪个同学能告诉小老鼠你是怎么知道计算5+2等于7的?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生2:左边有5个,加1个就是6个,再加1个就是7个。

  师:说得真好!发挥你们的想象,最后小老鼠背了几个土豆回家?

  活动二:摆一摆(探索7的减法及分解)

  生1:它只背了4个土豆回家,因为太多了吃不完,它想留些给别的老鼠。

  师:你真是个节约又有爱心的好孩子。

  生2:它开始背了7个土豆,在回家的路上又捡到了2个土豆,一共背了9个土豆回家。

  师:真聪明,都会算9的加法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生3:一个土豆也没背回家,因为它的口袋上有一个大洞。

  师:看来你有预习的.好习惯。说出了智慧老人的猜想,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第二幅情境图)

  师:开始小鼠把7个土豆都装进了口袋里,走着走着掉出来了1个,口袋里还有几个土豆呢?你能列式记录吗?

  生:7-1=6

  师写算式,并记录表格。

  师:小老鼠可不会计算7-1呢,你能教教它吗?

  生:先出7根手指,再收回去1根,还有6根。

  师:哦,你是用数手指得出来的,谢谢你帮助小老鼠!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和笑笑是怎么帮助小老鼠的。

  (出示书本上的两种方法)

  师:土豆还会继续掉出来吗?请同桌合作,用你们手中的棋子摆一摆,一个同学写算式,另一个同学把摆的结果记录在你们学习单上的表格里。

  学生边摆棋子边做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一组同学到讲台上给我们演示。

  一个学生摆,另一个学生写算式,老师演示课件并做表格记录。

  师:小老鼠回到家的时候,口袋里一个土豆也没有了……

  借助表格,引出7的分解式。

  师:看到这个表格,同学们能联想到以前学过的什么呢?

  生:分解式。

  师:是的,同学们自己在学习单上写出7的分解式。

  师:看看老师展示的作业单,这是我们数学课代表写的分解式,整洁、清晰、干净。有了7分解式,我们很快就能知道关于7的口算结果了。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用棋子摆“背土豆”游戏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会记录,学生懂得数学算式是记录活动的简单符号,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让学生明白了7的组成,进一步体会到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活动三:说一说(用语言表述加减法的意义)

  师:现在老师带同学们看看生活中与7有关的加减法。

  1.学生观察图片,试着在小组内说一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你能想一个生活中跟7有关的计算吗?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

  ……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有智慧,语言表达能力也很不错呢!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生活情境,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看图写算式。(课件出示课本37页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交流分享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的很积极,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谁愿意来跟我们分享一下?

  生1:7的加减法。

  生2:我们不能像小老鼠一样粗心。

  师:看来你们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学到了生活经验,真不错!

  (五)拓展提高,勇于猜想

  师:最后,同学们一起回忆前面对故事结果的一个猜想:小老鼠后来在回家的路上又捡到了土豆。大胆猜想:它背了几个土豆回家,该怎么列式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七、课后作业

  教材第37页,第2,3,4题。

  师:同学们课后完成书本37页的2,3,4题,其中第3题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八、板书设计

  略

  《背土豆》教学反思 7

  目标

  1、土培土豆:对比温室里的土豆和不在温室里的土豆的生长差别,知道温度高,土豆发芽速度快,学习初步的测量。

  2、水培豆芽:掌握种植豆芽的方法。

  3、学习初步的观察记录方法。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材料投放

  土豆、温室、泡沫箱、卡通尺子(带刻度和不带刻度)、豆芽、水、酸奶瓶、观察记录表。

  玩法及指导建议

  1、土培土豆:选取发芽的土豆,分别放置于相同条件的保温箱中,观察土豆在温室和不在温室发芽的情况。通过对比知道温度高的`温室中土豆发芽生长速度快。

  2、水培豆芽:豆子用少量水浸泡,之后覆盖一层湿润的纱布,每天将豆子换水一下。

  3、学习用直尺测量土豆的生长记录,直尺分两种,一种是带刻度数的,一种只有刻度没有数,幼儿通过看土豆生长到具体刻度数进行记录,也可以根据刻度格进行记录,并将生长情况用观察记录本记录。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背土豆》教学反思 8

  活动目标:

  1、学习画封闭圆,尝试用圆形的组合来表现花朵的外形特征。

  2、体验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3、在创作时体验xx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6、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三八”妇女节

  2、物质准备:ppt课件、画纸、炫x棒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ppt课件关键提问:你知道“三八”妇女节吗?是谁的节日?小结:“三八”妇女节是妈妈,阿姨,奶奶,外婆的节日。

  2、关键提问:猜猜小兔会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小结:原来小兔乖乖送给妈妈一束花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二、自制花束

  1、出示花朵关键提问:看看这些花有什么不同?(颜色、形状不同)小结:这些花五颜六x的,形状也不一样,高高低低的真漂亮。

  2、教师示范:用炫x棒在画纸上画圈圈花、卷卷花、花瓣花,再添上茎和叶,最后将画纸下端卷起来固定,绑上丝带。

  3、过渡语:这么漂亮的鲜花,小朋友们也来画画五颜六x的花朵送给妈妈吧!

  4、幼儿x作、教师关注:

  (1)幼儿使用炫x棒的方法

  (2)幼儿能否画出封闭的圆

  三、分享交流

  1、关键提问:说说你最喜欢谁的花?为什么?(颜色形状)把花送给妈妈的时候,还可以说些好听的祝福?

  2、小结:漂亮的花送给最爱的.妈妈,加上祝福的话,妈妈一定会很高兴的。

  进步之处:

  1、提问和小结较清楚。

  2、活动环节设计流畅。

  3、师幼互动较有效。

  不足之处:

  1、仔细观察不够:欣赏“花”时,教师可以用多种语言鼓励幼儿说说花的样子。

  2、评价可以更具体:评价作品时出了可以让幼儿自己说说,还可以由重点地让幼儿围绕一个作品讨论,做到更好的提升。

  活动反思:

  值得肯定之处:能够根据节日来调整学习活动的内容,很应景。既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三八妇女节是什么节日,同时也增加了幼儿对于妈妈的爱。用小兔的故事作为导入,能很好的吸引到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计入儿歌,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绘画的步骤,同时在绘画的过程中强调常规的培养。

  需要改进之处: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不够详细和面面俱到。在教师教授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再强调边念儿歌边画画,提醒幼儿在绘画的时候也可以一边念一边画。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幼儿从画纸的中间部分开始画,应该在示范制作的时候提醒幼儿小花是开在画纸的上端的,细节仍需加强把握。

  《背土豆》教学反思 9

  【活动目标】

  尝试用一种颜色来涂色,感受和他人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礼物图片人手一份、油画棒、小熊图片。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价值取向:出示小熊图片,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T:宝宝看,这是谁呀?今天小熊宝宝可高兴啦,因为它要过生日啦。过生日会怎么样呀?(幼儿自由交流)

  师小结:对呀,过生日的时候会收到很多的礼物,真开心。

  二、幼儿操作

  (价值取向:幼儿尝试用一种颜色来涂色)

  T:今天小熊宝宝邀请我们大家一起去他家里做客,庆祝生日。去做客要带什么呀?(礼物)看,老师已经为小熊宝宝准备好礼物啦。

  T:(出示礼物图片)你们觉得这些礼物怎么样呀?(不漂亮)为什么?(幼儿自由交流)

  师小结:这些礼物都是黑白的,一点都不漂亮。

  T:那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它变得漂亮一点呢?(涂上颜色)那我们就先来给礼物涂上漂亮的.颜色吧。我们选一个你自己喜欢的颜色,记住,只要一种颜色,来个我们的礼物涂上颜色。看,这下礼物就很漂亮了。

  T:这里还有很多的礼物,就请你们来给他们涂上漂亮的颜色吧。(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三、拓展延伸

  (价值取向:幼儿将礼物送给小熊,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T:礼物都准备好了,那现在就请大家把礼物去送给小熊,记住送礼物的时候要对小熊说:“小熊,祝你生日快乐。”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背土豆》教学反思 10

  教学目的:

  1.在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中,理解得数是“7”的加减法的意义。

  2.能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减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关系。教具准备:小圆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很多孩子都很喜欢吃土豆,你们喜欢吗?小老鼠也很喜欢吃土豆,你瞧!(出示课件:教材第36页情景图)师:谁能把图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啊!

  二、探究新知“背土豆”中的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仔细看看第一幅图,看看您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有两堆土豆,一堆有5个,另一堆有2个。师:那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一共有多少个土豆?

  师:这也是老师想知道的问题?谁来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个土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左边有5个,右边有2个,一共有7个。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7。

  师:还可以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

  生:2+5=7生2:我是数出来的:5+1=6,再添一个就是7。

  师:但是小老鼠并没有背走那么多。不信你仔细看第二幅图,小老鼠的口袋上有一个大洞,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还剩多少呢?你能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吗?先摆一摆再列式计算。 7—1=6

  三、讲故事巩固新知

  1、想一想,填一填。

  师:小老鼠跑呀跑,可土豆一直往外漏,同学们,你们猜猜,后来会怎样?到家里的时候,土豆全部漏光了。

  师:小老鼠的口袋里最初装了7个土豆,外边1个也没有了,就是说外面有0个土豆;当小老鼠的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的时候,里面有几个土豆?用算式该怎么列?生:里面还剩6个土豆,算式是7-1=6。

  师:如果每次都从口袋里掉出1个土豆,你能用算式记录下每一次的结果吗?可以用你手里的小圆片摆一摆,再写算式记录下来。学生边摆小圆片边记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一直这样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时候,口袋里就1个也没有了。现在把你记录的算式跟大家说说吧!汇报交流后,填写教材第36页表格。

  2、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说一说”插图) 2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生1:原来大鱼缸里有5条小金鱼,现在又放进2条,这样鱼缸里面一共有7条小金鱼。

  生2:原来有7个鸡蛋,已经有2个鸡蛋孵出了小鸡,现在还剩5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四、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看图列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列算式计算。

  2、动手分一分。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读清题意后,拿出小圆片代替香蕉分一分,说一说。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说一说,玩一玩。完成教材“练一练”第5题。帮助学生明确游戏规则,学生同桌进行游戏。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你的表现怎样?

  六、作业。

  《背土豆》教学反思 11

  一、设计意图:

  冬天到了,孩子们都带着可爱的小手套上幼儿园。他们对自己的手套很感兴趣,经常边看边讨论,都认为自己的手套最漂亮。《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老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因此,我以“帮小装扮手套”为主线,组织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愿意动手操作,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

  2、尝试用手指蘸颜料在手套上随意点画。

  3、能模仿教师的动作学习点画。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三原色颜料,调色盘、纸巾、音乐、课件、印有手套轮廓图一张人手一份。

  2、经验准备:幼儿对三原色已经认识。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手指点画出大小、疏密不同的点。

  难点:食指轻轻蘸上颜料点在纸上,不要左右移动,轻轻抬起手。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一)送新年礼物,欣赏手套。

  师:新年快到了,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新年礼物。随即播放课件,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手套,感受彩色手套的美。

  (二)教师:“妈妈给小也买了双手套。”随即老师把手套轮廓图贴在黑板上 “看,小的手套是白色的.,小觉得不漂亮,不愿意戴。”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小,把他的白色手套装扮的漂漂亮亮的?”(愿意)(鼓励幼儿帮想办法)

  2、教师示范讲解。

  (一):教师:“老师要请两个朋友来帮忙,一个是它。”随即伸出食指,问幼儿:“它是谁呀?”(食指),“还有一个是颜料。”出示颜料盘。 教师小结:“我的食指跟颜料来帮我装扮手套。”边说边用实物示意。

  示范讲解:“我开始装扮手套啦,看好了我是怎么把手套装扮漂亮的。”“食指食指翘翘,颜料盘里亲亲,白色手套变、变、……”

  (二)老师:“噢,原来老师装扮手套还要念好听的儿歌呀!”“宝宝也来学一学好听的儿歌吧!”引导幼儿伸出食指念二遍。

  (三)师:“哪个宝宝也愿意上来帮忙?”请一至两个幼儿示范作画。提醒边念儿歌边变,并请下面的宝宝帮他念好听的儿歌,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出。(手指点时要分开一点,不重叠,不把颜料点到轮廓外了。)

  (五)师:“我们再帮小多装扮几双手套吧!”

  3、提出作画要求。

  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就去找那个颜色的颜料装扮。

  a提醒幼儿用食指轻轻蘸颜料,用力变变变。

  b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就马上拿开,不要左右移动。

  c强调颜料点在手套上。

  d提醒幼儿及时用纸巾擦干净手,不弄脏衣服。

  4、幼儿开始点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干净。

  5、教师讲评。

  (一)教师:“手套装扮好了,请小朋友们看一下你自己装扮的手套,再看看其他小朋友装扮的手套,谁装扮的漂亮?”引导放到黑板上,互相欣赏。

  (二)教师:分别出示几张好的作品,讲评,告诉幼儿好在哪里的原因。

  6、结束。

  师:“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我们把漂亮的手套送给小吧。“

  五、活动反思: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因此,我们设计本次活动是想通过创设探究和操作的生活化环境,激发幼儿与环境互动的兴趣,实现整合教育目标,让幼儿形成新的认知,并能从中获得经验。我们的活动设计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针对小班幼儿,考虑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育,最能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最能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本次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根据幼儿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来表述,教师能够注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自由。活动将数学中的大小、颜色、厚薄、配对、分类的知识,安排地祥略得当,环节清晰紧凑、丰富而不繁琐。情境创设地运用使幼儿,融入其中,学得轻松有趣。在第二天的活动中,你就能发现有三三两两的幼儿,在一起议论他们的小手套,活动效果真实、自然、有趣。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充分感受科学的趣味和作用。

  《背土豆》教学反思 12

  活动目标:

  1、在玩土豆一家的游戏情境中,尝试进行默念,感知休止节奏。

  2、能用语言、动作有节奏的大胆表现,体验节奏活动的快乐。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土豆》

  1、提问:你们都爱吃蔬菜吗?喜欢吃哪些蔬菜?、

  2、强调儿化音3、看着图片把儿歌《土豆》念一遍。(呈现PPT)二、音乐游戏《土豆》

  第一关:说唱《土豆》(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说唱儿歌)先听音乐,后尝试跟着音乐说唱,最后有精神的将儿歌合着音乐有节奏的说唱。

  小结:有精神的说唱会很棒!

  第二关:唱做《土豆》(一边做手势一边跟着音乐说唱)

  1、出示手势PPT,解读手势含义。

  2、请幼儿尝试边念儿歌边做出相关手势。

  3、跟着音乐练习几次后,正式闯关。

  第三关:丝儿吃掉了(初步尝试默念,感知休止节奏)

  1、提问:这副图和之前的图片有什么不一样?

  2、尝试用默念的`方法表示丝儿被吃掉第四关:片儿吃掉了(巩固用默念的方式,感知休止节奏)尝试用默念的方法表示片儿被吃掉第五关:丝儿片儿吃掉了(用默念的方式表达丝儿和片儿都被吃掉)合着音乐表演,大胆用语言、动作表现。

  第四关:吃土豆(分组接龙完成儿歌)以小组轮流的方式完整表现把丝儿片儿都吃掉。

  二、延伸活动(音乐角中自主尝试《土豆》游戏)展示《土豆》节奏图谱,激发幼儿在音乐角中尝试新的节奏玩法。

  活动反思:

  1、理解PPT,出示手势,解读手势含义。

  2、可以让幼儿尝试边念儿歌边做出相关手势。

  3、在学会唱歌的基础上体验节奏活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