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的诗歌课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北岛 诗歌

管理员

摘要:

北岛的诗歌课  北岛是现代的著名诗人,所讲述的诗歌课让人感悟良多,《自由》这首诗歌又该如何去赏析呢?  《自由》  (法)保罗艾吕雅,陈力川译  在我的小学生练习簿上  在我的课桌和树木上  在沙上在雪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所有读过的书页上  在所有空白……

北岛的诗歌课

  北岛是现代的著名诗人,所讲述的诗歌课让人感悟良多,《自由》这首诗歌又该如何去赏析呢?

  《自由》

  (法)保罗·艾吕雅,陈力川译

  在我的小学生练习簿上

  在我的课桌和树木上

  在沙上在雪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所有读过的书页上

  在所有空白的书页上

  石头、鲜血、白纸或灰烬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金色的图像上

  在战士的武器上

  在国王的冠冕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丛林和沙漠上

  在鸟巢和灌木上

  在我童年的回声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夜晚的奇迹上

  在白昼的面包上

  在订婚的季节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我所有的蓝布片上

  在太阳发霉的池塘上

  在月亮盘旋的湖面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田野上在地平线上

  在飞鸟的羽翼上

  在影子的风车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每一缕晨曦上

  在海上在船上

  在癫狂的山峦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云朵的泡沫上

  在暴风雨的汗水上

  在稠密而烦腻的雨帘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各种闪光的形体上

  在各种色彩的钟声上

  在自然的真理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苏醒的小路上

  在舒展的大道上

  在沸腾的广场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点燃的灯上

  在熄灭的灯上

  在我连成一排的屋舍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镜子把我的房间

  一分为二的果实上

  在我空如贝壳的床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我贪吃而温驯的狗身上

  在它竖起的耳朵上

  在它笨拙的爪子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我门前的跳板上

  在那些熟悉的物品上

  在得到祝福的火焰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所有应允的身体上

  在我朋友们的额头上

  在每一只伸出的手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惊奇的玻璃上

  在专注的嘴唇上

  在高出沉默的地方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我被毁坏的避难所

  在我那倒塌的灯塔上

  在我烦恼的墙垣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冷淡的缺席中

  在赤裸的孤寂中

  在死亡的阶梯上

  我写下你的名字

  在恢复的健康上

  在消失的危险上

  在没有记忆的希望中

  我写下你的名字

  凭借一个词的力量

  我重新开始生活

  我生来是为了认识你

  为了呼唤你的名字

  自由

  (1942年)

  保罗·艾吕雅《自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特别。当时是1942年,德国纳粹占领法国时期,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把印成传单的诗篇从法国上空撒向地面,鼓舞士气,当时很多法国市民、士兵都会背诵,影响巨大。这首诗还被谱成歌。

  请同学们先用普通话读,再用法文读,如果有同学愿意用广东话朗诵,也欢迎,会有不同的效果。也许还有人找到英译本愿意读的?这首诗比较长,希望大家从阅读开始,靠朗诵慢慢进入,先不急着做理论分析。

  这首诗最初是戴望舒从法文翻译成中文的,可惜没译全。我找过五六种不同的中文译本,都不够满意。目前这个译本是请陈力川从法文重译的,他下了很深的功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各种译本找来对照。

  我们先从诗歌基本的要素开始:隐喻。隐喻就是我们常说的“像什么像什么”。隐喻让两个词碰撞,产生效果,如火花。大家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形:词与词相遇会出现一些惊奇的效果?这就是好的隐喻,但常常很难。很多词相遇后什么也不发生,那就是堆砌。

  大家首先注意到了这首诗的节奏。除了节奏的处理之外,你们是否还会考虑到这首诗的方向感?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在变化。

  这首诗是从小学生的练习本开始的——这是非常具体的细节,“自由” 可能是童年最早会写的几个词汇之一——然后慢慢展开意象。

  注意第一段第三行的节奏处理——“在沙上在雪上”,重复的变化。后面某些段落的第三行也有如此运用,如“在海上在船上”。

  纸、沙、雪都可以书写、绘画,这个大家很容易想到。从自然的.关系中,也可以看到课桌和树木的关联。第一段,是诗歌的起点,从童年开始,从那几个最初学写的字开始。

  接下来就有变化了。“在所有读过的书页上/在所有空白的书页上/石头、鲜血、白纸或灰烬/我写下你的名字”。

  这里可以看到,他的经验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已经“读过”了,他提到了石头、鲜血、白纸……灰烬是不能写字的,但他也写下来了。

  随后,“金色的图像”“战士的武器”“国王的冠冕”“丛林”“沙漠”“鸟巢”“灌木”……然后“童年的回声”出现了,很自然地,意象发生了变化。

  一路读下来,我们发现,从童年开始,视野慢慢展开,乃至几乎能够想象到的东西,都和自由产生了关系。自由非常具体,具体到什么程度呢?……

  最后二段,又产生了变化:“凭借一个词的力量”——结构变化了。最后用“自由”处理结尾。

  如果这首诗每一段都出现“自由”,会显得很无聊,只在最后使用,则产生效果。

  从童年开始,到最后的“自由”,这首诗基本的推动力是有方向性的。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这和诗人的经验有关,比如,艾吕雅肯定很喜欢狗,不然很难写出“在我贪吃而温驯的狗身上/在它竖起的耳朵上/在它笨拙的爪子上”。

  (同学A)我也觉得“狗”的这段很特别,因为通常看起来,自由和狗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其实,一些理所当然的事情,也应该是“自由”的一种。

  (同学B)我很喜欢“在海上在船上”那一段。因为这段话的意象给人很热情的感觉,视角也不断变化,整个世界都在你面前;同时,音乐感很好;最后,和上一段有不同的感觉。

  “意象”这个词,英文是image。但在汉语语境中,“意”是从心中来的,“象”是外界的样子,所以“意象”不纯粹是外在的东西,还包括心中的体验及想象。我们常常说“通感”这个词,可以有五六个意象彼此相通,比如“在各种色彩的钟声上”,色彩和钟声有了通感。

  固然应该看到诗歌的跳跃性,但也要体会其中的连接。诗歌的连接和叙述性文学如散文小说的连接是不同的。同学们注意一下这首诗的空间处理,会发现它是有连续性的,如:小路—大道—广场;夜间—灯—屋舍;镜子—房间—床。这里,“在镜子把我的房间/一分为二的果实上/在我空如贝壳的床上”,带有超现实的效果。

  这首诗歌让日常熟悉的事物产生独特效果,如“身体”“额头”“手”。“在所有应允的身体上”——“应允”的“身体”,“惊奇”的“玻璃”,“专注”的“嘴唇”。在词和词之间,我们常常会做横向处理,但如果从纵向看,会有独特的效果。

  到后面的段落,“被毁坏的避难所”“倒塌的灯塔”这一段,出现了战争的危险。出现了一些词——“冷淡的缺席”,“赤裸的孤寂”,“死亡的阶梯”,越来越危险。“赤裸”和“孤寂”放在一起,是非常新鲜的,有种无助感。后面的一段,甚至有引导的意涵:“健康”“危险”“希望”……在这些负面的意境中,借助单单一个词的力量,就能够获得“力量”和“生活”,那就是“自由”。

  同学们在欣赏和以后创作中,也要注意到这种“方向性”。

  “自由”这个词,被人们用了太多次,乃至被用得失去了原本意义。为什么如此“用滥”的一个词,还能产生独特的效果?除了战争、国土沦陷的背景外,诗歌意义上,这是意象叠加产生的作用。

  这首诗除了主题之外,还有变奏,在“主题与变奏”的关系中,有很多自然的描述:太阳,月亮,黑夜,都是同学们平时创作中常用的元素,但能够产生火花般的效果,比如“在太阳发霉的池塘上”,这不能用一般经验来解释,而是要靠意象表现。

  这首诗常常靠名词之间的关系产生效果:“云朵的泡沫”“暴风雨的汗水”,这样的连接很大胆。水、云朵、暴风雨和雨帘都产生了独特的效果。太阳、月亮、黄昏、地平线、小路、大道、广场,如果平铺直叙,很容易成为陈词滥调(cliché)。

  如何让隐喻发生变化?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意大利的《邮差》。

  对于诗人来说,要敢于挑战词汇既有的含义。这种挑战并不容易,需要结合自己的感觉、经验和想象。我鼓励同学们进行词语冒险,尝试拼贴(collage)的效果,尽管这样做常常很危险。

  (同学C)我觉得应该有很多后来的作家模仿这首诗吧?因为我觉得这首诗很开放,结构也明确,让模仿的人容易上手(笑)。另外,它的意象有开有合,不像一些诗写得顾影自怜,很矫情。所以我觉得这首诗这种很大器的感觉,会让读者产生亲和力,并有意愿来模仿。比如换另外的词汇,如“死亡”“青春”等。

  你可以尝试着模仿一下(大家笑)。其实,模仿也并不简单。

  刚刚有同学说,当年食指写的《相信未来》有这首诗的影子。1970年代初,我们不少人都读过这首诗。我曾在1973年写过一首诗《一束》,当时你们都还没出生(大家笑),是写爱情的,也受到这首诗影响。

  其实一首好诗,是经得起不断翻译的。而好的诗歌翻译,广而言之好的文学翻译,就是母语文学的一部分。关于后者,我的认识有个变化,我以前说,文学翻译处在母语与外语的边界上,我现在认为,文学翻译就在母语的边界之内。

  有可能的话,我建议同学们把这首诗背下来。

  (同学D)在我看来,这首诗从点到面,从面到点,有一种不停地在点和面之间变换的画面感。我也在想,如果我来写这首诗的话,我会从自己主观的心理出发,最后达到自由的画面。而艾吕雅则是从外界出发,不断转换图画,这是和我不一样的地方。

  我说这些,只是提供一点引导,目的是希望同学们自己进入诗歌中。对于“自由”这样的词汇,你会如何处理?是不是常常会想到一系列空洞的概念?

  而这首诗的独特在于:它完全靠意象来体现一个抽象的概念。以多重意象的叠加提供开放的空间,制造出独特效果。还有,题目和诗之间的张力一直保持着,直到最后一句,“自由”才出现。

  最重要的,还是同学们自己去体验。

  补充几句,译者陈力川从巴黎来香港时,谈到一段轶事。艾吕雅这首诗原来的题目叫“唯一的念头”,“自由”这个词最初也不是自由,而是他妻子的名字。后来他写着写着发现自己唯一的念头是自由,所以题目改成了“自由”,最后一段变成了——“凭借一个词的力量/我重新开始生活/我生来是为了认识你/为了呼唤你的名字/自由”。这是艾吕雅多年后承认的。

  (北岛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讲授的诗歌创作课,张伯驹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