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 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 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背景、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这些内容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2.地位和作用:《百家争鸣》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本课的学习是本专题学习的基础。有助于把握诸子百家博大精深的文化及作出的贡献,有助于我国两个文明的建设。
3.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三、【学情分析】
四、【教法和学法】
通过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温故而知新,ppt展示“四书”的图片,教师采用问答法,启发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四幅图,有哪位同学知道它们是什么么?
生:《四书》
师:很好,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提示:比如说都属于学派)
生:都是中华文化经典,都属于儒家学派
师:没错,《四书》是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那大家能不能说出一些四书的名言警句呢? 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师:好的,非常棒。刚刚同学们对儒学名言信手拈来,可见对它十分熟悉。事实上,儒学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扮演着国家统治思想的角色。它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信”在数千年的潜移默化中已深入到每个华夏子民的骨髓当中。儒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除了儒家学派,也孕育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学派,比如道家,法家等等,各个学派争奇斗艳,大放异彩,现在,我们统称之谓:百家争鸣。这种文化的大爆发,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我们不禁要问:是怎样的时代,才能同时孕育出如此纷繁瑰丽的文化瑰宝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走进那个文化爆炸时代。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 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制度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空前自由、活跃的时期。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政治主张及治学方法,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些甚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各家各派在并立中互相辩驳,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为以后地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源泉。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及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2)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分析出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3)了解诸子百家的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孔子的了解,教育学生要有理想要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对百家争鸣的学习要培养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3、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依据:产生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世界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依据: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空前自由、活跃,各家各派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经济上生产力飞速发展,政治上出现了竞相改革的风潮。
二、教法应用:
教法:主要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
三、学法指导:
1、学法: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指导学生树立大历史观,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2、学情分析:
因为大多学生不大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四、教学过程:
设计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六个环节。
1、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千年孔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孔子,是重点,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让学生分角色,演短剧:《孔子讲学》,掌握孔子的思想主张,接着我又让学生分组,为孔子创办的学校设计一份招生广告,至于广告的内容,我给予了指导,让学生从招收对象,老师的教育思想,可以参阅的资料等方面来设计。通过这样一项活动,掌握孔子的教育思想及成就。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
总结:2500年前的孔子因为其深邃的思想,精辟的理论,独特的人格魅力,引领了这个时代的新风尚,并以此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理想,有修养,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本节小字部分还介绍了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因为这一问题,课标上没有要求,我做了简化处理,让学生课下为老子设计名片。节省了时间。
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百家争鸣,我是这样设计的:百家争鸣的背景是难点,我将带领学生回顾前面的知识:经济上,生产力飞速发展,政治上出现了竞相改革的风潮,有这些知识的铺垫,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之后得出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是本课的又一重点,我指导学生列表格,对知识进行整理,使之条理化,清晰化。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诸子百家的主张,我又设计了这样一道辩论题:“校园里出现的吃零食,乱丢垃圾的现象用哪家的思想治理比较好?”让他们在相互辩驳中加深理解。利用历史来解决身边的问题。然后由教师进行评判总结,并教育学生既要敢于表达自己又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培养学生优秀的个性品质。
3、课堂小结:
新课讲完以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可以列知识结构,可以列表格,可以勾画知识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练习:
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和对知识的巩固,我设计了几道练习题。
5、布置作业:
为了强化本课的知识,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对比孔子的教学方法,帮老师提提意见。
6、板书设计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 3
一、教材地位
教材分校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首先我和给我考官交流一下我对本节课教材的理解。百家争鸣这是一个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相辉映的局面,它谱F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序曲,其精华仍具有为现代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同时它涉及到的儒家学派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发展形成是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该课的学习能让生深切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其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该课地位非常重要。但这节课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人物多。而且我校的学生学识面不广,史学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基于该认识和结合浙江省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三维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景联系实际等方法让生理解四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通过材料使学生体会到百家争鸣的意义对现实的影响,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提高学生史料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之后,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就清晰可见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的意义和影响。
四、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本节课当中,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①教法采用视频欣赏、图片文字材料阅读、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谈话法等.
②学法那么本课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模拟法,材料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我将通过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上孔子三千弟子诵读论语的场景。提问:孔子是何时人呀?能用个词来形容看这个时候的感受吗?奥运会怎么重大的`场合,大导演张艺谋为何要设置这样的一幕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百家争鸣探询其中的答案。进入本课。(写板书)
通过这样的导入是希望通过视频观看,讲学生的感受,提问设疑,确定春秋战国时期。调动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进入本课以下的学习环节。
2、新课学习
环节一:说文解字,解读标题:
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呢?是一百个家庭争着叫吗?解读课题有学生的回答引导出是多个学派的争相阐述自己的思想主张,这是在我国什么时候呢?课文具体涉及到哪几个派别?师生共同引导出该课的整体框架。这样做能使学生对整节课的框架有个大体的认识,让学生得到知识预见性而更好投入到课堂活动。进入第二个环节。
环节二:师生共同完成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老师提问,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是谁?结合课文P4的图,教师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主张。对有教无类的解释。继而让生结合课文P5,汉墓的竹简论语。提问:论语最早什么时候出现?你知道其中的一些名句吗?P4图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讲述什么?
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结合图片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深切感受孔子的思想主张。
过渡:孔子自幼就有凑拜周礼。环境可以影响着人的发展,所以昔孟母折郊处而有成就了儒家的另一个学者这就是孟子。他发展了儒学,曾受到各国君主的接见,你认为他会阐述自己的哪些思想主张?由生回答,后老师提点主张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
由生回答后加以评价,提示学生做好标注。通过情景提问,和阅读材料材料的针对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过渡:但却有人主张性恶论这就是荀子。他对于儒学方面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过渡:这是儒家学派的学者继承发展儒学,大凡能做到这点的人物,都是虚心下问的,孔子就成问学于老子,第五页图片,该图中就是老子像,老子有名李耳,老聃,据说他生下来时就是老态龙钟的样子。
在老君岩旁边有块石块请你在碑文中写一段话介绍,老子。建议包括姓名,何时人,思想主张。
不仅如此老子还有本著名的书籍道德经。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问:该句反应了老子什么思想主张?
作为道家的另外一个人物,庄子,庄子梦蝶。这就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道家总的来说有何特点?
过渡:如果你遇到了大舌头说不清出话的人千万不要瞧不起他,因为他们往往也具有着出人意料的才智,就比如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他虽然大舌头说不清楚话,但是思想极为敏锐有见地,本是韩国的贵族,而没有得到重要著书立说。流传各诸侯国。为求贤若渴的嬴政发现。据说秦国当时攻打韩国就为了得到韩非这个人才。那么你认为嬴政可能在这些书籍中看到了韩非的哪些相关主张?学生回答后小结提醒学生加以标注。这是希望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景,让生能深入到历史,使历史变得鲜活生动。
过渡:四大家中还剩下墨家。
问:他的创始者是谁?结合地图册云梯和图。利用当时鲁班去楚国与木工祖师爷鲁班的一段精彩较量劝说楚国放弃攻打宋国。
问这种行为反应了墨子什么主张?
除此外,还涉及到哪些其他思想主张?并对其中的思想主张的要点加以解释。并提醒学生加以标注。这是希望
墨家的思想主张讲述完毕加以小结,四个学派的思想主张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提问:如果有人在地上丢了一张纸这四大家遇到时假设你是这个四个学派中的之一,你会怎样处理。这是希望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创设情景,学生的角色扮演,领悟四个学派的思想主张。
3、巩固提高:现在你能认为张艺谋为何要在20XX年开幕式上设计这一幕?孔子思想地位,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去学习。除了孔子的相关思想主张,可以让学生讨论其他学派的学说对我们现在有哪积极的影响。
4、小结作业,在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为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这节课所掌握的情况,同时布置作业课下搜集百家争鸣中其他学派如阴阳家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老子和孔子,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分析材料、讲故事、分组活动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知道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怀;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
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校园文化”之“国学文化”图片,用学生身边的古典文化知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文化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吗?(春秋战国。)那我们来回顾一下春秋战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播放视频,由此导入新课。
讲解生产力发展导致了经济政治的变化,而经济政治的变化又导致思想文化变化,出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和学派。
我们先来看看图片上这是哪两位?
展示《孔子问道图》,提出问题:孔子向谁请教?初步认识老子和孔子。
(二)探究新知:
1、老子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投影片,了解老子生平。
完成学练案上老子档案。适当讲解老子的政治观点及在当时和后来盛世的影响。
2、孔子
A、孔子的生平
活动:请同学讲述自己知道的孔子生平。
投影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孔子的地位。
展示“曲阜孔庙”“南京夫子庙”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些地方说明孔子在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地位?
投影世界十大思想家图。
由此引出孔子政治主张。
B、孔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吕氏春秋﹒不仁》言:“孔子贵仁。”一语道破了孔子学说思想的核心。据清人阮元统计,仅《论语》中,“仁”字就出现了105次之多。——许杰编著《新编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薄赋敛”。
材料三: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去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苛政猛于虎也。”(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C、孔子的教育思想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孔子在教育思想上有没有体现出“仁”呢?
当然有,“有教无类”。
它为什么体现仁的思想?不分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除此之外,孔子还有哪些教育思想?
投影图片资料
材料一: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材料二: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思考回答
(1)依据材料一,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做的?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
(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持什么学习态度和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引领
自2004年创立至今,孔子学院已走过13个年头。作为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平台,目前,全球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7年,各国孔子学院和课堂各类学员总数232万余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1272万人次。——中新社西安2017年12月10日电
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儒家学说是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国文化的世界名片。)
3、百家争鸣
结合图片,讲述历史原因: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大家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合作,猜一猜下列观点是战国时期儒、墨、道、法诸家哪家、谁提出的?并指导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有关战国时期诸子的故事或者成语。
(1)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2)“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3)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4)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5)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适当进行讲解。
展示图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百家争鸣的影响:假如你生活在当时,你会选择支持哪一家学说?为什么?诸子百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有没有什么借鉴作用?
学生讨论发言。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三)本课小结
投影诸子头像。讲述春秋战国是一个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是时代智慧的结晶,百家争鸣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那场大辩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及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四)巩固练习
1、选一选
(1)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就是要爱人,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休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3)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民贵君轻”的代表人物是()
A、韩非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4)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2、连一连
将观点与对应的学派相连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道家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兵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墨家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法家
万物虚无,祸福相依儒家
(五)板书设计
第8课百家争鸣
一、老子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三、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
墨家:墨子
儒家:孟子,荀子
道家:庄子
法家:韩非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 5
一、教材分析
课程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百家争鸣的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资料、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表现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2.本课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
本课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对诸子百家中的孔子、孟子、孙子等有所了解,而且非常感兴趣。教师可就此调动学生收集资料、扮演角色的积极性。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课头绪纷繁,涉及到百家争鸣众多的人物及其主张。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可通过师生共同设计“主要的学派、人物及其代表思想一览表”的环节来达到目的。根据本课课标,结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探究法等,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探讨案例,自评互判,从互动中解决问题。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资料。
(2)课前让学生分工合作,分组收集资料,并作一定分析,并能结合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进行联系和简单运用。同时将有关资料制作成幻灯片。
五、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有一本书,有人说它半部就能够治国平天下了是哪本书呢——《论语》
是的它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书,诞生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那是一个充满变革气息的时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向当时的统治者推销自己的治国理念。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盛况
[提问]春秋战国时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
[讲述]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当时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统治者四处网罗人才,文士们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新课教学
1.由各组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各派主要人物图片及治国主张播放百家争鸣视频,加深学生对诸子百家的了解,使课堂更生动丰富。
[承转]以上环节我们了解了各派主张,可谓各有各精彩。但作为意在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君主们终究会采纳哪派主张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发言)
[点评]在诸侯争霸、战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的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严峻刑法、中央集权的“法治”思想受到各诸侯国的青睐和重视。法家的治国主张成为秦王赢政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基础。
2.联系实际,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批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请你谈谈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有哪些体现?(引导学生讨论发言)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活动,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增强课堂交流的实效,从而获得新知。(教师做好点评与鼓励)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例如: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道家的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霸的消极和积极影响?
3.运用新知,拓展创新
[活动]拜师学艺:你最欣赏哪位思想家的哪个观点?你在当时会投入谁的门下?为什么?
[活动]小试牛刀: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因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盗了邻居的钱财。如何处置这一事件,当时的诸子百家意见各不相同,争论纷纷。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请用本学派的主张来评论这一事件,并由此阐述你的治国之道。
设计意图:巧妙地做好活动范例,使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作用。并可通过小组讨论、竞赛等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霸的消极和积极影响?
4.归纳小结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投影:由学生回答主要的学派、人物及其代表思想一览表,进行归纳。
学派代表人物时代主要主张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设计意图:用这种列表的形式,十分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疏导整理和掌握知识。
5.精彩回眸
现在我们对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来一次精彩回眸,看我们本节课各方面表现精彩的有哪些同学、哪些地方?发言最积极的是谁?谁有自己的见解或新观点的提出?哪个小组材料组织的好、汇报的最精致?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学习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互评互判的作用。
[板书设计]
七、教学设计思路说明
本课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习不是简单传授,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必须倡导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本设计在这方面努力作一尝试。作为一名历史与社会教师,我常常想: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东西?特别是新教材知识点的要求少了,更多的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走进社会的素质。本课不是要求初二的学生去掌握系统的诸子百家的理论,只是要求学生去了解、感受、体会,从而更加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儒家:孔子,仁爱、以德化民、以礼治国、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老子,遵循自然法则,无为而治、朴素的辩证思想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节俭
法家:韩非子,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的权力
兵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事备而后动”(三)新课教学
1、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板书)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观点,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结合史料进行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百家争鸣的影响,提高合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充分感受儒家和道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感受古代学者的思想智慧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难点】
百家争鸣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孔庙及衍圣公府的图片,提问: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
之后我会进一步追问,那孔子到底有哪些成就才能获得人们如此的尊敬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纪录片《世界档案》的中百家争鸣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战国时期,旧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进一步瓦解,新的封建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过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思想领域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中儒家、道家等学派影响较大,那他们的观点到底是怎样的呢?
(二)主要学派
1.孔子及儒家学说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孔子的纪录片,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以历史小记者的身份介绍:孔子的一生是怎样的?
学生明确:孔子,名丘,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过渡:孔子的一生周游列国,著书立说,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那孔子有哪些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传承呢?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论语》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又有哪些思想主张?
学生结合史料及教材明确: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同时在政治方面主张德政,反对苛政;教育教学方面提倡“有教无类”,还提供了很多教学原则及方法。
教师总结:后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过渡:相对于儒家的积极入世和强调仁义道德,老子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那么他的观点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2.老子和道家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老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照片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老子的生平。
学生明确: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著有代表作《道德经》。
过渡: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成就也是不可忽视的,他的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道德经》的史料节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思考:老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学生明确: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和民心,强调精神自由。
教师补充:儒家和道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其他学派也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治国主张,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于是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我们把这种局面称为“百家争鸣”。
(三)意义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百家讲坛》中百家争鸣的片段,提问: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那么它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请学生结合视频内容,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8分钟的讨论。
小组代表回答:它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思想,直接促成了思想的空前繁荣。再者,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发展。
教师补充总结: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采用系统归纳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
2.作业:思考儒家和道家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哪些继承和发展的体现,搜集资料,下节课分享交流。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掌握孔子的学说及其贡献;
2、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的思想
【教学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领域有哪些代表人物呢?当时出现了怎样的繁荣景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第8课 百家争鸣》。
二、讲授新课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你觉得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老子,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著有《道德经》。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孔子和儒家学说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2.孔子的政治主张有哪些?
(1)核心是“仁”;(2)主张“爱人”,爱惜民力;(3)“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孔子的教育主张有哪些呢?
他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教学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4.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孔子所提出的学说思想的地位?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百家争鸣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一下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2.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教材所说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儒家的代表作是《论语》《孟子》《荀子》;
老子关于事物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转化的观点,道家的代表作是《老子》《庄子》;
墨子的“兼爱、非攻”,墨家的代表作是《墨子》;
孟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主张;
韩非的法治思想,法家的代表作是《商君书》《韩非子》。
3.如何评价百家争鸣呢?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课程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可以准确地记忆各家学派的思想学说及其观点,理解百家争鸣的意义,布置适当的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加强当堂课所学知识。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 8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
本 课主要围绕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学说在开放时期下各放异彩的这一主题。主要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几个学派的学说而展开。本课教材在本节《从封建到一统天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正由于处于春秋战国各诸候争霸的情况下,各国都想笼络有才能的人士,都采取了开明的政策,因此各学派能够大放异彩,同时为 后来的秦统一六国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教材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儒家、道家、法家等代表的讲述,初步了解各家学派的主要学说,同时体现各家学派的主要宗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书指导、讨论、比较,能够深刻地了解各家学派。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孟母三迁”的视频,体现了伟大的教育家和儒家代表孔子重视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教师有针对性引导,使学生能够也“百家争鸣”
(2)对儒家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诚信。
4. 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儒家学派的孔孟之道加以分析,并对其他各家如道家、墨家、法家等他们的各家学派的主张的分析。
(2)难点:各家学派的主张对后世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本课时是针对初二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高,思想也有所提升,但由于思想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能一下子很好地理解,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注意学生的反应,要适当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分析和学情了解,因而本人确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1)比较法:通过学生分组了解各家学派的学说主张,然后通过比较,突出各家学说主张对后世的影响
(2)讨论法: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观察法:让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能力,从教材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四、说教学理念: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本着以下的理念:
1.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家学说的思想,但对于其发展及其所深藏的道理可能没有更深刻的认识。
2. 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1)其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于上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导演好 :创设情景和恰当好处的启发。
五、教学流程:
(一)故事、影片导入,创设情景
“烧伤仆人了没有?”、“苛政猛于虎也”、“齐景公问政”的小故事
利用视频,播放《孟母三迁》故事情景。
教师提问:《孟母三迁》展现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情景吗?
生:观看展开小组讨论,讨论后联系自己的父母教育作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于初二学生很多已了解),来引出一个教育问题——家长针对环境而影响教育的问题,从而引出了伟大的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孔子。)
新课导入:
“烧伤仆人了没有?”、“苛政猛于虎也”、“齐景公问政”的故事引入:
教学流程:
在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七雄兼并,社会不安。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国统治者四处网罗人才, 许多有识之士也份份提出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我国古代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播放影片,创设情景
利用视频,播放《孟母三迁》故事情景。
教师提问:《孟母三迁》展现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情景吗?
生:观看展开小组讨论,讨论后联系自己的父母教育作对比。
(二)内容探究,目标的落实
1. 先让学生看书3-4分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问题探究
(1)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教育垄断在____手中?
(2)但后来因政权的复杂,哪些有学识的士人们的地位怎样?
(3)他们处于那样的地位,并没有稍沉下去,而做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个问题引出“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
讨论探究:“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
春秋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的是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3. 趣味百家: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分晓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总体感知各家学派的思想)
4. 阅读整体感知学习材料,用列表归纳的形式提取重点内容
出示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的头像
“谁——说什么——什么要这样说——说了带来怎样的意义
人物 学派 重要言论 言论的理由 意义
(阅读整体感知学习材料,阅读与归纳,感知材料,用列表归纳的形式提取重点内容,是思想文化课日常教学的传统做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精点讨论;
(1)、孔子的“仁”体现在哪些,“爱”又体现在哪里?与孟子的“仁政”做比较,看看他们的侧重点在哪?
(2)、分析孔子的教育成就
材料:2007年山东大学组织的“孔子思想与中华文化论坛” 和周勇博士撰写的《跟孔子学当老师》的教育著作;从今天政府治国思想和举措中追寻其历史的渊源,乃至把治国平天下的观点,运用到班级管理的情景假设,过去的历史走到今天就是社会。
当今社会中的种种现象,与它的历史血脉相连,所以,历史总能在社会中找到印证,社会里常能见到历史的影子。
(3)、孔孟之道的哪些教育理念与主张对我们中学生有哪些启发?
(4)、道家的思想主张哪些对我们现实有意义,哪些对我们没有意义?(学生分小组讨论)
(5)、墨家、法家的主张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6)、“百家争鸣”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 设计意图:问题与解决,理解观点。结合情景问题,师生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解读诸子的思想观点。从教学环节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第一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检测和深化,又是第三环节价值判断的知识、情感的积淀。)
(三)价值判断、情感积淀
教师讲述:虽说诸子与我们遥隔2000多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要求却是恒久的,如对于安全的需要、对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说也正是这些愿望的代代相传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设问: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普通百姓,你最愿意接受哪家治国观点?为什么?”、“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诸侯国君,结合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又会作怎样的选择?
(四)课堂练习:
1. 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家(法家 、 道家)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晚自修讲空话的现象?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反纪律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待学生的自我觉醒。
2. 以史论今 发现历史
祭拜大禹陵 学校积极开办兴趣班
向地震灾区捐款 倡导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超市塑料袋有偿使用 保护濒危动植物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 严惩酒驾 改革开放
3. 课堂总结:通过符合学派的归纳,分析,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盛况,同时了解了各学派的各项主张与思想,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教育意义。
4. 作业:作业本
5. 板书设计:
家 百家争鸣 鸣
(学派) (发表见解)
背景
儒家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仁”“仁政”
道家 思想解放运动 “无为”
墨家 “兼爱”“非攻”
法家 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依法治国”“君主专权”
兵家 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军事思想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 9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百家争鸣》中讲述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些甚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顺序上被安排在春秋战国形势学习的内容之后,在教学容量上,学习的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的学说。因此,这堂课学习的内容多而杂,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都很强,并且具有较现实的指导意义。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在思想上、文化上的成就,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这些基础知识;通过学习百家思想,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用角色扮演,用代入法让学生以各派代表来看待同一事情,并讲出这样评价运用的思想和理由。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成就,了解到一位伟大人物的成长要经历很多故事。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孔子及其历史贡献。
(2)难点:百家争鸣的形成及其代表思想。
二、说学情
本堂课的学习主体是初一的学生,初一的学生接触历史这门课程的时间不长;虽在生活中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并且,在一个班中48位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主动学习,有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时也应该区别对待。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本课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准备时,对课程的一般过程和问题进行了预设,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表格自主学习归纳法、对难点的讨论法、对扩展内容的讲述法等。在这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分析问题的诱导。做到“因材施教”。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首先教师现在幻灯片上展示两张“柳州文庙”的图片,并提出两个问题:①这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哪里?②是为了纪念谁?针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提出为什么后世会纪念这位思想伟人呢?那我们通过《第11课 百家争鸣》来了解。
2、讲授新课
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是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对于这节课的`重点我是这么处理的:我将此幕内容分成四个部分:孔子生平、思想主张、文化成就和教育成就。我对于这四个部分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
首先,孔子生平,我采取视频展示法。在看视频前教师提出疑问,孔子到底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同学们通过观看给予总结,以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其次,孔子的思想主张,这一部分通过课后题的连环画来提出其主张的核心是“仁”。
再次,文化成就和教育成就,这一部分有学生自主找出,教师加以总结和补充。特别是在教育成就上教师将在视频上放出: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师先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教师再加以总结。并渗透一些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态度。
过渡:同学们,在古代史上思想界比较活跃的第一个时期便是春秋战国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只有孔子的思想和教育成就,那也不能叫思想活跃,而思想活跃只要是针对当时出现“百家争鸣”而言。
针对于本课的第二部分百家争鸣我是这样处理:
首先,提出的问题是百家争鸣之所以产生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呢?(针对于这个问题关系到前面所学的生产力发展问题,学生不易理解。这部分由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和理解。)
其次,就是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学派和代表人物都是谁?这些常规的问题有学生自主学习在课本中查找。
第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是本课的又一重点,我指导学生列表格,对知识进行整理,使之条理化,清晰化。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诸子百家的主张,我又设计了这样一题目:一个少年因国家赋税过重,家里生活困难,偷盗了邻人的钱财。假如你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代表,面对窃贼,你会怎样教育这个少年?(友情提示:运用前面所学到的学派的代表思想来代入角色评价!)为此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学派,在思考5分钟之后,让学生起来说说他对这个少年的评价,并且说出运用的是哪一思想主张。教师在学生讲完的评价后,进行适时的点评。加深大家的印象。
3、巩固总结
新课讲完以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可以列知识结构,可以列表格,可以勾画知识树,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没有经过总结的知识就如同把水泼在筛子上一样。记忆的规律也告诉我们:零散的知识容易遗忘,把零散的知识组织在一个知识结构内,就不容易忘记,因此这一环节也至关重要。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2. 学习文中的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
1. 历史背景
《百家争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争相提出自己的政治和哲学观点。这个时期,社会动乱,思想解放,各家思想如星辰般闪耀,为后世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主要思想流派
在这个时代,出现了以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为代表的诸多思想流派。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提倡仁政、礼仪与社会伦理。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强调法制的重要性,认为严刑峻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倡导兼爱与非攻。
3. 主题思想
各家思想的争鸣,不仅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不同见解,也展示了个体对真理的探索精神。正因如此,才导致了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各家思想。
2. 讨论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分享他们对各家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3. 辩论法:组织一次小规模的辩论赛,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思想流派进行论辩,增进对各家思想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
本课后,我希望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并从中获取对当今社会的思考启示。在此过程中,相信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古代哲学的认知,也能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有所启发。
五、总结
《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我们学习和传承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关注历史事件本身,更应关注这些思想对我们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希望通过本课,能够激发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思考。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 1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思想流派的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与互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百家争鸣所代表的思想碰撞和文化繁荣,激发他们对不同文化和思想的包容和敬重。
二、教材分析
《百家争鸣》选自《史记·百家表》,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多元思想和文化观点的碰撞,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思想繁荣与自由争鸣。课文不仅阐述了历史背景,还展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及其理论,例如孔子、墨子、道家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思想流派。
识记并理解相关文言文的词句。
教学难点:
学生对各个流派思想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理解历史人物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历史背景和主要思想家,让学生对课文有基本的了解。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各个流派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展示与春秋战国相关的历史图片和人物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出问题引入主题:“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这些观点的碰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 讲解课文(15分钟):
讲述“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尤其是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与思想创新。
介绍主要思想家及其代表思想,重点讨论孔子、道家、墨子等流派。
3.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百家争鸣”对后世影响以及各流派思想的'异同。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汇报与总结(10分钟):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强调思想碰撞的重要性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5. 布置作业(5分钟):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论述自己对“百家争鸣”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后,我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提问,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调整今后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合作精神。
谢谢大家的聆听!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大家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
百家争鸣的教学设计 12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人物,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探究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思想碰撞的价值,鼓励他们在不同观点中寻找真理,培养开放的心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理解“百家争鸣”的概念及其历史背景。
掌握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的基本内容,如孔子的仁,老子的道等。
2. 难点:
不同思想之间的联系与对比,如何从中提炼出科学的观点和思想。
三、课程内容
1. 引入导入: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思考“百家争鸣”是什么意思。
2. 知识讲解:
历史背景: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的社会氛围。
主要思想家:
孔子:仁义礼智,强调道德教育。
老子:道法自然,提倡无为而治。
墨子:兼爱非攻,倡导爱与和平。
荀子:重视法治与礼治。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各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以及他们是否认同某一家的观点,交流个人看法。
4. 课堂总结:总结“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强调思想的多样性与交融。
5. 作业布置:请学生选择一位思想家,撰写一篇短文,阐述其主要观点及对自己的启发。
四、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自主探索。
2. 情境教学:利用历史资料和多媒体,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增强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课程结束后,我会请学生进行反馈,了解他们对“百家争鸣”的理解程度及对我教学方法的看法,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谢谢大家!希望今天的分享能激发同学们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兴趣,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