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语权还给学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话语权 还给 学生

管理员

摘要:

把话语权还给学生  开学以来一直感觉上课缺乏激情,初一还好,有几个学生上课发言还算积极,也能提出一些问题,初三一直是很沉闷,感觉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很难调动起来。但今天的两节课,让我改变了近一个多月来一直所固有的想法:“这一届学生不会表达,不善于展示自已”。……

把话语权还给学生

  开学以来一直感觉上课缺乏激情,初一还好,有几个学生上课发言还算积极,也能提出一些问题,初三一直是很沉闷,感觉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很难调动起来。但今天的两节课,让我改变了近一个多月来一直所固有的想法:“这一届学生不会表达,不善于展示自已”。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并不是学生不能调动,关键还是教师的心态,有没有用心在课堂上给学生表达、展示自已的机会。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是初一的课,上的是“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一内容,这一课时相对比较简单,也不需要课件(710班也没有多媒体),这一节课具体怎么上,实际上我上课之前也没有多想,但在上课前几分钟,我突然灵机一动,这节课能不能彻底放手,把课堂的话语权完完全全交给学生。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这节课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是用课本上的合作学习引入课题,题目大致是这样的:一座圆形花坛的半径为3m,中间雕塑的底面是边长为1.2m的正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该花坛的实际种花面积吗?这个算式有哪几种运算?应怎样计算?这个花坛的实际种花面积是多少?这个题目大部分学生都是自已可以完成的,所以也不需要小组合作这种形式。现在的很多公开课,动不动就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一节课好象不用小组合作,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一样,你说这又是何苦呢?有很多问题很简单,学生自已能独立完成,能独立思考,你说说这样的小组合作有多少意义呢?无非是做做样子,给听课老师看看而已,有多大价值呢?所以现在基于这样一种想法,我在平时的公开课中很少用小组合作这一形式,目的是更多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时用用小组合作,主要目的我也只是为了调节课堂学习气氛,适当的增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的能力。

  合作学习完成之后,我请了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了这一算式,并让这个学生讲一讲这个算式中有几种运算,并谈一谈运算的次序,一开始我以为这个学生成绩一般,可能不太会能讲清,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很自信,面对全体同学讲得非常好,我顺着他的话题,提出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从而很自然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

  接着我在黑板上出示例1(因为没有多媒体,我只有自已手写),我也是请了一个学生上台先讲一讲题目中所出现的运算类型,然后再讲一讲运算次序。我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讲到审题,我就有话可讲,我以前也写过一篇文章,专门提到审题教学这一问题,现在的学生,做作业也好,考试也好,很多学生是看到题就下笔,题目还没有完全看懂,就开始做题,所以导致平时的作业中错误很多,考试也会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无谓丢分很厉害,很多学生题做错(基础还可以的学生,基础很差的学生也谈不上审题),并不是不会做,可能大部分是同没有认真审题,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有关。而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我想还是同我们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强调学生做作业快一点,上课也是快节奏,课件上例题呈现之后,往往很多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还没有把题目看懂,我们教师就开始讲解了,教师讲解的重点也是放在解题的方法和过程上,而很少会引导学生科学、有效的审题,我们教师总认为学生会做,就会审题了,殊不知,审题很重要,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就真的很会审题吗?我看未必。

  我们平时总是讲,考试中学生平时做过的类型,应该来讲得分会高一点,但一遇到不熟悉的题型,学生就不太会做了,所以我们总是抱怨学生应变能力差。但我一直在思考这一个问题,学生的应变能力差,同我们的教学应该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平时的教学中,每当出现一个新的问题,我们教师总是急不可耐地替学生着想,帮他们分析题意,理解题意,总是赶时间,好快一点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很少能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科学、有效的审题,自已去理解题意,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面对新问题的反应和应变能力自然会下降,到最后逐渐丧失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所以平时考试题做得多的班级学生考考是好的,但一到中考,有些新题型一出来,这些学生就基本上完蛋了,因为他们不会审题,只会做老题。所以我们经常讲做得多也没用了。

  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教师是大有可为的。只要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审题思考时间,同时还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我相信大部分学生的审题能力是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的。正因为如此,我在这学期的初一和初三教学中特别注重和强化审题这一环节的教学。回到前面的话题,通过和这个学生的交流,大部分学生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应该来讲是很清楚了,前面的讨论我尽管花了很多时间,但题目审清楚了,学生做起来就非常快了,基本上没多少错误。题目做好之后,我又请学生谈一谈他们在运算时容易犯的一些错误,找了三、四个学生,他们都讲的非常好,有的提到符号、有的提到运算次序、有的提到小数和分数的转化、有的提到带分数和假分数的问题……,应该提了很多,比我预想的还要多,真的有时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讲讲,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例2的处理也是如此,基本上以学生讲解为主,题中有一个数据在计算中没用到,课本例题的计算中也没有提到这一数据,但我让学生讨论这一数据到底有没有作用,在我的引导下,有学生想到,这一数据虽然计算用不到,但计算结果出来之后要同它进行对比,比它小才符合实际情况,有实际意义。这一点编写课本的专家没想到,我上课之前也没有去想,我估计很多教师在上这一课时,也很少去思考这一问题,但我在上课时突然想到这一问题,在同学生的探讨中,学生也认可我的观点。做完这个题目之后,我同学生讲,课本上不是一定就全部对的,有些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去争议的,我们每一个人要不唯上,不唯书,一定要有自已的思想和判断。

  这一课,我前前后后请了10多个同学上台讲解,我是彻彻底底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他们讲得非常好,真的很出乎我的意料,有些学生比我现在教的初三学生还要厉害,很勇敢,也很有自信,也很会讲,假以时日,真的了不得。

  上午第四节课是在初三上,内容圆的轴对称性第一课时,一想到初一学生都讲得这么好,初三我更应该放手了。初三这一课也是前前后后10多个学生上台讲解,讲的也很不错,有个别学生稍作培养,也是非常厉害的。

  学生能不能讲,敢不敢讲,能不能讲好,我想这不完全取决于学生的能力,关键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敢不敢把话语权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