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新主张读书笔记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巴菲特 主张 笔记

管理员

摘要:

巴菲特的新主张读书笔记范文   格上理财导读:巴菲特是现代史上最成功的投资大师,他的投资思想、智慧和业绩为全球数以百万计追随者所津津乐道,而且是愈久弥香,具有永桓的魅力。本书的出版人是这样描述这本书的:“今天的投资者能获得很多信息,但“理解力”仍然是一种稀缺……

巴菲特的新主张读书笔记范文

  格上理财导读:巴菲特是现代史上最成功的投资大师,他的投资思想、智慧和业绩为全球数以百万计追随者所津津乐道,而且是愈久弥香,具有永桓的魅力。本书的出版人是这样描述这本书的:“今天的投资者能获得很多信息,但“理解力”仍然是一种稀缺资源。理解并实践真正有效的投资理念,你将发现书中所阐述的原则是最棒的,而且百试不爽”。

  巴菲特是现代史上最成功的投资大师,他的投资思想、智慧和业绩为全球数以百万计追随者所津津乐道,而且是愈久弥香,具有永桓的魅力。本书的出版人是这样描述这本书的:“今天的投资者能获得很多信息,但“理解力”仍然是一种稀缺资源。理解并实践真正有效的投资理念,你将发现书中所阐述的原则是最棒的,而且百试不爽”。

  巴菲特本人浸透了价值投资思想,而且他整个投资生涯都在践行这一思想。

  巴菲特受格雷厄姆、费舍、芒格三人思想影响最大,在他们三人思想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投资思想和原则。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理论和精神上的导师。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理论的核心是“边际安全性”,这也成了巴菲特投资的框架和灵魂。他于1934年与戴维.多德合作完成的《证券分析》,这本书被誉为投资者的圣经,也奠定了价值投资理论在证券行业的重要地位。格雷厄姆是这样表述边际安全性的“第一条勿亏损,第二条记住第一条”。巴菲特非常信奉格雷厄姆的理论,巴菲特说:“在我第一次读到这一理论42年以后,我仍然认为它非常正确”。

  第二位对巴菲特产生重要影响的是费舍,费舍也是崇尚价值投资的投资大师。他与格雷厄姆主要区别在于,格雷厄姆是量化分析家,只强调可计算的因素,他的书中有许多财务报表和统计表,他所强调的公司内在价值有详尽的数据作为支撑,存在问题是这些数据是过去式的,而且是静态的。而费舍是注重质量的分析家,他强调那些他认为会提高公司价值的因素,主要是公司前景和管理层。费舍强调对公司未来预测,主张集中投资,他认为“投资成功依赖于找到某些公司,这些公司在至少六、七年的时间里,在销售和利润方面都能高于平均的增长水平,持有几家杰出公司的股票,胜过持有一大堆成绩平平的公司的股票”,而格雷厄姆主张分散投资。费舍的问题在于缺乏数量分析,比较模糊。

  芒格是巴菲特的合伙人,是他影响巴菲特接受费舍的思想。芒格投资理念是:“为高质量的公司支付公平的价格是值得的”。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是一种综合体,是从质量上了解公司及其管理层和从数量上了解公司的价格和价值的方法的结合。巴菲特说“我是15%的费舍和85%的结合”。

  巴菲特在投资实践中形成自己独有特色的4类12条投资准则。

  第1类是商业原则,含义是把股票当作商业分析,巴菲特真正贡献在于挑选公司而非股票,巴菲特认为购买整个公司和购买公司的股票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不同。

  第2类是管理原则,通过分析公司的管理是寻找好公司的重要方法。

  第3类是财务原则,财务准则是为股票寻找安全边际。

  第4类是市场原则,是寻找公司的内在价值和买入时机。以收购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为例,从商业准则看,可口可乐业务相对简单,而销售系统无与伦比,公司保持一贯经营。

  从管理准则看,公司有坦诚管理层,一直是理性管理,公司抵制行业惯性。从财务准则看,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在增长,1美元至少创造了1美元价值,有很高安全边际。从市场准则看,公司的价值一直在增长,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特权公司,能以有吸引力的价格购买。

  在管理投资组合方面,巴菲特信奉费舍的投资理念暨集中投资和集中持股。集中投资和集中持股在投资者中存在争议,传统的管理投资组合仍然是指数化投资,它以现代投资[-2.09% 资金 研报]组合理论为基础。集中投资意味着选择少数几只经过长期努力有可能创造高于一般水平的收益的股票,这种方法能大大超越指数的概率。概率论是构成集中投资理性的数学基础。包括书中介绍了的帕斯卡和弗迈特的决策理论观点,贝尔决策树理论,凯利最优化模型。概率论对投资影响是1、计算概率,2、根据新的信息作出调,3、决定投资多少,4、等待最好机会。概率论是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数学工具。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也以概率论为数学工具,包含风险、分散化和有效市场为三大要素,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显然已经过时了。任何选择巴菲特所运用的集中投资哲学并获得成功的人,都‘必须先脱离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框架。虽然运用集中投资理论也可能做得比市场更糟糕,但投资是理性产物,持有几家杰出公司的股票,胜过持有一大堆业绩平平的公司的股票。

  股市是反映投资者人性两大弱点一一贪婪和恐惧的大舞台。投资者的情感比公司的基础情况,对股票价格有更明显的影响。行为金融是一项调查研究,它试图借助心理学理论解释市场无效性,试图解释人们思想不合理的原因。人们判断失误是由于过度自信,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不仅自己做出愚蠢的决策,而且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对市场有很大的影响。过度反应同样导致愚蠢的决策。不理性是人性的本质,要完全了解市场和投资,我们就必须了解行为金融,了解自己不理性的一面,这与阅读平衡表和收入报告一样重要。

  巴菲特认为格雷尔姆和市场先生教会了他远离市场情绪的愚蠢。巴菲特根据信息作出理性选择,他相信自己能通过决策最终的成果。他了解风险的因素,并满怀信心接受各种后果;他对市场情绪保持警惕,而又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他是那种拥有冷静、耐心和理性的成功者性情的人。

  1956年,巴菲特以100美元投资合伙公司起家,13年后,他的资产达到2500万美元,在2000年,巴菲特的净资产超过300亿美元。巴菲特投资成功的神奇之处在于他的投资每年都在增长,从未亏损,不是几年而是几十年,充分展示复利价值投资的魔力。

  1962年,美国快递公司几乎一夜之间从每股65美元跌到了35美元,巴菲特投资1300万美元,两年净赚2000万美元。这一经典案例验证了格雷厄姆的投资名言:当一家有潜力公司的股票市价低于其实际价值时,要立刻行动。

  1969年巴菲特控股伯克夏.哈撒韦公司,开始他更加神奇的投资经历。60年代巴菲特收购了3家保险公司,他还陆续收购了赛氏糖果店、内布拉斯加家庭用品市场、波舍姆店、斯格特和费兹公司、管理者喷气公司,巴菲特在收购公司要求对方具备的所有品质,在巴菲特自己的公司都能得到体现。巴菲特长期以来的目标就是保持公司帐面价值15%的年率增长,这一比率远远超过美国公司的平均回报率。

  巴菲特在过去几十年购买的普通股票都是股本数额大的,以美国为基础的公司,巴菲特总是强调经济的确定性,而且他更倾向于国内熟悉透明的会计标准,而不是国外难找的模糊的会计标准。巴菲特很少投资高科技公司,他说:“说到微软和英特尔,我不知道10年以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而且我们也不想玩那种对手占优势的行业”。

  芒格也持相同见解。高科技公司存在高的价格收益比,高的价格,以及没有股息,高科技公司股票没有足够的边际安全性,以及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这些都是违反巴菲特投资思想的灵魂的。

  巴菲特对待高科技公司的态度受到作者含蓄的批评,作者认定巴菲特准则是向任何公司、任何行业、任何市场进行投资很有价值的路标,巴菲特12条准则有10条可以调整,而高科技公司经过调整,是能够符合巴菲特投资12条准则的。如美国在线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它就有很高的利润边际安全性,有良好发展前景,有坦诚和理性的管理层,还有技术特权因素。作者认识到选择高科技公司是21世纪的特权,因此超越巴菲特成为可能。

  巴菲特为什么会在那么长时间里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可能有人认为他拥有炉火纯青的投资技术和高效率的投资行为模式让他成功。的确技术和行为模式非常重要,但技术和行为模式是可以学习的,可以模仿的,而且关于巴菲特的书也已经很充足了,但与巴菲特比肩的价值投资者却没有。在巴菲特身上一定有超越常人的特质,我认为就是他孩子般很好的状态和他超越大众的投资境界。人在投资时无法摆脱贪婪和恐惧的人性弱点的影响就象人在地球上无法摆脱地心引力一样。

  而巴菲特做到了,因为他有单纯可爱的很好的孩子状态,孩子是不会陷入贪婪和恐惧状态之中的,他们就象纯净水一样纯净,没有受到诸如生产关系、资本关系等物质利益关系的约束和浸染。孩子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一种感性的、形象的,身心合一的学习能力,而且孩子有特别化繁就简的能力,他能把要学习东西简化成简单的形象的东西,在投资中,能看到简单的形象的图像比得出抽象的理性的结论的效率要高得多。

  真理是质朴的,孩子的心也是质朴的,从这一点说,孩子的心更贴近真理。而且孩子是一种空杯心态,在专注前提下,孩子有利于调动他的潜能,学习效率更高,而思维固化的成年人则要困难得多。巴菲特保持孩子般很好的状态不是表示幼稚和无知,而是代表一种最好的学习状态,一个成年人能保持孩子般状态与他的性格、心态和成长经历等因素有关。而且巴菲特非常理性,不会犯无知的错误。

  同时,巴菲特还能保持超越大众,出神入化的投资境界。由于巴菲特对投资事业桓久的热爱,也由于他很好的学习状态,他对人性、资本市场和投资规律理解得非常深刻。

  由于真正的理解,他表现出对市场和规律的尊重,也就是他心中有道,眼中也有道,他的思想和行为浸透了理性。由于对市场的尊重,他对市场看得更加透彻,他对投资就更为自由和洒脱,从投资的必然王国走向投资的自由王国。而状态和境界是很难用语言准确描述,是属于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形而上的东西,而且也不能简单地学习和模仿得到。因此,我们能读懂巴菲特的书,但我们仍然不是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