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读后感【热】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心树》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爱心树》读后感1 读了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写的《爱心树》后我恨受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心树》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心树》读后感1
读了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写的《爱心树》后我恨受感动。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棵树,她衷心喜欢一个男孩,男孩每天都到树前去吃苹果捉迷藏,靠在她的树干上……树好开心呢!可是男孩一天天长大,他对树的要求也愈来愈多,树则尽其所能地一再施予。许多年过去,男孩已经没有变成垂暮的老人,疲倦地回到大树的身边。大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他,只是让男孩坐在自己的树墩上,好好休息……
我感觉书中的大树就像我们的父母和老师,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老师为我们启智。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那棵爱心树,在我们需要他们的任何时候,他们都会无怨无悔地帮助我们,支持我们。他们像一盏盏不灭的明灯,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而我们就是那个“贪得无厌”的男孩,有了快乐独自享受,一有困难,一有挫折,才会想起他们,想要他们帮助自己。
苹果树的“有求必应”让人感到无比的心酸,父母不也一样吗?父母总是无怨无悔地满足我的一切要求,而且永远不求回报。想想我们做子女的,接受着父母慷慨的给予,享受着幸福,一天天长大了,却又对这种爱的奉献无动于衷,天下所有父母都在不停的'给予中得到快乐,在一天天期待中衰老。男孩的自私与苹果树的无私在催促着我们:爱自己的父母吧!
让我们学会去爱自己的父母吧!他们十分辛苦。我们不能做那个男孩,我们应该做善良、心中有爱的大树,就算做不了大树,那就让我们做棵小小的爱心树吧,不但要感恩并回报关心和爱我们的人,还要奉献更多给需要关心和爱的人们!
《爱心树》读后感2
端午假期,我读了绘本——《爱心树》。
这本绘本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和一棵大树的故事。孩子很喜欢大树,而大树呢,也很喜欢孩子。小男孩几乎每天都会跑到树下收集树叶,做成各种标本,也常常爬上大树,在树上荡秋千,与大树玩捉迷藏。累了、倦了,还会在树荫底下休憩打盹儿。大树和孩子互相陪伴,嬉戏,孩子很开心,大树也很开心。但是,时光流逝,孩子慢慢长大了,不再与大树一起玩耍,大树感到很孤寂。
有一天,孩子回来看大树,大树对他说:“来吧,孩子。再到我的树上荡秋千,或者到树阴底下睡会儿觉。”“我已经长大了,不再玩这些啦,我需要一点儿钱。”大树回答:“我没有钱,我只有一些苹果和树叶,你把苹果摘下来卖了吧!”孩子爬到树上,拿走了大树的苹果,高兴地卖了钱。后来,孩子接二连三地拿走了大树地树枝和树干,去自己享受了。只有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才想到了大树。最后,孩子变老了,走不动了,他又来到大树跟前,而大树呢,只有一个老树墩了。大树看见孩子,就热情地招呼他,“来吧,到我这里来坐一会儿吧!”孩子说:“可以啊!”孩子就坐到了大树墩上,这时的大树是那样的高兴和激动。
读完这本绘本,我觉得文中的那棵大树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文中的那个孩子就像我们。孩子只有碰到困难和坎坷的时候,才会来找大树;而大树,一直都是无私奉献着,尽全力支持孩子。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大树都是尽其所有付出,可大树自己却从未向孩子索求过什么,他只是热切地盼望能见到自己的孩子,见到了,就高兴,心满意足。其实,我们的'父母就是那棵爱心树,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懂礼貌,做一个懂得感恩、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老师点评:雨曦是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好孩子,她通过读《爱心树》,明白了要孝敬父母,关爱他人。老师也希望你在《爱心树》的启发下能早日感受到给予的快乐!
《爱心树》读后感3
在这个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让我回味无穷的书——《爱心树》。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虽然这本书很薄很薄,我也只需用3分钟就可以把它看完。但是这本很薄很薄的书却让我陷入了沉思。这本书主要是说:有一棵大树它非常喜欢和一个小男孩玩耍。每次和小男孩玩耍的时间,它都觉得很快乐。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了,孩子陪大树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孩子对大树的要求却越来越多,第一次要钱,第二次要房子,第三次要船,每一次大树都满足了他的要求。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大树都尽自己的能力去满足他,当大树看见孩子得到自己的帮助而开心的样子,大树也会觉得很开心。我刚刚买到这本书的时候,引入眼帘的是封面上的的一句话——“看了这本书后,孩子会更爱妈妈。”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对极了,百分之百的正确!确实如此,看了这本书后,孩子会更爱妈妈。因为这本书中的大树就是妈妈的化身,而我们就是那个孩子。
可当我们常常向妈妈伸出小手,向妈妈索取东西时,我们是否想过:妈妈能把这样东西给我们的时候是需要付出什么的吗?汗水还是什么别的吗?当然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想过,我们只知道去享受得到这件物品时的快乐,从来没有想过妈妈。然而妈妈呢?她对我们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不求回报,只要看到孩子快乐,她就感到满足了。
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立刻就被大树的无私、不求回报给感动了,但是让我最为感动的还是——当大叔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男孩时,它还是觉得很快乐。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一样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大树对小男孩的爱,就如同父母对我们的爱一样,那么的无私,那么的慷慨。所以我要向大树的学习,做一棵小小的爱心树。简评:透过文字,挖掘出了内在的美丽!书如生命的营养,它让爱书的人开花。
《爱心树》读后感4
《爱心树》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简短但却耐人寻味的故事。一棵大树很爱一个男孩,经常向他提供许多他用的着的东西。而男孩虽然经常接受大树的奉献和施舍,但却根本没把大树当一回事。最后大树被男孩整棵砍倒,只留下一小截树桩,可是却没有丝毫怨言,后来男孩事业无成,仅剩木桩的大树也依然默默无闻地给男孩当了一个能让他静静坐下来休息的座椅。
我不敢想象,一棵苍天大树,他完全可以在男孩吃它的果子,摘它的叶子的时候用力甩动枝叶将男孩甩下来,让他终身残疾避免以后被砍倒的.事实。再或者是在男孩即将挥动斧头要砍自己的时候,用枝条重重地抽打他的手,给他以严重的教训,让他再也不敢打自己的主意。可它没有,哪怕是在自己作为树的生命的最后时刻,它依然无怨无悔地给男孩当了座椅。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且毫无怨言,这是一种多么浩瀚和深沉的大爱啊!
大树其实就是大自然的代表,而男孩就是贪欲旺盛的人类的代表。起初人类对大自然的奉献感激不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便开始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开始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面对人类的行为,大自然也是一直忍气吞声,默默地接受这一切。可是大自然不同于文中的大树,它可不会一直忍让下去,咱们中国有句俗话,虽然浅显易懂,但是却以针见血:“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关系,如今人类已经埋下了这个因,那这个果,大自然是迟早要报的了。
看着看着,我又想到父母、朋友、孩子。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不是无牵无挂的,父母给予其生命,老师为其启智,朋友为其排忧解难。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的那棵爱心树,在我们需要他们的任何时候,都会毫无怨言地帮助我们,支持我们。而我们,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多像那个男孩,有了快乐独自享受,一有困难,一有挫折,才会想起他们。
《爱心树》读后感5
今天老师给带着我们一起看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爱心树》。
《爱心树》里有一棵树,它十分喜欢一个小男孩和她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不仅不像小时候一样天天来陪伴树,而且还一再向大树索取,慢慢地把树推上绝路,最后树什么也没有了,小男孩也变成了老男孩,他坐在树桩上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也让我有了很多的思考。
故事虽然很短,但是含有深刻的道理。其实这棵树就是我们的妈妈或爸爸,我们就那个自私自利的小男孩。我们一次一次地向父母索取,父母为了让我们开心,就尽量帮我们实现,但是有些父母的经济情况不好,所以有些要求不能满足孩子。这些孩子有的无理取闹,有的离家出走,还有的`甚至长大以后不赡养父母......其实他们的行为都是不对的,父母已经尽力了支撑着这个家,我们也应该为个家尽一份力,这份力不一定要挣钱,你可以帮父母干一点活,努力把自己的学习提高,这都是父母快乐的源头。
爱心树总是在重复一句话——“快乐”,是因为每次她都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快乐是她最大的快乐。直到最后还是“好快乐,但不是真的”。虽然这句话看起来有些矛盾,但它着深刻的含义。同学们议论一番,明白了树快乐是因为她再一次帮助了男孩,但不是真的是因为男孩又会好久不来看她了,树又会忍受寂寞,还有让她不快乐的是下一次男孩来了,她又能拿什么给他什么呢?
同学们珍惜自己的父母吧,他们每天都在为了我们的快乐而付出他们的生命啊!
《爱心树》读后感6
放暑假了,妈妈给我买了很多书,我很喜欢读《爱心树》,反复读了好几遍,故事是这样讲的。
从前有一个男孩经常到一棵大树下玩耍,每天都会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是森林之王。他常常爬到树上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的苹果,和大树捉迷藏,累了就在树阴里睡觉。大树很喜欢这个男孩子,陪男孩一起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男孩渐渐长大,他经常来向大树要东西,大树都很高兴的满足了他的要求。后来男孩来看大树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来找大树,大树把果实,树枝,树干都给了他,帮助男孩实现一个又一个的愿望,直到最后大树只剩下一个树桩,但是大树仍然很快乐。后来这个男孩在外边累了,依偎在大树旁休息说心里话。大树仍然陪着他,给他依靠。
我认为大树像妈妈,男孩就是妈妈的孩子。孩子小时候只会索取,不懂奉献。妈妈只会给孩子东西,却不要求孩子回报。我觉得所有的妈妈都很伟大。我想等我长大了,要对妈妈好些,让她开心的生活。
3爱心树读后感《爱心树》这本书讲的是一棵大树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书中讲到,大树能够实现别人的愿望,于是这个小男孩就不断地向大树提出要求,索要各种各样的东西。大树为了满足小男孩的欲望,连自己的树干都砍下来,送给了小男孩做木船。就这样,小男孩还不满足,还要大树给他提供一个能够休息的.地方。最后,大树只好将自己剩下的树墩都拿出来给小男孩当凳子用。
如果说这个故事里的小男孩代表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小朋友,那么那棵大树代表的就是过分溺爱孩子的大人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小朋友,一定要体谅家长的辛苦,向大人提出各种要求之前,一定要想一想这个要求过不过分。千万不能像书中的小男孩一样,只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看到什么、想要什么就要求大人买下来,或者只顾着和别的小朋友去攀比,而从来都不考虑家庭的承受能力。
《爱心树》读后感7
今天,我读了《爱心树》这本书,大家可能会有所疑惑:“树怎么会有爱心呢?难道是树上长满了爱心吗?”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棵大树十分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也十分爱戴这棵树,每天跑到树下嬉戏玩耍、在树荫下睡觉。可是时光飞逝,小男孩长大成人,当他一无所有的时候,向大树索要需求的东西,它总会毫不犹豫地答应。最后,孩子老了,只想找个地方坐坐,大树又答应了他,大树很快乐。
读完了这个故事,它虽然十分简短,却让我一下子明白了许多,懂得了许多,俗话说得好:“小故事,大道理!”让我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是:“把我的树枝砍断吧,用它做船,你就可以航行到远方去了;大树很快乐!”故事中的那棵树,它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助小男孩度过困难,他却一声不吭地走了,连一句感谢的话都不说,直到后来,还忘记了这棵大树。这就像是比喻生活中长大成年的儿子忘记了养育自己多年的老母亲。这不是一棵普通的大树,它和某些人一样,充满着一颗爱心,和雷锋一样,同样拥有着高尚的品质。我们应该用一颗充满温暖和爱的心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不去索要需要的.报酬,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巴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是啊,我们应该学会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去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现在,我明白了,解决了刚才的问题,这棵树不是长满了爱心,而是充满了那个小男孩所没有的爱心,爱是无价的,更是宝贵的,有它的人要长期保持下去,没有的人要学会去拥有。爱,真伟大!
《爱心树》读后感8
这个周末,我读了一本书。这是一本儿童读物,叫《爱心树》。说不定你们小时候都读过这本书,但一定没读懂这本书的最终意义。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谢尔希尔弗斯坦,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集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于一身。这本书虽是绘本,却有一个大道理。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儿。男孩儿每天会跑到大树下和它一起玩耍。但在孩子长大后,他不但不回报大树,反而一次次像大树索取,最后大树被折腾得只剩下一个老树墩。它最后却把仅剩的那个老树墩让给了那个孩子,让他坐在那儿休息。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想对大树说:“大树啊大树,你怎么就那么傻啊!小男孩一次次向你索取,你也可以拒绝呀!”
我还想对文中的小男孩说:“小男孩儿,大树已经向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不但不回报他,反而得寸进尺,你难道不害臊?”
其实,这个故事还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这棵大树比喻的就是那一位位慈爱的.父母啊,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放下一切,不断的付出,他们是多么的伟大啊!
这时,我突然联想到,小时候我有一次发高烧了,在睡梦中叫了起来,说着胡话,睡在身旁的爸爸从睡梦中惊醒,摸了摸我的额头,烫的吓人,立马跑到隔壁房间,叫醒了正在睡觉的妈妈。爸爸连忙背起我,在妈妈的护送下把我送进了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说没啥大碍,这时爸妈才松了口气。爸爸把我抱在怀里还时不时的问我,哪里不舒服,哪里难过之类的。这时我发现爸爸已满头大汗,为了我他们操碎了心,连觉都没睡。谢谢你们,爸爸妈妈。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爱,失去了永远就不会再回来了。
正如唐朝诗人孟郊所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爱心树》读后感9
我今天带了一本书回学校和我的同桌一起看。书名叫《蓝兔子的秘密树洞》,里面的故事可多了!比如:《巨人的花园》、《半只鸡》和《长袜子皮皮的故事》等。
其中我们最喜欢的就是《爱心树》,这篇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和一个男孩儿是好朋友。每天男孩儿都跑来和它一起玩,他们很快乐。可是随着时光流逝,男孩儿长大了。大树感到了孤寂。一天,孩子来看大树,"我需要一些钱。"于是大树把自己的苹果给了孩子。后来又一天,长大了的孩子来了,"我需要一幢房子。"于是大树把所有的树枝都给了孩子。又过了很长时间,孩子又回来了,"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 于是大树又把自己的.树干给了孩子。又过了很久,已经变老了的孩子回来了。"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我太累了",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我们读完爱心树以后,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令人伤心又动人故事,男孩不停地向树索取,树为男孩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非常快乐。而且连鑫还告诉我这里边最感人的是,爱心树,因为它付出了所有小男孩想要的东西。并且我们觉得“我现在只有一个老树墩真是抱歉”这段话实在是太感人了,大树给小男孩东西的时候,大树依然很快乐,因为一定要乐于帮助的。如果真的有爱心树的话,我会每天给大树浇水、施肥、上土等等,这样才能让大树健康的成长,同时就觉得我们的父母就像爱心树,无私的为我们服务,无私的给我们爱,直到死。
啊!这种爱一直帮助着我们,呵护着我,让我们 幸福快乐。在这儿,我衷心的对爸爸妈妈说 :我爱你们!
《爱心树》读后感10
从前有一颗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男孩儿每天跑到树下,采集树叶做王冠。
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
吃树上结的苹果。
同大树捉迷藏,累了的时候在树荫里睡觉。
小男孩儿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
但是时光流逝。
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有一天孩子来看大树,大树说:“来吧,孩子,爬到我身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玩一会儿,你会很快活的`!”
“我已经长大了,不爱爬树玩儿了,”孩子说,“我想买些好玩儿的东西,我需要些钱。你能给我一点儿钱吗?”
“很抱歉,”大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把我的苹果拿去吧,孩子,把它们拿到城里卖掉,你会有钱,就会快活了。”
于是孩子爬上大树,摘下树上的苹果,把它们拿走了。
大树很快乐。
就这样,每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他才会来找大树,寻求帮助,砍掉大树的树枝盖房子,砍断大树的树干做了一条船,驶走了。
大树很快乐……
但是心里却有些……
又过了很久,那孩子又来了。
“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希望还能给你点儿什么东西……但是我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真是抱歉……”
“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
“那好吧,”大树说,它尽量把身子挺高。“你看,我这个老树墩,正好叫你坐在上面休息,来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于是孩子坐下了,
大树很快乐。
这个故事很感人,大树很爱这个小男孩,它把它的所有都给了这个小男孩,它对这个小男孩的爱是无私的,就像妈妈一样。
《爱心树》读后感11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棵树,终将衰老,终将死亡。要紧的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在世界上走一回,我们将收获什么,留下什么,值得深思。
这本书主要是说:有一棵大树它非常喜欢和一个小男孩玩耍。每次和小男孩玩耍的时间,它都觉得很快乐。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了,孩子陪大树玩耍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孩子对大树的要求却越来越多,第一次要钱第二次要房子,第三次要船,每一次大树都满足了他的要求。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大树都尽自己的能力去满足他,当大树看见孩子得到自己的帮助而开心的样子,大树也会觉得很开心。
我刚刚买到这本书的时候,引入眼帘的是封面上的的一句话——“看了这本书后,孩子会更爱妈妈。”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对极了,百分之百的.正确!确实如此,看了这本书后,孩子会更爱妈妈。因为这本书中的大树就是妈妈的化身,而我们就是那个孩子。可当我们常常向妈妈伸出小手,向妈妈索取东西时,我们是否想过:妈妈能把这样东西给我们的时候是需要付出什么的吗?汗水还是什么别的吗?当然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想过,我们只知道去享受得到这件物品时的快乐,从来没有想过妈妈。然而妈妈呢?她对我们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不求回报,只要看到孩子快乐,她就感到满足了。
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立刻就被大树的无私、不求回报给感动了,但是让我最为感动的还是——当大叔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男孩时,它还是觉得很快乐。还有,树就像我们的父母,我们向他们索取了那么多,难道不应该感恩,不应该回报他们吗?我们不能总被施爱,我们应当学会感恩。如果一个懂得爱的人,那这个人就一定会感恩。
《爱心树》读后感12
从前有棵大树,它喜欢上了一个男孩,男孩每天都会跑到树下玩。大树很快乐。
时光流逝,孩子已经是个少年了,他需要一点钱,大树让他把身上的苹果拿去卖。大树很快乐。
很久以后,三十而立的孩子来了,他需要一座房子,大树就让他把树枝砍断盖一座房子。大树很快乐。又过了很久,五十不惑的孩子来了,他需要一条船去远方,大树就让他把树干砍下来做一条船去远方。大树很快乐。
后来,六十而知天命的孩子又来了,他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一坐,大树让他坐在自己仅有的树墩上。大树很快乐。
这就是《爱心树》的故事。这本书一共只有一千多字,但内容精彩,语言生动,以图文并茂的新颖方式展开描写。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人性,刻画出了一棵伟大、无私的大树,反衬出一个自私自利、贪婪的`孩子。作者以树喻人,在大树身上,仿佛看见一个母亲的身影,无私、无怨、无悔、无微不至地关爱那个孩子,孩子需要什么,大树就尽自己最大能力给予,不求回报。
其实,爸爸妈妈都是一棵棵爱心树,给了我们蜜一般的温暖。在我们受到挫折、遇到风浪时,为我们遮风挡雨;在我们受到打击、碰见困难时,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鼓舞;在我们学习不好时和我们一起冲破难关,生病时对我们嘘寒问暖,为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在我们之中,有些孩子也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样,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论父母怎么关爱他们,他们还是挑三拣四,长大后像寄生虫一样依赖着父母。真希望这样的人也看一看这本书,关心、回报自己的父母。
《爱心树》读后感13
今天,我读了一篇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写的童话故事,名叫《爱心树》。它使我想到了我的家人,我的老师,还有身边充满爱心、无私奉献的人。读完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爱心树》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有一棵树,它很爱一个小男孩,那个小男孩整天在它的身边玩耍、嬉戏,就像在母亲的怀抱里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时间飞快地流逝着,男孩长大了,他不再找大树玩了,大树经常感到十分寂寞。后来,小男孩终于来了,可他说自己需要钱,大树将自己的果实给了他,男孩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下次再来的时候,他把大树的树枝拿走了,原因是他要盖房子,成家立业。可后来,小男孩又把大树的树干做成了船,去周游世界。这棵树就这样变成了树桩,但它始终都是快乐的,因为它满足了小男孩所有的`愿望。当小男孩老了以后,回到了那里,这时他是劳累的,大树挺直了身子,让小男孩在它身上休息休息……
读完这篇文章,我泪流满面。我被大树那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感动了。但最能打动我的,还是大树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小男孩后,它还是快乐的。同时,我也为小男孩自私的索取而没有任何回报感到羞耻。在生活中,我觉得我的亲人、老师就是那棵大树,而我就是那个自私的小男孩,只是一味地接受,并没有报答,还感觉理所当然,甚至还十分地挑剔,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我觉得那棵树既叫“爱心树”,也叫“母亲树”。它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无私地奉献着,给予着,从不求回报,不在乎自己的得失。她用宽阔的胸怀包容着我们,她就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棵小小的“爱心树”,每个人都奉献出自己的爱心,那么,这许许多多的小爱就会聚成一个大爱,这世界就会变成一个爱的海洋!
《爱心树》读后感14
读过许许多多的书,但有一本最让我难忘,就是《爱心树》。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和一棵树的故事。小男孩经常到一棵苹果树下玩,树很喜欢小男孩,每次小男孩来它都很高兴。可是男孩慢慢长大,很久没来大树下玩了,大树很想念男孩。后来小男孩终于来了,但是它不再爬到大树身上玩,他说他需要一些钱,于是大树让男孩摘下它的果子去卖,男孩摘下果子走了。之后很久没来,每当他来时,都会向大树索取一些东西。把大树的枝叶、树干砍了,最后只剩下一个树墩。最后小男孩老了,来到大树下,树抱歉地说什么都不能给他了,自己只剩下树墩了,小男孩说自己什么也不需要了,只想找个地方坐下来,于是树尽量挺直它的`树墩,男孩坐下了。
看了这本书,有点伤感,有点感动。伤感的是男孩一味地向大树索取,感动的是大树不计条件的付出。这个故事仿佛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就是那小男孩,父母就相当于故事里的大树。小的时候,我们总是一味的向父母索取,长大以后,离开了父母,却只有在遇到麻烦或者有求于父母时才会回家。无论什么时候,父母总是有求必应,没有任何条件的给予我们一切,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开心。虽然有时也会感到孤独,但还是很开心。
我想到了我自己,每天放学后都要买一根烤肠吃,夏天放学就买一根冰棒或雪糕吃。每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就没想到过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点事,只知道问他们要东西。今后我一定要做个孝顺的孩子,少索取,多奉献,也为父母做点事。
看了这本书,收获很多,希望所有的人都看看《爱心树》,希望天下的孩子都能够对父母多一点爱,少一点索取。
《爱心树》读后感15
《爱心树》,我静静地合上这本书。在文中,树其实是父母,他们老了,也许,小男孩老到快咽气的时候,他的父母还不知道,如果不是他们当初的溺爱,那男孩又怎会变得如此呢?孩子是无知的,他们应该在男孩小的时候就熏陶他,使男孩知道要回来,回来看看自已的'父母。男孩一定有过辉煌,但当灿烂的太阳不断烘托着他的时候,他,却再不想回家。没有感恩的心,它只能是一段空白的记忆。
走过这颗树,我回到了家里,不经意却发现妈妈眼圈泛黑,精神不振,连忙问:“你怎么了”“没事,一会儿就好了”。妈妈边说边用手用力搓了几下脸。“去睡会儿吧”“真不用”。但一会儿的功夫,妈妈竟趴在桌上睡着了,却想起昨夜凉风阵阵,身上干爽无比;看到床头那把扇子,一切都明白了,妈妈怕空调凉着我,很早就关了。忽然,一阵“阳阳,阳阳”的轻微喊声传入耳里,回头一看,难怪如此轻的声音,妈妈已熟睡了,嘴里竟还念叨着我的名字。不知道我在妈妈的梦里,是否还在被她照顾着。不禁想起以前妈妈对我的点点滴滴,心里情不自禁的有一股感激之情。记得我小的时候,家还没有拆迁,房子很小,夏天一到,特别热,家里也没有条件买空调,妈妈总是想着法儿帮我解暑,她会用冰块对着电扇扇,那一丝丝凉气便是我那个时候最美好的回忆。看着熟睡的妈妈,我悄悄拿起扇子,我要在妈妈醒来的时候给她一个惊喜……
树老了,男孩也老了,我们不能等到父母也老了,才想起回报,只要能做到的,都要尽力。感恩,为何不能从现在开始?
其实,感恩,也是一种态度。有能力时,应为社会COM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