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师专用课件资料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爱莲说 课件 专用 教师 资料

管理员

摘要:

爱莲说教师专用课件资料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衬托的手法及其作用。  2、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知识与能力: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及意思,积累文言词……

爱莲说教师专用课件资料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衬托的手法及其作用。

  2、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知识与能力: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及意思,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用读贯穿全文,领悟课文内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教育学生在当今社会也应“出淤泥而不染”。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体会莲——君子的美好形象。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正衬与反衬的写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情景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以“荷花”为题材的中国画,创设教学情境。

  2、导入语: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3、引出周敦颐爱莲及课题。

  二、了解课题 作者

  1、“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

  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2、周敦颐(1017.5.5~1073),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三、听读朗诵 检查自学

  1、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在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下画上横线。

  2、让学生利用工具书、互相交流解决难读难写的字。

  甚蕃(fán) 淤(yū)泥 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yāo) .....

  亵(xiè)玩 隐逸(yì) 噫(yī) 鲜(xiǎn)有闻 ....

  四、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

  1、世上可爱之花是否只是莲花一种?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几种花?

  2、作者提到的几种花在生活中分别象征什么?

  五、再读课文 体悟感情

  1、文中“我”为何对莲花情有独钟呢?课文哪些句子对莲进行了直接描写?说明了莲花什么特点?

  (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可亵玩焉”)

  2、作者之所以爱莲,不仅因为莲花的姿态美丽,更是因为莲花的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个长句呢?

  明确:敬佩、赞美之情。(师生共同朗读这一长句,要读出敬佩、赞美之情。)

  3、你认为莲花美在何处?请用自己的语言说出。

  六、深入探究,升华情感

  1、前面我们说过“说”这种文体偏重于议论,那么《爱莲说》这篇课文,哪一段偏重于议论呢?请找出直接议论莲的句子。

  (明确:第2段对菊花、牡丹作出评论,表明感情。直接议论莲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作者为何在写莲时,多次提到菊和牡丹?他们分别代表怎样追求的人?

  (这里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衬托自己对莲的喜爱,衬托莲的品德高尚。隐逸者、富贵者,) ..

  3、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决定的,不同的情感志趣,决定了对花喜爱的差异,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人分别持什么态度? (对富贵者持鄙弃态度,鄙视他们追求荣华富贵,追名逐利;对隐逸者持敬仰态度,但否定他们的隐居做法,作者对君子则持肯定、赞赏态度。)

  4、 “噫”是一个叹词,表示感慨,作者在结尾发表了自己的感叹,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引领下文对不同爱花人的品评。(分别是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一问一叹,感叹洁身自好的人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表达了自己要象莲花那样做个洁身自好的人。)这三句话在朗读时语气应如何把握?(明确后齐读这三句)

  明确:第一、二句读出感叹的语气。第三句要读出嘲讽的语气。

  (齐读全文。要求语气舒缓,抑扬顿挫,富有感情。)

  5、教师总结: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莲,花之君子者也”这....

  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板书“花之君子者也”,“托物言志”)我们读这句话时,要读出由衷的赞美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拓展延伸 链接生活

  1、结合自身环境,说一说所知道的“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

  屈原 (约前340~约前277) 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传为湖北秭归人。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谮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 -- 「端午节」。重要著作有《离骚》、《九章》《爱莲说》教师用教案、《天问》等赋,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李 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能体现他不愿与官场的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陶渊明宁可不踏仕途之路,也不愿为了追名逐利而出卖灵魂,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将自己寄情与山水田园的悠然。

  于 谦 在黑暗(宦官势力)的压迫下依然两袖清风

  朱自清 “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故事。朱自清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此此,朱自清身患重病,又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了自己的名字。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疗无效,12日逝世。那时他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配合给的美国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