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选科 心得体会

管理员

摘要:

2023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精选2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高考……

2023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精选2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1

  在本次为期四天的线上培训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我对新高考有了全新的认识。培训期间在课程教学改革、高考改革专家的引领下,我们从高考综合改革政策、学生选科和走班实施策略、新高考改革招生录取模式以及单元学习设计和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学习和研修。此次培训让我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新高考下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育人的重要性。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还要有具备指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特质和潜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适应新高考的挑战。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2

  金秋时节,金桂飘香。我于9月17、18日参加了XX市组织的20XX年高中“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第二期的培训。

  “认识新高考”

  本次培训分为专题报告,分组研讨和经验交流三种形式。9月17日上午由XX教科院马明贵院长呈现了精彩的题为“坚守教育处新使命,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的专题报告。马院长从宏观政治的高度阐述的改革的迫切性,适应性,也同时从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选科走班实施,校本教研开展等方面全面的,专业的给予我们所有的受训者如何应战新高考改革具体措施的指导。17日下午为分组研讨,每个小组人人发言,深入讨论了各个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选科走班和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成果和存在的困惑。18日上午,有来自夷陵中学,远安一中,枝江一中,小溪塔高中等八所高中的八位老师分享了各个学校的宝贵经验。

  “迎接新高考”

  通过本次受训,我收获满满,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新高考,更自信,更从容的迎接新高考。更合理更高效的开展系列工作。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3

  7月20日上午,在简单的开班仪式后,我们聆听了由西安文理学院舒荣教授做的题为《认同基础上的师德构建》的讲座。舒教授从国家认同,职业认同,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四个方面阐述了近现代师德的构建历程。通过聆听讲座,以百年党史和师德构建对社会发展作用为主线,使参训的每位成员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对师德构建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

  下午,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吕华兵老师做了题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吕老师以任务型教学的一则故事引入新课改的主题是由“教书”到“教人”,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发,对江苏省高考综合方案和江苏省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通过展示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视频,解析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课程本土化实施方案的实例,全面展示新课标下的新高考改革历程,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使参训成员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有了清晰的了解。

  通过第一天的培训,参训成员对师德构建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有了新的认知,收获满满,感受颇多,期待第二天的培训。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4

  今天下午,xx师范大学的瞿xx院长针对新高考的一系列问题向大家做了介绍。“新高考”的走向如何?不仅是广大师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每个高考家庭都关心的问题,对于今年即将入职的我们,也是首次直面新高考的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介绍,我省新高考从20XX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

  新高考的改革是当前国家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启动的,是在我国的教育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从快速普及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启动的。也可以看出,新高考的改革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变化。

  瞿院长也向我们介绍了新高考的内容与形式,针对xx省,从20XX年起,我省普通高考将实行“3+1+2”模式,不分文理科。“3”即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即1门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考生须从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参加考试;“2”即2门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考生须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而教育部要求的高考改革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作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还有一个较为大的变化是选考的两门采取了赋分制度。其实“赋分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新高考出现了“不分文理”的特点,学生能够选择的组合很多,但每一科的难度大不相同,采用赋分制,可以提升高考的公平性。具体如何选择,学生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擅长的科目,还要综合各个科目的难度。新高考下,选科就是一场“博弈”,赋分制只是将这场“博弈”的结果展现得更明显而已。

  而新高考的一系列改革对于各方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于高中教师,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教师必须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并且要对新高考足够熟悉,才能够在学习上指导学生如何选科,指导学生在高中时期提前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也要花心思。大学的录取将按照专业进行。如何引导家长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这将成为教师和招考工作人员亟待思考的一个课题。

  作为语文学科的老师,语文科目依然按照卷面分计入高考成绩,分数占比较重,且近些年来语文科目命题的广度、难度也会提升,在高考总分中的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所以说“得语文者得高考”。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入学前后的第一重要习惯,可以说“得阅读者得语文”。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立德树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听完瞿院长的对于新高考的分享,即将入职的我也深感身上责任之重,我还应该继续学习更多的有关新高考新教材的相关知识,以便应对以后的教学工作。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5

  在县教科局的统一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在天津市蓟州区进行的20xx年东西部扶贫协作教育人才能力提升培训——新高考综合改革专题研修班。本期研修班从8月10号报到到8月19号结束为期10天。我们先后聆听了蓟州区教育教学研究室的叶福元主任主讲《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效能——教师角色转变》,蓟州区教研室田继明教研员《聚焦核心素养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蓟州一中赵金奎主任《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蓟州区上仓中学南晓山主任《新高考“选课走班制”下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过程及其班级管理策略》。蓟州一中田学文主任《让梦想照亮现实——青少年生涯规划思考与探索》,蓟州一中副校长张秋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与实施》,蓟州区杨家楼中学杨立刚校长《新课程改革阶段性思考》。这些专家的培训,有理论有实践案例,有升华有数据支撑,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在天津市20xx年新高考改革全面铺开的`背景下,本次培训涉及到选课走班、生涯规划、考试评价、教学教研、学业水平测试等,一系列新高考改革如何做所面临的问题和操作层面上的做法。可以说,非常实用,启发性和指导性很强。忙碌的培训虽然匆匆,但不虚度,在这为期十天的培训中,专家老师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是沉甸甸的,干货满满!通过学习,加上自己的思路,我有以下几点感悟,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

  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一直影响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感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课堂自主权”回归问题。实施“选课走班”会让教师有更多的课堂教学自主权,当然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尤其对教师课程开发整合和研究能力要求更高。教师必须做到既专注于书本,又专注于实际,更要专注于学生的共同基础和基于个性的发展需求;既要研究本学科领域,又要跨界了解其他学科领域;既能把学生领进学科,又能让学生走出学科;既是教书先生,又是人生导师。这和以往教师的职业常态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人生发展从没有如此的密切相关。这才是真正从学科教学走向了学科教育、学科育人。教师要改造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模式,让任课擅长的学科领域,同时跨学段兼课成为常态。

  二、选课走班是依据中国教育现状、适合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蓟州区上仓中学南晓山主任的讲座,让我了解了走班制这种模式为:日常管理仍在一个固定的班级,称为行政班,但由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的教室,学生走班后上课的教室为教学班。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科目的不同到不同的教室上课,需要时自习也会在教学班上。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分层教学思想,实际上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中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是按学科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要求进行的。

  “走班”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并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走班制教学的实行,给每一位同学提供了结识更多老师的机会,在领略不同教师教学风格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成长奠定了基础,毕竟走班制给同学们带来了强大的学习资源。

  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走班制”教育,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尊重学生发展,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培养人才,但一个人的素质、环境等诸多方面均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差异,我们必须要按照他的素质、天赋、爱好和特长来加以实施教育,他的潜在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来进行教育。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现在时代的要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不断创新才会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才能适应教育多样化的世界性发展趋势。

  三、开发校本课程是变革课程体系的核心。

  只有课程改变,学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层面的课程变革,往往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上教与学层面的探索,而忽视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学校更是缺失对三级课程的深入整合,没有形成一套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做到整合各级课程校本化,让其符合国家层面的要求、符合校情、学情,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满足未来发展需要,才是课程变革的“牛鼻子”。同一门课程,给不同基础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学习方式,既可以按照学生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去学习,使每名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化。

  另外,课程的选择性不能不计划成本,关键是找准“选择性”和“计划性”的平衡点。我们不能因为过去的课程过度统一、缺乏弹性而将改革的目标误读成追求课程无限度的弹性和选择性,给予学生课程选择的权力更不能误导成学生所有的选择都必须得到无条件的满足。学生选择课程,是学会规划人生的过程,也是培养自己看待和处理问题的弹性、学会理性接纳现实条件、宽待他人和社会的过程。因此,在强调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中,学校课程的计划性不仅不能削弱,反而应该加强,因为实施这样的课程需要考虑的因素明显增多,计划的作用反而更突出。例如,即使学校资源条件较好,某一门课程的最低开班人数也必须要限制,追求选择性不能不计划成本。因此,学校在提供一门课程给学生选择时一方面要设定合适的人数下限,另一方面还要设定合适的人数上限。因为若选某一门课程的人数过多,学校也将难以安排。这样,有选择性的课程不可避免地也要附带一定的限制,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学生身上,他就要做好如果第一选择不能得到满足时的选择计划。而作为学校的计划来说,对一门课程选课人数的限制特别是人数上的设定是非常有讲究的,上限设得太高,等于没有进行必要的限制,学生的选择虽然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但学校课程安排面临的困难很大,有可能反而使更多学生的选择受到影响,造成计划性不够、调控力度太弱的结果;而上限设得太低,学生的选择被拒绝的过多,学校课程安排也许容易了,但太多学生的选择没能实现,造成计划性过强、控制过度的结果;而找准“选择性”和“计划性”的平衡点,则正是管理智慧大有用武之地的关键。

  结合我校实际,我认为,为了迎接甘肃省的新高考改革的全面实施,当务之急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一、学校应该尽快成立新高考改革领导小组,在进一步加强深入学习的同时,根据省、市教研室的指导意见,制定我校新高考改革拟行方案。并请专家进行指导修改,交全体老师讨论、学习。以便达到强化新高考改革理念,明确改革方向,统一思想,做到心中有数。

  二、要有计划的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对明年高一的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应有所考虑,对这些人员的培训要优先,要尽可能多创造交流、学习的机会。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听专家报告,也可以我们自己组织研讨会,请市、区教研室的专家,结合我校实际,去讨论操作层面上的一些东西。另外,我觉得班主任培训这一块非常重要,因为走班后对学生的管理是重中之重。新高考改革实施的第一年,首先是实现平稳过度,积累经验,学生稳定是前提。班主任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有更新观念,对学生有一定的指导能力,尤其是有一定的生涯规划教育水平。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6

  炎炎夏日,有幸能在线上聆听几位专家老师的讲座,我感触颇深。当下面对新课标的修订新高考政策的出台以及新教材的使用,因此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存在更多困惑和迷茫。通过此次线上学习让自己的很多问题都有了清晰的解答。使自己对新高考课标有了深入的学习,对新高考政策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设置,学生选科走班以及学生学习生涯规划等内容都有了很深的理解,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设计好每节课,注重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7

  20xx年8月27日至29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在教师培训基地举办的“20xx年新高考改革与课堂转型专题培训”,收获颇丰。下面简单说说学习的心得体会。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期间,学校邀请到了华林飞、左璜和廖飞等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给我们做了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

  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华林飞老师的讲座。华林飞是武汉教科院中学教研室副主任。同时他也是湖北省新课程改革培训专家,在研究新时期学生心理特点,优选教育方法上处于国内研究的前沿。

  华林飞老师的报告以《我的.亲民主义——关爱学生的技巧与智慧》为题,围绕“学会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生活实际,让教育回归生活”的主线,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师生关系中“为什么我们讲道理他们不屑一顾”“他们和我们并不拥有相同的价值观”“为什么他们喜欢《喜洋洋和灰太狼》”“真正的教育智慧蕴藏在生活之中”四个问题。华老师用高超灵活的教育智慧、生动鲜活的教学事例、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分享德育工作的点点滴滴,引起老师们的强烈共鸣。会场内笑声阵阵,掌声不断。

  为了让我们这些听报告的老师对教育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智慧认识,

  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几条建议。

  一、学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教育回归生活

  结合华老师的内容和我个人的理解,我想对于了解学生,回归生活,应该就是我刚才在上面的文字中所说到,要时刻和学生们保持亲密的关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促进心与心的交流,真正了解学生,关爱学生。

  二、学会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建构

  现在的教育已经不在是单纯的“灌输式”的教育了,需要我们在情景中去教育学生,这也是为什么我每周给学生们讲一个励志故事,因为我想通过这些故事来鼓励教育我班的学生,让他们在故事中得到成长,不过,我还需要学习华老师的体验教学思想,让学生们真正地去体验,让他们在体验中成长,才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更容易让他们接受这些道理。

  三、学会关爱生命,提升师生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

  我们是老师,但是我们同样也是人,华老师认为我们老师也要关注自己的幸福,我们的工作是神圣的,我们需要做好,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是否幸福,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而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孩子们需要全方位的提升,有些学校推行“半天上课,半天兴趣”的方式,非但没有降低升学率,反而升学状况越来越好。因为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上去了,学生愿意学,教师乐于教,成绩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四、学会互动技巧,互惠共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我想我从中的体悟是我们要平等地和学生们在一起,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真正和他们共同地成长起来。

  五、学会改变自己,不断调整心态,懂得宽容与忍耐

  华老师列举了好几个自己曾经遇到过的问题学生,他是如何转化他们的,从他故事中我感到华老师对孩子们的宽容和忍耐,恰恰是这点,让一个个有问题的孩子转化成优秀的学生,成就美好的未来。我想在未来的教学中,务必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毕竟我们教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更多需要的关心和爱护。

  六、学会励志,掌握有效励志方式,改变学生的人生态度

  关于志向的思考,对于新带的班级,无论良莠,华老师都会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写周记,比如第一篇周记就是《我的梦想》。他还会每周给学生讲一个励志故事,来提升学生对志向的认识,督促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我想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才会让学生们真正成长起来。

  七、掌握关爱技巧,用行动表达对学生的关爱

  爱,不能是无方向的,盲目的,应该找到合适的方法,比如处理一些学生矛盾,不能直接找他们谈话,而应该选择不同声色的方式挽救他们的关系,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尝试的,从中去感受关爱的快乐。

  八、学会以善致善,尽量减少“反教育现象”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的确不乏反教育的现象,我们很多时候不应该直接告知学生某些缺点,也更不能直言不讳的说出学生的问题,这样反而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反而对学生不好,而华老师的“对面的女孩或者男孩看过来”的方法,互相指出错误,利用集体的力量,对于学生的自我认识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九、学会捕捉教育时机,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总之,这次培训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提升学习的平台,帮助我们成为教育思想先进,教育规律熟悉,教育技能扎实,教科意识强烈,个体风格显现,富有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专家型教师。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对孩子光有爱是不够的,应该更要有教育智慧,就像华老师所说的,真正的教育智慧蕴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有改变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用智慧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我们一定能把学校营造成孩子的精神家园。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8

  20xx年7月14日至18日学校组织新高一和新高二部分老师奔赴河师大参加“新课程、新高考”培训,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倍感激动。

  14日下午主要是入住酒店熟悉环境,15日、16日是专家讲座,17日上午赴辉县凤凰山参观,下午乘车前往裴寨村红色景点参观学习。18日上午离新返洛。

  17日上午我们顶着骄阳酷暑赴侯德昌文化馆参观,该文化馆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新乡市辉县。侯德昌先生在书画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在书法方面尤善隶书。用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先生的话就是“其隶书早享盛名,近年复钻研篆籀,继正宇、苗子诸先生之后,以草篆名世。其结体如龙跳虎卧,变化莫测,其笔力直透纸背,似有千钧之力。”

  在绘画方面,精于山水。中央美院薛永年教授曾评之:“他的山水画,得益于太行山,也得益于北方传统。功力老到,结构严道,笔墨雄强,气势磅薄,有一种正大气象。虽然大多水墨淡色,不追求堂皇灿烂,但有一种恢宏大度的殿堂之气,代表了主流的气象。他无论画高山大川,逐是画边角近景,都高度锤炼,丘壑雄奇,树木茂盛,生机勃发,画出一种阳刚之美,突出了“至大、至刚、至中、至正”的精神。这是一种超越了小我的与时代共振的精神,不是山林气,不是书卷气,而是一种黄钟大吕、金声玉振的殿堂气。”

  17日下午依旧是烈日当空,我们一行马不停蹄奔赴裴寨村红色景点参观学习。裴寨村位于太行山丘陵地带,795口人。过去的裴寨村土薄石厚,十年九旱,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较差。2005年,裴春亮个人出资3000多万元,带领干部群众挖平荒山,建成了配套设施齐全的裴寨新村。2010年,张村乡党委政府以裴寨新村为依托,整合全乡23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15000多口人建设裴寨社区。

  在裴寨村感受最深的就是裴春亮。裴春亮是土生土长的河南省辉县市人。曾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村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裴春亮是一个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致富思源、无私奉献的“双强”村官,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代表。2005年,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后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为了彻底解决当地干旱缺水难题,个人出资5100万元和乡亲们共同奋战四年建成2。3公里长、容水达80万立方的拦洪蓄水水库,扩大高效农业种植面积,发展生态旅游让社区健康可持续发展。裴春亮带领群众经过十年的奋斗,让一个昔日省级贫困村成为全国新型社区建设的典范,实现了“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的目标。裴春亮自强不息,致富思源,决不让群众的信任打水漂。用无悔的付出圆百姓安居乐业的梦想。在奉献中,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奉献中,他奏响了社会进步的和谐旋律。

  经过两天的专题讲座学习和一天的参观研学,让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受益匪浅,我将充分汲取此次新乡行的营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的教学和生活中补足精神之钙,为对国家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9

  20xx年新高考方案即将在我省全面铺开。面对又一次高考转型,面对愈演愈烈的高考竞争,快速适应高考新变化尤为重要,非常荣幸参加xx市高中教师“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学科培训,我深受教育和启发。结合专家讲座和自己的理解,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势在必行

  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是国家、民族、社会的需要,是学生、家长,老师的需要,也是现在和未来的需要,这是教育专家的一致意见,更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从顶层教育目标涉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的理论分析,到中层学科育人目标对顶层理论的理解,再到底层课堂教学目标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一直以来,我们的双基训练,三维教学目标,在平时教学中不能很好的落实党和国家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的理念,培养的人才缺乏核心素养。从价值观、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角度,将我们的教育从“物”走向“人”,回归到落实立德树人的轨道上来。基础教育不是”成家”的教育,而是”成人”的教育。尽管第一轮新课改、新课程、新高考试验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高考改革是经过对上一轮改革的反思总结、经过广泛的调研论证和征求意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制定出来的既定政策事实,就其理论基础、政策出发点以及最终公布的课程方案来看,也是合情合理的,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只能够、也必须拥抱和执行,而且是热情学习、深入理解、坚决执行、细致研究具体的落实措施。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核心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核心素养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把自我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忙、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忙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透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潜力

  三、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途径

  我认为教与学的最高境界是:以无法为有法,教无定法以无限为有限,学无所限。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1、教师个人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的前提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决定了教学活动的目标、方式和最终的效果,因此,教师本人的素养,决定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效果如何。

  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新课改、新课程、新高考的精神实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丰富灵活的教学育人知识,尊重学生作为能动的学习主体的人的现实和目的,热情学习和钻研,热衷探索和反思,热爱学生和工作。

  2、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1)优化建构知识结构系统——讲究循序渐进和有机整合;

  (2)注重与实际情境的关联——教学内容需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3)注重体验式教学方式——视频、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学术性游戏、创造性研究,问答、独立作业、讨论交流等,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的眼、脑、手、口,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思维能力。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了解了物理课应怎么教: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创设情景、建构过程,注重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10

  很感谢河科大附中和河师大为我们提供的“新课程新高考”专业素养提升培训,第三天不同于前两天的理论课程,我们到辉县进行了红色教育之旅,从实践中学新知。对于辉县,我早有闻名,是集壮美太行山水和厚重文化底蕴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等美誉。作为共工故里,共城文化、太行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织,与太行山水交相辉映,令人十分向往。

  到达辉县之后,我们的第一站是侯德昌艺术馆。在这里我才了解到,原来侯德昌先生就是镶嵌于毛主席纪念堂的“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17个大字的书写者,并且我们在新闻中看到的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中悬挂的大型山水画《幽燕金秋图》也是由他主笔的。而走进馆内之后,近距离欣赏他的书法作品、画作等,我更是感受到了其作品磅礴大气、苍劲刚毅的魅力,再结合他从寒门学子到高校生涯,再到名冠史册的一路艰辛,不得不佩服侯德昌先生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终身学习的态度,我们作为培养人才的新时代教师,更应该将这样的精神牢记践行,不断传承。

  接着我们走进了裴寨新村的习书堂,观看了裴寨新村的建设发展历程,亲身体验到裴寨新村跨境电商的积极发展,是“乡村振兴时代好,我回家乡来报到”这句话的最好诠释,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挥洒青春、成就事业,担当起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而这也是我们教育的初心。

  通过参观党建展览馆,我了解到了裴寨从省级贫困村到新型城镇化社区的变迁,以及裴春亮书记乡村治理的故事,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致富振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影响和带动农村青年向组织靠拢。裴寨人在裴春亮的带领下艰苦奋斗十余载,建设出和谐文明、温暖向党的新村,实现“裴寨梦”。这说明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员群众,正是基层党组织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才形成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今天的红色之旅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一定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堂中加强爱国爱党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11

  经过此次高中语文新课标新高考网络培训,使我获益匪浅。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新高考对语文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继而来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

  一、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这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尤其是要打通文史哲、艺术等学科之间的知识结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审美鉴赏与创作能力等。这要求,语文教师在授课中要不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注重开展学生的语言应用与表达活动,同时教室还要善于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尽量把课上得生动活泼,继而来拉近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会语文学科的无限魅力。

  二、语文教学组织形式要灵活多变。教师要尝试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时段:课前的预习、课中的学习、课后的复习。并倡导多元的学习评价方式,尽量以鼓励为主,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无限的乐趣。

  三、语文教师要积极参编适合自己学生的各类精品课程。像我本人喜欢现代诗,故参编《中外现代名诗选读》精品课程,并获得宁波市第七届优秀精品课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配合学校开设课程,培养大量的诗歌鉴赏与写作的学生,取得一定丰硕的成果。

  四、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师更要注重学生阅读,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原著阅读。我在班级中大量添置经典名著,并进行二周一次的名著阅读辅导课,让他们学会整本书阅读的技巧,同时懂得如何摘抄经典段落,并归类素材,为以后的高考作文的写作积极准备,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素养。

  总而言之,新高考改革为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些机遇,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能不断进行探索,在反思中创新,才能适应新高考的要求了。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12

  新课程,新高考的专业素养提升培训很快到了第二天,今天上午有幸听了魏教授的讲课,讲课内容是:中小学课堂诊断思维方式变革与有效教学构建,听后受益匪浅。

  在学习中学到了魏教授讲的教学中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教学或无效教学的原因:说到只注重教,不注意学生,也就是老师教学前心中只有预设,没有学生的生成。在这一论述中,魏老师讲到了几个例子,比如说对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就是就是关于板书的呈现。

  板书的书写共有三个重要的作用:

  一是板书强化重难点,多媒体不能替代板书。

  二是板书可以应对生成超出预设的情况。

  三是板书,应对生成,生成结束还要与预设对比,并评价和引导。听到这里的时候,就能想到自己的板书还是有很多的不规范,于是很迫切的希望学到板书设计的规律。很快魏老师通过生动的现场教学视频呈现了许多优秀的案例,听后也是让我醍醐灌顶。

  最后总结出了板书设计的规矩。

  一、内容规划,板书应该涵盖一节课的重要内容,突出重难点,内容网络化,脉络化。

  二、板书的空间位置规划,突出重点,对称美。

  三、板书的艺术化规划,艺术化要素来自哪里,核心文意。

  回头再来想想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信心学会好的办法,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艺术性,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13

  在今天的讲座中印象最深的是彭伟所长讲的落实校本教研,以教科研推动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在新的背景下,我们面临很多未知的问题,选课走班如何有效实施,学科教学面临的改变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教科研。

  1、开展学科大教研活动。加强高考研究,认真学习把握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要求,重视高考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加强校际信息交流和研讨,推动横向联系,向省内外先进地方学习,推动深化教学改革。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统筹抓好初高中、高中三个年级的发展和有机衔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学校干部联系学科教研组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教研工作的过程管理和成效管理。加强命题管理,对每一次考试的功能效用明确定位,形成合理的命题工作机制,组建学校命题专家库,加强命题培训,提高各类考试命题质量。

  2、推进学科科研发展。促进教师养成学习习惯,指导他们结合实际,学习教育教学及科研理论,写教育教学反思和感悟,组织开展学科科研工作,组织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组织参加各类论文评奖和发表,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抓好科研方向的研判和问题的聚焦、研究过程的科学务实、研究结果的运用等关键性工作,形成教育教学生产力。

  3、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根据各学科特点,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认真承担学校布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任务,充分利用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和教师专业特长,依托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组织学参加学科竞赛,制定学科竞赛计划,安排竞赛指导教师,提升学生竞赛质量和水平。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14

  20xx年5月12日下午,本人听了海口实验中学林茵茵校长主讲主题为“新高考,新思考”的讲座,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新高考"对高考科目、高考成绩组合进行调整,不仅会对基础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给老师也会带来很大的变化。

  虽然海南省的具体方案尚未定论,但是从海南的新高考方案,我们得知”海南省自xxxx年秋季高一新生开始,将采取“3+3”模式,即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一本二本合并录取。新高考方案中必考科目仅三门,且更强调基础性。虽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科目,但是我们也应要求学生不能偏科。今天上课时,一道阅读题里说到一个地理知识,我问学生知道吗?很多学生一面茫然。虽然理科生高考不考地理,但我觉得一些常识还是应该学的,不能因为高考不考而觉得不重要。

  面对即将来临的新高考,作为教师,要科学应对这一挑战,要转变目前的教育教学观,而不是对原有应试模式进行简单修补。此外,我们要准确把握新高考改革的实质和总体要求,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给予他们正确的人生态度,学习态度。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15

  新高考给予学生是更大的选择权。高考的改革主要是给予学生选择权。选择什么呢?第一是选择部分考试科目,第二是选择考试的时间,第三是选择考试分数,有两次考试,学生可以选一个好的分数,改变了"一考定终生"的局面。从选择时间的角度来说,改革把学业规划的权利,部分还给学生了,以前学生学什么,是国家规定的,学校统一开课,学生没有选择。现在高考改革就把部分的选择权给孩子了,比如英语,至少学生可以决定什么时候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要选定的时间来规划自己的学习。

  高考改革也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学业,比如有的学生英语比较强,可以选择高二考英语,考完后,如果学校的引导得当,学生是不会放弃英语的,学生可以去学更难要求更高的内容,由此学生的个性化就体现出来了。有的学生英语弱一点的,跟英语好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样,那么就可以学得慢一点,花更多时间学习必修和选修I课程的内容,再参加高考,人与人之间能力表现不一样,这很正常。不像原来的高考方案都是一刀切,程度好的学生要陪着同学慢慢走,英语弱的学生拼命赶,还赶不上同学的学习进度。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给了各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会。

  新高考改革方案学生面临的挑战是,有可能会增加学习压力,给予学生两次考试机会,增加了考试频率,高中科目多,考试本就频繁,再实行多考,这就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家长和学生观念。其次教育系统部门也应该有配套的措施,并提出希望社会机构积极广泛参与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学业规划。

  新高考改革下,学生应该做好规划。首先是学业规划。因为现在高考有选择性了,学生要学会规划考试科目,选择考试时间,计划学习进程,计划多长时间学什么东西。第二个是升学规划。以后考不考大学?考什么大学?考什么专业?这是与学业规划相关联的。第三个是职业规划。尽管是很遥远,但也应该提前有个想法,学什么,以后做什么,想清楚以后的职业跟学习的关系。第四是生涯规划,人生规划,我想做什么样的人,我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16

  9月24—28日我们高二一行六位同事去到杭州,学习“选课走班”新高考的实施方案。在学习行程中,我们去到了三所杭州市高中:杭师大附中、浙江长征中学和杭州市十一中学。

  我任教物理学科,是新高考改革中“6选3”学科中的一门,对于我们这类学科来说,在高考中的变化非常显著。通过学习,获益良多,“走班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增强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我们作为教师,要顺应高考改革方式,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还要清醒的意识到自身角色的转变。

  第一:重视学考(即学业水平测试考试)。

  按旧高考模式,许多师生对学考抱有及格即好的态度。而在新高考模式下,在“物化生政史地”六科中,未被选入的科目,学考成绩也会影响到同学们的升学成绩。某些大学甚至要求学生高中十科学考均达到A,作为进入该校的要求。

  另外,即使是选考的科目,也不再只看高考一次的成绩,计算该科成绩的模式为:学考成绩:面试成绩:高考成绩(2:3:5),所以无论师生,都应当摒弃以前对学考的态度,在新高考中,学考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对学生的升学影响颇大。

  第二: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成导师。

  教师原本的教学目标只是围绕如何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应用于试题和生活中,让学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而现在的教师还需要给学生进行生涯指导,走班制在给学生带来了选课的自由、充分的主动权的同时,也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而不稳定,可能出现选课的盲目性,造成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学校有必要在校园网上建立专门的课程管理网络和数据库,新学期前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下学期的课程设置、课程建议和选课指导,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此外,担任辅导员的教师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关注对学生的指导。做到整体规划,目标引领:高一:面向全体学生的物理必修教育,目标定位:学考要求,即在高一开始这门学科时就要告诉学生这门学科的特性,学习这门学科可以就读的大学专业,将来可以从事的行业部门,以便学生对这门学科有清醒的认识,做到准确选择;高二:分类对待,因材施教,1)针对学考学生的物理学考复习,目标定位:学考要求,一考过关,2)针对选考学生的物理高考教学,目标定位:夯实基础,提高能力;高三:针对选考学生的物理高考复习教学,目标定位:高考要求,应试第一。

  第三:对师生的挑战加重。

  新高考方案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最中意或最擅长的学科,这个固然大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挑战和负担也加重了。

  在教师来说,学生自主的选择不同的学科,这必然给排课行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学生那边是“一人一表”状态,在我们这种选修科目中,教师面对的学生并非以前那种固定的班级固定的位置,而更类似的是大学的教学模式,首先给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评价就造成了极大困难。

  而在学生的角度,会体会到所有的学科,一个都不能少,要做到:重视语数外,重视“选3”,重视“扔3”。实际上,按照新高考的模式:除了高一上学期以外,其余高中阶段的5个学期都是高考季。这无形中就对学生的学习挑战加剧了。

  每个层次学生的能力不同,所以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不能再搞简单的“一刀切”了,要根据不同层次水平实际,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教师在确定三个层次的学生作业时,题量要适中,难易比例要适当。各层次学生在完成本层作业后,可试做更高层次的习题。教师负责设计并布置分层作业,每节课的作业由易到难,难度随着层次逐渐加深。始终把握的原则是:

  对A层学生,练习不出难题,主要打牢基础;

  B层习题难易适中对;

  C层学生,习题有一定难度、深度。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新高考实施的方案模式,同时也意识到了我们现阶段与新高考的差距,为了即将到来的四川新高考改革方案,我们需要准备的,努力的还有很多很多。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17

  2022年xx月xx日下午,我们伴着天公赠予的热情,心怀豫西汤汤洛水般的积极之情来到了豫北卫水之滨求知问道,开启“新课程新高考”专业素养提升的学习之旅,首日的学习便感果硕维宽!

  带着付耙牯校长“认清形势、换道超车”的目标指引,通过瞿洪明教授“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解读我即随之所思:

  首先,我们该做什么?

  为国育人、为党育才,为实现新时代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站好教育岗位。同时在瞿教授对新高考改革的历程、背景、意义、问题、挑战、思考以及我们xx新高考改革七个方面的报告中,进一步使我感到方向的明确,更令我感到“高改也是对教师的革新!”面对机遇与挑战这把双刃利剑,我们该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地与时俱进。

  然而,扪心自问:我们想做什么?我们当然都不想被时所弃,而是乘着高考改革的风在破浪中超越自我,赢得未来。

  那么,为此我们能做什么?学习中受到了大大的启发:教师、学生、家长,课程、选择、赋分,报考、政策、利弊,我们能做学生发展的导师。汪才安老师“基于学生的课堂管理”也为我们从课堂这一关的地方,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良方技法。

  两节课,数十页的笔记却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和明天的样子和需要,带动的思考也不只如此。

  总之学校永远都不是“封闭地带”,恰恰是改革的前沿阵地、前进的云梯平台,我们要把握机遇,做好“人师”!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18

  20xx年5月25-26日,我参加了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举办的20xx年广东省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线上研修活动。两天的研修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高考命题研究方面,打开了新的研究思路,也扩充了我的视野。

  例如华师胡中锋教授的讲座中,重点讲解了试题命制信度、难度、区分度和效度等四个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注意用双向细目表让我们的命题更加科学、规范,提高试题命制的质量。而黄丽燕教授以基于大数据的高中学业质量测评研究为主题的讲座中,结合2021年广东高考英语学科的相关数据进行具体而到位的分析,让我明确了如何结合测评数据精准施教的方法。金檀教授的《高中英语阅读素材的数据驱动型改编》专题讲座教会我如何更高效地利用数据驱动,把握文本改编的原则。

  教授们的讲座高屋建瓴,而接下来各位优秀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分享让我备受鼓舞。例如佛山教研员廖明生老师做了《区域高中英语阶段性测评研究》的专题讲座,从“高考英语备考试卷的精选与改编”进行详细的介绍,且利用高考真题进行选题和改编的解说和示范,让我对高考真题的开发又有了新的思路。韶关教研员王锦霞老师提出“主题式教研”和“对分式教研”两种模式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组织科组教研活动的方式如何再进一步优化。广州二中学科组长杨雅碧老师与我们分享了高三教学规划与实施的相关内容,谈到如何利用主题化备考,提升备考质量,这正是我们下个学年准备在高三大力推进的“大单元大概念”指导下的主题模块复习模式。

  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我不仅在个人的测评素养和高三备考方面有更明确的方向和更具体的计划,也坚定了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成立科组的测评素养工作坊的决心,跟亲爱的同事们一起研究高考试题的改编、开发和原创命题等颇有难度的工作,相信只要突破这个难点,我们的高考备考质量将会有更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19

  张xx教授的讲座《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新”时代中学教师的应对法》,从各个学科谈及核心素养,从政治层面、历史背景提到新课标改革,解读了高中新课标的新主张:课程分类、学习任务群概念、核心素养培育说法、学业评价质量标准等。张教授的讲座内容高大上,适全科跨年段的学习,我们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思考、理解和沉淀。作为一名初中的英语教师,我有以下几点简单的思考,抛砖引玉。

  第一、张教授说,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补充和拓展者。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我们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课表,再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教学中为学生提升各种能力而努力。

  第二、学科学习需要灵活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的学科素养。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质疑和反思的能力,重视跨学科认识和融合。特别英语中考也会涉及历史、地理、思政等学科知识。

  再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意识形态,五育并举。教育学生爱国、正确的价值观、人间真善美等,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爱国情怀。

  最后,教师需要加基本功修炼。跟上时代步伐,懂学科、学生和学法,做研究性的教师。学生不会讨厌严格要求的老师,但是一定不喜欢知识内涵狭隘的教师。我们要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20

  上午汪老师的《提升学习力追求高质量》让我认识到学习是学校最重要的价值观,学习是为了美好生活;教师就是学生眼中的学校,因此,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好老师要把学生和家长变成自己的粉丝,自己的小课堂要联系到大世界。如今走进新时代,教师要提升学习力,实现新发展,追求高质量,热爱新生活,增强幸福感。新时代的新学生,教师不能再用旧观念去教育学生,现代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多样性。

  下午母老师的讲座对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政策进行了解读。让我们了解到高考改革的方向:“一体、四层、四翼”。一体:高评价体系,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核心价值观;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其中核心价值观众特别要注意跨学科实践,今年新高考卷中已经有所体现。回归到物理教学,我觉得物理教学应该更多地联系到生活日常、工程实践和社会发展。如何增强日常教学中的跨学科能力和结合日常生活的能力将是后期发展的新方向。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21

  很感谢xx附中为我们搭建的学习的平台,在今天的培训中,我们先后聆听了汪xx老师的《基于学生的课堂管理》以及瞿洪明老师的《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报告,有理论知识有真实案例,有升华有数据支撑,深入浅出。作为新入职的老师,对班级的管理不知如何下手,同时面对全新的高考形式,难免会感到茫然,对一些政策改革还不甚了解。

  在今天的培训中,汪xx老师以“三兄弟对深陷泥潭的马不同的处理态度”讲到面对课堂、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管理?听了汪老师的报告,让我意识到,课堂是由不同的“小环境”组成的,因此课堂管理的任务要随课堂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就是要求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班制宜。课堂氛围正是由教师的教学姿态和学生的学习姿态决定的,考虑学情和课标备课,在课堂上,注意学生的反应,对学生的评价不能随意。

  通过听了瞿老师从新高考的发展历程、背景与意义、形式与内容和志愿填报等方面对新高考的分析、研究,让我对新高考的各项政策和意义都有更深入的理解。

  新高考的改革对老师、学生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新高考的改革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赋予了学生主动专业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促进教师提升自身素养。但是高考改革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对学生、学校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而我们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首先要和家长、学生讲解新高考的政策,答疑解惑。其次,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发展和思想心理发展。新高考的改革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会产生功利化的选课,不利于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经常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找准平衡点。

  听了两位老师精彩又充实的报告,让我更有信心做好教师的工作,更从容的面对课堂和学生,抓住机遇,走向成功!

  新高考选科心得体会22

  20XX年7月xx日,在xx附中领导团队的组织带领下,我们很荣幸能够参加xx师范大学举办的“新课程新高考”专业素养提升培训班。

  上午场是汪xx老师的课堂管理课。汪老师深扎教学一线,经验充沛,颇具幽默的授课风格让我们收获满满。尤其是开头的视频分享让我们深刻反思教学实践,去思索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一匹马儿深陷泥潭,发现它的养马三兄弟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反应方式,其中最后一位建议驱赶马群,让马儿被马群的生命力感染,自我激励,自己找回生的希望,最后马儿不断挣扎着跳出泥潭,重获新生。视频中所展现的问题,正像我们每个教师会遇到的教学困境,不责备,不埋怨,不轻易放弃,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具体的困难所在,找到合适的方法激励,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地方。接下来,汪老师就课堂管理及其基本任务,课堂管理会遇到的一般性问题,课堂管理的调节技巧等方面向我们做了深入的分享。在课堂任务管理方面,教师可谓身兼多职,不仅需要构建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还要组织好课堂的物理、心理、情感环境等,制定班级口号和班规班约。在舆论环境方面,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自我评价,其次要引导学生有正确地自我评价,还要对外部的评价环境做出适当的反应。

  下午场翟洪明老师以强大的专业素养和广博的知识带领我们深入分析分享了新高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明晰了新高考改革中的突出问题。比如,中学教学资源重新配置的问题,教学管理带来的问题,考试过多加重学校和学生负担的问题,以及等级赋分的科学性问题等。翟老师层层分析,拨云见日,让我们明白了新高考改革问题急切而复杂,任重而道远。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比如3+3和3+1+2哪种模式好?五种赋分制度哪种更科学?哪种走班制更科学等。在翟老师的分析授课中,我才意识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所要面临的具体困难,每个角色所要做的努力和突破。

  总之,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培训讲座,在场的所有教师无不被汪老师的热情幽默、翟老师的专业分析所感染,无一不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