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边城 读后感

管理员

摘要:

[通用]《边城》读后感9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边城》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边城》读后感1   怀着对湘西世界无以言说的温……

[通用]《边城》读后感9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边城》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边城》读后感1

   怀着对湘西世界无以言说的温爱,寄寓着对人类社会“美”与“爱”的理想,沈从文于1933年冬至1934年春谱写了一曲清婉的牧歌——《边城》。 在《边城》一书中沈从文以如椽巨笔,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

  《边城》进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了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

  小说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首先,小说通过翠翠的纯朴,渲染了一种强烈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翠翠的童贞纯情、害羞矜持却又始终不渝,与当时的时代女性形成了强烈反差。其次,小说描写了湘西边地特有风俗美和人情美,这种原始野性的风情和田园牧歌的情调淡化了社会矛盾;第三,小说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创造了一种诗化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情绪的体操。小说是存在着情节性的,但是它把情节性埋藏在诗情画意之中。 一部雅致、从容、乡土气味极浓的《边城》凝结了人类灵魂深处至真至善的美。这种美融入到了得天独厚的大自然中,也使作品大有一种“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风格。山美、水美、人更美。沉浸在这自然的纯美中,作者善于揭示人的内在心灵探索人性的本质,对人性美的孜孜探求也就汇成了一曲乡土挚爱之情的生命赞歌!

  《边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显然受到中国传统艺术写意传神笔法较深的熏陶,它的人物更具东方式的恬静的美,如翠翠是湘西山川灵气化育而成的自然之女,天真、纯洁、活泼,柔情似水:翠翠在风吹日晒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文中处处流露出至真至善的人性的探求。这一点在作品中的人物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在作者笔下这就是一个高度和谐、统一的世界。无论是翠翠、傩送、顺顺他们身上都显现的是一个与都市生活完全相对立的人性:自然、淳朴然而又强劲、热烈的生命形态。女主人公“翠翠”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是一个生动、形象的“美”的形象和“美”的化身。她是在这片灵秀山水和淳朴民俗的呵护下渐渐长大的。“在风日里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正所谓的大自然的女儿:湘西的.清风丽日,灵山秀水陶冶了她的情操,质朴的民情民风净化了她的心理。她有着水晶一样清澈透明的性情。从小与祖父相依为命的她有着对祖父很深切的爱与依恋。常伴着月光偎依在祖父的身边唱歌、吹曲。文中质朴的对祖父的描写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关爱外孙女、善良、勤劳、忠于执守、坚强面对苦难人生、热爱生活、乐观的长者形象。也衬出的他灵魂的美,人性美的闪光。从翠翠性格的另一方面看她有着对爱情朦胧的向往与憧憬。沈老以细腻的笔墨描写了她隐秘的内心世界和复杂多变的心理过程。诗一般的笔调叙

  述了翠翠的爱情悲剧。她的爱情世界是那样的纯净、美好超越了世俗的厉害关系,同时又有一点朦胧,若隐若现那样诱人却又难以把握。

  另一方面是作品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衬出了人的美、人性的闪光。景物是小说重要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物活动的一个特定环境,是人物心灵的外化,是人物的一部分。现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对景物描写有深刻的认识,他说“景即人”。沈从文的作品也十分著重景物的描写,且擅长景物的描写,他曾自信的说:“我平常最会想象好景致且会描写好景致。”作家在《边城》中极力状写湘西的自然景物有着多方面的作用。1)借描写景美衬托人美。“翠翠抱膝在月光下……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这段极力渲染的景物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月下少女”的美丽图景,更衬托出了女主人公的美。2)借景物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翠翠坐在溪边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的人……就忽然想哭起来”。“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的白雾,这时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她似乎为了等着这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这几组景物描写每一段都是一幅很美的图画。黄昏、溪流、暮霭、夜月,好似浓墨勾勒、渲染的水墨风景画。都通过写景细腻的展示了人物内心世界:有黄昏时淡淡的的凄凉,暮色中的孤寂、感伤及月色里的怀想与期待……不同的景致衬托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3)借景物描写渲染气氛。高崖上、月光下、竹篁里,草丛中珍藏着多少美好、纯真的梦,印记了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演绎了多少如梦似幻的故事。沉醉在一幅幅美妙图景中,品味与自然一样博大的诗意。着也仿佛镜花水月般朦胧,花前月下般的情深意浓。让我们从一个充满物质世界走到一个世外桃源,体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中物质与人际、精神达到和谐同一的美好状态。

  《边城》蕴含着诗一般的意境和韵味。无论是“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有沽酒”的早春,还是“再落个不停,溪面一片烟”的初夏,都显示出远离人事纠葛的和谐氛围。作者不仅创造了诗一样的意境,而且赋予作品中的人物与景物以深厚的象征意味。在暴风雨之夜猝然倒掉又重修的白塔,象征着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

  《边城》是一曲描写湘西人们人性美的“牧歌”,一部美丽得如此朴素,悲剧得如此优美的人性“牧歌”。《边城》是沈从文“思乡情结”养育出来的一颗明珠。

  走进《边城》你一定会被那浓郁的质朴民风和大自然浑然一体的人性美所深深打动。你的灵魂深处将染上这份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的纯美,思想也会得到净化。脱下虚伪的外衣,越过世俗的樊篱。品位与自然一样博大的诗意,追求至真至善的人性美。

《边城》读后感2

  早在高中时,就接触过一点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那时的我仍少不更事,读不出其中的韵味,没有对它产生任何自己的想法,仅仅把它当一篇普通的课文,看故事一样看过去而已。最近有时间重新找到了《边城》,把它通篇读下来,我在字里行间读出了沈先生对湘西风情的钟爱,读出了故事淡淡的忧伤中不留一丝遗憾的淳朴。

  在湘西小山城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一个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里有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的船总顺顺,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是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的老大天保,一个是不爱说话、秀拔出群的老二傩送。他们都同时爱上了翠翠。兄弟俩约定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爷爷自然晓得孙女的心事,也让她自己做主。而翠翠与傩送两人第一次见面时便一见钟情,只是,柔美淳朴的翠翠在情窦初开时把这一份心中情愫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着,不对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她至亲的爷爷。那一个凉风送爽的夜晚,翠翠在朦胧的梦中听见了好听的歌声,那其实是老二傩送送给翠翠的情歌。老大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不料却在闯茨滩时出事了淹死了。傩送因为哥哥的死,自己下桃源去了,翠翠没有再在梦里听到那将她托起的悠扬歌声。船总顺顺也不愿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了,毕竟老大的死有一部分是因为她。老船夫得知这些事后郁闷的回到家。那天夜里下了大雨还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发现船已被水冲走,屋后的白塔也被冲塌了,翠翠吓得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翠翠也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她哭了,眼泪的苦涩不堪,因为她失去了最亲的爷爷,也可能将失去那份还没来得及开花的爱情。

  这是一幕爱情的悲剧,“或许他永远不会回来,或许他明天就会回来。”故事终于哀而不伤,在凄婉中结束。湘西的柔水与净土滋养出的是两个坦荡的襟怀,爱已充盈,怎容得下恨去插足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反目成仇,彼此鼓励,彼此谦让。故事当中没有恶人,没有人性丑陋的黑暗面,有的只是误会,整个故事就如同它的背景一样平和纯净。同时沈先生恬淡平静的笔法更增加了故事的意境美。可以说《边城》是一部怀旧的作品,当时的沈从文居住在北京,从事文学创作,因为感到大城市中人事的纷杂混乱,人心的隔离和丑陋,因此才不禁更加想念家乡的淳朴。但不幸的是,在经过长年的战乱后,淳朴的小城也早已被物质和战火摧残,不再如前,沈从文对原始家乡的怀念与憧憬,在《边城》中表现无遗。作品里,沈先生用诗意的笔触点染悠然自得的边城,那不经意的、淡如行云流水的语言为人类的爱做了恰如其分的说明,表现了人性的美。沈从文描写景物往往就如中国山水画一般,三两笔,却能表现出这纯真朴实的乡土,在这里生活的朴实人群,在这里发生的爱情,就镶在这一片和谐之中。《边城》会给我们一点忧愁,一点快乐,一点烦恼和惆怅,但绝对不会有堕落。

  读完之后,我总在想,取名边城,在先生心里就这么“遥远”吗,还是在先生心灵深处正守护着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不都有一座“边城”?也许先生那座悲天悯人的城已随历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以前来变化太大,再也很难身处到边城一样纯净的世界。车水马龙的大街,物欲横流的世俗,勾心斗角的人心,喧嚣尘世充斥着我们大半的生活。也许在小城市里,仍旧可以寻到一方净土,但也只在乡下里。我羡慕边城里人们的生活,我向往边城里淳朴憨厚的人们,我渴望边城里纤尘不染的感情,这一切仿佛太完美。

  这个炎热的暑假,我得以体味了一回这边城的感觉,好像整个灵魂都被过滤了一遍。我去了乡下的外婆家,并在那里住了一晚。回忆一下,最后一次在外婆家住还是我10岁时候的事了,那时候的年纪太小,分不清这乡下和城市有什么差别,只是记得在外婆家每天和很多小伙伴们一起玩跳橡皮筋,一起去放牛,一起去摘野果子,每天都很开心单纯。现在18岁了,懂的多了,重新回到外婆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

  坐城乡公交车到了由水泥路铺成的平坦的街镇路口,下车环顾四周,发现变化真的特别大,曾经的土房已经全部换成了瓷砖块盖成的小洋房,街道也铺成水泥的了?不变的是乡下的房子依旧错落有致、门对门户对户的排着。走到外婆家还要绕过一群房屋。我就在路上慢慢走着,看着农村的风景。屋子的主人依旧还是很放心的敞开大门,我看到里面挂在正中央那面墙上的毛主席头像图或者是一副象征前程似锦的大展鸿鹄图,门前的小溪静静流淌,滋润着这一方百姓。离开水泥大道,走进旁边青石板铺成的小巷里,那乡土气息顿时扑面而来。我一向都非常喜欢青石板的小路,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感觉。绕过几户守旧到老的阴森的土房,经过几块被经营得让城里人嫉妒的菜园,跨过几条浅浅的透明的小溪,终于看到了外婆家干净的用水泥铺成的前院,远远的就大声叫了一句“外婆”。外婆家也用瓷砖重新盖了一遍,显得更加整洁。外婆在里屋应了一句,赶忙出来看我。我也看到了已是满脸皱纹的稍稍伛偻的外婆,但外婆的.笑脸依旧慈祥可亲。一阵的嘘寒问暖,觉得心里暖呼呼的。这位淳朴的老人一直都有用那纯净的思想感染着我,就像那位老船夫一样。晚上的时候听说街镇路口有露天电影放,我就和外婆一起,带着附近几户人家的小孩,慢慢踱到了街镇的路口那片空地上,那里拉起了一块大幕布,有人掌控着放映机,电影开始了,是讲述战争年代爱情的《果儿满山红》,好多好多人都从自家搬来凳子坐在空地上看,还有许多凑热闹的小毛孩,好不热闹!

  看完电影回到家,早早的就上床睡觉了,我和外婆一起睡的。乡下的夏天夜晚十分凉爽,同时也很黑,很安静。我躺在床上,呼吸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凉凉的空气,听着窗外微弱的虫鸣声,看着外面深邃的天空映出窗棱黑漆漆的轮廓,很快入睡了。晚上虽然有被邻家不安分的狗狂吠吵醒,有夜归的人打着电筒经过外婆家门口,还有临近破晓时撕心裂肺的杀猪声,但这一切不都很自然吗?置身于乡村,那淳朴的气息仿佛让我感觉回到了上个世纪一样,像在边城里生活得无忧无虑,淳朴自然,不加任何雕饰。甚至有把自己许给这方地域的念头。这真是令我难以忘怀!

  看《边城》也许仅仅因为自己依恋这种淳朴的乡土风,它其实是沈先生心中构思出来的一方净土,像那有缤纷落英,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桃花源。那里,我也希望能有沈先生幽淡的笔墨下湿润透明的乡间美景和淳厚质朴的人们,还有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

《边城》读后感3

  开始接触《边城》还是从小学课本上的节选文章看到的,当时就想看整部文章,只是因为里面对湘西生活的描写,可是限于各种原因,直到前几天在图书馆里才看完这本书。现在想写写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喜欢的是沈从文先生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尤其是以写景衬人心。如“黄昏照样温柔、美丽、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看,这简单的两句话就把读者深深地吸引了进去。黄昏美丽,也伤感,湘西的黄昏又何尝不是呢?翠翠的爷爷凄凉、翠翠凄凉、整个码头都凄凉。于是,在他的描写下,我喜欢上了湘西,不用去亲身验证,我知道,她是美丽的。因为可以让一个作家花笔墨描写的东西肯定是有意义的,就像美丽的湘西有她独特的魅力一样。湘西的儿女很淳朴,他们的生活很淳朴,却不幸福。

  《边城》的情节很简单,作者叙述的也很平实,丝毫没有华丽的辞章,也没有大肆的夸张与渲染,故事很平淡,也没有太大的波澜,但就是耐人寻味。我以为作者这样的安排,无意于塑造那些所谓的典型形象,而是通过 这一系列人与事,表现出上世纪30年代的湘西风貌。但就这远离市镇桃源般的人间仙境,也正在慢慢被外界所干扰,这平静的湘西边城将会不再平静。于是作者极力表现边城的美,人的质朴,纯洁。因为作者想尽力挽留住边 城那与世无争,和谐,纯朴的民风民俗。所以这虚构的边城景致,敦厚民风就成了沈从文理想的社会状态。

  作者明丽,清新略带低落的语言风格为小说奠定了悲凉的气氛,预示着故事的结局。一曲悲歌凄婉绵长,刚刚情窦初开的翠翠,对爱情充满了向往与憧憬,岂料,竟同时得到大老和二老的爱慕,就在她左右为难之际,大 老被淹死了,爷爷过世了,那个她喜欢而且喜欢她还能为她唱歌的二老也一去不返,这一切翠翠该何以面对,又该何去何从?小说的结尾余味犹长:

  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故事围绕翠翠和爷爷的生活展开。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是不幸的,她一出生就没见过自己的父母长什么样,更没有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同时,她又是幸运的,她有一个善良慈祥的爷爷,也有爱她的大佬和二老。于是,所有的波澜就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少女身上发生了。和爷爷相依为命的日子是恬静幸福的,高耸的白塔、一条不怎么宽却挡住行人过路的溪水、美丽的山、近水近山的屋子、还有午后的一片菜地、当然还有那条忠实的狗、最重要的是那条渡了数不清多少个行人的小船,这些,是翠翠的伙伴,也是她最熟悉的。爷爷以渡人为乐,一袋烟,一支浆,是他的行头。当然,还有小孙女甜甜的呼唤“爷爷,爷爷……”这便是老头生活的乐趣,有孙女的陪伴,日子永远是甜。让人心生羡慕这样平静的生活。夕阳西下,小女孩在对岸呼唤自己的爷爷回家吃晚饭,流淌的溪水上,爷爷微笑着将行人送到对岸,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图景。

  然而,人终究是要长大。翠翠长大了,该面对的还是来了。十五六的女孩子,正是青涩懵懂的年华,有了娇羞。她不在单纯的不想任何事,烦恼来了。同样烦恼的还有她的爷爷,害怕同样的悲剧发生在翠翠身上,也不舍得陪伴自己身边的孙女一下子离自己而去,于是,很复杂,很难理得情绪缠绕着他。想让孙女幸福,于是,他让喜欢翠翠的大佬以真心换得翠翠的应允,所谓的“车路”“马路”,无论哪一条,总之是要真心来。可是,年轻人之间复杂的情感不仅仅是两个人可以解决的。二老也钟情于翠翠,翠翠也对他产生了情愫,但年轻的孩子,不懂得如何面对,不懂得怎么处理。于是,互相猜测,互相折磨。我想,那个时代,大概都是这样,不像现在这样开放,所谓的“爱就大声说出来”。兄弟二人也说开了彼此的想法,他们很理智。选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可是,翠翠爷爷是太重视孙女的幸福了,他也在犹豫,也不能果断决定,毕竟还是要翠翠知道。然而,将翠翠带入美妙梦境的歌声不再想起,这一场在两个兄弟之间的“战斗”在大佬意外的.事故中结束了。于是,本来一场年轻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却演变成种种误会。二老对大佬的死无法释怀,他始终觉得翠翠爷爷不够真诚,至少,他认为大哥的死和这个老头有关系。于是,他对他也不冷不热,不去理清翠翠的事情。于是,看似顺利的事突然间变得生硬,让人惋惜。而那个少女,始终没有清楚这一切。

  最终,老头带着没有完成的心愿、遗憾、说不出的痛苦在一场大雨中悄然离世。他走的平静。可是一场暴雨带走了他,带走了白塔,连同他的船只也带走了,冲刷了往日美好的家园。留下的是满目疮痍和孤单无助的翠翠。她恐惧,她无助,她还没明白,至少爷爷最终没有告诉她怎么回事。可是,爷爷还是走了。

  “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那个令翠翠魂牵梦绕的傩送是否还会回来?就留给读者自己猜测吧。这样一个朦胧吃完的结局让人对翠翠这天真纯洁的女孩充满了同情,作者这样的设计,或许就是为了解释悲剧的定义——将最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让看 。这样对人内心世界的刺激才会越深。是的,当我怎么也无法接受这样残忍的结局,所以我期望傩送能回来,这样才不会让两人都受煎熬。翠翠,多么好的一个少女,她的心好比是金子做的,为何要让她遭遇这么多不幸?她 已经是孤身一人,无依无靠了,傩送应该回来,竟然互相都爱着对方,又何必逃避?

  沈从文先生为我们塑造的湘西边城是一块圣洁的,不容玷污的理想家园。其间的人毫无功利之心,彼此相处融洽,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的《桃花源记》,这里不仅景色美,人的心灵更美。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就在这样的结尾中结束,让人在黄昏中莫名的感伤、凄凉……

《边城》读后感4

  人向往的是什么?

  一片树林、一片大地、一个蓝天,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当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座小屋、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一个步伐、一辆自行车、一辆轿车……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在进步还是在退化?人手所创造的不知道得否满足于他们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当你贫乏的时候,追求的是财富;当你动荡的时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这个时代,繁华的城镇里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忙碌中建设着社会的发展。这景象本应符合人类的追求,但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城镇人们却开始向往农村的环境。这似乎有点矛盾,从落后的农村到发展的城镇,从发展的城镇又到落后的农村。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边城》作者沈从文所流露的这些思想,无意之中跟道家的思想又有巧合之处。

  在这里,也让我想起两句话,作为结束:

  “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的怀中,便不会安宁。”——奥古斯丁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耶稣 延伸阅读——读后感的写作技巧一、仔细阅读原文,认真领会文章精神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认真读,就不能深刻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如果对原文都没读懂,那也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感想来。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边城》读后感5

  《边城》时一篇特别清秀的小说,是沈从文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巅峰,《边城》读后感--刘婷。一个作家的作品总是与其生活经历有着某种联系,或许就是他们经历的真实写照。沈从文的这篇乡土小说就与他的经历以及长期生活在湘西养成的心里有莫大的关系。

  沈从文从小生活在凤凰城墙外绕城而过的美丽水乡,他享受着自然赋予的一切来来到北京这个大城市,水哺育了他淳朴的性格,即使他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靠写作获得了令人惊羡的位置,但是他始终觉得自己和这个城市格格不入,他发现自己始终与都市文明有一种难以消除的隔阂,即他所谓的城里人和乡下人的隔膜因此在他看来"城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现代化"是人类退化的根源。这就是他创作边城以及很多作品的一个心理背景。

  《边城》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作为背景,旨在展示纯朴的人性和理想人生情态。小说叙述的是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的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家人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说在这种极其朴素由娓娓动人的叙述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宁静古朴的湘西乡间景致。小说叙述了女主公翠翠的一段朦胧而了无结局的爱情,最后的傩送不知能否回来暗示作者心中对现代文明是否能取代乡村文明的一种不确定。爱情并不是作者要表现的全部。翠翠时母亲和一个兵士的'私生子,在他们那个纯洁的乡间,未婚先育时一件十分可耻的事,父母都认为这是不道德的,更是无望的爱情,先后在自我惩罚中去世。翠翠自小就和外公,渡船和黄狗生活在一块。作者用平淡的语言淡化了爷爷和翠翠生活的孤独清贫,却尽量表现他们与自然和乡人的和谐。爷爷是个十分善良的老头,替人渡船时从来不接受别人的东西,因为这个耿直的老头认为这渡船是公家的,公家给他钱他就不要别人的钱,有的实在是拗不过就把船客留下的钱买些茶叶制成茶水让过路的人喝了解暑,读后感《《边城》读后感--刘婷》。在乡里相处之间邻居不要他的买肉钱,他就自己先计算好投入人家的钱桶内,习惯的过着近乎原始的单纯生活,展现了乡人善良敦厚的本性。

  外孙女翠翠打出生就和他在一块,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又教育她。她天真活泼,温柔驯良,从不想到残忍的事,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化作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没有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她和周围的山水一样,单纯,明净,善良,健康,她就这样无知无欲,浑然自在的长成十五岁的少女,一个情窦初开的年纪。这一年爷爷带她到城里去看端午节的表演,爷爷和老朋友喝醉了酒,把翠翠一个人丢在了河边一直到天黑,制造了翠翠和傩送的第一次相遇。翠翠是个伶俐的丫头,第一次见面傩送酒不知头脑的被她骂了一顿,但是他非但没有讨厌这个小姑娘,还觉得有趣新奇,或者直接点就是一见钟情。后来他派人把翠翠送回,还送了他逮到的鸭子,翠翠嘴上骂着,但是对这个小帅哥也是心生好感。第二年端午她见到了另一个悲剧的主角:大老,傩送的哥哥。他对漂亮清纯的翠翠也是一见钟情,不过翠翠心里想的还是那个笑着对她说她会被大鱼吃掉的男子。更悲剧的是当哥哥和弟弟发现他们喜欢的是同一个姑娘,于是约好一起在翠翠家对面的山头唱情歌,由翠翠自己选。而翠翠到底还是个小姑娘,对待爱情是模糊的,又因为她从小没有娘的照顾,有什么话都憋在心里不说,爷爷也不知道她喜欢的到底是谁,只能去猜她的心思。大老让媒人来提亲了,翠翠躲着,假装不知道,爷爷却误以为她是羞怯,他只盼着外孙女能有个依靠,毕竟他的年纪已老,随时可能离她而去。翠翠虽然喜欢的是傩送,但却一次次与这样的爱情擦肩而过,包括那次唱歌的告白,只是在梦境中说有个甜美的歌声,但是她还是没有选择,即使在梦里,因为她不知道把象征爱情的虎尾草交到谁的手中。大老最终为了成全弟弟的爱情,选择到外面去闯荡,可是却在途中溺水身亡,人们都惊讶深谙水性的他怎么会被淹死,我觉得是他自己没有活着的欲望了。爷爷在这时也明白了原来翠翠的心在傩送那里,又开始到傩送家里开始商量新的婚事,在别人的眼里这个老头不通人情,只想着自己却不考虑别人的痛苦,其实他的心里只有他的外孙女。当然傩送以及他的家里人都不能接受,他们认为大老的死跟这个老头有莫大的关系,傩送哪怕心里再怎么爱这个女孩也不可能接受了,或许他会选择一辈子不婚。

  爷爷还是没有办法看到外孙女结婚的样子,在一个风雨之夜怀着遗憾永远的沉睡过去,翠翠这个小女孩从此失去了唯一的依靠,白塔也被河水冲塌了,傩送的家里人是热心肠的,要把无依无靠的翠翠接到家里去住,但是这个已经坚强的女孩选择继承爷爷的渡船事业,留在了这里,爷爷的老友马总兵过来陪着她,她一边渡船一边等着那个人回来,他不回,她不嫁。翠翠的爱情悲剧,并不具有戏剧性,一切尚未发生已经消失,就像生活中很多失之交臂的事情。爷爷的木讷和犹疑,源于没有碾坊作嫁妆的自卑和善良人的自尊,而船总顺顺对爷爷的误会,无意中揭示了一个深邃的哲学命题---人在根本上是无法沟通的。翠翠和二老的爱情在某种程度上就阻隔在了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的空白之中。翠翠与大老二老没有展开酒仓促结束的爱情,大老的殒命,二老的出走,爷爷的去世,迅速将一个妙龄少女的梦击得粉碎。小说接近尾声时,当我们隔着静静流淌的河流,注视着孤独无依的翠翠时,我们不禁担忧翠翠的命运,是否会像河边的白塔一样,有一天也会倒塌呢?作者大约不忍将这样的疑虑投向孤独的翠翠,在小说的结尾,他在不确定中,给了一个不能兑现的却也聊以给人一点安慰的幻想--"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

《边城》读后感6

  很早以前读过《边城》,最近再读,有了一些和以前不一样的感受,总觉得自己是个不懂爱的人,可还是想写写这个关于爱情、感动和美丽的话题。

  一、来路

  水是极有灵气的,它一路流来,总能带来一些故事。当水流过这个静谧、悠然的湘西小镇时,就带来了翠翠的故事,故事平淡得似乎让人觉得拖沓,只是这故事发生在茶峒的山光水色之中,周围景色既是那么恬淡自然,故事也似乎融入到这景色之中。

  有一刻它似乎那么清晰,仿佛就要浮出水面,很快它又沉入水中,随着潺潺流水一同流走,只在读者心中留下一抹遐想。

  平凡的故事、平凡的感情,单纯到似乎只可能发生在这样一个有水流过的地方,也好像只有这样透彻的水才能承载这样的故事。

  当然,也只有沈从文先生这样一个从小就懂得拥抱水,热爱水的人,才会写出这样美的故事来,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二、梦境

  《边城》就是沈从文先生理想中的梦境,他把对山水的热爱化为了这部饱含深情的作品,茶峒的自然风景清新隽秀,江水清丽绵延,江上渡船每日在这山水之间运行,也俨然成了这如诗如梦的景色中的重要点缀,渡船上的老船夫、小姑娘和老黄狗便是这景中永远不变的主角。

  作者构筑了诗画般的边城美景,把所有故事融合到这景中,景物便处处蕴含着纯朴的人情味,弥漫着“桃源”般神秘的色彩。景色因人物感情的朦胧而朦胧,因人物的忧愁而忧愁,也因故事凄凉的结局而定格在一片凄凉之中,却因为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定格的美景又在无穷无尽的等候中慢慢地绽放,任人思绪飘飞到更广阔的空间。

  可我又总觉得,能够理解梦境,能够书写梦的人,必定是一个真实的人。可能因为梦总是太美又太虚幻,只有经历过真实的人,才会知道什么时候是确确实实的真,什么时候却只是梦而已。

  《边城》就是沈从文先生给读者构造的一个美丽而诱人的梦,也只有沈从文这样经历过生活的真实的人,才能书写出如此让人信服而神往的梦。他有过自由自在探索世界的梦幻童年,他“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以后又有了不平凡的随部队展转的军旅生活,对于社会这部大书又有了更为真实而深刻地了解。

  所以他笔下的边城虽只是一个美好的梦,但“这梦既非虚幻,也不拘泥于现实,而是追求一种真实,艺术的真实。”所以小说描写边城美丽景色的同时,又透出一份无奈和愁苦,主人公感情虽真挚却敌不过现实的种种不幸。梦境有了真实的影像,梦境才更能唤起人们的同感。

  三、忧愁

  沈从文先生常说“美丽总使人忧愁”。《边城》里的翠翠是美丽的,她单纯善良、不谙世事,对老船夫的感情真挚而感人,对傩送二老的感情朦胧却执着,可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少女却始终不知道也没人告诉她,她应该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幸福,最终只能在一片凄苦之中,孤独的守着祖父的渡船,等着不知归期的爱人。

  老船夫是也善良的,他五十年如一日的守着一条渡船,不知把多少来来往往的人渡过了小溪,“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他深爱着翠翠,他唯一的亲人便只是那个女孩,他总是在为孙女将来的生活而担忧,最后却还是在失望和遗憾中死去,就连撑了一辈子的渡船也被涨起的大水冲走了,这是何等的悲凉啊。

  天保和傩送也都是好男人,两人同时爱上了翠翠,却因为兄弟之情而相约采用了美丽浪漫的“走马路”的为爱人唱情歌“竞争”方式,做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一定得让弟弟先唱,明知不是弟弟的对手之后就主动离去,在心灰意冷葬身河水之中,也不知是为了心中美丽而死,还是因为心中的忧愁而死。

  傩送二老爱着翠翠,宁可不要碾坊,却因为一连串的误会,最终又因天保的意外死去而将爱意深深埋在心中,却又难以割舍,最终只能带着深深的自责,选择远行,把遥远的期望留给了翠翠。傩送几年前与翠翠的偶遇是美丽的,心中萌生的爱意也是美丽的,却因为彼此的误会交织着家庭的压力,而最终酿成了令人失望的悲剧。

  故事里的人和事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背景之下,看似平淡,爱情纠葛也看似波澜不惊,最终却都在忧愁遗憾中收场。就连留给翠翠对美好生活的最后一丝期望:“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也是那么令人心生凄凉。守望幸福是美丽的,却也让人心痛。

  有人说,那是“善良者的不幸、不凑巧”,不如说,那是作者自己内心的一种无奈和感伤,边城诗情画意的恬淡生活是作者心中的向往,然而现实生活总是充满着忧愁,于是作者把这种体验写进了作品里,拿来与读者共享。

  四、彼岸

  读《边城》除了对美丽的乡村风光和纯朴的风土人情留有回味之外,还留下一份感动,感动的是翠翠为所爱的人执着的无怨无悔的等待,这种等待可能明天就能收获幸福,可能一辈子都毫无结果,惟其如此,才更是感人。

  我也为翠翠的执着而震撼,也许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很多人都不会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既然有幸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不为所爱的人勇敢的等待一次呢?可是翠翠毕竟是生活在一个诗般世界中浪漫式的'理想人物。

  现代社会太浮躁,有多少人还能有那么一种执着的浪漫的情愫呢?不说为了不可知的未来而等待,就算是为了已有的幸福而付出真诚的努力,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

  我们渴望得到真爱,却又总是担心害怕,总想一切确定无疑之后才付出感情,不然就马上抽身离去。不仅对爱情如此,对待别的事情都有这样可笑的想法,只有即时的眼前的双手抓得住的利益才能让现代人付出,任何遥远的美丽都被看作可笑的不现实的人才回去守候的东西,如果翠翠生活在现在,生活在我们身边,那她一定被看作是一个奇怪的人。也许不是身边已经不存在美丽,只是我们有意无意的在扼杀美。

  也许当我们还年轻,当我们还不知道生活的压力的时候,还会为翠翠而感动,还会为心中的美丽而守候。可是当生活给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把我们变得越来越现实的时候,这种美丽的守候就变得脆弱而不堪一击,倒不是不再有感动之心了,只是感动了就感动吧,很少有人还去为一个单纯的梦想而守候。身边现实的人越来越多了,有多少人还能保留一颗执着之心呢?

  正因为如此,沈从文先生为我们塑造的一个理想式的翠翠才是难能可贵的,其实他自己也是一个孤单的人,他在谈自己的散文时,说自己的作品带着一分淡淡的孤独悲哀;朱光潜先生给他的评价是“喜欢朋友的热情人,可是在深心里,却是一个孤独者”。

  所以,孤独也许正是源于沈先生骨子里那一份追求至善至美之心,源于他对所爱所追求事物的执着之心吧。他写下翠翠这样一个为幸福而凝望而守候的人。

  我为翠翠而感动,也为沈先生而感动,为所有能为爱而守候的人而感动。也许幸福的彼岸还是可望而不可即,《边城》至少给了我们一份对于人性的思考,对于幸福的信仰,有这样一份希望在心底,便是收获便是力量了。

《边城》读后感7

  我不知道那是几年前,父亲推荐我看沈从文的《边城》。他告诉我,《边城》写得很美,是一个发生在湘西的故事。一直都不曾看,却一直都在心中留存着一份盼待。我明白我与《边城》是宿世缘深。不必强求,命中注定属于你的终会在某个合适的时候出现,终会为你所拥有。而万千错落的情缘便只是匆匆交叉而过,它们不是一季的候鸟,逝去了就不再回来。想起老船夫的一句话:“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在这样的坚强与勇气背后,不是隐藏着一种对人生的无奈吗?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无能为力。

  《边城》讲述的故事凄美动人。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撕心裂肺的感人场面,但他细腻而且真实,像一根轻柔的丝线悠悠地牵动你心灵的一角,使你在不知不觉间已然泪落满面。

  湘西拥有那样美丽的风光:清莹的河水映出水底凌乱的碎石;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轻响;乳白色的雾霭腼腆地在薄暮的夜色里飘浮……景致柔美而宁静,远离都市的喧嚣与浮华,有一种出尘而卓然的清丽,似林泉深处悠然飘出的牧歌。

  是的,牧歌,小说里始终洋溢着的牧歌的情调。看多了高楼华厦,看惯了车水马龙,我的心憧憬着一片远方的土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我在心中朦胧勾勒出的天堂。

  人说,人情如水;人说,世态炎凉。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多这样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算计他人,带上伪善的.面具,或违心或有意地干着坑蒙拐骗的勾当。人性该是世间最最甘美的东西。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石头森林里,我们还保留着多少真正纯净的人性呢?它太剔透,剔透到染不得一丝纤尘。可是,在大城市中终日奔波劳碌的人却无力去呵护,只任由尘埃将它逐渐掩埋。诚信的埋没滋生了欺诈,善良的埋没滋生了邪恶。人性中太多的美德被封锁在心灵的一角,可是疲倦的都市人是否还有闲暇去将它开启?或许很多人已经开始遗忘。遗忘不是罪过,但若任由它们成为回忆,成为昨日的拥有,则将是人类的悲剧!

  《边城》里的人情亦如水,却不是如水样淡薄,而是一如湘西的河川明澈纯净。在阅读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人性的芬芳。翠翠和爷爷一起守着渡船,相依为命,彼此关怀。爷爷意识到自己的年老,担心死后翠翠无人照顾,总操心着她的婚事。十五六岁的少女不免带着青春年少的羞涩。爷爷不便明说,只是远远地观望,只是小心翼翼地探问。他是真心地为翠翠好,却不知由于他太过的关心和太深的爱延误了翠翠一生的幸福。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爱,可是有的时候,爱也可以成为一种负担。父母永远是天底下最爱子女的,含辛茹苦,穷尽一生,只为孩子能避开一切灾祸,拥有灿烂的笑靥。他们的付出无私无怨,然而内心总还是有所希求,渴望着孩子能长伴身侧。看到子女点滴的成长便是父母心底最深的安慰。但是,漫漫人生路最终还是要自己走完。我不相信,那个陪伴你终生的人会真的存在过。于是,当父母的爱逐渐成为子女闯荡世界的牵绊,当至亲之情终于缠绕住我们远行的脚步,我们变得如此懦弱与无助。长期处于父母荫蔽之下的稚弱的翅膀该怎样独自去搏击风雨?而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到彩虹?真的,我们背负不起太深的情!

  整篇小说,三年的时光被浓缩进了三个美丽的端午节。三年前的那个夜晚,翠翠与二老傩送不期然的相遇在她心中埋下了情愫。年少的懵懂,初开的情窦,却怎知终于落得孑然一身独守渡船,为了一个未必会归来的人作永无尽期的等待!冥冥之中,是否真的有岁月轮回?母亲的悲剧在女儿身上又一次重演。我们的碌碌,我们的匆匆,是否真的只是徒劳?低头看掌心交错的细碎纹路,心中泛升起一片茫然:我们一路前行,可是又有谁知道前方的路究竟通往哪里?幸而沈从文的结尾还是留给了人们希望。“或许他永远不会回来,或许他明天就会回来。”故事终于哀而不伤,在凄婉中结束。

  大老与二老都是茶峒地方的优秀青年,情深似海,却爱上了同一个女孩。湘西的柔水与净土滋养出的是两个坦荡的襟怀,爱已充盈,怎容得下恨去插足?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反目成仇,彼此鼓励,彼此谦让。天保先走了车路,便说什么也要让傩送走马路。两人相约为翠翠唱歌的夜晚动人已极。二老的歌声美妙有如山间的竹雀。自他开口的一刻,大老已经预知属于自己的命运。同去的是两颗紧紧依偎的心,归来时一颗却已破碎。为了成全弟弟,大老决然出走。

  两颗双子星,一颗在这头,一颗在那头。无情的洞庭湖吞噬了天保,只留下傩送在岸上遥遥地观望。他一半的热情随着哥哥的死而消逝了,内心的自责又将另一半隐去。在某个寂寞的早晨,二老悄然离开,带着满心的伤痛去寻找自己的命途。

  这兄弟两人的情感是多么纯朴而又真挚!我不知道现在的人们面对自己的情敌会采取何种样的措施。是嫉恨?是诽谤?甚或杀人。我们凭什么去剥夺另一个人生存的权利?难道就因为他(她)在爱情上作出了与我相同的选择?爱情应当是纯洁的。为了获取爱情而不惜使自己的双手沾染鲜血的人根本就不配得到爱情,因为他将爱情玷辱了。与天保和傩送相比,这一类人该怎样的自惭形秽!

  后来,也就是故事结束的时候了。爷爷的死使翠翠成为完全的孤独,这样彻底,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碧溪的渡船上只剩了一个清寂的身影,她依然在执著地守望……

  故事写得这样淡远,骨子里却尽是悲凉。原来离散可以这样迫近,原来一切曾经的拥有可以瞬间成空。时间的触角是那么的细而绵长,都以为我们是被时光照料的孩子呢,等待在远方的,却是不能回头的沧桑!然而,只要有希望,就总会有明天的曙光。任岁月流逝,细数度过的那些在回忆的凝眸里变得淡远而美丽的日子,生活也就这样继续下去了。大仲马不是曾在《基督山伯爵》中如此作结:“请记住:等待和希望!”

《边城》读后感8

  上课,读书交流会,有个孩子讲《边城》,她说感觉里面的人物都很孤独。她的这种感觉令我震惊,毕竟她才15岁!很多年前好像也写过一篇因为读《边城》而倍感孤独的博文。于是我就翻找了出来!

  我也喜欢沈从文清新质朴的文风,喜欢《边城》,那碧溪咀的渡船,焦虑的爷爷,执着的翠翠和傩送,那戛然而止的情歌,都曾让我沉醉、深沉、忧郁、悲伤、孤寂。

  想到翠翠梦中摘虎耳草,不禁想起《诗经·静女》的诗句“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不是草那么珍贵而是心爱的赠送,或是要送给心爱的人,抑或是这草关联着心爱的人,所以,无论是花是草都很珍贵。纯美的爱情记忆似乎都与高大上无关,往往是特定情境中的一个小小的物件或一个细微的动作。所以伟大的作品就用一根野外采摘的茅草或一把虎耳草,这种质朴的传情达意的方法,流传演绎千年不衰。

  但我没心情停留在美好爱情的传情物上,因为我读出了那种凄美的孤独感,而且每读一遍,孤独就加深一层。

  你读出翠翠、爷爷、傩送他们的孤独吗?现实生活中你们感到孤独吗?这问题常常让人惆怅。毫无疑问翠翠是孤独的,混沌的情感萌动之音,从来没有人细细去倾听,摘到的虎耳草却不知道交给谁,渴望听到的歌声戛然而止,没有人告诉她其中的缘由,翠翠只有孤独的等待,直到小说的结尾令我们念念不忘的忧心忡忡的是孤独的在渡口撑着渡船的翠翠……

  一个没有娘的女孩子,一个生存在男人圈里的小姑娘,她的心思,她的愁,她的很多只能和女性言说的小秘密都需要到什么地方去倾诉呢?然而,要她承受的远不止于此,天保走了,爷爷走了,傩送为什么也走了?什么时候能回来?能等到吗?

  天保爱上翠翠,可曾犯了什么错误?但翠翠是弟弟爱上的姑娘,而且他们相互爱慕。他祝愿弟弟,祝福翠翠,可如何安放自己的内心呢?孤独的离开是唯一的选择。但可曾有人理解和抚慰这受伤的`心呢?无人理解,没人抚慰,没人点拨,只好远走他乡,一去不返,孤独而悲惨的逝去……

  而爷爷的孤独更为深沉,小说中没有写奶奶,奶奶定然早就去世了,爷爷如何孤独的送走自己的妻子,又如何含辛茹苦的养育女儿,无从得知。然而,还没给你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白发人送黑发人了,女儿女婿惨死,又留下幼小的孙女,这孙女是在慰藉爷爷的孤独,还是在时刻提醒着爷爷生命的孤独呢?而无论自己多么努力,而今又要眼睁睁看着唯一的亲人,可爱的外孙女的爱情一步步走向绝望,爷爷的焦虑、孤独和悲苦,又有谁知道呢?因为悲苦、孤独、焦虑没有任何排解的渠道,只好带着孤独、焦虑的心离开人世,除了可怜的翠翠的哭声,还有谁知道曾经有一个孤独、悲苦的老人存在过呢?而且爷爷死不瞑目,因为他不知道有谁能来帮帮他,帮帮他的外孙女翠翠!

  现实生活中,我们孤独吗?这简单的问题问的你的心颤抖吗?不敢自己做出个答案,问问学生,问问孩子,他们都笑着说他们很孤独,他们的笑似乎是在告诉问话的人,我还好,不怎么孤独,因为表面上看真正孤独的人怎么会笑着说自己孤独呢?但事实上可能恰恰正是这笑曝露了内心的孤独。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多有这种笑着否认自己孤独的孤独,但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究竟怎样理解孤独的内涵,对孤独了解多少呢?

  去问问如我一般年纪的“过来人”,他们一听到我的问题就大笑了起来,“你孤独呀?那来一起打打麻将呀!”“出去卡拉一吼就不孤独了”“约几个喝一顿就不孤独了”“还不行啊,去街上有很多亮着粉红色灯光的地方走一走!”他们在为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但他们内心都不孤独吗?站在阳台上,看着深夜一两点还灯火通明的街市和川流不息的人们,很想走过去拦住他们每个人问问,你们孤独吗?“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确实无法确知他人的内心,但我敢肯定,我内心常有孤独的感觉,有时,是一个人的时候,有时甚至很多人在我身边,而且他们都很热闹的时候……孤独了,有时会想很多,想年迈的父母、想遥远的故乡,想亲人,想朋友,想一路走来的得失,想该如何生,又会如何离开……但有时候,孤独的时候什么都不想,脑子里一片空白。

  孤独的时候,也想主动去排解这孤独的情绪,找朋友聊聊,管他听得懂听不懂,说完似乎就好多了,有时,喝喝酒,喝着喝着,说着说着,竟然能说出一大片孤独,能喝出很多类与自己的沦落之人。喝完,醉了,回家若能倒头就睡,这次的孤独感就消失殆尽了。但也有不幸的时候,聊完,喝完,醉了,回家却睡不着,孤独就撑着你的双眼直到天明。

  当然,也有没找着朋友的时候,或者找到了,可他们没空或乐呵着自己的乐子,关上朋友的家门,听着吵杂声,自己的孤独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加孤独。有时,孤独的想给亲人打电话,但电话通了却不知说什么,说孤独徒添亲人的焦虑……于是,只好呆在书房看看书,看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都怅然而泣下”,看三闾大夫孤独的徘徊在汨罗江畔,想“举杯邀明月”的仙人……看着想着,忽然会觉得,孤独也许就是人生的常态,人生路漫漫,怎么可能随时随地都有伴着你的呢?即便有伴,可又能如何全知你心呢?

  子非鱼,你非我,如此,人怎么可能没有孤独呢,但每个人内心的孤独感又很难言说,孤独的感觉有如千百年演绎不绝的爱情,传承不衰,文明的发展不仅没带走一丝一毫,反而更加彰显,即使居住在如林的大厦里,即使周围的人们和你摩肩接踵,即使灯红酒绿,即使夜夜笙箫……你就不孤独了吗?可能内心依然会有孤独的时候,甚至孤独的有如小说中的翠翠、爷爷、傩送、天保……

  这样想,剩下的问题就是你孤独的像谁了?究竟像谁呢?别人都猜不中,可能也没人猜,真正的答案恐怕只有你自己知道了。

《边城》读后感9

  从心里觉得就这样写《边城》多少有点不负责任,因为有无数的文人学者以谨慎的态度,对沈从文先生的这部作品从各个方面角度都作了到位的阐述。而自己无论对于先生的其他作品还是他的人生都没有太细致的了解。然而《边城》对我而言,无需要别的,只是爷爷的一声“翠翠”,翠翠的一声“爷爷”,就足以让我泪流满面。让我带了全部的感情和泪水,去看湘西那翠翠的山、清清的水和如这山这水般纯良质朴的边城人们。这山边水旁人们的生活是“无法形容的单纯寂寞”的,但这却正是先生所期望建造的“希腊小庙”里面供奉的是鲜活的“人性”。

  有太多评论《边城》的文章,说它的牧歌类型,说它的文化隐喻,说它关乎的民族 问题。而我对于广大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分化不甚了了,不知道此篇文章应属哪种风格应占我国文学史上的那个位置。但想来以先生自己的观点和人生态度来看待《边城》,应也算对先生的尊重。就像先生自己所说“我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却并不把那个社会的价值观加进去,估定我的爱憎,我不愿问价钱多少来为百物作一个好坏的批评,却愿意考查它在我感官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我不明白一切同人类生活相联接时的美恶,换句话说,就是我不大能领会理论的美。接近人生时,我永远是艺术家的感情,却绝不是所谓的道德君子的感情。”想来文学真正的美丽之处也正于此,而最可怕处正是做作的迎合。于是就随了边城,远离了身边的复杂人事,吵闹之地。快乐也简单,忧愁也简单,一如那清清静静的溪水,品味一切的至纯至善。

  纯

  在湘西清丽山水的掩映下,有这样一些人,用最纯良的本性在生活着。爷爷和翠翠就是这样相依为命但却无忧的生活着,的的确确是相依为命的,爷爷每天不至于像落日一样沉去的希望就是翠翠,而翠翠时常担心的就是“要是爷爷死了呢?”在“单纯寂寞”的生活里,爷孙俩是对方最大的藯籍,虽然有一丝凄凉但却也是幸福而充实(我倒没有特别的感受到很多人认为的,《边城》体现的寂寞。即使用了“寂寞”这个词,我想也应是“简单”的含义,而这种“简单”的生活或许也正是先生在上海这样的繁华之地,对自己所理想的生活的企盼。)。爷爷从未想过渡船对于他的意义,但就是“静静的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守着渡船一守就是五十年。无论风雨病痛,节日与否。同渡客争执一些小钱也是生气一样的神情,仿佛“三斗米,七百钱”是顶高的收入,最满足的生活。还经常会慷慨奉送上等的草烟,甚至是强行塞进人家的口袋。泡好的茶水,就放在大缸里人们可随意解渴。而翠翠就“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经常争抢着替爷爷渡船。每次想到茶峒的这小溪,渡船上这爷孙俩人,就好像对这本来陌生的地方有了莫名的亲切感。其实生活是清贫的,但我们却未在这样的生活中感到苦处,每个人都那麽忙碌,也有目标,这目标也来的简单,就是生活。异常质朴的生活,好像纯的不用多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分。女人们浆衣做饭,男人劈柴锯木,如此而已。在洪水来临时人们就在下游准备好打捞上游冲下的东西,“一匹牲口,一段小木,或一只空船,船上有一个妇人或孩子的哭声”,“这些勇敢的人,也爱利,也仗义。”就在水中身手敏捷,获得喝彩。洪水这样的灾难好像也看不到忧愁和抱怨,仿佛一切都是应该,然后就是继续生活。端午的龙舟,也许是小镇最隆重的节日,人们会齐整整地的聚到水边,水上那热闹的锣鼓声,现在好像就响在耳边,不禁要侧耳倾听。伴着每年的端午,翠翠大了,爷爷老了,最后也是这些小镇的人们一起把老人送上路,剩下翠翠的婚事让人不安,但却不至焦虑,至少有那许多人值得我们信赖。

  其实从根本上说,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能真正走进另一个人的内心,感受他的全部。所以我们更渴望关注和理解,于是,我们周围有了这许多人,或远或近,他们是我们外在生命的寄托。人有时真的不是仅为自己而活,其实生命脆弱需要另一个生命的支撑。我想这就是爱,付出就是爱,牵挂就是爱,不遗余力也是爱。在边城中,这爱来的.纯净,仿佛说多了都是多余。人性本也该如此,本该善良,本该单纯,本该充满爱。但在生活中,更多的人好像忘记了最简单却最珍贵的东西。在去除了人世间一切浮华的“茶峒”小镇,人们的一切都是光光的,赤赤的,也是纯纯的。这样的人性,让人有莫名的归属感,温暖感。于是,想起余秋雨先生的话“文人的魔力,竟能把诺大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所以有那许多人走上了“回乡的路”,踏进了梦中的湘西。

  透

  小镇的一切都是清透的,无论山、水还是人。先生曾说,水边是他的学校,是水教会了他思考和审美。也许,这清透的溪水,就是他对湘西纯朴人们的美好认识。在这里,水上出了事故全靠大家依行规来办,推举顺顺这位慷慨公正的船总,来做裁决,绝无争端。尤其爱情在这里更来的真美的透。偏远的文化容易滋生狭隘的观念,封闭的意识,但在这神奇古老的土地上却生长着最为健康的爱情。没有门第观念,阶级之分,连长辈也不是儿女婚姻的仲裁者。妓 女也拥有爱情,并更加来得挚烈,赚钱是赚钱,爱情是爱情,倒也分得清清楚楚。翠翠的爱情也来了,就那麼清清浅浅的流淌在心底,但爱憎却分明。俩兄弟同时对翠翠的爱,虽然有点让人烦忧,但一点都不复杂。没有不能说的话,没有解决不了得问题。用湘西原始而真诚的方式,走山路,唱山歌。夜晚的歌声越过山头,飘过小溪,揉进女孩甜甜的梦里。这就是湘西的爱情,就是那潺潺流动的溪水,透的见底 ,一如那人,透的见心。

  这样的清透让人觉得生命的可贵和可爱之处,这样的纯净也让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渴望。先生从这样的环境走出去,来到人事浮华的大上海,不得要怀念着湘西这片让他魂牵梦绕的土地了,特别还有在这片土地上以最朴实的方式生活着的人们。于是,当我们在今天也走进“边城”时,仍有感于小镇那纯净的山水和人性。对美好性灵的追求,其实或深或浅,总也存在我们的内心。只是我们总是忘记不时的要拂去它的灰尘,打扫自己的心灵。

  然而,《边城》对于我,除了心灵和人性的回归感,更多的却是,它将我带回到童年的阳光里去。那里有我的爷爷,他给与我的爱浓的化不开也忘不掉,于是记忆当中,永远抹不去的,那暖暖的感觉,随着翠翠的一声声“爷爷”被触动着。(现代文选的作业,很用心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