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5篇(精品)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5篇(精品)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管理信息系统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
1当前行业前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
目前,社会物流业迅速发展,运行效率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97.8万亿同比增9.5%;社会物流总费用10.2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0%,与上年基本持平。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为代表的区域物流发展迅速,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逐步形成企业群体,市场日趋成熟。
物流企业运作过程中,信息管理成本及效率是成本重要因素,信息及时传递是非常重要的成本影响因素。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是物流企业成长的必然要求。信息是物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诸如条形码(BC)、管理信息系统(MIS)、射频技术(RF)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在大型物流企业中已得到充分应用。先进技术的应用是物流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有力手段。
据中国仓储协会20xx年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调查报告,我国41%物流企业完全没有信息系统支持,有信息系统支持的物流企业中,多数信息系统功能不够完善,38%的企业有仓储作业管理,31%的企业有库存管理,27%的企业有运输管理。又据20xx管理软件调查显示,高达94.3%的物流企业使用了管理软件,但仅有14.3%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规划。信息系统落后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兴起,给物流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组织机构重组乃至整体发展带来机遇,促使经营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变革,对物流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的相互结合与推动,成为企业经济新的增长引擎。我国物流企业如果要实现适应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加强企业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以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水平。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在20xx年3月国务院下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由此可见,物流企业构建管理信息平台已是大势所趋。
2基于B/S架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2.1系统设计目标
利用MIS技术、数据库和Internet/Intranet网络技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实现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人员信息、公告信息、供货商信息、车辆信息、货物信息、库存信息等多方面的管理和应用,实现企业内部数据共享、人员协同、过程优化,从而达到减少员工劳动强度,提高服务质量,缩短服务周期,降低服务总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出的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框架构想适合公司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和整体运作水平,提高企业的作业效率、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信息系统的架构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基于微软WindowsSeverXP操作系统和MySQL数据库,采用基于B/S模式三层WEB结构,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来辅助系统分析和设计,使用JSP/SERVLET/JAVABEAN技术开发,使用Tomcat作为应用服务器。实现客户显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分离。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及可维护性。
运用信息系统方法论和网络设计理论,结合现代物流基本原理,参考国内外主要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思想,在充分分析企业物流管理流程基础上,结合最新信息化技术知识,对业务流程信息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BS/的LMIS信息流程图,对系统的结构、规模、功能和软、硬件配置等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和开发。系统的开发流程,使用Rational及UML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先根据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分析系统中的各个角色以及用例,画出各个角色的用例图;然后进行系统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得到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结构图,画出各个模块的类图,设计数据库的数据表;最后用JAVA技术实现J2EE架构(B/S)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2.3系统的功能描述
首先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几个小模块,包括人员基本信息管理、公告信息管理、车辆信息管理、货物信息管理、库存信息管理、供货商信息管理共6个模块,然后,进一步细分模块,添加细节,功能如下:
人员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部门信息管理(添加、查看、修改、删除部门信息)、职位信息管理(添加、查看、修改、删除职位信息)、用户信息管理(添加、查看、修改、删除用户信息)、权限信息管理(添加、查看、修改、删除用户权限信息)等功能。
公告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添加、查看、修改、删除公告信息等功能。
供货商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添加、查看、修改、删除供货商信息等功能。
车辆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添加、查看、修改、删除车辆信息和车队信息等功能。
货物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添加、查看、修改、删除商品信息、商品分类信息和商品型号信息等功能。
库存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添加、查看、修改、删除仓库信息、入库信息、出库信息等功能。
■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框架图
2.4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是基于J2EE体系构架的基础上的,充分利用了J2EE体系架构的优势,简化了多层体系结构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可适应用户系统不断变化的需求,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采用J2EE的SessionBean和EntityBean技术,实现了业务逻辑和业务数据的分离,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中间层的业务层采用的.是Tomcat应用服务器。后台数据库采用的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分析在采用三层结构的B/S模式时,各层采用的技术。表现层、业务层和数据层,每层实现的技术都很多(如JSP和ASP;Tomcat和Eclipse;MySQL、DB2和SQLServer)。采用自主开发的编辑工具,模块化编辑,提高开发效率。
系统开发中使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如用户授权认证、数据库连接池。B/S下对数据库的访问采用连接池访问技术,这样不但提高了访问效率,也增强了并发性,而且对后台何种数据库要求不高,更换数据库比较方便。此外系统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充分运用了UML来优化本系统的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和易维护性。在实际的环境中进行系统的运行测试,对上述方法和技术进行了验证,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结束语
世界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加快,由于其物流地分散等特殊性的限制,使其信息管理的落后,随着企业竞争的激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基于B/S架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必将推动物流行业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定一.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与建议[J].中国物流与采购,20xx(5):44-48.
[2]张锡平,林亨,徐超等.20xx中国物流总成本研究.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3]沈昕.信息技术与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xx(1):5-6.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2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拓展和维护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信息管理的新手段,在强调信息和管理的现代企业中受到普遍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也越来越得到普及。现代企业的竞争也开始逐渐实现信息管理和战略管理的融合,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管理信息系统当然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制高点之一。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现代企业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经历了从事务处理到管理控制再到辅助决策的演进,其产生和发展是管理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的集中体现。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在现代化管理环境下得到重视的关键在于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体现。
1,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随着生产现代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与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并称为企业的三大资源,企业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的提升和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
与传统企业重视生产和制造不同,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和应用,把现代企业的管理目光转移到信息上来,改变了企业对信息资源管理混乱、不重视的情况,实现了管理信息化的思想转变。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之后,企业在信息的收集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都形成了一个标准化的流程,使得企业的对信息资源的把握和应用有了相对完善的手段,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效益空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2,有助于管理和和决策的科学化
传统管理环境下的决策主要由领导者和决策)者根据经验和直觉做出,呈经验主义的明显特征,决策原则中的预测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很难在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管理和决策的信度与效度都大打折扣。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环境和管理目标的变化,对管理决策科学性与预测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和应用有助于实现现代管理环境下企业管理决策的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交叉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统计学、运筹学、管理学、仿真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也正是因为这些学科的交叉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得以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运用统计学等具体量化的方法实现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对管理决策的预测性和科学性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手段。也就实现了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的重要功能。
3,辅助进行管理控制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被发现之前,管理控制就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即便是现在,管理信息系统在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控制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管理控制是指管理者在通过对计划执行中的逆向信息流的分析的`基础上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分析,以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和调整。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控制的职能得到了强化,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下,信息的有效传递使计划执行中的逆向信息流能够更加准确迅速到达管理者手中,管理控制的时间得以控制,能够更加及时地实行计划执行的实时控制,有利于提高计划执行的效率。同时,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数据的自动处理也使得管理者将更多的时间从中抽出进行更有价值的增值管理活动。
4,推动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造
扁平化组织是大多数现代企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在传统企业组织的管理架构中,多以“金字塔”型结构为主,有着较多的管理层级,信息流在传递过程中节点过多,传递缓慢,信息失真的情况普遍,管理者接收到的信息与企业组织的真实情况有所出入,所作决策必然产生偏差。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组织运行效率低下,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僵化,失去活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被削弱、蚕食。
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将改变这一现实情况。管理信息系统将取代一些不必要的人工岗位,减少组织管理层级,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改造。在扁平化组织的条件下,信息沟通流畅,信息的传递速度和真实性得到了极大的保证,管理者
所做的决策更加切合企业组织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推动企业运行效率的提升。同时,扁平化组织下保持着非结构化的灵活的组织架构和权力体制,保有合理的管理跨度,组织边界逐步扩展且越来越模糊,最终将推动企业组织向无边界组织发展。
5,推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管理信息系统条件下,企业的管理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外部资源的管理得以加强,改变了传统条件下企业各自为政的状态,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得到了加强。最明显的表现在供应链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条件下,出现了一系列的供应链流程再造活动,诸如供应商管理库存等新的形式开始出现,供应链上下游各企业间开始共同努力降低供应链上的成本,实现了企业内外部效益的共同增长。
无独有偶,电子商务在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共同推动下呈现着蓬勃发展的势头,各方企业也开始通过线上方式进行业务的拓展和业务流程再造,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建立了一座新的台阶。
6,新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新的企业文化的形成
管理信息系统条件下,企业的组织架构调整必然要求企业组织调整企业管理制度以与新的企业管理架构相适应。更重要的是,在新的企业组织管理制度下,需要在组织内部形成新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本身作为一个精神领域的概念,其产生和发展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以后,企业的整个运作方式得以改变,企业文化必然随之有了新的发展。现代化企业组织的管理应当贯彻现代管理思想。管理信息系统条件下的企业组织要求员工改变传统管理条件下的专业化分工的思想,培养系统性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管理信息系统来为企业组织的目标服务。
7,降低企业的人力和信息成本
前边谈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引入,企业组织架构呈现扁平化的趋势,管理层级的减少必然带来人员的精简,加之管理信息系统本身能够替代不少人工工作,这就使得企业能够合理地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企业效率。同时,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力是又快又准,企业对信息的把握能力增强,相应地就是信息成本的降低。
结语
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这一以信息为核心系统性的工程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组织的运作效率,在企业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大有可为。
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运用除了系统本身的作用外,还要求外部资源的配合,企业的管理体制、绩效体系和人才配置等都必须与管理信息系统相配套,通过系统性的资源整合,更好地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简而言之,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组织管理中,特别是在我国这样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企业管理思想稍显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管理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3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的今天,Internet逐渐走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可以在闲暇时尽情地遨游在网络中,为了加快互联网的前进的脚步,国家也在提倡“互联网+”,在这样的信息时代中,教育界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正在快速的适用“互联网+高校”,实现现代信息化校园。对于学生工作管理的这一块,日常管理本是一个工作繁琐,核对数据多,数据复杂的部门,引进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是迫在眉睫,也是提高高校工作效益的系统,传统的办公和管理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办公的方式,辅助手段和工具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适应信息服务业的飞速发展,提高和扩大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开始采用无纸化网络办公系统。
【关键字】 互联网+ 高校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 日常管理
学生信息和学生工作管理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非常的重要,学生信息是高等学校非常重要的一项数据资源,是教育单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近这几年,国家政策的调整(互联网+、实现现代信息化高校等)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的扩招,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带来很大的冲击。其中包含的数据负责和数据量庞大,数据随时都要更新,涉及到的人员多,所以工作繁琐以及压力大,难以单纯地依靠人工的管理,而且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非常不规范化,管理的效率也非常低,目前我国各类高等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工作管理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种传统管理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其管理方法非常浪费人力和物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日渐成熟,计算机应用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种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必然被以计算机为物质基础的信息管理方法所取代。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档案进行管理,这是传统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如:保密性好、检索迅速、成本低、可靠性高、查找方便、存储量大、寿命长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工作管理的效率,也是学校向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实现各个高校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
我校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有思政队伍建设,学生信息管理、学生资助、评奖评优、勤工助学、违纪处分、党团建设、公寓管理、日常管理等这几个栏目。这几个栏目都是现在高校的学生工作管理中最主要的工作。
困难生认定管理中:学生申请,辅导员和领导审核,申请发放各项资助。有助于加强学校对困难生的服务和管理,简化困难生资助申请的繁琐过程,给困难生提供更加简洁、方便的服务渠道,确保资助准确、及时的发放。评奖评优其中的综合测评和国家奖学金以及各种奖励等,奖励分值、荣誉分值、奖惩分值、综合分值等计算、统计和分析。实现了审计奖学金、自动排名,公示奖学金评审结果等功能。
住宿管理:学生申请调寝,楼管审核、辅导员审核、后勤审核。实现了调寝有记录,简化了学生申请调寝室的繁琐过程和效率。对于保卫处能够快速的联系到该生辅导员和该生的住宿信息。
请假管理:学生申请,根据申请的天数,流程的步骤也不一样,辅导员审核等,实现了更方便,更快捷,更简便的工作流程。
勤工岗位申请管理:岗位设定、学生申请、辅导员审批、学生处审核。提高了勤工岗位服务和管理的效率性和科学性。
党员管理:支持以支部为核心的党员管理方式,加强和改进党员的管理,有助于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
每个栏目的流程都是不一样的。没个流程跟原来的纸质版一样的。但是无法比拟的是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快捷性、简洁性、安全性。把工作变得更简易。
但是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是,新生信息数据的采集是每年最复杂的时候,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是依靠学生基础数据来工作的。没有完成学生的信息采集,是无法开展后面的工作。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是高校所有系统中,学生信息最为完全的系统之一。
系统中不仅要有学生自身基本信息,还有自己家庭及其他的信息。所以需要管理员对学工系统中的数据安全进行严格的保护。
每个学生工作管理者和学生在系统中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有一个角色是错了。那将无法运用这个系统。
每一个学生工作管理者最普通的职责是对学生的申请进行审核和查询学生信息。学工系统管理员需要制作审核流程,了解所有角色的权限,还有对学生信息数据进行保护。出现各种问题进行解决。
全校2万多的学生和接近100位辅导员,还有各部门的学生工作管理者对系统的运用,如果没有专业人员对学工系统的管理将无法开展。现在的学工系统时候不是一个随时待命的系统,而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在运用的系统。
现在的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办事平台,一个服务平台,一个信息互动平台,一个统计分析平台,而且还是一个教育的平台。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4
0引言当前,随着SG-ERP等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各类信息系统正逐步推动着公司各专业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精益化方面发展。如何利用信息系统有效地辅助支撑物资专业管理工作,是进一步提升物资管理水平的重要研究课题。秉持着争创物资集约化管理“排头兵”的理念,常州供电公司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优化完善、强化融合、协同互促、深度拓展”的工作理念,即进一步优化完善物资信息系统现有功能,强化信息化与业务的融合,形成业务与信息化的协同互促机制,深度拓展物资集约化、精益化发展空间。通过信息化支撑,实现物资管理更高效、业务更精益、流程更顺畅、保障更有力。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常州供电公司物资、信息两专业协同策划、积极配合,通过健全全程管控、预约领料、优化库存、完善统计、跟踪管控等技术支撑手段,提升了“规范管理、增效节能、提升效益、提高效率、延伸管理”的综合管理。
1主要做法及成果
1.1全程管控,规范管理
常州供电公司通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物资中标、验收、入库、出库、报废等全部过程管控。首先,利用物资计划管理模块落实物资到货需求,组织物资到货验收、现场服务等工作,系统及时生成物资配送验收单;同时通过系统的跟踪监控功能,及时掌握待交货、未交货、未入库等预警信息,从而及时催交相关物资,办理相关手续;通过履约模块对每月到达交货期的物资联系需求部门和供应商进行确认,对存在问题的物资及时进行协调,确保物资按时交货,物资配送顺利进行。物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物资唯一码及自定义的过滤规则来连接前期数据、计划数据、履约数据、库存数据、出库数据、全过程报表之间的关系;以全过程报表数据为基准,用前期数据、计划数据、履约数据、库存数据、出库数据、全过程数据来更新全过程报表数据;在计划数据、履约数据、库存数据、出库数据、全过程报表数据之间通过物资唯一码及自定义的过滤规则来相互补充数据及完善数据;在后台通过存储过程来处理计划数据、履约数据、库存数据、出库数据及全过程报表数据,最终实现物资全过程查询功能,通过此功能,可以对每一项物资的需求计划状态、物资状态、交货状态、供应商、配送员、招标批次、中标结果等重要信息进行快速准确查询,便于物资人员及时了解各项物资的实时状态和详细信息,有效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全过程管理设计。另外,通过全过程预警功能,可以实现对发货、发货通知、验收等业务环节的待办通知和预警提醒,既便于物资配送人员快速准确接收工作任务,也有利于物资管理人员及时监督管控重要环节执行情况,真正做到“明确任务、便捷操作、及时预警、全程可控”。
1.2预约领料,增效节能
针对物资领料工作涉及人员多、工作量大、计划性强的特点,常州供电公司通过优化完善物资信息系统辅助功能,实现预约领料。项目管理单位创建领料申请后,对于实物领用提前在管理系统中进行预约,同时可以查询每日的预约领料情况,合理错开高峰,减少排队等待时间。物资部门则在领用前一天进行物料比对,并完成实物备料,大幅缩短了物资出库时间,提高了领料效率,同时可以确保物资系统出库与实物出库的同步性。在迎峰度夏或集中领料期间,物资部门可以通过系统设置开启绿色通道,调增预约领料限额及增加休息日预约领料功能。物资预约领料流程。预约领料功能的实现对常州供电公司物资专业精益化管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有效避免了以往物资领料工作中常见的排队等候、杂乱无章的情况,特别是在迎峰度夏期间,抢修工作量大、时间要求紧,通过预约领料进行计划排程,可以有效提升配网抢修工程领料操作效率。
2)为领料人员和物资仓库保管员提供便捷操作。系统中针对物资的实物属性明确对应的物资保管人员,在预约领料时即可查询到所需领用物资对应的保管人员和地点,便于领料人员第一时间找到领料地点和保管人员,缩短领料操作时间。同时,物资仓库保管员可以根据所负责物资的预约计划,提前准备,合理安排,避免以往领料高峰时间出现的仓促应对情况。
3)借助预约领料,实现“先入先出、最小规格”的精益化管理。通过预约领料,可以为物资仓库保管员提供充足的领料准备时间,保管员针对计划领料的物资数量和规格要求,进行库存物资调配,按照物资库存精益化管理要求,做到“先入库物资先使用、满足最小规格需求”。特别是“满足最小规格需求”,可以根据领料物资规格及库存物资情况,准备满足计划需求的最小规格物资,从而达到降低物料损耗、减少余料退库、节约生产成本的管理目标。
1.3优化库存,提升效益
20xx年,江苏省电力公司提高了对物资精益化管理的要求,常州供电公司实行的库存资源长效管控机制以物资仓储管理为主体,不仅要求保持合理的库系统开发与技术应用存水平、做到账实一致,更要求加快物资周转率,削减高库龄物资,使库存物资始终保持源源不断的活力常州供电公司通过完善系统辅助功能,加强库存物资定额管理、平衡利库、消减高库龄物资等方面的管控手段,为仓储专业管理工作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1)加强库存物资定额管理。通过库存定额统计模块,将省公司要求的库存限额层层分解至公司各单位,明确各项目单位库存物资定额。物资部门以系统预警提示、分部门定额实时统计等手段监督督促各项目单位严格按照设置的库存物资定额表,有计划地控制库存物资金额。
2)大力开展平衡利库。充分利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平衡利库模块,全方位开展市县之间、县县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物资调拨。并及时沟通协调各部门信息,拓展利库渠道,大力开展通用物资与项目物资间的平衡利库操作。
3)及时削减高库龄物资。高库龄物资即为在库物资库龄大于等于6个月的物资,高库龄物资的大量存在不仅占据有效的库存空间,更减缓了库存物资的周转率。为有效解决高库龄物资问题,常州公司开辟库存报表统计模块,各项目单位可通过该模块自行查询高库龄物资清单,物资管理部门通过红、黄、绿3种颜色对超库存定额的项目单位进行预警。对于即将变为高库龄的物资,系统自动发送提醒事宜至具体涉及单位负责人员,并提供详细的物资清单,相关单位对照物资的情况,加快推进工程项目进度,确保物资不产生新的积压情况。除此以外,物资管理部门通过系统中的“物资到货情况统计表”及时通报物资到货情况及下周物资计划到货情况,及时向相关项目单位告知物资条目、种类、金额、数量等信息,督促项目单位配合物资部门做好接收准备,确保物资到货后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出库领用,缩短物资库存时间。同时借助预约领料模块的“先入库先出”的设计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了高库龄物资的堆积。
1.4完善统计,提高效率
以往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查询操作较为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数据报表查询单一筛选条件繁琐、查询时间过长、报表导出速度慢;二是各报表之间不能关联查询,需人工导出各个报表进行比对,大大增加物资人员的工作量。针对以上难点,常州供电公司通过优化完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功能,实现了物资数据全自动统计分析功能,涵盖物资计划、配送履约、仓储库存、报废、结算等专业管理环节,物资专业人员只提供所需数据字段,设计报表格式等前期模型,通过对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维护更新,便可以直接生成工作数据报表,实现快速、便捷的数据查询模式,减少物资人员不必要的比对文件而产生的繁琐工作量。例如结算报表功能,物资人员只需输入项目编码,即可生成该项目工程物资的情况报表,缩短了物资人员的查询时间,既减少了工作量,也保证了数据查询的准确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5跟踪管控,延伸管理
常州公供电司通过库区压缩、清仓利库等一系列专项提升工作,物资仓储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存在一些后续管理的薄弱环节,例如:已办理出库手续的物资存在已到工程现场、项目单位代保管、施工单位待保管、施工现场暂存等多种状态,作为物资管理部门对此类信息掌握不够及时、透明。因此,为加强对退役资产、已出库物资、运维抢修应急保障库存物资的日常管理,遵循“合理储备、加快周转、保质可用、永续盘存”的原则,常州供电公司通过优化完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功能,实现了对退役资产的存放登记和统计分析、已出库物资的状态维护和统计分析、运维抢修应急保障库存物资的库存盘点和统计分析等功能,加强了物资后续跟踪管控能力,全面提高物资全过程管理水平,从而保证了对物资状态的可控、在控,实现物资专业化延伸管理。
2实践效果
通过信息系统的有力支撑,常州供电公司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物资协同运作管理体系,在物资计划完成率、合同执行率、减少库存积压、保障综合计划完成进度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物资管理同业对标指标大幅提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完善为常州供电公司物资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高效性提供了有效的支撑,20xx年常州供电公司物资管理专业同业对标列居全省第一。
2)保障物资供应,确保工程有序实施。物资全过程管控功能确保了物资计划按时、按需、准确上报。全过程监控物资供应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物资供应计划及时完成;落实物资到货需求,组织物资到货验收、现场服务等工作,及时掌握待交货、未交货、未入库等预警信息,催交落实相关物资按时到货;物资到货后,及时在系统中办理物资到货登记、物资验收入库手续,保障后续物资领用和物资结算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各项工程的顺利、有序推进,各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物资供应正常,未发生由于物资供应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
3)有效盘活利库,提升仓储管理水平。盘活利库是20xx年公司提升物资集约化、规范“库存一本账”管理的重要举措。得益于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库存管理应用,高库龄物资被及时消减,常州供电公司圆满完成20xx年“零积压”的目标,并顺利通过上级单位督导组对库存资源盘活利用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同时,常州供电公司库存物资始终保持在库存定额范围内,年库存物资周转率大于4次,库存物资利用率得到极大提升。
3结语
借助信息系统流程规范、协同高效的应用特点,常州供电公司建立较为成熟的物资协同运作管理体系,实现了物资管理指标大幅提升、物资供应稳定、库存管理水平提升等专业管理目标,有效满足公司物资精益化管理要求,大力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5
一、物联网及逆向物流的概念
物联网是指把不同的传感设备例如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器与RFID装置全球定位系统不同的装置连至互联网中所组成的网络,最终实现物品和网络的相互相连便于今后的识别与管理;物连网中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技术可将产品的各项信息流过程进行记录、识别进而存储。逆向物流的定义是指:为了计划与实施从而有效控制原料以及半成品、制成品的库存与信息,可使成本有效地自消费点至起点流动的全过程,最终确保实现有效的处置或者回收的目的。整个过程也会涉及到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价值流等方面,并与正向物流共同构成完整的物流系统。而退货逆向物流指的是购物者将不满意的订单产品退回到供应商的整个过程(孙丹、李冰,20xx)。此外,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作为改进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系统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于逆向的物流管理来说,及时、准确的信息至关重要,无论是对于产品的回收、管理以及二次利用均与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有着密切关系。
二、逆向物流管理系统运作的影响因素
(一)来自物联网硬件与软件方面的因素
在我国物联网仍处于缓慢的发展阶段,针对当前逆向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当中运作所发挥的支持作用不是很明显;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信息的技术、机动车以及电器行业方面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当前物联网应用的RFID技术相对于金属类的制品识别技术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欠缺,还未能较全面地解决来自物联网自身在软、硬件方面的技术问题,构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仍然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对于具备统一、全面的物联网规范与技术标准对于整个物流行业而言十分迫切(王凌峰,20xx)。
(二)物联网中信息数据的传送存储在安全性与权限方面的因素
信息视为物联网逆向物流供应链中的运作重要资源,为此在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就应当考虑到如何确保各个合法的用户以及操作环节问题。此外产品信息的访问与获取进行处理最终到存储等环节的操作安全,对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以及逆向物流的作业进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考虑到逆向物流过程的产品信息是来自多个不同产品的阶段的,同时产品的来源主体对于空间与时间的分布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导致各个用户的信息传送与访问的权利变得复杂繁琐。
(三)构建逆向物流管理系统所投入的成本较大
物联网作为对现有的商业模式产生重要影响的方式之一,构建其框架所面临的困难较多,在人财物方面的成本损耗也是巨大的。相对于一般的TT企业而言,投入的成本成为了影响构建系统的首要限制因素,因此实施的难度大,企业难以承受因研发成本带来的经济负担。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协调以及管理难度大
物联网逆向物流的各项操作涉及产品信息的数量分布以及分布的空间广泛、消费者众多等方面。为此,构建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应制定有效的协调机制及时准确取物流产品各阶段的信息,进一步确保系统对各项产品信息的安全性、及时性记录,真正实现产品信息的真实反馈。
三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构建过程
构成物联网的六个组成要素是:代码(英文简称EPC)、读写器、FPC标签、对象名解析服务(简称ONS). EPC中间件一一神经网络软件Savant以及物理标记语言(英简称PMI)基于物联网信息的采集系统是构建物流信息的前提条件,可由软硬件信息系统组成,有效对产品的各项信息流通环节等情况进行记录分析,最后建立子系统进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一)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再造
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功能模块的部分共享信息,可根据配送中心或者零售商、不同的业务部门提供的信息组成。可使用的数据系统有基于C/S结构的或者是基于R/S两种数据系统,企业内部就应该建立有效的数据仓库以及配送中心,便于与零售商较快地建立有关的节点,最终保证实现企业各部门对数据的共享。
2.系统中的退货导向功能。分类并有效地对回流的物品进行导向不仅是逆向物流服务的起点,同时还是售后服务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顾客的换货以及退货的难易程度最终会对购买决策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企业给予适当宽松的换货或者退货保证后才可能放心购买。由此可见改善产品的售后服务也是区分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方式,加大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的份额。
3.在线查询功能模块的管理。在线查询功能模块主要有产品的出厂编号、生产与出产日期、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信息,目的是更好地便于配送中心或者零售商对退货进行查询与管理。
4.退货管理模块。顾客要求退货但配送中心或者零售商还未能销出退货的情况,应该第一时间记录退货人的退货理由以及退货损失等信息。目的是便于上一环节的节点能够及时了解退货的相关信息,为下一步的退货运输以及库存、再销售做进一步准备。如能在企业外部进行销售的退货物品应当第一时间进行销售渠道的安排处理;部分不能再销售的退货物品需及时进行回收处理,有效传送物品的回收与报废信息。一方面确保配送中心能够对运输的计划要求提供资料信息准备,另一方面还可便于生产部门对原料的传递、供应以及库存情况进行管理与补充。
5.逆向运输模块的管理。考虑到物联网的逆向物流中其的运输量少且规模也较小、时间不确定的特点,应在对逆向物流的运输管理方面按照其特点进行区别与对待。
(二)系统逻辑模块的设计
由于逆向物流的业务涉及范围较广,因此和客户以及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在线查询与退货管理系统等业务需要R/S系统提供有力的支持。不同的客户仅需浏览企业的网站、填写相关的退货单据,发货中心的管理系统会对退货单进行统计处理,最后启动系统的退货管理功能模块;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共享数据仓库便可对配送中心以及零售商进行访问。对于企业当中逆向的运输管理与财务管理中的部分机密信息就采用更为完善的C/S模式系统进行设计即可。
使用客户机/服务器(即Client/Server,简称C/S模式)与浏览器/服务器(即Browser/Server,简称R/S)相结合的模式,可有效对逆向物流管理的信息系统实时性与安全性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采用这种模式能够避免C/S模式部分不足缺陷,例如系统维护难度大、处理能力与可移植胜均较差、未能及时和用户进行信息的交换等弱点(阎芳等,20xx)。
1. Web页面的访问控制过程中的安全设计。为了能更好地Web页面进行访问与控制,就需要对R/S模式系统进行有效的设计,主要是在用户登录的认证以及授权、权限制定等方面进行设计。用户的认证主要指的是对用户进入的合法性进行判别;授权是指用户在认证之后能够访问部分已开放的网页,因各用户的权限不同,故对于页面所显示的不同链接时就要对不同用户的登录访问权限进行设置。此外对于部分用户无访问权限时,系统就会隐藏该链接页面,由此可避免信息的外泄,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2.网络安全方面的设计。防火墙技术的使用能够实现网络的安全实现,该技术为隔离技术,主要有两种实现的方式:代理服务型与过滤型墙防火墙。使用这种技术的目的是强化网络间的访问与控制,进而在内网与外网间形成有效的屏障。
3.数据安全性方面的设计。对于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安全方面,可采用加密方式实现。当前加密技术主要有对称与非对称两种。该技术较普遍运用于互联网当中。实际应用过程中是把对称加密以及非对称加密两种相互结合,为了预防数据的丢失可采用自动回复或数据备份方式实现。
4.信息的运作过程。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模块、功能不仅涵盖了产品自身的生命周期,同时还将过程信息进行整合与统一存储起来。企业中生产制造过程的产品信息不仅能够通过RFID技术实现,同时还可以在企业的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当产品经过流通消费环节时,可依赖物联网实行操作,各个流通的环节对物品的信息相关数据都可通过RFID(射频识别标签)技术传递至服务器中,进而通过对物品FPC的代码进行识别、分析,通过Internet传给对象解析服务器处,最后通过服务器的整理汇总,再通过某种格式将数据信息进行存储。
5.信息的传递与集中过程。生产制造过程的产品有关的信息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简称RFID技术实现的,并且在产品流入流通或者消费环节信息均根据物联网来操作,最终把产品所有的信息准确及时地记录至服务器当中。进入供应链后,其主体对于产品的各项操作可以利用接收器接收物品的RFID进而传递信息至计算机。各个流通的环节对于产品的所有操作过程的信息与数据的记录可通过物品上的射频识别标志传递给数据库的服务器处,服务器系统会利用对物品的FPC代码进行有效的识别与分析,系统把识别出的各项产品信息通过Internet最后传输至对象解析服务器中,最终服务器以特定的存储格式对有关的解析信息进行存储 (崔曼等,20xx)。
根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流程,逆向物流物品的处理以及决策部门依靠产品自身的电子识别标志获取回流产品有关的电子代码。然后把产品代码输入至方法模型库中,便可查询产品有关的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依据自动作业计划随机或是定期地对产品回流的数据实行有效预测、挖掘,更好地为逆向物流供应链当中的各个环节提供参考。此外,还能为原材料的物资采购、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客户的服务等环节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最终实现物流供应链的良好运作以及提高服务的效率以及实现供应链的持续循环与改进。
综上所述,基于物联网管理的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的平台相互紧密相连,供应链核心企业可以有效借助电子商务的方式并且建立符合自身的、跨行业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当前来自逆向管理信息系统仍有较多的不足,为此企业仍需不断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有效利用物联网的优势降低物流的成本,进而提高物流的服务质量,切实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6
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企业的发展逐渐数字化、网络化,企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自身资金、人员以及信息的集成化管理。软件开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也需要努力实现信息化建设,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更好地发展自身优势,提升整体实力。
1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现状
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软件行业迅猛发展,并逐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对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传统产业以及管理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使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逐步发生着变化。软件开发项目的技术性、风险性、竞争性以及渗透性比较强[1]。
当前,我国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发展还远远不足,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对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一些项目管理对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了解不透彻,工作中缺乏完善的项目管理知识的指导,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比较随意。第二,软件开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没有制定科学的项目计划,没有科学的计划与目标,就无法顺利的实现项目管理的成功。第三,项目管理中的相关信息沟通交流不到位,相关人员在计划的制定、明确情况、反馈意见以及研究技术成果等方面沟通不到位,使得工作不能明确划分,存在着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此外,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管理、变更管理不科学,没有明确的成本估算,没有对项目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地分析,缺乏完善的应对策略。
2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
软件技术的迅速进步使得软件项目的需要也逐渐提升,软件项目的复杂程度以及变更逐渐频繁起来,软件项目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开发过程中的管理效果,如质量、进度、人员以及成本等管理控制。
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平台在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中建立是必要和重要的。有了完善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员能够对整个企业的软件进行轻松地管理与维护,促进企业效益的顺利实现。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有明确的管理标准,完善文档库,使项目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同时把握好开发的进步,保证每个阶段都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明确任务的划分,强化内部的沟通,使每一位项目开发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任务,能够充分协作,促进项目管理效率的提升。提高对软件开发进行风险防范,使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成功率得到提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1对系统功能进行总体化的设计
项目管理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工具作为前提和基础,这主要与综合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沟通管理、范围管理、风险管理以及采购管理九个知识领域以及项目启动阶段、计划、执行、控制以及结束五个阶段有关。
对这九个知识领域以及五个阶段的实际需要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明确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并将其细化成为十一个子系统,也就是综合管理系统、计划管理系统、需求管理系统、费用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配置管理系统、进度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售后服务系统和后台维护系统[2]。
3.2基于B/S结构的总体设计思想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良好的发展,Web的网络管理模式也得到了比较广泛地应用,可以使管理人员利用Web浏览器对内外部网络进行监测,能够在任何的网络节点上实现数据的快速配置、控制以及存取。与传统的工具相比,能够改善网络用户的网络管理形式,使管理信息系统得维护成本得以降低,使更多的用户使用网络。利用ASP.NET进行浏览器/服务器编程[3],兼容多种开发语言,能够对数据库进行直接访问,客户端界面能够直接被构建起来,开发的时间比较短,升级的能力强,对硬件质量的要求比较低。
对于C/S结构,这是客户端——服务器的网络建构模式,C/S结构对于数据库系统来讲,客户机和服务器分别对数据进行应用和存取,如果用户需要对数据库进行访问时,可以利用应用程序接口将访问数据库的请求提交给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到请求后实现数据库的访问,然后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对于B/S体系结构,这是从传统的二层C/S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层C/S模式。这种B/S体系结构主要有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4]。B/S体系结构中,用户能够利用浏览器向网络中的很多服务器进行请求,能够使客户机更加简化,不过服务器需要承担比较多的工作,在服务上访问数据库、执行应用程序。
在B/S结构上建设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在服务上安装所有软件,通过浏览器就能够使用软件。这种系统是由很多浏览器、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构成,安装比较简单,维护的难度不大,并且能够在各种软件开发企业进行使用。如果企业需要扩大规模只需要将客户端的硬件数量、服务器数量以及硬件配置增多就可以,具有很强的扩张性。项目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只要升级Web服务器的应用程度,对一些必要的数据进行修改就可以,不需要对每一个客户端浏览器进行升级或者再次安装。
3.3系统总体技术支持与设计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主要有技术支持、数据库设计、安全性以及运行环境设计等内容。对于开发技术支持,主要使用的是B/S结构网络模式,由很多浏览器、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构成,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将服务器与网络连接就能够进行操作,避免了传统开发应用程序中的限制。数据库设计要做到确保数据库的完整,对基本信息数据表、系统信息数据表以及工作表进行设计,实现其完整性。安全性设计以B/S结构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据,开放性比较强,对用户进行分层、分级管理促进系统安全性提升。运行环境设计就是要使用先进的客户端、软硬件、应用程序、数据库服务器等。
4结束语
当前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需要是依据B/S结构进行,这是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化实现的有效手段,并进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提出,使系统的技术设计以及子系统功能的实现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慧.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电子制作,20xx,23:104-105.
[2]杨翠云,潘慧.关于如何开发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5:55.
[3]张晓鸿.基于WEB的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J].经营管理者,20xx,28:389.
[4]黄一新.论信息系统软件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J].情报探索,20xx,12:88-90.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7
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一的操作系统,其中人是系统的主导因素,而计算机是一种辅助性的信息化手段,财务管理系统的目的是提升公司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并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从而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信息系统强调人的主导作用,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到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中,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升级,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存储和处理功能,公司的财务数据都会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到电脑中,实现了财务数据分析的信息化,重要的是借助分析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公司财务中存在的风险漏洞。此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满足了对于不同层次预算管理的要求,在不同的管理阶段编制相应的财务明细表,把具体的财务要求分解成不同的财务任务,并根据公司自身对财务管理需求来调整公司财政。
二、电力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性
电力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目的是实现财务工作的信息化,提高公司竞争力,当前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就需要相应的电力公司提升其工作效率,同时也要求公司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公司的竞争力,确保电力公司内的各个部门合理科学的运行。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涉及的各个部门较多,同时需要以强大的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这就需要电力公司明确信息系统的开发重点和开发目的,提高财务信息化的开发水平。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可以保证各个部门都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并准确地计算出每个部门需要的运营资金,防止出现资金的短缺和资金的闲置。再者财务管理可以预测各个运行部门的资金投入和收益情况,有利于公司更充分的了解自身资金的运行状况,有助于公司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实现投资的利益最大化。电力公司的财务信息系统开发工作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实现公司的预算执行、预算控制、成本控制、采购等方面的信息化,可以充分了解公司的各个经营部门的运行状况,增强对各个部门的控制和监督,保证公司的健康运行。
三、电力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实施对策
1.强化财务职能部门
首先要秉承一把手的'管理原则,由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涉及到整个公司内部,并需要进行跨部门、跨地域的系统开发,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职能部门领导、全员参加的开发体系,提高财务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执行力,同时要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改组,克服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再者要强化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保证财务管理各项政策的推广和执行,要建立职责问责机制,对于公司内部的财务信息管理进行约束和监督,提高财务部门的决策和经营效率,减少财务问题的出现。此外要对公司的财务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实现财务系统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加强对于公司资金运营、资本支出、融资方式、成本结构等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开发,提高公司财务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优化财务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模式
实行财务信息系统的开发要优化计算机管理软件,全面升级业务体系、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采用渐进式的优化方式,综合考虑电力公司财务、电力用户以及软件公司的实际状况,在管理软件中体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同时要把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和精细化管理模式结合在一起,控制电力公司的成本支出,借助于网络信息来了解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财务人员应当把市场调查数据纳入到信息系统的开发中,提高信息系统的整合性和包容性,更加准确全面的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别,切实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3.规范信息系统开发软件的应用
财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依赖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应当逐步进行财务系统软件升级,扩展软件管理的职能,并注重财务管理硬件的升级和革新。此外要规范软件操作平台,这也是财务信息系统开发的核心内容,统一管理软件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和流畅性。最后要充分发挥财务咨询功能,把公司财务的管理需求和软件开发结合在一起,通过财务咨询功能来实现财务信息管理的升级,为公司的战略开发提供科学的指导。
4.注重数字化营销方式的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销售模式也悄然改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升级要立足于电力经营系统,数字化的营销方式有助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开发和业务扩展,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电力公司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了电力公司生产安全、资本运行安全、控制资本风险等,同时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系统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四、总结
总之,电力公司的财务管理正在朝着信息化的方式发展,因此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势在必行,这就需要电力公司明确信息系统的开发重点,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公司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全民性,切实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8
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现状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成本和资金为重点,严格预算刚性管理,对各项经营指标的全面完成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预算管理范围已涵盖所有单位的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资金预算和财务预算,“目标—分解—编制—执行控制—分析考核”的预算管理运行体系得以完善。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预算报表使用Excel设置的预算表格式进行填制上报,使用Excel表格进行预算编制,使预算数据游离于现有的信息化系统之外,无法与现有业务系统进行接轨,无法实现预算对总账系统、资金系统的数据控制,也无法将总账业务执行数据提取到预算中与预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本着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实现信息数据的收集、加工、更新和维护等功能,为企业的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在此过程中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职能部门,这就决定了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证系统建设质量和提高建设速度,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是:
1.统一性原则。为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企业在系统建设中始终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建设速度,降低建设成本。
2.先进性原则。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以会计核算系统为基础,重在控制管理和分析;并且采用整合性的思路,先进的管理思想,从而实现最佳的业务流程,达到最大程度的数据综合利用,确保系统应用的先进性。
3.可操作性原则。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业务流的集成,建成开放性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各项责任目标的分解、考核奖惩与分析总结,实现企业年度经营总目标,提高全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4.灵活性与适用性原则。信息化技术在不断发展,企业的改革也不断深入,因此系统建设过程中既要满足目前行业全面预算管理报表的要求,也要满足企业灵活多变的管理需要,同时满足自行设计预算分析报表的需要,具有通用性与适用性,以满足集团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的需要。
5.可靠性与安全性原则。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要有严格的安全控制和数据备份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在网络配置上,确保内部系统数据不被非法用户所获取和破坏,强化权限管理功能,具有多级安全机制,并建立完善的日志机制,做到所有操作都有据可查。
三、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内容
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总的目标是,通过建立企业统一的预算管理平台,形成系统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预警以及执行情况的查询分析和监督,建立科学的内部预算及其控制流程。具体包括:
1.建立企业统一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设置集团及各级单位的预算主体,并建立预算主体与核算主体的对应关系。
2.在统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现预算编制以及预算调整;满足相关的预算控制、预算分析等业务处理的需求;依据预算指标和维度,搭建统一的预算查询预警平台。
3.结合行业的改革发展趋势与目前的现状,确保公司的预算管理信息与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促进发展战略规划的落实和生产经营总目标的实现,推动预算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实现资源共享。
4.通过系统提供生产经营情况、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提高信息资源流通速度和共享程度,达到纵向强化职能管理、横向加强综合协调的目标,为决策层及时提供需要的信息和辅助决策手段。
5.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生产安全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业务流的集成,建成开放性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四、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预算编制。年度预算编制前,明确当年预算编制总体要求、具体原则、财务政策和报表体系,以规范和统一预算编制口径,企业各业务部门编出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资金预算和财务预算等预算,指导基层预算编制。预算管理办公室按照各自分工参与到预算编制和审核过程中,协调、平衡各级预算,使预算基础更加可靠,提高预算编制质量。总预算经过预算委员会讨论批准,并报告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讨论通过后形成公司的执行预算,下达给各部门和基层各单位控制执行。
2.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执行与控制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目标是实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事中实时控制。公司预算控制方案由控制流程、控制类型、控制方式三方面组成。
3.预算调整。公司正式下达执行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但如果预算在执行中遇到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外部事项发生重大变化,影响了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可对预算进行调整。
4.预算分析。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及时、灵活多样的全面预算分析,提供业务分析平台,可以根据各级管理的要求定义多样化的分析体系,自动从核算、资金、资产等相关系统自动获取预算执行数据,可以采用多期间、多预算主体、上期对比分析、同期对比分析等不同的分析,满足公司或各预算单位在任意时间开展预算分析工作的需要,及时跟踪预算执行情况。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9
现代信息系统是指以计算机处理信息为基础的人际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则是为管理活动提供信息支持的一种有组织的程序,而在建筑施工中,将这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安全生产方面就构成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逐渐成为衡量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构建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也成为了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的必然选择。
1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多,建筑施工现场中人员、材料、机械混杂在同一个空间,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例如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层次不齐,安全意识也有所差异,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盲目蛮干,进行高危作业的时候,没有做好必要的防护,或者使用电气设备后没有按规定处理,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建筑施工现场多是在室外作业,天气、地质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不仅会现场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还会影响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机器的使用寿命等,为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逐渐应用的经营与发展中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建筑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通过构建智能化、自动化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实现集中管理,并及时排除施工隐患,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更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2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也逐渐完善,该系统在实践应用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优势:1。有利于提高施工现场资源的调配效率,在过去,管理者为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要不停地往返于仓库和施工现场,并对施工环节进行监督与资源配置,而在安全信息系统构建的前提下,管理者可以削弱这一部分的人工,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行为,同时利用信息系统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资源使用信息,以及安全生产状况,并结合现场反馈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2。有利于做好建筑施工的预防工作,所谓“防患于未然”,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工程、技术、工艺的多样性,管理者难以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而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可以将每一个工程、每一项技术工艺从实践活动转化为数字信息,这样管理者只需要通过模型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明确,并制定完善的预警方案,以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3。有利于完善信息数据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过程、施工效果等信息进行统一收集,并根据这些信息为建筑工作做出标准体系,而这不仅有利于缩减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还有利于为企业的未来建筑施工提供标准、积累经验。
3何实现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
3。1优化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细节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到诸多环节,如数据的收集、输入、存储、处理系统,软件更新系统、报表编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等,而对这些细节的优化设计就是保证系统完善的前提。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做好安全类型的标记与分类是系统优化的重要步骤,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相关机构应该利用不同的颜色和标志对不同安全等级的施工现场进行标注,如红色为高危区、黄色为警示区、绿色为安全区,当然每一个区域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管理者应该根据施工进程及时调整安全区域的划分情况,以确保安全管理及时有效。此外,管理者还应该配合现场检查,对施工现场中的安全标志进行排查、设置与更换,以保证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2做好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的定置管理
所谓定置管理就是对物的特定的管理。在现代管理理念中,定置管理是一种衡量人、物、空间三者关系的管理方式,简单来讲,在定置管理中,管理者可以根据实践活动需要,将物与人“捆绑”在同一个空间内,并保证人能够及时利用物资开展实践。在建筑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建筑工人、建筑机器、各种工具充斥在施工现场,而传统的现场管理办法只能通过对不同施工资源的位置划分进行规范,而缺乏从空间要效益的意识,但是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中,管理者应该增强定置管理理念,通过对施工现场信息的收集,将施工人员与特定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具投放在某一空间内,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资源调配环节,进而降低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3完善安全隐患排查系统
在建筑安全施工中,预防是第一位的,只有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才能够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屡见报端,极大地刺痛了社会的神经,因此,如何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效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则成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利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督,并利用安全生产标准排除安全隐患,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首先项目管理部门对建筑施工区域进行划分,明确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并利用责任制做好工作安排;其次,相应的责任人对负责区域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数据信息收集,利用拍照、测量、调查等方式实现数据上传,为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提供依据;最后,利用系统的工作考核,对不同区域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录入到信息系统中来,以实现责任考核,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4总结
总之,安全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安全管理工作高效、准确、快速进行的根本保障。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灵敏、运行可靠的安全管理系统,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并不健全,其中包含着诸多问题,如信息收集范围不规范,企业无法确定信息收集标准;信息共享性差,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沟通;信息的转化率低,大量信息处于闲置状态,缺乏实用价值;安全事故信息的渗透性差,存在大量的重复性事故。而针对这一问题,建筑行业在构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该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一方面重视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如通过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推进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信息素养,并能够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投入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来,并通过建筑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资源共享效率,以避免同类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推进整个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孙凯,曹朝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建筑安全,20xx,02:59—62。
[2]白凤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及预警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J]。建筑技术,20xx,01:86—89。
[3]汝刚,刘伟,杨巧利。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初探[J]。现代矿业,20xx,02:199—201+207。
[4]刘全,苏振民,朱素业。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监控信息协同系统构建[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xx,05:115—121。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0
1绪论
1.1问题定义及内容简介
本系统是人事管理系统,它主要实现管理员如何对普通用户进行授权,如何插入、删除一个员工的信息,用户如何浏览员工的所有信息,以及用户如何查询自己想要的结果,也即是通过输入查询条件,显示符合条件的员工记录以及如何显示这个员工的全部信息。如何对查询或统计出来的符合条件的记录用报表的形式打印出来,窗口打开时的排放顺序,也即是平铺还是重叠,最后得提供一下如何使用这个系统,如何解决用户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这个系统中的难点和开发技巧等等。
本系统包括8个模块,即系统,包括重新选择用户和退出两个功能。系统管理,包括人员编码维护、用户授权和程序定义。输入,包括基本信息、婚姻信息、学历信息、考勤信息和工资信息的插入和删除。查看,包括基本信息、婚姻信息、学历信息、考勤信息和工资信息的浏览,还有通过输入查询条件查询用户所要的记录,还可以双击某个员工所在列,就可以显示出这个员工的所有信息。维护,包括基本信息、婚姻信息、学历信息、考勤信息和工资信息的修改,这个功能只能由管理员来操作,普通用户没这个权力。报表,包括基本信息、考勤信息以及工资信息的查询、统计和打印。窗口,包括平铺和重叠,即窗口的排放形式是平铺还是重叠的。帮助,包括这个系统的介绍和对这个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答。
1.2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势在必行。当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正在从C/S结构向B/S结构转移,但是由于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C/S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仍然占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流。
人事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
人事管理系统可以用于支持企业完成劳动人事管理工作,有如下3个方面的目标。
1支持企业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2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业务,包括新员工加入时人事档案的建立,老员工转出、辞职、退休等。
3支持企业进行劳动人事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科学决策,如企业领导根据现有的员工数目决定招聘的人数等。
1.3论文各章内容介绍
第一章绪论里主要介绍了问题定义和内容简介,以及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数据字典,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总体系结构设计、系统数据模型设计以及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确定。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各子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包括本模块各子模块功能、接口、界面设计和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还介绍了用户使用手册,包括系统功能简介、运行环境简介,系统运行与操作指南,还介绍了系统评价,包括系统主要功能、特点介绍,系统存在不足与改进方案以及毕业设计心得与收获。
2.系统需求分析
2.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该系统需要完成如下功能:
2员工各种信息的输入,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学历信息、婚姻状况、考勤信息、工资信息。
3对用户进行授权。
4员工各种信息的修改。
5对于转出、辞职、退休员工信息的删除。
6按照某种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员工信息。
7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8人事系统的使用帮助。
2.2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后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数据字典通常包括以下5个部分:
2数据项。数据项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3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反映了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一个数据
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或由若干数据项和数据结构混合组成。
4数据流。数据流是数据结构在系统内传输的路径。
5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数据及其结构停留或保存的地方,也是数据流的来源和去向之一。
6处理过程。处理过程的具体处理逻辑一般用判定表或判定树来描述。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即对元数据的描述。数
据字典是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完善的。
针对本系统,通过员工管理内容和过程分析,设计的`数据项和数据结构如下:
11员工基本情况。包括的数据项有员工号、员工姓名、性别、所在部门、身份证号、生日、籍贯、国籍、民族、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政治面貌、参加时间、血型、开始工作时间、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岗位代号。
12员工婚姻状况。包括的数据项有员工号、爱人代号、爱人姓名、爱人生日、结婚时间、爱人工作单位、爱人政治面貌、爱人工作职务。
13员工学历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员工号、学历、专业、毕业时间、毕业学校、学校类型、外语1、外语1级别、外语2、外语2级别。
14员工考勤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员工号、姓名、日期,本月天数,公休假天数,应出勤天数,请假,节假日加班,其它加班。
15员工工资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员工号,姓名,底薪,补贴,奖金,加班,代扣养老金,代扣医疗保险,代扣住房公积金,所得税,房贴,房租,实发工资。
16人员编码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人员编码,人员姓名,密码。
17用户授权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序号,人员编码,程序号。
18系统设计
3系统总体系结构设计
人事管理系统可以用于支持企业完成劳动人事管理工作,有如下3个方面的目标。
42支持企业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43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业务,包括新员工加入时人事档案的建立,老员工转出、辞职、退休等。
44支持企业进行劳动人事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科学决策,如企业领导根据现有的员工数目决定招聘的人数等。
本系统开发设计思想有以下几点。
11尽量采用学校现有软硬件环境,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的目的。
12系统应符合学校人事管理的规定,满足学校日常人事管理工作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要求。
13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Client(客户端)负责提供表达逻辑、显示用户界面信息、访问数据库服务器;Server(服务器端)则用于提供数据服务。系统分析等前期工作应尽量详细完善,以便学校以后体系结构的改变,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不高的信息可以方便地采用Brower/Server的方式进行访问。
14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15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备份等操作。
3.1系统数据模型设计
关系模型:
员工基本信息(员工号,姓名,所在系号,所在系名,性别,生日,籍贯,国籍,民族,身份证号,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政治面貌,参加时间,血型,开始工作时间,家庭住址,电话,岗位代号)
员工婚姻信息(员工号,爱人代号,爱人姓名,爱人生日,结婚时间,爱人工作,位,爱人政治面貌,爱人工作职务)
员工学历信息(员工号,学历,专业,毕业时间,毕业学校,学校类型,外语1,外语1级别,外语2,外语2级别)
员工考勤信息(员工号,姓名,日期,本月天数,公休假天数,应出勤天数,请假,节假日加班,其它加班)
员工工资信息(员工号,姓名,底薪,补贴,奖金,加班,代扣养老金,代扣医疗保险,代扣住房公积金,所得税,房贴,房租,实发工资)
人员编码(人员编码,人员姓名,密码)
用户授权(序号,人员编码,程序号)
程序定义(程序ID,程序标签,程序类别)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1
摘要:以我院学生工作为背景,设计开发适合高职学院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学院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数据基础。该系统可为高职学院学工部门及院系提供日常工作信息发布与管理,为全体师生提供准确全面的基础数据信息,提高学院管理工作效率。同时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将系统分为若干实训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交予学生实践完善,提高学生系统开发实践经验。
关键词:高职;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化发展,我国各高校早已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给良好的信息平台。高校管理的能力与效率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重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日常工作进行管理,优化工作流程,获得真实有效数据,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一、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现状
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xx—20xx年)》中指出,支持地方建设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校园信息化建设起源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在1900年发起的“信息化校园计划”科研项目,旨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相关资源的高效利用。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其相关基础设施完备,应用较全面。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多始于上世纪末,近年来在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有较大发展,但存在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及应用等诸多问题。相比各重点高校,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仍较为落后,应用系统不全面,且系统之间没有形成关联。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辅助教学工作的基础,其包括庞大的学生基础信息的统计、管理等工作,所以学生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也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多数高校在学生信息管理方面,采取学生自主提交系统信息,学生工作人员负责审核和修改的方式获得基础数据,学生进校时其基础信息就保存在管理系统中直至毕业,同时其他教学信息化平台也可以直接利用系统提供基础性数据,使信息共享并统一。
二、引入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1)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减轻学生管理工作中人工信息统计整理工作量,减少信息整合的不必要中间状态,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信息准确及规范化。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设计相关数据信息,使得收集信息规范,并通过设计信息修改及其审核机制使得系统保证内部信息准确有效性,能为学工部门或学生工作人员提供详细准确的各项信息数据。3)有效信息共享与查询。各类信息通过系统发布、展示,用户根据自身角色权限查询或修改相关信息数据。同时数据由数据库系统管理,能保证其安全性。4)应用扩展性和数据统一性。学生作为学校的服务对象,其标准化的数据信息是其他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性数据。系统形成的数据库能为学校其他部门或系统提供标准的学生信息,促进校园信息化进程,有利于各平台数据的统一性。
三、系统功能分析与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以B/S模式开发,为学工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化平台,具有信息发布、统计、查询等功能,同时也为师生提供基础信息查询服务。用户权限可分为系统管理员、学工管理人员、教职工和学生。系统管理员可对用户权限进行修改,同时也能对用户进行基础操作。用户根据自身权限使用系统功能进行数据查询及相关操作。信息发布与管理则主要是对日常管理工作的文件与新闻进行数据发布等基础操作。另外,系统管理员同时可以对院系、专业、年级和班级等信息进行管理。系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统初始数据均为系统用户初始录入,学生个人信息由学工管理人员核实后生效,教职员工相关信息则由管理员负责审核。经管理人员审核后的信息用于查询、统计等学生管理工作,若用户修改信息,则需要管理人员审核后方可生效。主要数据表格设计如下:教职工信息表(职工号,姓名,性别,部门,职称,专业,学历,学位,工龄,备注)学生信息表(学号,姓名,性别,生日,籍贯,毕业学校,所在班级,寝室,联系电话,备注)院系专业信息表(院系专业编号,院系专业名称,所属院系,负责人,备注)班级信息表(班号,班级番号,所属专业,年级,管理负责人,备注)
四、系统的实现结合实训教学
本系统基于ASP.NET开发,采用C#作为.NET平台的语言,结合SQLServer的方式开发,这也是目前较为完善的开发组合工具。同时本系统部分功能模块被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实训任务,交予我院15级网络技术专业部分学生参与界面设计与业务逻辑的编程。通过对实际任务设计开发的参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都到了锻炼。为方便校外人员查询信息,系统采用信息验证机制,选择性面向校外用户开放。例如,学生家长需要查询学生相关信息或班主任联系方式时,只需通过验证该生的身份证号码及家长联系方式,即可查询相关信息。因此本系统采用较好的安全防护技术,采用存储过程操作数据库,避免字符串拼接生成SQL语句,注意防范SQL注入等安全隐患。用户根据权限运行存储过程操作系统数据查询,通过对输入参数的验证,增强系统安全性。此外,在页面访问安全性上本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安全认证机制,通过对系统中Global.asax和Web.config文件设置,限制每种用户角色对特定目录的访问权限。
五、结语
基于.NET平台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学生基础数据信息的采集、修改、查询、统计等基本信息管理功能,以统一规范的数据格式记录并存档涉及的各项基础信息数据,并能以此为基础批量根据学生工作需求生成相应的标准数据文件。在实现一个基础数据共享和管理的平台的同时,也为其他信息化系统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基础,方便各种数据统计工作的实施和基础数据的共享,有效助力学院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范仕强,张继德.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20xx,(10):63.
[2]王立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系统设计的方案研究[J].硅谷,20xx,(10):74.
[3]陈红菊.高职院校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J].科技展望,20xx,(24):150.
[4]袁宏娜.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赤子(上中旬),20xx,(15):113.
作者:欧阳潘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2
[摘要] 本文对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式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认为对于开放式会展系统如果采取传统的业务处理的模式,不能对会展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提出了面向管理的应用模式,其主要思想是构建会展系统的阶段性控制,通过局部控制从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管理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将会展的管理工作转换成为对会展的项目的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 会展管理会展信息管理会展管理信息系统
一、前言
会展是信息密集型的活动,具有前期准备时间长,实施时间短的特点,在整个会展期间,尤其是在临近开始的短暂时间内,将会涌现出大量的、高密度的信息,这些信息必须要及时准确的进行处理。我们把它们又可以分成财务信息、接待信息、会议进程信息、人员信息、场馆信息、物流信息、住宿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流贯穿整个会展期间。
会展本身是很大概念的集合,按形式包括会议、展览会、节庆等活动;按它们涉及和辐射的地域范围,可分为本地的、全国的、国际性的;按组织规模和参观人数分类,有小型的、中型的、大型的和特大型的,按会展的规格,可分成普通的、行业的、政府的和国际性的。小的会展则可以是本地的一个行业、组织或企业的活动,甚至是个人举办的类似于婚宴等。大型展览会的参观者可达数万人以上,小型的会议仅仅几十人。由于规模上具有明显的差异、重要程度不同、主办方等级、与会人数的多少,所有这些综合因素使得在会展的组织管理上、运作上有多种模式,这样不能用一个会展管理信息系统涵盖所有类型的会展活动,所以会出现多种不同形式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各种系统的信息处理的内容和流程也不尽相同。
会展活动具有非常鲜明的阶段性,对于会议系统系来讲,可分成策划阶段、接待阶段、会议期间、结束阶段、休会期间;而对于展会系统,又可以分成展前、展中和展后三个阶段。两者在前期工作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对每个阶段的信息流程进行剖析,研究它们在不同环节的特点,不仅是设计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组织工作的基础。
二、信息管理模式的研究
由于会展形式的多样性,为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系统设计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因为会展本身的特点,如果采用一般性的业务处理的模式,很难采用较为一致的'框架来设计具有通用意义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从业务处理层面来看,能够处理的信息是相当有限的,仅仅限于客户关系管理、会员管理、登记参会情况、场馆展位预订和租用等业务层面的信息。从信息处理流程来看,由于会展活动是一次性发展进程,从策划到结束基本上属于线性的过程,因此可以将会展信息系统看作一个开放式系统,不具有明显的反馈和系统状态控制的环节。这种面向业务层面的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力是不强的。
为解决上述矛盾,我们认为会展信息系统应突破以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基本模式,即一开始就应当设计一个为会展项目管理为目的,以会展项目管理、会务管理服务为主要研究内容,提供会展的项目策划、进程管理上需要的信息。从这个意义讲,虽然会展系统总的看来是一个仍然是一个开放式系统,但是在各个阶段的管理方式上可以加强阶段性、局部性的控制和管理,使会展系统和会展过程得到良好的控制,能够达到系统预定的目标,因此这样的会展系统不再是简单的开放式,而是若干个良好控制的闭环子系统的在时间进程上有机地结合。
面向管理应用的会展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一般性和特殊性的问题,虽然会展活动的形式多样性和多变性,但是从会展的管理和进程的角度来看,都可以划分成策划阶段、接待阶段、会展阶段、结束阶段、休会阶段,完全可以忽略每次活动形式的差异,把各个阶段的工作抽象成策划、组织、落实和检查的研究内容,因此信息处理工作就转换成把会展各个阶段的项目的管理工作,系统的使用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制订所要完成的工作列表(项目),并对项目的执行情况监督和控制。在会展活动期间的所有业务处理工作都融会在系统管理中来,即在项目管理的前提下实现业务数据的处理,提升业务数据处理内涵、意义和针对性。
这种以项目管理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在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并不常见,可以认为是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独特之处。
三、以阶段控制为主要研究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信息对企业状态进行控制,而开放式会展系统缺乏反馈环节,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我们研究的会展系统是在会展的各个阶段实施控制手段,在各个局部上进行阶段环节上的控制,即对整个阶段达到控制的目的。
所谓控制在信息系统中可以有多种方式,在运用于项目管理方面,应当包括如下环节:策划、落实、监督、检查、确认。会展项目之间具有比较强的时间和空间依赖性,时间依赖性是指项目的准备和执行过程在时间轴上具有先后顺序依存的关系,如果一个项目延误了时间,其他项目又不能超越它的时候,就有可能造成整个活动的向后推移。在会展整个期间很多工作又是并行运行的,各个部分工作完成的质量直接影响其他工作完成的好坏,当某个项目的物理属性尚未建立或建立不完整、不完善的势必影响其他项目的存在,这是空间上的依赖性。
XX会议的接待项目策划一览表
会展活动的周期可能很长,但是真正举行活动,仅仅是很短的几天时间,其他时间都在筹划和准备,它们的工作直接影响会展活动的顺利举办和观众的满意度,如果出现差错和失误,很难有机会弥补并挽回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举办的前期,将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认真考虑,防患于未然,做到万无一失,因此在会展信息管理上按阶段对本阶段要实施的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就体现在会展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管理上的周期,用于对会展项目工作的策划,组织人员对各个项目分别落实,在会展项目完成情况监督和检查,对项目的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确认,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管理和控制。例如,会议的接待工作可用下表所示。
四、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的策划功能研究
会展包括会议和展会两种形态,它们的信息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在控制的实体在形式上的不同,将其工作流程抽象成信息流之后,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我们把它们归类在基本功能之中,这里仅讨论它们共同的、相似的处理功能。
在会展信息处理的基本功能包括:策划功能、管理功能、营销功能、信息发布、网络注册、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后勤保障、邀请函管理等。其中最核心的工作是策划功能,由于篇幅关系仅讨论策划的功能需求,对其他功能不做讨论。
会展信息管理的策划功能是为会议和展览会的项目的起始阶段的策划服务的。在策划中需要大量的信息和会展管理的经验,根据会展项目的要求,如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会展的规格和性质,与会人员的级别和人数、会展覆盖的地域范围、最后要达成的效果,这些显性和隐性的问题在会展策划中是着重考虑的因素,由于会展活动具有非常明显区别的阶段性,不同阶段的任务、工作重心也不同,因此策划也应配合这样情况,针对会展不同阶段做相应的策划。由于会展的信息量很大,因此在策划时,必须认真对待工作出现的一些细节和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并备有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
在策划中制定的项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确定项目内容,制定项目的基本内容,如项目名称、达到的目标、完成或考核的指标,项目在准备过程中、必须安排具体的负责人落实该项目,并在指定的时间内,按照考核指标进行检查;第二是项目之间流程关系,即项目之间的在时空方面存在某种耦合关系,确定项目的任务链和完成的时间链。我们把会展的信息管理的策划功能,按照会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以阶段作为不同的研究对象,按筹备阶段、准备阶段、会前阶段、期中阶段、结束阶段和休会阶段的顺序进行,然后在针对每个具体的阶段作详尽的策划,逐步分解到具体的功能。对于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功能需求,这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系统的所有功能需求都围绕着策划的功能需求展开进行的。
五、结语
通过对会展信息管理的分析和研究,此类信息变化和跨度等很大的信息系统,开放式是其主要特点,采用面向业务数据处理的模式不能对会展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笔者采用项目管理的研究方法,以面向项目管理的模式对其各个发生阶段进行局部控制,以项目的策划、落实、监督、检查和确认的工作环节的形式实现局部上的反馈控制,从而达到对整个项目进行控制的目的,以这种方式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较好地适用于不同形式的会展信息管理的需求。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3
随着时代信息的发展,计算机运用已渗入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体育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工作量大,这种情况使得学生的成绩总分计算较为复杂。如何有效准确计算学生的最终体育成绩,提高体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系统的开发是依据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结合校园网的建设,设计出具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特色的体育管理信息系统,能有效地计算学生的体育成绩,管理相关数据,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1 我院体育成绩的评定现状
目前我院体育综合成绩的组成包括平时成绩、早操、俱乐部成绩、体育课成绩,其中体育课成绩包括理论成绩、专项技评和专项素质、一般素质。体育教师每到学期末的时候都是通过一项一项的计算才能得到最终的学生体育成绩,学生成绩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和计算错误的地方,而且每项占有的比例不同,计算过程中存在差异性。这就需要开发一种简洁准确的评分系统,能自动有效计算学生体育成绩, 减 轻 测 评 的 工 作 量, 提 高 工 作 效率。基于Web的体育测评计算系统采用VB+SQL的开发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实现学生查询功能、老师成绩录入生成功能、管理员(主要是指教务)管理学生信息功能。实现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2 指标的确定
经过教学实践与调查研究,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学生考核评价内容应包括5项指标,即体能与运动技能、体能与运动技能的进步、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态度、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5项指标权重分别为:0.21、0.21、0.22、0.26、0.10,依据权重赋予各指标在考核评价中所占分值:体能与运动技能20分;体能与运动技能的进步20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20分;学习态度30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0分。新的考核评价组成部分应更侧重体现对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在考核评价过程中,运动成绩因运动项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进行评价,由于计量单位的不同,就很难比较不同运动项目成绩的优劣。因此,我们制定的考核评价标准必须考虑能够把各项运动成绩转化为统一的标准评分。成绩管理系统总体设计体育综合成绩测评管理系统采用的是2层的C/S架构,所以系统的实现包括服务器端主要模块的实现和客户端主要模块的实现。该管理系统结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特点,功能主要由6个基本模块实现,这6个模块分别为数据库维护、学生信息管理、成绩录入、综合成绩生成、用户权限管理。教师通过相应的管理权限登录界面,在成绩输入模块输入理论成绩、专项技评和专项素质、一般素质的各项成绩,然后在根据权重的比例来生成综合成绩。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成绩的权重安排:平时成绩占30%,早操成绩占10%,俱乐部成绩占10%,体育课成绩60%的相应权重。这样“综合成绩生成”子模块就可以根据测评项目和对应的权重系数计算出被测学生的单项成绩和综合成绩了。该模块在服务器端主要完成接收客户端设置的权重系数,存入数据库中,然后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客户端用户。学生最终可以通过账号和密码登录查询自己的各项成绩及综合成绩。系统中的用户权限按照3个级别进行置,这3个级别分别为系统管理员、院系教职工及在校学生,从而实现不同权限的不同需求。(图1)
3 操作步骤
(1)用户打开管理软件,进入登陆界面,选择登陆类型(管理员、教师、学生),不同登陆类型权限不一样,输入账号密码登陆。(2)学生可以输入查询本人的体育各项成绩(平时成绩、俱乐部成绩、早操成绩等)及系统生成的总平均成绩。教师可输入所带学生的各项体育成绩,并查询每个学生的体育成绩。(3)系统支持分类查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查询成绩(如班级平均成绩、不及格学生名单),系统可以根据需求算出及格率,优秀率等数据分析。(4)如有相关学生成绩输入有误,获得管理员权限后可以对成绩作相应修改,以灵活准确核实学生成绩。
4 结 论
高校体育综合成绩管理系统能够管理学生体育各个单项成绩,如学生早操成绩数据、俱乐部成绩数据,体育课成绩数据等;能够实时查询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数据,输出结果通过图表等形式输出显示和打印。并且自动完成学生体育综合成绩的生成与管理,本系统在实现上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具备灵活扩展易操作的特点。通过体育综合成绩测评管理系统的试用,大量减轻体育老师的计算工作量,减少体育成绩的误差结果,从而提高我院的综合管理水平,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向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 1 ]赵龙文,侯义斌。Agent的概念模型及其应用技术[ 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xx(6)。
[ 2 ]王港,吴铁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J ].体育与科学,20xx(1)。
[ 3 ]王天明。简述数据库技术在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招生中的应用[ J ].安徽体育科技,20xx(5)。
[ 4 ]茅洁,吴国平。数据仓库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的应用[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xx(3)。
[ 5 ]孟庆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体育院校科学管理中的应用[ J ].辽宁体育科技,20xx(3)。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4
科研成果的丰硕和实力彰显了一所高校的水平,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化,科研水平日益重要,高职院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科研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科研成果数量增加幅度较快,每年收集的科研成果数量甚多,科研成果数量的不断增加,庞大的数据给学校科研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主要还是采取手工管理方式,通过Office等基础办公软件来办公,科研管理工作如今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依靠传统的管理工作方式已经不再适应需求,如何提高科研成果申报的效率成为高职院校函待解决的'问题,科研成果在申报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1存在问题
1.1科研成果数量多,统计容易出现错误。学校每年申报的科研成果数量很多,其中包括论文、项目结题、比赛获奖等,数量往往都是以千计数。申报的成果要进行归类,由于数量之多,在统计过程难免会出现错误,给工作带来诸多麻烦。
1.2申报过程繁琐。学校在申报科研成果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可能需要填写不同的表格,还有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有些还需要经过各个部门领导的审核签字,再报送科研管理部门。繁琐的申报过程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的同时,也影响了申报效率。往往由于疏忽,有可能在填写表格时套用其它不正确的表格,增加申报难度要。
1.3管理方式还是以手工为主,达不到自动化管理。大多数高职院校管理科研成果主要是人工操作,提交上来的材料需要管理人员进行手工汇总,手工输入电脑进行汇总,增加管理人员工作强度,而且在录入的过程中由于数量太多,难免导致错误,如果对电脑操作不熟练,导致工作时间很久,工作效率慢。
1.4浪费资源。科研成果在申报过程中,所有的材料都是以纸制材料提交,需要浪费大量的纸张,而且也不易存档。
2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传统的管理方法、手段以及工作效率已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因此,急需开发一套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用于科研成果申报。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方便教师申报成果、减轻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公开支、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3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1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组成
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由成果录入模块、部门领导审核模块、科研处审核模块、学校领导审核模块组成。
①成果录入模块。这个模块主要让教师把自己的成果进行录入。这个模块可以对论文、项目结题、比赛获奖情况录入。论文录入主要包含论文题目、论文作者、论文发表时间、论文发表刊物、论文材料提交等。项目结题包括课题题目、课题负责人、课题成员、课题级别、课题类别、立项时间、结题时间、结题情况、结题证明资料上传。比赛获奖包括比赛名称、指导老师、参与学生、获奖等级、获奖证明材料提交等。
②部门领导审核模块。主要是用于学院对本学院所提交的成果材料进行审核。部门领导使用用户名和登录密码登录系统,对本部门教师的提交成果的原材料审核。部门对提交成果的原文件进行验证后,填写审核意见,提交后直接报送科研处。
③科研处审核模块。科研处管理人员使用自己用户名和登录密码登录系统,可以查看相关的成果申报材料。在经过部门领导审核后,科研处管理人员看到提交过来的材料,再进行审核后,填写相关审核意见,上报学校领导审核。等学校领导审核后,科研处管理人员才可以使用报表生成和成果发布功能,在学校的网站或OA办公网上公示。
④系统权限控制。系统采用角色管理,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账号、密码和权限;教师只能进行成果申报、修改和查看等功能;部门领导除了成果申报、修改和查看功能外,还可以对教师的成果进行修改、删除等功能;同时可以赋予科研处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最高的权限,可以使用系统的全部功能。同时,为了防止系统的不可意料、病毒非法入侵以及数据的安全性,系统还具有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功能。
3.2系统开发环境
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可采用W EB网页设计,使用ASP和ACESS技术。
4结论
最后,对科研成果申报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功能进行测试无误后用于学校的科研成果申报管理。系统能正常运行,运行稳定、可靠,可以方便教师申报成果、减轻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公开支、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5
学校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到人、财、物等多方面的管理内容,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漏洞普遍存在,管理效率始终无法获得有效提升。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学校管理也逐渐向信息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一、当前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不足
1.功能不完善。我们在针对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系统的功能都具有单一性,往往都集中在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的方面,其中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材管理等内容,而其他方面的内容却较少,如教学过程的管理、实践教学的管理、教学设备的管理等等,这些内容涉及的较少,同时针对教学设备的利用效率、学校资源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和很少。
2.综合进度较低。当前,有大部分的学校在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时,都集中在课程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学籍管理等方面,虽然大部分系统中都包含这些功能,从某一专业的功能方面来看,似乎这种使用方便、内容简单的系统更加受欢迎,但是从全局方面考虑,这些功能单一的系没有与网络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的进步等方面的内容实现综合的进步,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3.缺乏较强的数据挖掘能力。当前大部分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都能够实现强大的数据信息记载和存储的功能的,但是在智能化和自动化方面却较差,对于网络的利用也往往停留在对数据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却无法实现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功能,无法按照管理的要求提供深入的咨询信息和统计信息。
4.无法体现学校管理的质的变化。现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最突出的不足是:仅停留在用计算机代替传统手工书写、计算、显示、存储、打印的低层次应用上,未能体现出数字化技术给学校管理带来的质的变化,未能反映当前新的教育理念、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仍现着传统管理方式过分注重结果的做法,没有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自动功能,对于大量教学过程来说,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而使其管理自动化,弥补传统管理的不足,展示出数字化管理的真正的魅力所在。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完善。
二、智能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对教学设备的集中管理
在教学设备中,包括远程控制系统、视频系统、通信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通过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设备的.管理,并且依托网络依据,实现对所有设备的统一和集中管理,无论处在网络上的任何位置,只有获得授权之后,就能够实现对教学设备的控制与管理。在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方面,需要配备相应的视频系统,除了实现自动化管理之外,也能够通过远程监控实现对设备的管理与保护。在内部[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通信系统的管理方面,一般可以通过总控制室与各个教室之间建立起网络电话技术,教室可以与控制中心直接取得联系,以此来实现即时管理。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方面,要对整个校园内的多媒体教室进行分布式管理,通过校园网络形成一个完整的客户服务器结构,通过总控制器向其他的控制点发出消息,管理员能够及时实现对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2.校园资源全面整合
一方面,实现校园网络的设备安全建设,将防盗设备与通信平台有效的结合,这样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便能够及时向相关的部门发出警报,在学校警卫人员的通信设备上也会出现相应的报警提示。另一方面,对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要将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信息与总控制中心的通信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够实现对整个教室管理系统的控制与维护。在数据中心的建设方面,为了满足智能化的管理要求,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并且对数据库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功能进行深入的拓展,方便多媒体教室的集中化管理。另外,在校园管理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的IC卡制度以外,实现校园一卡通服务,通过统一的校园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短信平台、通信平台等为学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提供技术支撑,以此来实现校园管理系统持续、稳定的运行。
3.科学合理的管理使用理念
要加强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制定长远的教学管理计划,通过教务管理、设备管理、学生管理等多部门的信息化,实现统一的管理。为了实现多媒体教学管理的统一性,需要以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为主导,积极研发与学校自身管理目标相适应的管理目标,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制定多媒体教室建设的统一技术标准,支持多媒体教室持续发展。通过远程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多媒体教室教学的内容与目标,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自动生成包括教学实况、屏幕图像等内容,从而有效的弥补教室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能够使优秀教师的作用获得充分发挥。同时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校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其制约和规范的作用,促进校园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与完善的大背景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也必然要随之进行不断改进,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教学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从而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实现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