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 《饮酒》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为诗人借酒消愁之作,表现其蔑视世俗的个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
《饮酒》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为诗人借酒消愁之作,表现其蔑视世俗的个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自得的样子。
见:看见,动词。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相与还:结伴而归。
赏析
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追求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与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依据。拿陶渊明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生命存在找到新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否定。开头说,自己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人家门庭若市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态度,所住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人群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与自然统一与与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与宇宙而存在。从本源上说,人生命是自然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毫无真实价值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所以接着四句,诗人还是写人物活动与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清淡而闲适状态,也是山静穆而自在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旋律从人心与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乐曲。所见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岚气,在夕阳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美,而成群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语言来表达。实际意思,是说人与自然与谐,根本上是生命感受,逻辑语言不足以表现它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很有理趣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任真自得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四一七年,即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陶渊明的故事
无流先生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东晋高官,祖父是知府。然而,由于他还是个孩子,他不喜欢官场的习惯,专注于阅读。
陶渊明年轻时,常在家门前种五棵柳树。他经常在柳树荫下看书。当他在快乐的地方读书时,他甚至忘了吃饭。当有什么事使人悲伤时,他用酒来淹没他的悲伤。这家人很穷,没有钱买酒。没关系。它是由它自己的朋友寄来的。所以只要喝酒,喝醉,睡觉,醒来,散步,绕着院子转。他的院子是什么样子的?破墙,系满了杂草,绿油油的,草地上充满了金色的阳光。微风吹拂着他破旧的衣服。饿了,看看碗。碗是空的。看看这个罐子。罐子也是空的。尽管别墅已经破败,经常挨饿,但他的心情还是很愉快。
陶渊明读了很多书。他浏览各种学者、诗歌和歌曲。他读这些书从不感到厌倦。
因此,他的思想是非常开放的,他的观点是光辉的。他周围的人都钦佩他。
陶渊明还写了一本五流先生的传记。吴柳先生就是他自己。在这篇文章中,他自由地写下了自己的生活和梦想。后来,人们也叫他“五流先生”。
陶渊明介绍
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晋世名渊明,入刘宋后改名潜。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父名史不载,存疑。)
少年生活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其母是孟嘉的女儿,孟嘉是陶侃的女婿。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逯钦立语)日后,陶渊明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陶渊明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远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刺史王凝之的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陶渊明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陶渊明做主簿,陶渊明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
退隐生活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饮酒》)至今脍炙人口。陶渊明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陶渊明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在其《五柳先生传》中也有写道:“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金山麓)失火,迁至栗里,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其五)》已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书30课《诗五首》之一)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拟挽歌辞》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