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英文翻译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柳永 凄切 寒蝉

管理员

摘要: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英文翻译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一首词作。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英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英文翻译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一首词作。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英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英文翻译

  Cicadas Chill, Shrill

  (To the Tune of Yulinling)

  Liu Yong

  Cicadas screech chill,

  shrill, after a sudden shower.

  By the roadside pavilion

  in the evening, we are parting

  outside the city gate, no mood

  for the farewell drink, no strength

  to tear ourselves apart, when

  the magnolia boat urges me to board.

  We gaze into each other’s eyes

  in tears, hand holding

  hand, all our words choked.

  I’m sailing out, for thousands of miles

  along the mist-enveloped waves,

  the somber dusk haze

  deepening against the boundless southern sky.

  It’s been hard for lovers to part

  since time immemorial.

  How much more so

  at this cold, deserted autumn!

  Tonight, where shall I find

  myself, waking from a hangover —

  against the riverbank lined with weeping willows

  the moon sinking, and the dawn rising

  on a breeze? Year

  after year, I will be far away from you.

  All these beautiful scenes are unfolding,

  but to no avail.

  Oh, to whom can I speak

  of this ineffably enchanting landscape?

  拓展阅读:柳永《雨霖铃》赏析

  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目前。真是力敌千钧!

  词人凝噎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他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当晚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清人刘熙载《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

  “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枨触而已。“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注释

  ⑴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调见《乐章集》。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⑵凄切:凄凉急促。

  ⑶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⑷都门:国都之门。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无绪:没有情绪。

  ⑸留恋处:一作“方留恋处”。

  ⑹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作对船的美称。

  ⑺凝噎(yē):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⑻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⑼暮霭(ǎi):傍晚的云雾。沈沈(chén chén):同“沉沉”,深厚的样子。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⑽那(nǎ)堪:哪能承受,怎能经受。那,同“哪”。

  ⑾今宵:今夜。

  ⑿经年:年复一年。

  ⒀良辰好景:一作“良辰美景”。

  ⒁纵:即使。风情:风采、情怀。亦指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情,一作“流”。

  ⒂更:一作“待”。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今后就是春花秋月、良辰美景,对我也如同虚设。纵然有千万种蜜意柔情,又能向谁去倾吐呢?

  创作背景

  柳永因作词忤宋仁宗(见《能改斋漫录》),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这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作者简介

  柳永,宋代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风婉约,词作甚丰,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创作慢词独多,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有重要作用。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有《乐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