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暮春漫兴》试题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暮春 风波

管理员

摘要:

《定风波暮春漫兴》试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闲居带湖之作。提供了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试题答案及赏析,欢迎同学们学习参考。  定风波暮春漫兴  作者: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

《定风波·暮春漫兴》试题

  《定风波·暮春漫兴》,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闲居带湖之作。提供了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试题答案及赏析,欢迎同学们学习参考。

  定风波·暮春漫兴

  作者: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定风波·暮春漫兴》试题

  1.词的上阕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2.词的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5分)

  参考答案

  1.作者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少日”与“老去”词人面对春天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的对比。少年时代,“春怀似酒浓”,插花、跑马、纵情狂欢;年老的时候,“逢春如病酒”,毫无兴味,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例焚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4分)抒发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被罢官后的落寞心情。(2分)

  2.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想象离此而去的春天与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相遇,巧妙地回答了上句的疑问,(3分)想象奇特(另辟蹊径),生动形象,(1分)含蓄地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1分)

  参考译文

  少年时代,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插花、骑马疾驰,还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春风把剩下的花瓣也给卷走了,但它还是没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为花儿开放是由于春风的吹拂。想问一下,谁又看见春天离去了?离此而去的春天,被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碰上了。

  赏析:

  《定风波·暮春漫兴》,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闲居带湖之作。上情下景,情景交融。上片以少年春意狂态,衬托老来春意索然。下片风卷残花,当悲,但以“休恨”开解;“花开元自要春风”,一反一正,寓意颇深,耐人寻味。春归无迹,但飞燕却于来时夕阳中相见,则于迷惘惆怅间,掠过一缕欣慰情思。

  上片以“少日”与“老去”作强烈对比。“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二句是写少年时代逢春的状态和表现,那时风华正茂,一旦春天来临,更加纵情狂欢,插花、骑马疾驰,还要喝上些酒,其乐无穷。但这一切,早已成为过去,只有在追忆中才能出现。“老去逢春如病酒”写眼前的现实:人已“老去”,一旦逢春,其情怀不是“似酒浓”,而是“如病酒”。同样用了一个“酒”字,而“酒浓”与“病酒”却境况全别。“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是词人的无奈之辞: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这句抒发了对时光逝去的深深的慨叹和无奈。“唯有”二字写出老年生活的孤寂和无聊,除了喝茶之外什么都不关心了。

  下片首句“卷尽残花风未定”,有如奇峰突起,似与上片毫无联系。然而仔细寻味,却恰恰是由上片向下片过渡的桥梁。上片用少日逢春的狂欢反衬老去逢春的孤寂。如此看来,诗人自然是恨春风的。可是接下去,又立刻改口说“休恨”,为什么?因为“花开元自要春风。”当初如果没有春风的吹拂,花儿又怎么能够开放呢?在这出人意外的转折中,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也饱含着难以明言的无限感慨。“试问春归谁得见”,想问一下,谁又看见春天离去了?这个问句唐突,让人难以回答,于是迫切地期待下句。看词人的回答,更是 “匪夷所思”,妙不可言:“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感慨春天逝去的词句很多,但此处词人却独辟蹊径,循循善诱,启发读者追寻春天的踪迹,角度独特。

  赏析二:

  词分上阕与下阕。

  上阕以“少日”与“老去”作强烈对比。“老去”是现实,“少日”是追忆。少年时代,风华正茂,一旦春天来临,更加纵情狂欢,其乐无穷。对此,只用两句十四字来描写,却写得何等生动,令人陶醉!形容“少日春怀”,用了“似酒浓”,已给人以酒兴即将发作的暗示。继之以“插花”、“走马”,狂态如见。还要“醉千钟”,那么,连喝千杯之后将如何颠狂,就不难想象了。而这一切,都是“少日”逢春的情景,只有在追忆中才能出现。眼前的现实则是:人已“老去”,一旦逢春,其情怀不是“似酒浓”,而是“如病酒”。同样用了一个“酒”字,而“酒浓”与“病酒”却境况全别。

  “病酒”,指因喝酒过量而生病,感到很难受。“老去逢春如病酒”,极言心情不佳,毫无兴味,不要说“插花”、“走马”,连酒也不想喝了。冯延巳《鹊踏枝》词说:“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只有呆在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几杯茶,消磨时光。说作者居于小房子是因为这里用了“小帘栊”。“栊”指窗上棂木,而“帘栊”作为一个词,实指窗帘。挂小窗帘的房子,自然大不到那里去。

  过片“卷尽残花风未定”,有如奇峰突起,似与上阕毫无联系。然而仔细寻味,却恰恰是由上片向下片过渡的桥梁。上阕用少日逢春的狂欢反衬老去逢春的孤寂。于“茶瓯香篆小帘栊”之前冠以“唯有”,仿佛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关心。其实不然。

  下阙写道他始终注视那“小帘栊”,观察外边的变化。春风不断地吹,把花瓣儿吹落、卷走,而今已经“卷尽残花”,风还不肯停,春天就会随之破败,如此看来,诗人自然是恨春风的.。可是接下去,又立刻改口说:“休恨!”为什么?因为:“花开元自要春风。”当初如果没有春风的吹拂,花儿又怎么能够开放呢?在这出人意外的转折中,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也饱和着难以明言的无限感慨。春风催放百花,给这里带来了春天。春风“卷尽残花”,春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

  “试问春归谁得见?”这一句问得突然,也令人感到难于回答,因而急切地期待下文。看下文,那回答真是“匪夷所思”,妙不可言;离此而去的春天,被向这里飞来的燕子碰上了,她是在金色的夕阳中遇见的。古典诗词中的“春归”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春来,如陈亮《水龙吟》:“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一种指春去,其例甚多,大抵抒发伤春之感。

  辛弃疾的名作《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亦不例外。而这首《定风波》却为读者打开广阔的想象领域和思维空间,诱发人们追踪春天的脚步,进行哲理的思考,可谓另辟蹊径,富有独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