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观后感8篇(推荐)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绿皮书》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绿皮书》观后感1 今天和朋友一起去看了《绿皮……
《绿皮书》观后感8篇(推荐)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绿皮书》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绿皮书》观后感1
今天和朋友一起去看了《绿皮书》,本来我能忍住的,结果他先哭了,害得我也哭了。
太喜欢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预先知道它得了奥斯卡最佳,而是因为《绿皮书》全片弥漫的那种渺小众生在巨大洪流里的平静挣扎和真实烟火。
特别美好,真的。
历史完全不美好,从来不,人性也永远是丑恶居多。可是你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看到一个小小的人,在他那小小的心里,拥有一个小小的角度,存活着一点小小的善意,就特别美好,特别可贵。
最后他的太太轻轻拥抱他的黑人朋友,那种不言自明地不必戳破,真的直戳人的心窝。
像蛋壳里的雏鸟觉察到外界的光,透着裂缝进来温暖了你一下下,整个小小的躯体就会被圣光所充盈。
整部电影的后半部分,我都沉浸在一种轻柔地感动当中。
我不喜欢喝酒,因为我酒量非常差,一喝就困。但我只能用喝酒来描述那种感觉——将醉未醉,你是你,你又不是你,你终于放松下来,想要借着醉意为你早就想为之落泪的美好事物落泪,但你又足够清醒,意识到一旦落泪会毁掉这一樱花易逝般的美好临界状态,于是轻松地忍着不落泪。
像一场始于激情却趋于缠绵的`性爱,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慢动作,你产生一种自己可以永远这么一进一出地做下去的幻觉,而这幻觉如此真实,禁得住你那已经无法保持理性的大脑反复地质疑和揣摸。
你不会对任何触觉感到意外,但任何触觉都让你感到惊喜,你变得相信一切,你感到自己正在成为一切,缥缈的远处传来仿佛梵婀铃的声音,哪怕你根本想不起来这种乐器真实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你想闭上眼去感觉这一切,却发现自己一直闭着眼睛。
我没有打过飞行炮,但这就是我想象中一发完美的飞行炮该有的样子。
这是五颗星的来历——我无法表述清楚,我只能说我努力尝试了。
全片最魔幻的镜头,看完后我跟朋友讨论。
我们的结论是:没错,那是一个梦境。
种族隔离和黑人奴隶仍然极为普遍的时代,一群南方种植园里的黑奴正如常俯身拾捡洁白的棉花,以便维持自己牛马不如的生活。
偶然间,他们中的一个抬头看到了公路边的栅栏之外,停着一辆梦境般美妙的时髦汽车,一个粗壮的白人司机正在辛苦地修理着什么机械玩意,而一个高瘦优雅的黑人居然以主人的姿态悠闲地等着启程。
一个黑奴无声地停了下来,他无法理解眼前接收到的这些信息。随着一小簇窸窸窣窣的劳作声的消失,另一个黑奴也困惑地抬起头望向上一个黑奴望向的方向,也看到了这诡异的一幕。
两个,三个,所有人,所有黑奴,包括那个甚至还不明白什么叫种族的黑奴小孩,都停了下来,试图在自己的黑鬼脑袋里消化在车道对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们并没有惊讶,也没有欣喜,更没有感到不公或愤恨,事实上,他们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像年久失修的过时机器一般,慢慢地停了下来,好像只要有人挥着鞭子或者抬起皮靴给他们来那么一下,这些黑机器就能重新转起来。
黑人钢琴家无法在这样麻木而活生生的注视下保持他平时用来伪装自己的艺术家的超脱与平静,或许更不愿意去思考自己此次南行的目的以及自己香蕉人一般的尴尬身份,而白人司机则熟练地祭起意大利人惯有的生活哲学,假装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切,坐回车里径自开走了。
那些黑奴,他们在想什么呢?
「或者他们什么都没想,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获得那种作为正常人类的能力,去思考该如何去思考这个画面。」
「或许他们会觉得那是一场白日梦,一次集体臆症,虽然他们根本不理解什么叫臆症。」
一定是这样的,这是为了维持「真实」的生活,所必须支付的对价。
朋友点了点头,用他那颗塞满了希伯来历史、古希腊历史、欧洲文明史、犹太古籍和心理学理论的脑袋表示赞同。
那些黑奴当时在想什么,根本毫无意义,就好像我们如何看待这部电影,也毫无意义一样。
《绿皮书》观后感2
刚刚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的《绿皮书》的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奥利维那卡什和艾力克托兰达联合执导《触不可及》,因为肤色和阶级带来的冲突与交融,让尖锐的人性泛起柔光。黑白肤色加司机的主仆情,更像是摩根弗里曼与杰西卡坦迪主演喜剧《为戴西小姐开车》,用一道黑色的纯善,去打开骄傲的白色壁垒。
然而在我看来,《绿皮书》就是它自己。它有《触不可及》和《为黛西小姐开车》的交互与融通,但两部前作更多是个体命运的柔软,而《绿皮书》不仅有肤色、阶级、文化修养的冲突,还有对上层白人伪善的触碰,以及各种穿越时空的种族和社会问题的醒思。
影片如果有幸引进,必然是要吃片名的亏,然而绿皮书三字,却是这个故事的魂。1962年,白人至上和黑人民权运动空前高涨,黑人邮政职员维克多雨果格林为黑人出行编写了一个类如旅行指南的小册子,注明哪些旅馆与餐厅可供黑人入驻和用餐,这就是史上被称作黑人出行指南的绿皮书。
电影《绿皮书》的故事背景与小册子问世同年,同样有真人真事的依托,讲述意大利裔美籍白人托尼受雇为黑人钢琴家唐开车护航的故事。一个是白人江湖里善于处理疑难杂症的底层老炮,一个是黑人世界高处不胜寒的天才演奏家,两个不兼容的异世界人类组成黑白无常组合,以公路电影和巡演模式从纽约一路南下,上演了一出两月时长的跨越种族、跨阶级的战斗情谊。
之所以强调战斗情谊,而非《触不可及》和《为黛西小姐开车》的友谊,是因为1962年的美国南部种族主义的大气候,就我们华北平原冬季的雾霾,同一片天空下难有幸免者。两人按照绿皮书指南出行,已经够小心翼翼了,但各种危机和壁垒依旧如雨后的沼泽。
事实证明,不按照绿皮书手册出行,是寸步难行的。唐两次出离绿皮书指南轨道,一次去白人酒吧喝闷酒,一次去浴室寻欢,结果都挨了揍,险些不得脱身并断送巡演。托尼一次开车走错路,也陷入了白人警方黑人不得夜出的魔障,这一次是托尼对警察出手惹祸,唐为了脱身动用了总统弟弟的关系。
就算是在巡演规划的路径上,歧视也是无处不在。有钱人给他的演出报以热烈的掌声,但却不让唐用他家客用卫生间,而让他去外面的简易窝棚;伯明翰的接待经理表面友善礼节,唐的休息室却是个逼仄的杂物间,且不让他在演出的餐厅用餐。唐已经是多次在白宫演奏的大家了,却曾因为演奏白人曲目当场被打。
影片采取双男主的叙事,其实是个歧视者和被歧视者的双重视角。借着托尼之眼,我们看到了一个带着有色眼镜的美国南部世界,歧视涉及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方位,而借着唐之眼,我们还看到了以托尼为代表的美国白人阶级社会的落差。唐尼不仅因为是白人世界的异类高处不胜寒,还因为与黑人世界的`阶层落差而孤独。托尼其实歧视也是有色眼镜的代表者,要不是一份高薪工作的诱因,他可能一辈子没有机会走进黑人的内心世界,领略并接受他们的才华。而通过与唐的接触,托尼的内心世界渐次打开,精神世界更上层楼。
按照唐三重奏搭档的说法,唐的南巡也是自找苦吃之旅,他完全可以在北部轻松赚三倍的报酬。唐执意南巡的意图影片没有明说,但不明而喻。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时期,影片所在的1962年,民权运动的火力正集中在反对长途汽车上的种族隔离和争取南部黑人的选举权上。作为黑人精英艺术家的唐,不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时值维克多雨果格林的绿皮书指南问世,南巡演出的可行性就差一位保驾护航的托尼。
《绿皮书》故事的次年,华盛顿林肯广场二十五万人聚集,同声反对种族隔离,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他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将民权运动推向高潮。联系历史,我们再回看唐一路的隐忍,便可见他内心那团看不见的火种。在托尼的影响下,他终于向歧视并拒绝他用餐的餐厅说不,并用拒绝演出的方式给了伪善的白人一击。
这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之所以让我们看得如此鲜活,是因为,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种族歧视依旧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刻深陷歧视者和被歧视者的双重镜像,种族融合的使命尚任重道远。
《绿皮书》观后感3
这可能是最接地气的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
顶着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光环,《绿皮书》在国内抢鲜上映,纵观奥斯卡近十年来的最佳影片,《绿皮书》都称得上是最接地气的一部,它没有太高的观影门槛,也无需太多严肃的解读,对普通观众来说可算是非常友好了。
很少有一部喜剧电影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因此当轻松幽默的《绿皮书》战胜了充满史诗质感的《罗马》,影评人们多少还是有些意外。而《绿皮书》的轻松,恰恰是其获奖的最大优势。众所周知,种族平权的主题,是近几年奥斯卡青睐的对象。仅今年的八部提名作品中,就有三部直指这一主题。《黑豹》是首部黑人超级英雄电影,也因此在北美地区刮起一阵观影和口碑狂潮,但它终归是一部带着幻想的娱乐片;《黑色党徒》也是通过喜剧手法探讨种族议题,但导演斯派克李在结尾突然把镜头对准了现实,让观众直面种族主义的抬头,发出一声沉重的呐喊;而《绿皮书》中,既没有对未来非洲的高科技幻想,也没有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它回归到了质朴、简单的故事中去,通过一黑一白两个主人公的南部巡演之旅,讲述了一段放下偏见的故事。它不尖锐也不说教,而是让观众自己去体悟,哪怕只是在笑声中收获了一些温暖,就已足够。所谓四两拨千斤,大概就是《绿皮书》的价值。
《绿皮书》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剧本扎实工整、演员表演出色,为我们完美示范了好莱坞的成熟功力。它首先推翻了以往种族题材中惯常的人物设置,黑人音乐家高雅文明,白人司机粗鲁没文化,而这种颠倒又酝酿出不少新的笑果。另一方面,公路片一定要是在旅程中完成人物的成长和升华的,《绿皮书》为此一路铺陈了很多细节,让主人公的转变自然可信。比如,白人司机从一开始会偷偷扔掉黑人修理工用掉的杯子,到为深陷困境的钢琴家大打出手,再到不计报酬地支持钢琴家罢演,你可以说这是一个白人放下种族歧视的过程,也可以说,他是为了朋友在改变。而这样的友谊,也慢慢让黑人钢琴家敞开心扉,走出孤独,甚至开始试着吃炸鸡、弹爵士,逐渐找回真实的自我,不再为外界的目光而活。
虽然维果莫腾森在《绿皮书》中爆肥40斤,出彩地演绎了一位油嘴滑舌、夸夸其谈的意大利裔司机,但阿里马赫沙拉的角色更有难度。他表面优雅傲娇,内心却极度自卑,尽管在舞台上收获无数掌声,却无法得到社会真正的尊重与认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人在雨夜中吵架的戏,那是钢琴家唯一一次的情绪爆发:如果我既不够白,也不够黑,甚至不够男人,那告诉我,我是谁?隔着黑暗的雨幕,我甚至看不清阿里脸上的是泪水还是雨水,却为他的表演深深震撼。也正是这样的克制,让阿里再度捧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让观众们念念不忘的,还有电影里的不少金句。世界上那么多孤独的人,因为他们都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光有天分是不够的,改变人们的观念需要很大的勇气;我父亲曾经说过,无论做什么,都要百分之百地做,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像最后一顿;暴力永远不会取胜,保持尊严才会取得真正的胜利即便抛开种族歧视的主题,这些台词也能触动大洋彼岸的我们,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也是好莱坞电影能够持续输出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绿皮书》在美国上映后也受到了不少质疑,主要是针对故事的真实性。该片根据真实人物改编而成,编剧之一就是白人司机的儿子,但影片却遭到了黑人钢琴家家人的指责,认为电影对唐谢利的塑造是以白人角度的臆想,并不真实,两人甚至只是雇佣关系没有所谓的友谊。如今两位原型人物都已经去世,真相很难探究,但或许正是这种不真实,才使得电影拥有了一个所有人都乐于见到的圆满结局。说到底,《绿皮书》只是一部电影,只是编剧借真实人物讲述的一个故事,相比《黑色党徒》的鲜血淋漓,大概观众们更希望在影院里感受片刻的包容与温情。
《绿皮书》观后感4
一本书,一部车,两个人,在路上。
这是一条充满了矛盾冲突、观念冲突、生活冲突的路,也是一条相互理解、相互妥协、相互影响的路。这条路的起始,是一个黑人老板和一个白人司机,这条路的终点,是一对好友的拥抱。
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条争取平等摆脱种族歧视的艰难的路。
从任何角度来看,唐·谢利都是一个天才,一个绝对的神童。他9岁时在华盛顿特区的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全日制学习钢琴,18岁首次亮相,19岁,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他的第一部原创作品。他出入白宫演出,被誉为美国著名的钢琴家。然而这位雪利博士,却离开了卡内基音乐厅楼上他“金碧辉煌”的住处和万众拥戴,同他的三重奏乐团前往了充满歧视的美国南部,开始了自己的巡回演出,也开始争取平等之路,去证明黑人也可以在舞台上演奏,也可以赢得白人的尊重。
这一路上,唐受尽了来自白人的侮辱。这些白人在对艺术报以热烈的掌声,而不是他——这个黑人。他们欣赏艺术,却不能接受为他们奉献艺术的肤色。在邀请他演奏的会所,唐没办法上公用的.厕所;路过高级西装店,店员见唐要试穿,表示无法借给他试衣间;负责准备钢琴的工人,觉得黑人就配弹个垃圾钢琴;唐走进一所酒吧喝酒,却被一群白人暴揍威胁;甚至,在本该最尊重法律的警局,唐的权利照样受到伤害。
而最为突出表现出种歧视的就是那本《绿皮书》。在巡演过程中,他们一直使用一本“绿皮书”作为出行指南,它的标语是“现在我们可以没有尴尬地旅行”。封面很美,内容却不那么美丽。这是一本专为黑人准备的旅行指南,上面详细标注了黑人能去的餐厅、酒店、甚至出没的时间。表面上为了黑人的便利,实则上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这是一条艰难的争取平等、尊严的路。这条路看似以托尼与唐的相互理解、和解以及最后在圣诞夜的拥抱给了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黑人俱乐部里唐开心灿烂的笑容是因为有那么一个白人在欣赏吗?
我们都只看到了美好的开始,但之后的路途会一如电影中那般美丽么?
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理解与爱之路。
托尼是生活在纽约的白人。他个性直、不拘小节、脾气火爆,脏话随口就来还自以为是满口跑火车,小偷小摸还自以为聪明。虽然耍了个小聪明,借机认识了上流社会的一个大佬。但也因为事情闹太大,失去了夜总会保镖的工作,不得不以与别人比赛来赚得房租。
黑人古典钢琴家唐,在舞台上,受到人们崇敬。但在生活中,唐每天都穿着华丽,用高昂的艺术品装点家里,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着来应聘的托尼。他不听黑人的音乐,不吃“黑人食物——炸鸡”,甚至和亲人疏远,断了联系。他把自己与自己的种族隔离开来。(其实,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出于自卑。越是自卑越需要外在的强大来掩饰。)他在舞台上报以微笑,矜持而有涵养。他严格而自律,甚至认为动用了司法部长的特权释放了自己而感到羞耻。然而,唐脱离了种族,却也融不进白种人的世界里。电影中有个经典的镜头,唐靠在车边,远望着田地里工作的黑人,那些黑人也一个个停止劳作,远望着唐。他们彼此的眼里,都充满了困惑,也充满了隔膜。他与他们一样的肤色,却是不一样的世界。他拥有身份、地位,但也得不到白人的尊重。他只能孤独地活着、演出、喝着酒,品味着自己的孤独与痛苦。
一个粗俗直率,活在尘埃里,却活得真实;一个文雅高贵,坐在宝座上,却内心孤独。
相看两厌的人一路上纠缠不休,孤傲高冷的唐终于多了一丝烟火味,有了些许生活气息。变得不再高高在上,用手吃炸鸡,开心地聊天,在黑人俱乐部他开心地为大家演奏,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快乐笑声和舞蹈。
而托尼何尝不也在改变着?他慢慢地感受到了唐的孤独与痛苦,去了解他,影响他,他也开始在唐的影响下变得温情而浪漫。在最后一站巡回演出,唐让托尼来决定他是否演出,最终在金钱和尊严面前,托尼放弃了金钱,选择了尊严。
这一切,就是因为托尼所说“理解和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拥有了理解与爱,这条路就会芳香四溢、四季如春。
电影中印象深的细节也很多,不一一例举。只是不明白,为什么马赫沙拉﹒阿里拿到的是最佳配角奖?他不应该是主角吗?看来,电影还是站在了白人的视角讲故事。
《绿皮书》观后感5
“人人生而平等”,或许后面还有一句。
一本绿皮书,像圈制着有色人种生活的墙,在高呼人权的社会里,这堵墙中是歧视、暴力、孤独、消沉,一端是高贵者及其殿堂,一端全是地上“最不干净的地方”。
绿皮书,像“暂住证”一般,是不可逾越的“规矩”,“知行合一”在黑白分明的世界里便是被施舍的尊严,因为只要你遵循,就不会有人把这份所谓“平等”的脓包挑破。黑色是奔放、坚毅的,可我最怕是黑人为自己著书,的确让人心酸,因为尊严是自己给的,可却不是这样给的。
皮卡车后箱盖落下的一刻,托尼与唐先生一路向南,此次南游,唐放弃了原在北部的舒适圈。那份受人尊重的钢琴演奏家工作,还有高等教育的底气成为了他想要为黑人做点什么的武器,但他的骨头被最卑微的土壤浇灌过,他脑海中是疯狂的反抗,他推崇的理性和道德反而成为了禁欲的枷锁,因为黑白分明的世界,只需要妥协,于是他不回驳,更不多言语。还好同行的是托尼,一个美籍意大利人,善于雄辩、交际,他曾丢掉黑人用过的水杯,他不做黑人的管家,很难想象,这样混混一般的人物如何在人种不公平的对待面前,觉得不适、矛盾、挣扎。一路旅途,白与黑,善与美。
在车上他们很快就因为炸鸡出现了风波:托尼行事粗旷,手上沾满炸鸡油渍,毫不在乎,而唐先生在北部时一直生活在上流社会,节制而有礼仪,炸鸡是黑人的食物,或者说炸鸡代表着黑人,当调侃的话从托尼口中说出时,唐是有些怒意的,或许一方面他已然忘却他原本的身份,又或是他一直介意着这种颜色,而在刻意避开他肤色的象征,总之分歧就在于此,但不善于交际的唐在电影中只能用微皱的眉毛,无笑的面颊,以及灰暗的眼眸表示一种厌恶,直到托尼邀请唐一同共进时,便突然画风一转,沉重的音乐变为小理查德幽默诙谐又有些俏皮的慢摇滚。唐慢慢尝试,先用餐纸铺在腿上,便当作桌布,再有纸巾垫在手上夹住鸡腿,彬彬有礼地食用着鸡腿,小小的一口,黑浆色的面庞上涌现暖流,一丝丝笑意,是一种默默的接纳,当真的,我把唐先生的小小一口看成是他回归自我的第一步,鸡腿风波后,唐与托尼成为了一种搭配,一个善谈,一个总学会聆听;一个不拘小节,一个严谨到枝桠片刻。
越向南,歧视便越击打着唐骨子里的坚持和隐忍,托尼的嘴和狠戾,毕竟没有白人歧视历史的深厚消沉,唐不能试衣服、不能上白人的厕所,因为同性而被拘禁。一个天才,一个音乐家,他执着的相信凭借一己之力可以改变黑人卑贱的地位,但一次次的侮辱让他在雨夜呐喊“我不够黑,也不够白,甚至不够男人,告诉我,我是谁”?他不够黑,因为他享受北部白人的尊重;他不够白,因为白人爱他的演奏,那每一次握手背后都不知是怎样的歧视与勇气的较量,他走下舞台时,仍是住在宫殿里的黑鬼;他不够男人,因为他没有选择自己可以爱谁的权利,他是谁?
在旅程的`最后一站,唐先生学会了拒绝,当演出酒店不允许黑人用餐时,唐用坚硬的态度,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他没有用餐,同时他没有演出,我想是托尼一向的勇敢刚毅影响了他,不再是沉默的羔羊,受着无声的宰割。托尼与唐前往了一家黑人酒吧,在托尼的鼓励下,唐在酒吧弹奏一曲,唐从前讨厌夜总会音乐的轻浮,而这一刻他明白,音乐的意义不在于清高静雅,而在于使人幸福,就像纳粹集中营里传出的雁歌莺语,又像是海上永远的重奏1900,三份音乐,一份抚心灵,一份足冀求,留有一份于心间,这一刻唐演奏的winter wind,已经没有了寒风瑟瑟,是一个愤怒而不屈的灵魂。
在电影的最后,托尼的车子轮胎扎破了,一位白人交警帮助托尼换了轮胎,凑到车窗旁,对车内的唐与托尼说了句“圣诞节快乐,一路顺风”,我们不去揣摩这是导演的政治正确还是让观影者也明白即使最黑暗的角落也依然有萤火以照。我们只需要知道,唐终于回归自我了,他从隐忍到拒绝到成为战士一般回归族群,这才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尊严,因为反抗需要勇气,而一个人接受自己,更需要让骨头里照进阳光。
“人人生而平等”,或许后面还有一句,“白人至上”,但我更愿相信,“人人生而平等,自由生来高贵”。
《绿皮书》观后感6
很高兴能与爸妈一起第二次看这部电影。《绿皮书》这部片子挺有趣的,又因为其对种族歧视问题的探讨获得了20xx年的奥斯卡头奖。
就让我直入正题。唐雪利博士作为一位成功的黑人音乐家,致力于改善美国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现象。因此,他主动要求前往南部,这个种族歧视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巡回演出。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但在《绿皮书》这个故事的开头以及先前,他并不能真正代表他所处的群体:博士成年后与弟弟断绝联系;在旅馆以及农田边与其他黑人的隔膜......这并不是冷漠,也并不是他在成名以后对自己族人的背离,否则博士后来就不会发生情感和价值观上的转变。这是一种困惑,是对自我身份认定感到的迷惘——可能他认为黑人被歧视,是因为大多数黑人都没有良好的修养,是因为不够优雅、不够沉稳、成就没有超过白人......他渴望挣脱歧视的枷锁,但起初他认为自己所属的种族是一种拖累。他厌恶他人用对待一般黑人的眼光对待他,于是这更使他疏远自己的族人。雪利陷入了这样的困境中,夜夜以酒浇愁。
他巡回演出期间雇佣的司机托尼是拯救他的人。博士与司机间的拯救是互相的:托尼使雪利走出自我不认同的怪圈;雪利给托尼的生活增添了高雅情趣,更让他认识到了修养和自尊的价值。托尼在整个旅程中,让博士认清了他种族的现状,并启发博士对自己种族文化的全新思考。唐博士之前的行动虽然有用,但在坚硬的歧视墙壁前显得苍白无力。他需要理解他的种族文化并逐渐融入它——正如树木扎根于自身所属的土壤那样——才能获得认同感,而不是孤舟般飘荡于黑人、白人间的界河上,才能改变社会对黑人种族的看法而不单单是对他个人的`偏见。独善其身可以改变单个白人的看法,如司机托尼,但想要改善黑人的处境是不能一开始就将自己排除于群体之外的。正如托尼所说,别人说他应该也喜欢“意大利面饼”,他并不会感到被冒犯。显然博士起初对黑人文化的一味排斥是不正确的,幸运的是他在有托尼相伴的两个月后走上了正确的、行之有效的道路。
因此我们看到,在本片的结尾,博士在黑人的酒吧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你为自己的民族作出的奋斗,族人会回馈于你。只有本族人才能给你无与伦比的归属感。按理说此时电影应当安排这样的情节——博士兴高采烈地登上舞台,立即演奏起黑人的爵士音乐,以表明他获得了自我认同感与种族认同感。可在本片中,雪利博士郑重地坐在那台很像儿时母亲教他音乐所用的旧钢琴前,先以最精湛的技艺演奏了肖邦《冬风练习曲》。
酒吧里寂静无声。黑人顾客们认真地聆听着。或许高雅艺术真的能够到达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
博士自小受到古典音乐的熏陶,平生最爱李斯特、肖邦等古典作曲家,敬仰白人钢琴家鲁宾斯坦。我们会说,文化不分种族不分国界,但现实是博士演奏古典作品阻力重重。这使我联想到白人说唱歌手Eminem,他在进入黑人占据着的说唱音乐圈时同样阻力重重。贝多芬的欢乐颂中唱到“四海皆兄弟”,我们在对待自己的文化时也不要排斥他人的参与,不要成为阻碍他人形成自我认同的高墙。
每个人的自我认同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使你独一无二的“异”,另一部分是与你所处群体能产生共鸣的“同”。共同的部分会随你所处的群体发生改变,因为我们是社会动物,需要与集体有共同之处。雪利博士起初的处境,是“共同”部分的缺乏——白人因肤色将他隔离;他因嫌弃、无力等复杂的情感将自己与族人隔离。在他“共同”部分的认同改变之时,那部分独特的“异”,就是他自小培养起的古典音乐修养,自使至终作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至此我们可以弄清结尾博士在酒吧弹奏两部分音乐的寓意了:肖邦代表了博士自我的坚守,而后的爵士象征他在温情之旅中获得的巨大力量。
《绿皮书》使用了诙谐的叙事手法,以温情喜剧包裹苦涩的种族歧视内核,具有积极的社会推动作用。联系16年的最佳影片《月光男孩》,我们可以看到奥斯卡正具有越来越强的政治倾向。
《绿皮书》观后感7
刚开始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并没有强烈想看的欲望,后面了解到是最近刚拿到91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而且在豆瓣上的评分也挺高就买票去看了,我看完之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跟那种好莱坞大片不同,看的时候痛快看完之后不会去思考里面的一些情节,过了也就过了,所以说好的电影能带给人成长,这部电影也是一样的。还是按照惯例先打分吧!剧情3分,演员3分,制作2分,总分8分吧!下面来介绍一下剧情……
电影的背景发生在1962年的美国,那个时期的黑人平权运动还没有取得成果,美国南部很多州种族歧视的现象还很严重,导致黑人的出行变得困难重重,于是“绿皮书”才应运而生,一本给黑人旅行指示可以接待他们的饭店及旅馆,只是里面的格调和品位就不敢恭维了。
电影的开场发生在伦敦的一家酒吧,主角托尼(酒吧的保安队长)在里面用武力解决了一起纠纷,然后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得知酒吧需要停业装修,2个月后再继续营业,于是托尼就暂时失业了,因为他在伦敦混了好几年,比较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后面他在酒吧认识的一个老板帮他介绍了一个工作让他去面试。
托尼一大早就来到面试处,面试他的是一名音乐家同时也是一名心理学博士(唐·谢利),见面后托尼才知道对方是黑人,因为要南下做全国巡演,需要一名司机兼经理人帮他负责整个巡演的行程安排以及处理全程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后面在一番讨价还价中托尼被选中,谢利博士给了他一本绿皮书先熟悉下路线。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谢利博士一行四人从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做着巡演,途中有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但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结局也很温馨,正好是平安夜。
这次就不做太多剧透了,希望大家能认真的把它看完,不管是去电影院还是自己从网上下载。这部电影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思考,下面我就挑几个能触动我的情节来拓展下吧。
1、幸运石
最开始他们路过一个旅游小镇托尼要下去买点东西,看到商店摆在外面的纪念石头,正好有一块绿色的石头掉在地下,托尼捡了起来直接揣进口袋,被谢利博士的同伴看见并告诉了他。谢利博士是一个文化涵养都极高的音乐家,时刻保持着自律,认为即使没有人看见托尼也不能这样做,后面让托尼花钱把这块石头买下来或者放回货架上去,托尼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和谢利起了争执,后面因为谢利是他的老板没办法又把这块石头还了回去。
但后面幸运石一直在托尼身上,他们最后一站结束后开车回伦敦的时候谢利让托尼把它放在车上保平安,影片快结束的'时候这块幸运石出现在了谢利博士的家中。这也意味着两人的关系逐渐缓和,最终成为朋友,这块石头也是托尼最后送给谢利的。
2、观念的改变
影片最开始,托尼的妻子请了两名黑人到他家中修理冰箱,托尼回到家就把黑人喝过水的杯子丢进了垃圾桶里面,但是她的妻子又把杯子捡了出来清洗后继续使用,说明托尼最开始也是种族歧视的。跟谢利在车里对话中他就是这样的观点,黑人都爱吃炸鸡,那么你谢利就应该要喜欢吃,你不吃就说明你不是黑人;你是黑人音乐家,那么你谢利就要认识那些黑人歌手唱的歌,你不认识就说明你不是黑人。
后面托尼因为看到谢利在台上给那些白人贵族弹奏钢琴的时候被深深的折服了,随着慢慢的了解谢利博士以前的经历托尼的观念开始朝好的方向转变。受到不公的待遇也不动手打架了,给她妻子写信的时候也不是像记流水账一样,都说明托尼的变化。
3、最后的选择
时时刻刻维护自己尊严的谢利其实内心深处需要托尼这样的朋友,他从一开始对托尼存在偏见到后面帮助他写信以及托尼打了警察不得已动用自己关系来解决问题,侧面都说明慢慢的把托尼当成自己的朋友了。演出到最后一站的时候,把维护自己的尊严交给托尼去选择,最后托尼选择合同违约让谢利拒绝出演,两人一起离开。
这部电影改编于真实发生的事,剧情上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回味的地方。强烈推荐!
《绿皮书》观后感8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一位是暴躁易怒,爱用拳头解决事物的白人老哥,却有着一个贫穷而温暖的家庭;一位是智商过人,富有天分的音乐家,坐拥金钱与名气,却一个人独自住在巨大豪宅之中的黑人绅士小哥。两位看似不相关的人,一同前往那个白人至上的美国的南方。这究竟会发生什么呢?这便是美国著名电影《绿皮书》所展现的故事。
《绿皮书》看似是一部喜剧,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其间所描写关于种族歧视的片段更是数不胜。从片名就可以看出,绿皮书是当时黑人在南方的食宿地指南,因为当时南方许多地方都不欢迎并不对黑人开放,在影片中也完美地阐述了种族歧视,从黑人音乐家在演出,想上洗手间侍者去用友好的虚伪与气象,他指了指门外林地中的临时厕所,用餐时无人愿坐在他身边而且为他端上的竟然是炸鸡,(当时白人认为黑人只能吃炸鸡),在他在一大群虚伪的.上流人中的吃着低下的食物,这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种歧视,将黑人地位的低下更直观的向观众展现出来。
《绿皮书》这部电影虽然是关于种族歧视的电影,但一点儿也没有暴力情节,不像曾经关于种族歧视的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一样,《绿皮书》是利用人性的虚伪将种族歧视完美的展出,这样却更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此外《绿皮书》中有一句台词让我深受感染“人之所以是孤独的,是因为不敢迈出第一步。”是啊,有时候我们就应该勇敢的第一步,因为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你就会感受到欢乐与友情。就如本片白人小哥从一开始对黑人生来的厌恶,甚至将黑人用过的杯子直接扔进垃圾桶到开始主动的帮助黑人小哥走出困境、让黑人小哥帮他写信再到与黑人小哥成为好友并邀请他到家中做客。二人的友谊冲破了阶级、冲破了种族、冲破了一切。
其实,上帝造出这么多肤色就是为了让世界变得多姿多彩,而不是分出一等二等三等人,让种族之内相互攻击欺凌,所以请勇于走出第一步,拒绝种族歧视,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同住地球村。
以前听过一句话“每个女孩,都是自己的女王”,可即使如此,也总会有那么多女孩在对比中感到自卑,甚至感到孤独。没有一个人是天生高贵,也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卑贱;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合群,也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孤独。孤独,其实只是自卑的一个最高的境界罢了。绿皮书里有一个人,似乎是认定了自己是孤独的人,一个天生应该孤独的人“我不够白,也不够黑,甚至不够男人”,将自己划为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明明是男人,却又不配是男人。一个人,是要自卑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才能将自己困在如此窄小的一个孤独圈子里生存,更何况是一个天才。
唐·雪利,一个近乎音乐天才的存在。近日也在看《傅雷家书》,本已感叹于傅聪的令人惊叹的音乐天赋,接近夸张的领悟力,对音乐的极度敏感使傅聪可以在短于常人的时间里完成超出常人的成就。而唐·雪利,据电影里对他的介绍,从3岁便开始演出,14个月内到白宫表演2次,双博士……同样是学艺术,虽然不是一个领域,但我仍然可以感受到这个人是一个在音乐方面的天才。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至少在1962年的美国,尤其是美国南部的致命问题——他是黑人。
在谈这部电影之前,一个必要的功课便是了解背景。在南北战争结束的近100年内,黑白两色人种在美国,尤其是美国南部仍然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我是现代的黄种人,在没有种族歧视的中国,不明白当时由肤色而引起的冲突,但大概和中国古时候的元朝时的分化无异。似乎是在这些社会,总是要有一种人天生被别人踩在脚底,而还有一些人这天生高高在上。电影里头有一个片段,男主人公托尼,一个白人,再向南行的路上因为车子坏了,而只好将车子停在路边修理。而他的老板雪利也下了车,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尽是他的黑人同胞。他望着他们,他们也望着他。一个带着探究,为何一名黑人可以让白人为其服务;一个带着心酸,明明是同类,为何命运殊途。其实那些黑人只不过代表了当时美国的绝大部分的黑人罢了,也许若不是独特的天赋,他也许也是那些人中的一员。我莫名想起一句和这部电影无关的话: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凝望你。稍稍改了一下,当你凝视别人的心时,别人也在凝视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