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6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0的认识》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 ……
《10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6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0的认识》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1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知识积累,特别是10的认识这一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或在家里已接触过。因此教学中不能让学生被动汲取、模仿、记忆和反复训练,而是创设了动手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从动手操作让孩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10个一是1个十是建立新旧计数单位联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为孩子后续学习所需要的至关重要的内容。教学时我让孩子数小棒,边数边摆当数到9时停顿以下在摆一个,问孩子:有几根小棒?孩子很容易回答10根,这是马上指导孩子把10根小棒用皮套捆成一捆,让孩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跟着教给孩子10个一是1个十,有了直观的小棒及捆小棒的过程作依托孩子很容易的理解了。而后又用计数器,知道孩子边拨珠边数数,进一步巩固满十进一的十进制关系。但从孩子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对数为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同时让我深深的感到孩子确实不是很聪明,也是我信心满满的完成实验的`任务而有所动摇了。
二、通过实际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学生在从分得活动空间列举了很多与10有关的例子,如:10个手指、10个脚趾、10个同学站一队、一捆小棒有10根,等通过让学生距离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指导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指导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学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适时调整。也就是要充分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才会让孩子学有所得。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2
“10的认识”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8、9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本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不相同: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因为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这样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利用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组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集中练习10的书写。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矗教材先让学生摆小棒,并根据摆的过程填10的五种组成,然后又让他们推想出10的另外四种组成,这样逐步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孝生活经验少,选择儿童身边最熟悉的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因此我在设计“10的认识”这一课时,力求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旧知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3.巧妙设计游戏,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在上课时的导入部分,我选用了小朋友熟悉的现在是几月份引人,让学生知道10,通过写10观察10,明确10与其他数宝宝的不同。接着我又先用了小朋友喜欢的小精灵聪聪的问题引出10的序数和大小比较。我还让学生认真地去观察画面上有什么数学知识,物体是表示10的,
然后抽象出用点子图来表示,在抽象出10,在用珠子拨一拨,是学生感受到9添上是10,10去掉1是9,接着在直尺上认一认,达到数型结合的思想,还认识直尺,还让学生动手动口用10说一句话或做一个动作,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并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在10的分解和组成时,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记一人分,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再让学生上台分等多种活动使学生对10的组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通过多种活动师生游戏、生生游戏;你说我说一起组成10。允许学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过程。一节课下来,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但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改进和研究的问题:
1、“10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其中有一点是不相同的: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的教学,因为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10的序数意义还要不要拿来当作新授部分来讲还是点到为止呢?新课程下的教材如何来正确把握,如何让教学在第一线的老师来挖掘这个有效素材呢?这是我从事新课程教学几年来的一个困惑。
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时,能让学生顺着数和倒着数。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摆10个小棒。并将它们捆成一捆,让学生了解“10个一,可以组成1个十。”在处理这个难点时,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忽视了10还是个计数单位的教学。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3
《10的认识》教学反思10的认识和组成,是在认识了9以内的数和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但兴趣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为此,在新课开始时,我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的动机,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做拍手游戏。紧接着提问9的后面是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这种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二、结合课本,认识10
并学会按照顺序去数结合课本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不相同:
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因为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
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这样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利用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组成。
三、摆小棒,学习10的组成
让孩子们亲身尽力,通过按照数序把小棒分成两堆来让孩子们理解10的组成。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10的组成里理解和记忆,更是培养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这节课不足之处及以待改进的地方也有很多:
1.数学培养学生的是一种思维,一种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模仿,记忆,浮于表面的东西。在教学由形抽象到点的过程中,我纯粹的让学生看着10只鸽子,10个人画出相对应的圆点,而没有深层次的去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我应该再增加一个估点子数的环节,让学生估这是不是10个圆点。先画个两个圆点,让学生感知,这比10个圆点少了很多,画20个圆点,让学生感知这比10个圆点多了很多,从这样的一个比较中,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到10个圆点。
2.对“10”的基数和序数的教学编排不够理想。这里的着眼点是让学生明白第10只有一个,10表示10个。我在出题的时候应该给出的数量不一,随时变化,让学生灵活运用,而不是机械的出示两道类似的珠子图和大象图。
3.在10的组成教学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动手分小棒。我的想法是,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好动,拿实物小棒去分会出现部分孩子玩小棒,而且分完一种之后,不能把分法保存下来,到最后到底分了几种方法可能学生并不清楚。所以这部分的处理,应该再细致点。比如让学生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只有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学生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始终保持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样,作为教师,在营造轻松愉悦教学氛围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让学生从直观认识走向深刻理解,不断增强教学的层次和深度。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4
在《10的认识》一课中,10的组成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对这一环节有较深的体会:
一、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学中,我没有盲目地去执行教材,而是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创造性开发与挖掘,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10的组成有什么规律?怎样记更方便?学生在这开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讨论、推理、交流等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诱发了学生创新的潜能
学生提出的10的组成的几种记法,虽然幼稚天真,却极富个性,这是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数学的最好体现。同时也让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一定的发展。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5
周一下午,我们一数办成员在办公室对秦静玲老师《10的认识》进行评课,很遗憾没有听秦老师这节课,听各位老师对秦老师这节课的评价,回想我讲这节课,我有很多思考:
口算、复习旧知的时间过长,用了10分钟左右。过多的复习错过了学生思维最活跃、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复习要精而短。
从图中的具体事物抽象出“10”,再到点子图、用手中学具摆10个,再到一些具体的实物,让学生理解个数是10个的都可以用“10”表示。在这里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由于课前没有提醒孩子准备学具,所以摆的活动没有展开,课前准备不充分。
学习10的过程中有些知识没有讲到位,比如:介绍10是有两个数字组成的数,虽然在书写时告诉孩子10左边是1,右边是0,合起来读“十”。
处理练习题时做的不好,听宗老师讲解练习题时发现自己有些知识没有渗透到。没有理解这道题意义何在。
讲解的内容含量少,没有讲解分成与组成。由于学生学具准备不充分,缺少动手操作环节,所以安排到下节课讲解。
整节课感觉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参与度不足,不像宗老师的课堂,人人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点还需要继续学习。
这节课虽然看似简单,但如果不吃透教参、课本、课标,很多知识的渗透可能就会被我们遗漏。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认真去琢磨这节课,认真去设计,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我们要努力。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6
从本节课的整体效果来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
这节课我的设计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用一个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一天,0——9几个数字娃娃做起了排队游戏。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他神气的对0说:“你呀,表示一个物体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到9这么说,伤心地哭了起来。1在旁边听见了,很想帮助9,同学们你们想帮帮9吗?快帮他想想办法吧!这样创设出学习情境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大大地调动起来。
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主题图中的鸽子与人物;数学具里的图片;画计数器上的珠子;把数字宝宝请回直尺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而且要指一个数一个,才不容易出错。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读数、数数、写数;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感知数的顺序,10和第10的区别, 建立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整节课基本结构紧凑,同时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数字学习基础,因此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较好。但课堂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可以提出问题:找一找我们身上和生活中有用10表示的`物体吗?学生可能发现手指和脚趾都是10根;教室窗户师10扇;可以训练学生用10来说一句话。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更会是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这些方面在我这节课的教学中是欠缺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注意改正。
在讲10的组成时,我先让学生了解一首凑十歌,然后再记忆10的组成,这一方法是不对的。这一知识点应该着重在理解,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处理问题,应该让学生在摆一摆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另外,因为在前面2到9的组成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因此在此处教学中可以稍加指导,并让学生自己摆,自己说,自己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分析学生的学情,该放手的地方一定要明确指导,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