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读后感_1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京华烟云 读后感

管理员

摘要:

《京华烟云》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京华烟云》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1……

《京华烟云》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京华烟云》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1

  《京华烟云》的作者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带有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他是一位世界性的知名作家,被美国文化界评选为20世纪智慧人物之一。他学贯中西,是我国最优秀的双语作家之一,在语言学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兼备散文大家与著名长篇小说家双重身份,是唯一一位长期用英文进行文学文化创作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京华烟云》,被誉为现代红楼的著作,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品,美国《时代》周刊推荐必读之一,它生动描绘了一幅近代中国风貌图。

  《京华烟云》,是一部将磅礴、华丽、完备、经典、真实集于一身的著作。可以说,它不是一部小说,它就是生活,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再现。它不加粉饰地呈现出中国的一切困境与纷扰,并积极地昭示着国家的希望,是作者挥泪写就的民族心灵史,是一部只有中国人才能完全体会的经典。代表了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一一出现在这幅画卷中,这些人物是那样的真实、形象,就好像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的行行式式的人物。这部史诗般磅礴的巨著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如泣如诉,是一部可以在寂寞长夜里独自品位的佳作。

  《京华烟云》以主人公姚木兰的命运发展为线索,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雨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风云变动的历史风貌。

  书中穿插的是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史,那是一个多事之秋,一个动乱的时代,一个战争的年代。当时的中国政府岌岌可危,社会上动乱不安,中国面临着改朝换代的变化,但是,书中从无绝望的笔迹,反而到处都彰示着积极的希望,照射出胜利的光辉。尤其是在书中结尾处,人们喊着: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的口号,一个民族,由于一个共同的爱国热情而结合,由于逃离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跋涉万里。一个民族其雄伟的力量,像万里长城之经历千年万载而不朽。亿万的中国人共同在这伟大的史诗时代奋斗生活着。这就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京华烟云》以家庭为主要描绘对象,是一本家庭观念很重的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书中,我们看到的家庭是安宁与和谐的,家庭成员父与子、母与子、夫妻、兄弟姐妹、妯娌、婆媳、主仆与仆仆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的、和谐的。

  书中的母爱很神圣,很伟大,很感人。姚木兰的母亲姚太太的母爱可以说是溺爱,她对儿子体仁的爱有着旧的家庭观念,是纵容的、盲目的,但这并不能否认她对儿子体仁那种深厚的、纯洁的爱,这是只有母爱所拥有的深厚真挚的母爱。姚太太的生命仿佛是为着儿子而活,她每天等着儿子回家,经常到深夜,只要能看到儿子便心满意足。儿子死后,她的灵魂也跟着走了,只留下一个躯壳苟延残喘,连话也说不得了。书中最感人的是陈妈,她数年如一日思念儿子,总是不断为儿子做衣服,总是不停地寻找儿子,从不放弃。而木兰、莫愁的母爱则是一种理性的母爱。在送儿子到前线打日本人时,在国家与家庭的选择中,她们除了一种出于母性本能的爱,即对送儿子的不舍与心疼,她们更多的表现了一种理智、一种理性。尤其是在抗日战争逃难中,木兰收养了几个小孩,她感到一种奇妙的快乐,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中国的将来,是绵延中华民族的生命。这种母爱,由个人升华了民族、国家,母爱的意义得到了升华。母爱是一种天职,我真想不出比母爱更无私、神圣、永久、实在的爱!

  在书中,不仅有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的爱,也塑造了一些孝敬奉养老人的形象。如木兰、莫愁、陈三等。他们作为子女对父母老人一往情深,养老送终,极尽子女的职责,使得老人的晚年幸福安详,像一处平静的风景。如姚思安在临终时,子女围绕,奉孝敬养,他再也没有遗憾了,在睡眠中逝世。这些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淳厚的良知和德性。

  书中所塑造的木兰、莫愁姐妹俩的性格是贤妻良母的形象,她们贤惠、善良、达观,具有女性的气质,但这并不是传统的贤妻良母,而是有着现代意识的,尊重自己个性、价值与尊严的,文化修养高的,聪慧的结合着传统与现代气息的女性,并以女性的魅力感染着丈夫,无疑是对丈夫在生活上、工作上、心灵上的一种提升。比如,木兰在知道丈夫荪亚拈花惹草时,凭借自己的聪慧、冷静化解了一场危机。她既没有懦弱的忍让,也没有像泼妇似的大吵大闹,而是用她的包容大度解决一切,做法大方得体、成熟稳重,既给丈夫、第三者一个台阶下,又挽留了丈夫的心,挽救了自己的家庭,三人也成了好朋友。这样睿智的举动令我们许多女性都自愧不如、敬佩万分。

  《京华烟云》中,我最欣赏的一个角色便是木兰的父亲,姚思安。他向我们传递着道家的思想,他的死很安详,是真正的道家的仙逝。他很喜爱木兰这个女儿,在他的思想中没有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观念,这在封建社会是很难得的。他喜欢结交朋友,特别是有学识、有内涵的人,同时,他总是接受新事物,提倡新思想,其程度令许多年青人都惊叹不已。在新文化运动中,他把自己的长辫率先剪下来,以支持这场运动。他漠视金钱、权力、地位,只醉心于得道,寻求真正的自己,他要洞悟造物者之道,净化自己的心灵。他把一切看得皆空,选择云游四海。他的老庄哲学思想影响了木兰的一生,使木兰成为一个淡然、逍遥、自由,善于在平淡生活中获得乐趣的人。同时,也影响着孔立夫的人生,使立夫成为一个爱国勇士,用他手中的笔唤醒沉睡中的中国人。更是改变了牛素云的命运。姚先生在临终前劝告她:在打仗时,你要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这句话感染着素云,最终使素云不顾危险,拒绝做汉奸,选择在日本做特务间谍,为中国办事,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虽然,姚先生逝世了,但他的思想仍然影响着后人。

  《京华烟云》中,时刻流露一种道家思想,流露出老庄哲学思想。那是一种浑然天成,顺应天道,遵从自然,怡然随和的生活艺术。书中的道家思想主要通过姚思安这位入世高人体现出来。每一次他与女儿木兰的对话,每一次面对劫难时的淡定自若,经过漫长的独自云游,到后来的蓦然领悟,无不透露出道家的思想。这是一种浮生若梦的彻悟,一种心旷神怡的陶冶,一种博大精深的震撼。

  林语堂的女儿曾评价《京华烟云》: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的确,这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巨著。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那么《京华烟云》无疑是一部中国近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因为小说里面的故事,真实得宛如人生,让人感觉不是在看一本书,而是在读生活。书中的件件史实,简直就是展现于舞台上的话剧,而剧后的背景,则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读《京华烟云》还另外想起《家》。故事的背景都很相似,都是一个大家族的悲欢离合为主线来写。有《家》的影子,我想大概是因为其中对于一个丫鬟的描写,其悲剧之处和《家》中的另一个丫鬟有相似。至于这本书,如果说是蛇灰线的话,我觉得还是不恰当的。《京华烟云》总共45回,《红楼梦》有4回,如果说是伏延千里的话,那还真是不够长。我真想一句话说,《京华烟云》读起来不如《红楼梦》有意思。《红楼梦》,怎么讲,不愧是历史地位,以及价值很高的书。书中又有对对联啊,诗啊,赋啊的精彩描写,连对药材,对各种食物的描写也是各处都有伏笔的。所以,虽然《京华烟云》有可能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但是还是《红楼梦》更有意思的。但是呢,关于后面的本侵华战争,以姚木兰自己家庭为视角的描写还是很有可读性的。另外,姚木兰也是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人物,同样,曼娘,银屏也是

  《京华烟云》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姚木兰,虽然是富家小姐,但总是表现出身手不凡,不管是对于未来的规划,还是对于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唯一不足的是,她对于自己的婚姻不是自己掌控的,虽然她自己深爱的人是立夫,但是却只有和他做朋友。所以说嘛,还是挺遗憾的。另外,姚木兰见多识广,从小就受到家族中各种文化的熏陶,是一个很渴望自由的灵魂。同时,她身上也很有庄子思想的影子,继承于她的父亲。虽然我比较喜欢我的思想,但不得不承认,在那个时代,姚木兰的父亲给她灌输庄子的思想还是很明智的一件事情。

  《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2

  姚木兰是《京华烟云》中的女一号,是林语堂先生笔下的奇女子。林语堂先生尝曰:“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读罢《京华烟云》,对林先生此念深以为然。木兰并不完美,但她实在是太好了!她身上有宝钗的随份从时又比宝钗真诚磊落、有黛玉的深情真性又比黛玉大度雍容、有湘云的豪爽豁达又比湘云细腻婉转、有探春的干练理性又比探春随和圆融。林语堂把大家闺优的诸多优秀品质集中在她身上,让人不胜爱慕的同时,真心想要成为她那样的人。

  木兰对爱情婚姻的态度让人欣赏。

  木兰小时候在逃难途中落入人贩子之手,后被曾家解救,并且在山东泰安曾家的家里生活一段时间。后来,曾家从山东迁至北京后,两家来往频繁。曾家早已认定要木兰做曾家的儿媳妇。曾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平亚与曼娘青梅竹马,二儿子经亚比较木讷,后被曾家政治联姻于牛家女儿牛素云。木兰则由两家父母作主,顺理成章地嫁给曾家三儿子曾荪亚。

  木兰与荪亚也算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们之间有手足之情、也有异性之间朦胧的感觉,但他们并不合拍,没有擦出过爱情的火花。那个时代的青年男女,如他们在成家之前彼此是了解的、已经非常幸运,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婚姻是本当如此。可在婚前,木兰遇见了孔立夫,她才发现,男人与女人之间还有如此美好的感觉,那就是,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自己想说的,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情也是他想做的。这种精神上的高度契合打破了木兰内心的宁静,她尝到爱情的滋味。

  当时,木兰和孔立夫不是没有机会的,她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告诉父亲,以其父姚思安的开明,他即使为难,也会站在爱女一边设法玉成这件美事。可是,如果那样,木兰如愿了,她的婚姻自主必将惊世骇俗,有损于她作为一个大家闺秀的德行,有损于姚家名门望族的声望。而且,弃荪亚而嫁立夫,这对她有过救助与养育之恩、且一直把她当作亲人、当作准儿媳的曾家来说,对当时正处于家道中落的曾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曾家老少都会大失所望。

  在那样的情势下,木兰没有任由爱情发展,也没有任性去追求真爱,而是把爱情深埋在心里,甚至连“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心态都没有,用自己内心的淡淡的缺憾,换来两家人的满意与太平。

  这不是简单的妥协。从内心来讲,爱在咫尺但不能表露,只能对妹妹说:“你比我有福气。(妹妹姚莫愁被父亲许给孔立夫,姐妹俩都喜欢孔立夫。)”只能偷偷地偶尔回味与孔立夫独处浅谈的片刻欢娱,在心里为所爱的人保留一块圣地,这不能说不是一种煎熬。

  从外在来讲,她还要尽力维护着大男孩一样的丈夫曾荪亚,做好一个大家族的儿媳妇,持家主事、孝老爱亲、相夫育子,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承担。她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把这一切都做到无可挑剔,让人不忍心责备她感情上有时候不自觉的出轨。更不忍心责备她对孔立夫不遗余力的营救。

  看多了青年人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其中不乏可歌可泣的故事,姚木兰在爱情中的理智、在婚姻中的担当,还是深深打动了我。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她显然深谙其理。而且,她是那种嫁给谁都会幸福、也会使谁幸福的女子,她善建安享美满婚姻的幸福,让人欣慰又舒服。

  以木兰的父亲姚思安先生的睿智,肯定看得出自己的爱女木兰与孔立夫有多么般配,看得出木兰对立夫有多么喜爱,可她还是把最疼爱的大女儿木兰嫁给荪亚,把小女儿莫愁嫁给立夫。这当然因为木兰没有给爸爸出难题,但更因为这恰恰是一种明智的安排。

  从后来的情势来看,这样的结果对两个小家庭无疑是最好的。木兰与立夫都是洒脱之人,如果同行很容易在乱世中踏上险路。而肩负着对荪亚及家人的责任,是套住木兰的缰绳,莫愁的柔和淡定,是套住立夫的缰绳。这两个小家庭历经世间巨变还算完整,不能不叹服姚老先生的远见,也不能不感叹木兰的随份从时的可贵。

  木兰对待大悲苦的态度让人怜惜。

  木兰的人生总体来看是幸运的,生长在一个富庶人家,父母爱如珍宝,不仅养得娇,还育得贵,成长为德、才、貎皆出众的千金小姐。她平生遭遇到最沉重的打击是她15岁的女儿阿通在三·一八惨案中丧生。面对痛失,她没有悲天怨地、厌世恨人,甚至不去追究谁是凶手,不拷问为什么惨遭杀害的是自己的女儿。她只是直面女儿已死的现实,锥心地痛着。

  她的思绪一时飘忽在儿时的经历中,那其实是在思考自己与荪亚这个家的渊源,想从中找到自己眼前承受着巨大悲痛的原因。她的.思绪一时又飘忽在自己和立夫相处的那些美好的过往,那其实是在朦朦胧胧中思考人生有没有另一种可能,一种可以避免眼前的伤痛的可能。在百思不得解脱的时候,她想起自己一直喜欢的甲骨、一直喜欢的玉器、宝石做的小动物,她让丈夫把它们摆在自己手边,静静地婆娑,她其实在与这些物件交流中,理解生命的易逝、物件才能永恒。

  当女儿的同学想参加女儿的葬礼时,她断然拒绝,她不让别人把女儿当作英雄,也许人们需要英雄,而她需要的是女儿活着。她对公众与舆论要求惩罚段其瑞之事概不关心,在女儿葬礼“那天她起床后,像往常一样照顾幼儿。在为阿满办理丧事时,她特别镇定,特别严肃。谁也没有看见她再哭。她的悲伤非眼泪所能表达。她把悲痛坚忍住,犹如一位皇后一样。”她用如此高贵的姿态来送别女儿,承受人生的苦难。

  亚里士多德说:“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ー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莎士比亚说:“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显出非常的气节;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木兰无意于做什么英雄、做什么大智大勇的人,面对丧女之痛她和天下的母亲一样只是一个弱女子,但这个弱女子又表现出和很多母亲不一样清醒与冷峻,让人格外怜惜。

  木兰面对生活大起大落的从容让人敬佩。

  她享受过富豪家千金小姐的生活,也享受过没落但依然殷实的少奶奶的生活。她在父亲的影响下,懂得在富裕的人生阶段要有居安思危的准备,要有过清平普通日子的准备,这使她面对生活的任何变故都一如既往地从容。

  她可以在京城大宅门中锦衣玉食被人伺候,也可以在杭州乡下布衣麻裙当厨娘,还可以在逃难途中为人接生,收养与照顾一个又一个失去依靠的孩子。因为是她,你会觉得,她在富贵中是当然的,配得上过富贵生活的人应该有那样富贵的生活;你会觉得,她在幽雅山居中亦是美好的,没有避世的矫情,唯有自安的闲适;你甚至会觉得,她在逃难中也是庄严而又伟大的,这使她迅速变成“一般老百姓中的一份子”,“站在群众里她的位子上。”她的自适,真的让人深信:是金子到哪里都会闪光。

  小说结尾的时候,木兰的人生刚近不惑之年,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还有很多考验等着她。像她这样的女子,我们有理由相信,她永远会受到命运的眷顾,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因为,她拥有一个“正直自持”的内心,拥有“一个万恶不能侵入的世界“,那是“使人乐观奋斗的美好世界,活在如此世界的人会有勇气,能奋斗,也能忍受。”还因为“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一个人若享真正的福气,或是人世间各式各样儿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木兰是有享福的德性的人。

  祝福木兰!向木兰学习!

  《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3

  《京华烟云》是20世纪30年代末轰动世界的长篇小说。小说从清朝末年社会的大动荡开篇,展示了从辛亥革命后到抗战初的二十余年间,中国社会和历史的深刻变化。但这一点仅仅是作为故事的大背景而存在。林语堂先生在小说的著者序中写到,“本书对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既非维护其完美,亦非揭发其罪恶”,他只是叙述当代中国男女“在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而已”。

  那么在那样的尘世生活里,当代中国男女到底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呢?又是如何成为神州的自由民呢?

  林语堂先生从儒家和道家学说的结合中去寻找答案,他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掺和在一块,得到了一种儒道掺和的理想人生观,并通过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姚思安,将这一理想人生观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城中隐士实是最伟大的隐士’,因为他自己具有充分的节制力,不受环境的支配。”也就是说,这种“城中隐士”是“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

  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姚家的主人,姚思安,正是这样的一位“城中隐士”。小说的开篇,就展示了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遭劫,皇室逃离,生灵涂炭,城内百姓纷纷外逃。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动乱频繁、兵荒马乱、灾难降临的环境中,姚思安仍能泰然自若、步伐坚定,完全不受环境的影响。在全家逃难而离开北京城之际,仍能有条不紊、沉着冷静地安排一切。

  这位姚老先生沉潜于黄老之修养中,遇事冷静,处事不惊,是一位真正的道家高士。他从不心浮,因为他认为“心浮气躁对心神有害”;他总是持着“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的处世态度。他不会为小事所动心,而是要享受心灵的宁静。

  也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一种宁静的心灵,使得姚思安对许多事情都看得很轻、很淡,尤其是在对待财物的态度上,更是如此。

  姚思安认为财物乃身外之物,“你若把那些东西看作废物,那就是废物”,并且他相信事物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任何人都不可更改其发展的轨迹。在女儿木兰担心那些古玩被掘走时,姚思安有这样一番妙论,他说:“物各有主。在过去三千年里,那些周朝的铜器有过几百个主人了呢。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永远占有一件物品。拿现在说,我是主人。一百年之后,又轮到谁是主人呢?”所以他对难过的木兰说:“若不是命定的主人掘起来那些宝物,他只能得到几缸水而已。”

  姚思安对身外之物看得如此之淡,其实是经由他对物的某种理解,在心和物之间达成了某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物不足以为心累,心不至于为物役。这种对物的理解,正是庄子所谓的“齐物”。庄子认为,齐物的关键不在于物,而在于心。物是不齐的,但是如果无心于不齐的话,这不齐之物的分别于我又有何意义呢?这也就不会为物所累,为物所役。此外,又如庄子所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对于个体而言,没什么可以永久保持,永久拥有。既然这样,又何必去在乎那些财物的得与失呢?姚思安正是深深地参透了这一点,才会对财物看得如此之淡。

  而在对待生死问题上,姚思安更是秉承了道家的生死观。道家崇尚自然,是从人和自然的联系中来探讨生死问题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人、地、天、道的规范。而庄子则认为,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构成人的自然物质是气,“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一气耳。”庄子把生和死铸入了无限的天地整体之中,身体“是天地之委形也”,生命“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是天地之委顺也”。人的生命产生的过程,就是由天到气,由气到形,由形到生命的过程,人的生命也就是气的聚散,是自然而然的过程。生与死的变化是自然之道在人的生命中的体现,非人力所能左右和改变。因此,人不应为生死意念所困扰,而应当以顺乎自然的态度去处理生死问题,反对人为的追生避死。

  正因拥有这样的一套道家生死观,姚思安在夫人去世时一滴眼泪也没流。他是这样对儿女们解释的:“一读《庄子》,你们就会明白。生死盛衰,是自然之理。顺逆也是个人性格的自然结果,是无可避免的。虽然依照一般人情,生离死别是难过的事,我愿你们要能承受,并且当做自然之道来接受。”

  但是在这一套生死观的背后,姚思安又有其达观独到的看法。在女儿木兰问他是否相信人会成仙时,姚思安便一口就否决了这种想法。他认为生死是自然的真理,真正的道家会战胜死亡,因为死就是“反诸于道”。他还相信人的不朽,他对木兰说:“由于你,你妹妹,阿非和你们所生的孩子,我就等于不朽。我在你们身上等于重新生活,就犹如你在阿通阿眉身上之重新得到生命是一样。根本没有死亡。人不能战胜自然。生命会延续不止的。”

  由此可看出,姚思安如道家一样认为人是无法逃避生死的,但他同时认为人能够在精神上超越死亡。他认为生命一开始就化入了群体,一开始便注定了它将在无尽的生命链中永远存在,于是瞬间和永恒的虚假对立消失了。正如《庄子养生主》最后的结束语:“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姚思安以道家的思想处世待物,他自称为道家,然而他却又说自己并“不是道家”,他的“道”要比老庄之“道”更宽泛,是对道家学说的扬弃和发展。他肯定了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在很多时候都顺应自然之道,但同时他又摒弃了道家逃避人生的消极之举,将儒家积极的人生观融入其思想当中,并把这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道家学说中的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的观点,使他对人生、世界无不静观处之,对家庭、社会总能找到一种心理平衡;而儒家思想中的“明性达理”,则使他不断完善个人修养,永保赤子之心,且重视家庭亲情,关注家庭和国家的命运。

  面对大儿子体仁的愚顽和放荡,当知道体仁是扶不起来的粪土之墙时,姚思安又把希望寄托于小儿子阿非;他热心于二女儿莫愁与穷书生孔立夫的婚事;他虽然不赞成小儿子阿非与红玉相爱,可从不干预,对阿非与宝芬的结合则顺水推舟;他主动出主意,并亲自出马,帮木兰挽救了丈夫和家庭。

  在国家命运面临改变之际,作为道家代表的姚思安更是表现出与作为儒家代表的曾文璞截然不同的态度。曾文璞一直坚守着儒家的思想规范,然而他并没有如孔子般追求“入世”。在他看来,革命就等于人类文化到了洪水猛兽时代。他倒不在乎清朝被推翻,他怕的是随后而来的变化。这位刚强坚定的儒家信徒,看得出一段大乱即将来临,打算明哲保身,不被卷入。革命爆发之后四天,他便去心已决,不再踌躇,不再恋栈。而一直潜心于道家学说的姚思安则与其相反,他对国事仍时时关注,而且同情变法的光绪皇帝,批评义和团的盲目排外,出巨资支援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拥护“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张对日抗战。对姚思安而言,生意可以不做,家事可以少管,但国事不能不关心,革命不能不支持。

  儒家积极的人生观使得这位道家之人不会像庄子般飘然物外,而是重视现实生活,并善于享受人生。他不惜重金从一个破落的旗人贵族手中购下王府花园,旨在享受园林之雅趣。在自认为完成了世间应尽的各种义务之后,他离家外出游历十年,住道观,访古刹,踏遍名山大川,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自我”,寻找“乐生之道”。出家十载,七十高龄的姚思安终于得道不俗。他信道又超越了道,他觉得晚年享受天伦之乐,进而寿终正寝才合乎“道”,也是人生之乐。姚思安并不赞成庄子那样死后曝天原野,而是又回到了烦俗的儿女身边,要在儿孙的环绕下安享天伦之乐。

  从姚思安的处世哲学到生死观念以及其生活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作者精心塑造的这位理想道家人物并非老庄哲学的翻版,他只是抓住道家的基本精神,而摒弃其偏颇、绝对化的因素,故这里有回归自然、顺应自然,而没有退回原始、没有对社会的逃避;主张适时的自我克服,而没有绝对的自我否定。姚思安的这套掺和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人生观,即是林语堂先生寻找到的一种儒道掺和的理想人生观。这套人生观,使得这位身处乱世之中的姚老先生,始终都能保持一种平衡的心理状态,处世总是不偏不倚,并成为了一位真正的“神州自由民”。

【《京华烟云》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后感03-27

《化身》读后感10-06

史记的读后感10-14

活法读后感10-15

《水调歌头》读后感09-25

《曹操》读后感09-28

麻雀读后感09-29

林清玄读后感11-04

《活着》读后感[经典]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