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本书,几年前找同事借阅过,寒假时学校为每位老师分发了一本,我又一次走进书中,仿似与王晓春老师晤谈,再次一同思考这些教育问题,不觉生发出好些思考与共鸣。 “面对问题,要探究” “研究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翻开《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些点评文字标题活泼地跃入眼帘,除了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喜悦。
启发一:帮助式教育是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案例中的“帮助式的教育”是相对“干涉式的教育”提出的。王晓春老师在评析中一针见血讲到:“干涉式教育是赤裸裸的教育。干涉式教育属于低科技含量的教育。进行这种教育,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靠条件反射就可以实施了。”例如:面对一个不讲卫生的学生,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许会脱口而出:“你太脏了,快去洗洗。”语气或是直率,或是委婉,或是严厉,或是温和。这种先评价指责后指手画脚的教育就是“干涉式的教育”。读着王老师对此教育方式的“定义”,真叫人不寒而栗。我心有余悸,冥冥之中那话语仿似说与我听,记得刚接班时,作为副班,负责周二全天的班级工作,发现值日的孩子,虽然分工明确,但时间也挺长的,心想,如果所有孩子离开教室时,能够把自己的椅子搬到桌面上,可以为值日的同学省出许多时间,于是利用课前五分钟,讲了一道”数学题”:边示范边问,把椅子搬到桌面上,需要多久?答五秒钟,又问一个人搬全班同学的椅子需要多久?答很久,再问如果全班同时搬需要多久?五秒钟。趁机提出放学时大家同时搬椅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每天付出”五秒钟的爱”,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能做到的孩子不多,先是采用表扬的方法,后来采用强制的方法,虽然现在孩子们都能做到离开教室时把椅子搬到桌面上,但那是老师强制下的条件反射。
王老师指出:“帮助式的教育是隐蔽的教育,学生甚至可能没感觉到老师在教育他,可他是已经受到了教育了。”我静静地品析着。
启发二:现代教育呼唤教育者的教育智慧。
全书读来,给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教育好学生,而且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
如:一个不爱学习的体育特长生,“对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老师用几乎公式化的思维方式认为:“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王老师认为这样做的老师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的归因错误,走了不少的“弯路”,学习的重要性是一个很常识的问题,几乎没有人不明白!老师的这种归因就缺乏“智慧”!教师面对学习障碍学生大谈学习的重要性,就是做让学生更反感的“傻事”,做的是无用功。“这也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普遍弱点”。而智慧的提问题应该是:“明明知道学习重要,为什么还不起劲呢?”解决问题,老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专业能力,就如同医生要能对症下药。教育智慧起码也和爱心一样重要!同样,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由此可见教育智慧的重要性。
2011级有个孩子,刚开学,妈妈就打电话给我这个还未见面的数学老师,说孩子平日在语文课上听话乖巧,在数学课上的种种过分表现,一再请求一定要严格要求。开学第一天,我特别注意了这个“双面孩子”。寻根究源,只是因为数学课上他“吃不饱”,找到病症后,我决定“对症下药”―――不光任他做数学课代表,还让他担当了“小小数学教员”,同时为他开了奥赛题的数学“小灶”。一段时间后,还真“收服”了这位数学课上的“混世魔王”,自从他担任了数学课代表后,谁在数学课上捣乱,他还跟谁急呢!今年中考,迫不及待告诉我他的中考成绩。
启发三: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智慧的保障。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很多教师是这样想事情的,刚说过不能怎么样,学生就公然违反,“顶风作案”是明摆着与老师对着干。于是火冒三丈,处理起来“简单、粗暴”,一顿训责,学生在高压之下似乎也立竿见影。可以说这是教师在使用权力压制学生——“拼力气”,学生是否真的服气很难说。也可以说这种教育方法是在“制造敌人”。而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很多时候体现在教师能否“化敌为友”的能力上,要做到化敌为友,教师要有科学的精神,研究的心态,前提是教师自己心理要健康。王老师说;“人有研究的心态,他是不会向研究对象发脾气的……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地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我想,人的宽容度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心中容得下他人的人,才可以冷静的面对意外情况,举重若轻,把麻烦酿成快乐。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多么重要。王老师对案例6作了题为“面对问题,要探究”的点评。评析中他谈到,面对“爬树风波”,黄玫瑰老师开始虽“不满”,但他很快的压住自己的不满,而且成功地把这种不满迅速转化为“探究”,去寻问孩子为什么爬树,之后教育他下次遇到同类事情的时候“不这样做”。这样的教育是源于“面对问题要探究”“能多角度看世界”,是智慧的。
“教育呼唤智慧,智慧需要反思,需要不断地学习。”我想,拥有智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可以从下一件事开始,改变思考方式,尝试先问一下“为什么”,再用探究的态度去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