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_1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观后感 盛典

管理员

摘要: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6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感动中国颁奖盛典……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6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1

  很早之前就接触到了感动中国,记得那时候主要是为了写作文总在背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素材,整个中学时代同学们们的作文中随处可见感动中国人物,但很少真正去了解、真正去感悟过感动中国,后来渐渐长大,终于开始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每年的感动中国,开始走进他们的故事,每一次总会热泪盈眶。

  感动中国在这片土地上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这十多年来,无数平凡却又高贵感人的故事被搬上荧幕,一位位普通却又无比伟大的人被众人所熟知,无论是赤诚报国、为民奔走、舍身救人的大爱,还是忠贞不离、反哺赡母的小爱,不论是伟大地惊天地泣鬼神,还是平凡的不足为道,人间真情、世间大爱,总会触动我们的`心弦。

  每年的感动中国中,总会有一位献身祖国国防事业鞠躬尽瘁的军人,一位为民奔波甘于奉献的焦裕禄一般的人民公仆,一位至忠至孝对亲人不离不弃的普通人,一位献身救人托起他人生命曙光的平凡英雄…无论身居高位,还是来自基层,伟大还是平凡,感动不分贵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用他们的执着诠释着爱的含义,感谢他们,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正能量,在这个不是物欲横流、不那么美好的社会里,让我们看到希望,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就有力量!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2

  彭士禄是革命先烈彭湃之子。1925年生于广东海丰,1949年就读于大连大学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一年级,1950年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就读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二年级,1951年在大连工学院化工系化工机械专业读三年级时赴苏联留学。1958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工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彭士禄院士是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顾问、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核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

  彭士禄院士是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做出了开创性工作。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彭士禄院士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20xx年3月22日,彭士禄院士因病逝世,他曾说:“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3

  星期四,我在同学的推荐下观看了《感动中国20xx》人物颁奖盛典。

  获奖的人物共有十个,他(她)们分别是:郭明义、刘丽、王茂华、谭良才、钱伟长、K165高铁铁车的警察以及志愿者等共十人。在这十人当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茂华和谭良才,他们舍身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我边看电视,边掉眼泪。情到深处,不自禁的失声痛哭。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他们感人的故事。

  20xx年的某一天,在王茂华家附近的一所房子突然着火了,茫茫的火海几乎要把整整一栋房子吞下它们的肚子中,这时房子里隐隐约约的传出孩子凄厉的喊叫声,就在这时,王茂华和谭良才不顾一切地冲入了火海中,等到他们抱着四个小孩出来时,浑身上下全是黑漆漆的`,身上的皮带还在着火。火老虎面露狰狞面庞,还在肆意行凶,但王茂华和谭良才却没有丝毫退缩,再次义无反顾地冲进火海里又从死神的手中救出了两个小孩。最后王茂华和谭良才双双被烧成重伤,送进了医院,经过多日的抢救,王茂华光荣的牺牲了,谭良才的伤势渐渐有了好转。

  王茂华虽死犹荣,他却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他和谭良才舍身救人的精神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4

  为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生理特征”这一主攻课题,精通英语、俄语、塔吉克语、汉语的吴天一,还学会了藏语。20多年的科研工作,吴天一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4省区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上万名牧民群众,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好医生)”。

  1991年,青海省高原医学研究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高低压氧舱。吴天一成为第一个模拟试验者。气压从海拔5000米的'高度开始下降,由于降速太快,瞬间,吴天一头疼欲裂,鼓膜被打穿……但他摸清了舱体运转的安全系数。

  20xx年,吴天一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青藏铁路开建,高寒缺氧对铁路建设者的身体健康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是建设高原铁路的一大世界性难题,对高原医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吴天一多年的研究成果被立即运用于拯治青藏铁路建设者中的高原疾病上,他和同事们共同研制的抗缺氧药物、保健品发挥了作用,他主导开设的高原病科也为西进的建设者们提供了完善的抢救治疗环境,他撰写的《高原保健手册》和《高原疾病预防常识》被送到最前沿的施工者手中。他参与指导下,青藏铁路建设工程沿线建立了三级医疗机构,五年建设期间未发生一例因高原病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5

  在《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节目中,有四位老人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到现场参与录制,这其中就包括刚刚获得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顾诵芬院士,他也是我国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曾主持研制歼―8、歼―8Ⅱ等战斗机,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战斗机的.先河。

  我们先来通过一个短片回顾一下感动中国的颁奖现场。

  敬一丹:顾老今天没有来到感动中国的现场,通过视频的方式他和我们面对面。

  顾诵芬:大家好,我就是顾诵芬,今年92岁。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授予我,我感到很惭愧,我没有做出什么,党和国家给了我太多了。感谢感动中国组委会,感谢全国人民,特别感谢一代代为祖国航空事业接续奋斗的全体航空人。

  当时因为身体原因,顾老没能来《感动中国》节目录制现场。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前几天,感动中国主持人敬一丹与记者崔霞一起登门拜访了顾诵芬院士,给顾老送上了《感动中国》的奖杯。

  在离开顾老家前,顾老为中国航空事业写下了寄语,希望年轻人再接再厉,为祖国的空天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顾诵芬:相信你们对空天事业的精彩报道,能激发更多的年轻人为祖国的空天事业做出更多创造。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想必大家对这句诗都略有耳闻。这句诗告诉我们:如果奉献就是为了有一天索取,我们将变得多么渺小。生活中处处有奉献,那个人就在我们的身边。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好不容易从床上爬起来,慢慢吞吞地穿上衣服洗漱好,最终我走出了家门。我刚走出家门几十米,就看见一个清洁工在疏通昨日堵塞的`“臭水沟”。

  她站在水沟上头,拿着铁锹在把垃圾挖出来。她挖出一点垃圾,那恶臭的气味一阵一阵扑面而来,但她一点也没有退缩,一向坚持着,她挖出了一点又一点垃圾。突然她拿铁锹挖不到垃圾了,她站到“臭水沟”里去,冰冻且有恶臭的水冲击着她的脚,她蹲下来,用手去挖,她挖出了许多垃圾,越挖她的手就越黑,她不但没有退缩并且更加努力地干活。大多数人肯定是嫌脏的,甚至连靠近都不敢,可是这个清洁工正好相反。

  突然我听见一段对话,一个男清洁工说:“别干了,让别人去干吧。”这个清洁工说:“不,既然做了,那我就必须要做完。”男清洁工又说:“快走吧,那下水道又脏又冰,不值啊。”“不,你先走,我在干一会儿”女清洁工说。说话间,她把下水道疏通了,被堵住的污水向她的脚冲去,她的脚变得黑不溜秋,但她一点也不在意,悄无声息的走了。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从此刻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大树永远葱笼茂盛。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11-05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02-07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12-02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人物观后感12-02

感动中国观后感12-08

《感动中国》观后感06-03

感动中国观后感06-10

感动中国的观后感09-04

感动中国观后感10-30

【热门】《感动中国》观后感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