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哲学的慰藉有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慰藉 有感 哲学

管理员

摘要: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哲学的慰藉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读哲学的慰藉有感1  《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哲学的慰藉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1

  《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是由古罗马的波爱俢斯在遭遇人生的重大磨难时写成的,此书虽然是写于古罗马时期却因为是以波爱俢斯和哲学女王的对话为主,语言比较通俗,相比中国古代的文言文是较易读的,但是本书所要表达的内在哲学逻辑和书中出现的时代背景、人物和神话故事是阅读的难点。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了解古罗马的哲学体系,还可以慰藉遭遇挫折漂泊的心灵,使心灵从绝望转为平静,从而充满希望。

  首先阅读此书的目录可以整体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框架,从卷一“精神之痼疾”究自身之困境、找寻病根,卷二“淡看身外之物”淡看命运、财富、权力、荣耀、福祸,卷三“幸福之所在”看透幸福的外形、找寻真正的幸福,卷四“掌命运之舵”明辨善恶、掌握命运,卷五“理智的神圣光辉”展示人的理性与神圣理智的关系。从目录就能了解到本书是讲述如何从人生的低谷走出,掌握自己的命运,追寻幸福的真谛。

  一本杰出的著作离不开一位杰出的作者,没有人生的磨练也就不会有要掌握命运的呐喊。波爱修斯,公元6世纪的著名政治家、哲学家,生于罗马的贵族之家,祖辈尊贵显荣,曾出现过两个西罗马国的皇帝,以及许多许多执政官。他的父亲是奥多埃塞王朝的重臣,曾任罗马执政官。波爱修斯本人也贵为宰辅、荣任元老,不仅得到东哥特国王的信任,而且颇受罗马百姓的拥戴。他的两个儿子也于公元522年双双当选罗马执政官,可谓显赫一时。以此可以评论他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波爱修斯毕生都致力于对于优秀古典文化,尤其是古典哲学的保护工作,他将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作品翻译成拉丁文,被后世称为拉丁教父,不得不说对古典哲学的保护,也为他对哲学的见解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最后将其哲学的智慧融汇在《哲学的慰藉》中,也被后世评论为杰出的哲学家。

  如果波爱修斯的一生始终是处于荣耀中,那么也就不会有《哲学的慰藉》这本书了,他的成就也会止于此。然而在公元523年,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以“叛国罪”将波爱修斯拘禁,一年后执行了死刑。当然“叛国罪”只是诸多原因的借口,在这场中,不仅是他本人,还有他的同事亚尔比努、岳父西玛古斯以及教宗若望一世,可见其中还有宗教的原因。这种人生的苦难让波爱修斯一度沉陷于对善不得始终,恶不受惩罚的抱怨中,也是《哲学的慰藉》中第一卷“精神之痼疾”的写作背景,之后在第三卷“幸福之所在”第四卷“掌命运之舵”中阐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至善,而恶相比于善是何等的弱小,行恶者是向邪恶屈服,将自己降低到动物的等级。

  在文中,波爱修斯不断表现对人生境遇的质疑和思考,谈及到了命运、幸福、财富、权力、荣耀、善恶、公平、机遇、自由意志、理性、神圣理智等众多人生命题,并给与解释,其中的严密的内在逻辑和推理虽然是借哲学女王之口言明,但就是波爱修斯的哲学观,以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表达了柏拉图式的主题:引领灵魂由漂泊流离到返回家园。

  幸福究竟是什么?这是文中波爱修斯想要表明的重要命题。一个遭受人生挫折,无论是小的磨练还是生死攸关,都会让人迷失在痛苦之中,看不清前路,更不会奢望幸福。像波爱修斯这样从荣耀显赫的人生高峰直接跌落成阶下囚的不在少数,而能从中看透、走出迷茫、甚至得到心灵的解脱的却是凤毛麟角,从历史的进程可以了解到,这些人都是拥有强大意志、智慧高超的大能人。想要推理出幸福的本质,波爱修斯采用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推理方法。他推理的前提条件是幸福能够让人得到满足。首先看透幸福的外在:财富、荣誉、权力、荣耀、欢乐。“你算在私人财产里面的,没一件是属于你的。?并不是因为它们成为了你的财富中的一部分,所以它们才宝贵;而正是因为你认为它们宝贵,所以你才会把它们算到你的财富里面。”财富“和人类的卓越品质相比较,它们还差的很远”,财富只是一种累赘罢了。“财富并不能让一个人感到满足和圆满”,反而使人患得患失,“结果却是它让人有求于他人”。因此财富不是幸福的本质。同样的逻辑推理,官位和尊荣很难恒久,“但凡自身没有尊荣可言的东西,那么在使用者眼里,它自然会一时受到推崇,一时受到冷落”;权力让人不得安宁,“权力固然可贵,不过结果表明,它连自身都难保”;赞赏、美誉来自于缪赏,“对于一个精明的人的自我认识来说,又有哪些帮助呢”;至于肉体的享乐,“渴求它吧,又心怀不安;满足之后吧,又感到充满缺憾”。总而言之,这些都只是幸福的外在,是虚假的幸福。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在第三卷“幸福之所在”的最后几章,波爱修斯阐明真正完美的幸福,能给人满足、力量、尊敬、名声和快乐,真正完美的幸福就是至善,也就是,至福=至善。这似乎是一个普通人也能明白的.道理,但是又是许多人都看不透也不想承认的道理。在行善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到满足、力量、尊敬、名声和快乐,这些感觉给与心灵的美好,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生成。反之,当人行恶时,会感到不满足、无力、唾骂、坏名声、不快乐,也许有人会说,行恶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彰显自己的力量,在为恶中会感到快乐,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行恶不就和行善相同?恶不也等于幸福?当然,所有具有理性的人都不会这样认为,所以,只有善才是幸福。

  《哲学的慰藉》除了严密的逻辑推理,还有一首首高雅且格律优美的诗作。虽然每首诗都很短,并且这些诗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说明每一章的命题,起到引出命题,更多的是总结和深化命题,但是这些诗还是具有丰富的意象,以及深刻的哲理,有些诗篇甚至受到后世诗坛名匠的推崇,包括但丁、薄伽丘、乔叟等。选取其中一首的片段(卷一·精神之困境,五、我的困境):啊,制定诸星圆周轨迹的人/高高坐在您那恒久的宝座上/策动旋转诸天的人/用您的法规固定着纷繁的星体——/例如,月亮时而盈满,明灿灿地/映照着太阳兄长的万丈光芒/令众星相形见绌/时而又临近苍白的日神/失去了色彩,呈现出暗淡的面目。在古希腊古罗马,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往往知识渊博,在数学、物理、逻辑等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波爱修斯的这首诗揭示出的天体运动规律已经接近现代天文学,相似的哲理揭示在文中的很多处都有体现出。这首诗整体是为了表达波爱修斯因为人生挫折而迷失,失去了往日追寻知识、追寻哲学的信念,诗的前部分是列举了众多的哲学知识,后部分是表达对自己人生困境的倾述。优美的诗作、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让深奥的哲学变得平易近人,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扩大了阅读人群的范围。

  此书虽然写于公元6世纪,距今超过1000多年,但此书的影响力却超脱了时间,被评为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也是最后一部堪称经典的西方著作。尽管因为写作于古罗马时期,此书有一定的历史的局限性,但是能够传承如此之久,必然有其杰出的一面,阅读此书给与我心灵的力量。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2

  一、正义的审判一定不会缺席,只是会延迟开庭。

  在苏格拉底被害死之后,那3名雅典的公民也因此付出了代价。苏格拉底在描述中是一个有些爱质疑的人,他向所有人质疑,质疑的问题千奇百怪,无论被质疑者的表情。而这种质疑无疑是神经质的,或者说是没事找事。苏格拉底问出的问题常常使人难堪,而又富有哲理。可以说,苏格拉底是因为使得人们的难堪而导致他的死亡,而说到底,哲学不就是使人难堪的东西吗,从使人难堪中让人获得改进,然而,这脱俗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将所有的身外之物全部抛弃的脱俗。按照佛学的将法来说,就是禁欲。看穿钱财的本质,追求内心的幸福,然而这也并非是许多人所能看穿的,他们获得了金钱,却失去了灵魂。

  所有的一切都是对的吗?一种狂热之下的冷静能让我们清醒的反省自己,所谓的每日三思。所有的一切都是注定的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然,我们有追求自由,内心自由的权利,我们可能无法与权力抗争,但我们可以选择服从,然而服从一定是对的吗?

  在苏格拉底死去的时候,他是为信仰而牺牲,正如之一些虔诚的宗教徒,为佛,神献身。

  同样的,为苏格拉底的平反显示了这个社会的公平,正所谓,我可以不支持你的观点,但我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

  二、缺少金钱的慰藉

  事实上,金钱是一个颇为矛盾的物品,它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又会给人带来痛苦。归根到底,这就是一个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认知,是更侧重物质满足或是精神满足。

  事实上,我个人更倾向于精神满足,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实际上,人的贪欲是没有极限的,事实上,最终纵欲的人都大多没有好结果,对金钱或是其他一些欲望的要求是没有极限的,最终人将会被他们的贪欲所毁灭。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而精神的慰藉是可以带来人的极大快乐的.,而东方与西方最大的不同在于东方更加保守,更加提倡禁欲,而西方则正好相反。但是,精神的满足是源源不断的,而物质的满足必将带来更大的不满足,为了满足这种更大的不满足,又去为了这种欲望而导致更大的欲望,这是并不可取的。不知生,何知死。而灵魂的超脱是不会有失落感的,精神的满足远好于物质的满足。

  三、对受挫折的慰藉

  事实上塞内嘉的方法并不是十分的让我赞同,实际上这跟等死没什么两样。当然他比等死要好一点,毕竟面对无法抗争的命运和未知的力量时,不妨选择服从。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就是心静如水,或是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这也许就是一种所谓的顺从,正如茅草面对大风只是弯下腰顺从,而非不自量力的抗争,实际上,我们不能说那个好那个坏,事实上他们都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在里面。在风后,茅草又高高的树了起来,几乎没有损失。对于挫折,要以一种最坏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得到的结果一定比你心中的要好,对于无能为力,不可抗拒的事物,以一种顺从的方式去面对,便会受到更少的损失。这便是我对第三章的一点感想。

  四、对缺陷的慰藉

  缺陷是每个人都存在的,所谓人无完人。事实上,权贵也不一定就比那些村姑要活得幸福,而我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物体,有精神上的我,也有肉体上的我,失去了精神上的我,我便是那行尸走肉,而失去了肉体上的我,灵魂的却得以超脱,但精神却似乎没有了安心之所。缺陷是什么,缺陷就是不完美的地方,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他,那么我们便可以顺从它,包容他,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将什么事都放下也意味着放下所有忧愁,然而却可能是放下了所有责任。既然人是有两面性的,那么我们便宣扬那好的一面,打压那坏的一面。但是,到底欲望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我认为,当欲望与你的前行道路是一致的时候,欲望是允许的,当欲望阻拦了你前行的道路,那么这种欲望便是错误的总之,缺陷是可以包容的

  五、对伤心的慰藉

  伤心是所有人都会碰到的事,叔本华是一个有些郁郁的哲学家,与苏格拉底等人相比,叔本华所研究,探讨的哲学问题更加的接近世俗,比如爱情的,而叔本华的哲学认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是依附于肉体世界而存在,而并不是精神世界独立的存在,因此我们的行为与肉体世界的需求有紧密的联系,人不可以做到脱离,独立于肉体的思考与哲学,而一些我们正常的需求却被刻意的去回避,潜意识与意识,左右了我们的头脑,语言和行动,我认为,潜意识是可以间接被影响的,而意识则是我们所直接可以控制的,这些区别使得我们有理智与疯狂之时。但是,由于潜意识是可以被意识以间接的方式影响的,所以我们理智的时间大于失去理智的时间。

  六、困难中的慰藉

  没有经过痛苦,快乐就不长久与满足,正因为磨难,困难的来临,使得我们越来越强。尼采认为,为了无痛苦,只能享受一些快乐,而增加痛苦,可以使人们享乐的能力增加,就是没有风雨,哪有彩虹。只有有苦难的准备,我们才会成功,没有人无缘无故的就平步青云或是成为名人,他一定有付出。成功便是从平庸到痛苦到完成的一个过程,人的生命是在大自然前面微不足道的,但我们的生命可以通过磨砺而变的越来越坚韧,而回避困难不会有任何结果,面对困难却会将它解决。因此尼采对酒的态度实际上便是对他人生的态度,不回避,不畏惧。达不到的不一定就是错的,有一颗平常心与不甘平凡的心都是并存的面对达不成的事情,要有一颗平常心,对可以达成的事件,要用一颗不甘平凡的心。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3

  《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是由古罗马的波爱俢斯在遭遇人生的重大磨难时写成的,此书虽然是写于古罗马时期却因为是以波爱俢斯和哲学女王的对话为主,语言比较通俗,相比中国古代的文言文是较易读的,但是本书所要表达的内在哲学逻辑和书中出现的时代背景、人物和神话故事是阅读的难点。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了解古罗马的哲学体系,还可以慰藉遭遇挫折漂泊的心灵,使心灵从绝望转为平静,从而充满希望。

  首先阅读此书的目录可以整体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框架,从卷一“精神之痼疾”究自身之困境、找寻病根,卷二“淡看身外之物”淡看命运、财富、权力、荣耀、福祸,卷三“幸福之所在”看透幸福的外形、找寻真正的幸福,卷四“掌命运之舵”明辨善恶、掌握命运,卷五“理智的神圣光辉”展示人的理性与神圣理智的关系。从目录就能了解到本书是讲述如何从人生的低谷走出,掌握自己的命运,追寻幸福的真谛。

  一本杰出的著作离不开一位杰出的作者,没有人生的磨练也就不会有要掌握命运的呐喊。波爱修斯,公元6世纪的著名政治家、哲学家,生于罗马的贵族之家,祖辈尊贵显荣,曾出现过两个西罗马国的皇帝,以及许多许多执政官。他的父亲是奥多埃塞王朝的重臣,曾任罗马执政官。波爱修斯本人也贵为宰辅、荣任元老,不仅得到东哥特国王的信任,而且颇受罗马百姓的拥戴。他的两个儿子也于公元522年双双当选罗马执政官,可谓显赫一时。以此可以评论他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波爱修斯毕生都致力于对于优秀古典文化,尤其是古典哲学的保护工作,他将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作品翻译成拉丁文,被后世称为拉丁教父,不得不说对古典哲学的保护,也为他对哲学的见解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最后将其哲学的智慧融汇在《哲学的慰藉》中,也被后世评论为杰出的哲学家。

  如果波爱修斯的一生始终是处于荣耀中,那么也就不会有《哲学的慰藉》这本书了,他的成就也会止于此。然而在公元523年,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以“叛国罪”将波爱修斯拘禁,一年后执行了死刑。当然“叛国罪”只是诸多原因的借口,在这场中,不仅是他本人,还有他的同事亚尔比努、岳父西玛古斯以及教宗若望一世,可见其中还有宗教的原因。这种人生的苦难让波爱修斯一度沉陷于对善不得始终,恶不受惩罚的抱怨中,也是《哲学的慰藉》中第一卷“精神之痼疾”的写作背景,之后在第三卷“幸福之所在”第四卷“掌命运之舵”中阐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至善,而恶相比于善是何等的弱小,行恶者是向邪恶屈服,将自己降低到动物的等级。

  在文中,波爱修斯不断表现对人生境遇的质疑和思考,谈及到了命运、幸福、财富、权力、荣耀、善恶、公平、机遇、自由意志、理性、神圣理智等众多人生命题,并给与解释,其中的严密的内在逻辑和推理虽然是借哲学女王之口言明,但就是波爱修斯的哲学观,以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表达了柏拉图式的主题:引领灵魂由漂泊流离到返回家园。

  幸福究竟是什么?这是文中波爱修斯想要表明的重要命题。一个遭受人生挫折,无论是小的磨练还是生死攸关,都会让人迷失在痛苦之中,看不清前路,更不会奢望幸福。像波爱修斯这样从荣耀显赫的人生高峰直接跌落成阶下囚的不在少数,而能从中看透、走出迷茫、甚至得到心灵的解脱的却是凤毛麟角,从历史的进程可以了解到,这些人都是拥有强大意志、智慧高超的大能人。想要推理出幸福的本质,波爱修斯采用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推理方法。他推理的前提条件是幸福能够让人得到满足。首先看透幸福的外在:财富、荣誉、权力、荣耀、欢乐。“你算在私人财产里面的,没一件是属于你的。并不是因为它们成为了你的财富中的一部分,所以它们才宝贵;而正是因为你认为它们宝贵,所以你才会把它们算到你的财富里面。”财富“和人类的卓越品质相比较,它们还差的很远”,财富只是一种累赘罢了。“财富并不能让一个人感到满足和圆满”,反而使人患得患失,“结果却是它让人有求于他人”。因此财富不是幸福的本质。同样的逻辑推理,官位和尊荣很难恒久,“但凡自身没有尊荣可言的东西,那么在使用者眼里,它自然会一时受到推崇,一时受到冷落”;权力让人不得安宁,“权力固然可贵,不过结果表明,它连自身都难保”;赞赏、美誉来自于缪赏,“对于一个精明的人的自我认识来说,又有哪些帮助呢”;至于肉体的享乐,“渴求它吧,又心怀不安;满足之后吧,又感到充满缺憾”。总而言之,这些都只是幸福的外在,是虚假的幸福。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在第三卷“幸福之所在”的最后几章,波爱修斯阐明真正完美的幸福,能给人满足、力量、尊敬、名声和快乐,真正完美的幸福就是至善,也就是,至福=至善。这似乎是一个普通人也能明白的道理,但是又是许多人都看不透也不想承认的道理。在行善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到满足、力量、尊敬、名声和快乐,这些感觉给与心灵的美好,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生成。反之,当人行恶时,会感到不满足、无力、唾骂、坏名声、不快乐,也许有人会说,行恶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彰显自己的力量,在为恶中会感到快乐,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行恶不就和行善相同?恶不也等于幸福?当然,所有具有理性的人都不会这样认为,所以,只有善才是幸福。

  至于幸福在哪里?波爱修斯论证了“至高的神里面一定栖息着真正的幸福。”这也是当时的哲学所无法避免的命题。神是至高的`,一切哲学命题的最终都将与神联系在一起,这也注定当时的哲学在探究世界的本源的时候必然滑向唯心主义,同时其他相关的命题也就是错误的论证,无论其逻辑推理再严密,前提是错误的,那结论只能是谬论。尽管波爱修斯试着不用基督教教义,而只依靠自然哲学和经典的希腊知识去回答宗教的问题。用亨利·查德威克的话来说就是:“‘慰藉’与是否信仰基督教无关?这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同时也是基督教教徒所著的书,但这不是一部宗教书。”所以,这本书到底还是一本哲学书,承袭晚期古典哲学,开启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先河。

  《哲学的慰藉》除了严密的逻辑推理,还有一首首高雅且格律优美的诗作。虽然每首诗都很短,并且这些诗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说明每一章的命题,起到引出命题,更多的是总结和深化命题,但是这些诗还是具有丰富的意象,以及深刻的哲理,有些诗篇甚至受到后世诗坛名匠的推崇,包括但丁、薄伽丘、乔叟等。选取其中一首的片段(卷一·精神之困境,五、我的困境):啊,制定诸星圆周轨迹的人/高高坐在您那恒久的宝座上/策动旋转诸天的人/用您的法规固定着纷繁的星体——/例如,月亮时而盈满,明灿灿地/映照着太阳兄长的万丈光芒/令众星相形见绌/时而又临近苍白的日神/失去了色彩,呈现出暗淡的面目。在古希腊古罗马,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往往知识渊博,在数学、物理、逻辑等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波爱修斯的这首诗揭示出的天体运动规律已经接近现代天文学,相似的哲理揭示在文中的很多处都有体现出。这首诗整体是为了表达波爱修斯因为人生挫折而迷失,失去了往日追寻知识、追寻哲学的信念,诗的前部分是列举了众多的哲学知识,后部分是表达对自己人生困境的倾述。优美的诗作、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让深奥的哲学变得平易近人,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扩大了阅读人群的范围。

  此书虽然写于公元6世纪,距今超过1000多年,但此书的影响力却超脱了时间,被评为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也是最后一部堪称经典的西方著作。尽管因为写作于古罗马时期,此书有一定的历史的局限性,但是能够传承如此之久,必然有其杰出的一面,阅读此书给与我心灵的力量。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4

  算起来,我们这一辈的读者读哲学的时间并不短,但却始终害怕读哲学。因为,哲学书籍常常摆出高不可攀的架势,让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弄哲学的人有时也故弄玄虚,把本来可以理解的东西弄得“一些不懂了 ”。西方哲学于文字又隔了一层,我们只好仰仗三家村夫子们的翻译,结果追求到的是影子的影子,离真理更加远了。我自己阅读哲学的经历大抵如此,也许只能怪自己愚钝而没有悟性。有一天,在自己的破书堆里找到威尔杜兰(will durant)写的《哲学的故事》,发现原来哲学也并不难读如许。

  杜兰说读哲学也有快乐,连形而上学都有诱人之处。每个学哲学的人都曾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只是迫于生计,人们在刨食的过程里忘却了这样的体验。诗人勃郎宁说寻找生命的意义是日常必需一如饮食。思索生命意义的过程就是哲学的过程。《哲学的故事》和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一样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我努力寻找一个学科的边缘而怀有写作热情的人物的著作来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比如,英国的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他的《哲学的慰藉》就给了我这样的阅读乐趣。译者资中筠先生推荐我读这本小册子时,我内心有着一向的对于书的傲慢,并不以为会一字一行一页地读的。及至书到手,不知不觉竟然全读了。资先生的散体文功夫当然给这本书的中文本增色不少。不过,原文据说也得英语古典散文的三昧的。“我一向认为,一种臻于上乘的文字首先是本土的,不是洋腔洋调的……”我把这句话视为资先生的翻译主张。也因为这个我拿到了英文本也不愿意去看。我不想破坏已读中文本给我带来的文字享受。两种文字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好的翻译在文字上应当说是一种创作。莎士比亚之所以在中国脍炙人口,是因为翻译家们把莎士比亚的文字用地道优美的中文转达给中文读者了。

  我读《哲学的慰藉》一开始就读的是中文本,语感定势有了之后,并没有想到要读原文。这就是有语言魅力的翻译所具有的效果。假如,让我来做文字翻译的裁判,我宁愿给风格记分,而不在科学界定上纠缠不清。因为,任何文学翻译都是不能用科学的手段来裁判的。两个人同为高手来翻译同一部著作,结果一定是两个文本,因为两人的语言感觉和文化理解是各自的。翻译批评如果不考虑这样的因素就谈不上专业。钱钟书说理论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翻译的`理论家尤其缺乏实践。鉴于此,我通常不从事翻译评论。这当然也有心虚的原因,一提翻译批评,就感觉人家要批评我自己的翻译嗄。 《哲学的慰藉》书分六章,分别“慰藉”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有缺陷、伤心和困难的众生。哲学的终极作用大概就在于此吧。真正的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或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哲学家对世俗的东西弃置不顾……你可能以为我会这样引下去。然而我不会。假如《哲学的慰藉》只有这些,我就没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了,这样描述哲学家的书籍太多了,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哲学的慰藉》里的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个性鲜明的人。个别人选如蒙田算不算哲学家,作者并没有按照学院的规定来安排。

  我接触蒙田超过二十年,《哲学的慰藉》却让我从另一个视角了解了这位随笔作家。饮食男女在蒙田的笔下都有细微的观察,异地风俗也是他散文挥发极致的对象。“我之所以为我,每一样器官都同样重要……我有义务向公众展现自己完整的形象。”在写叔本华的爱情故事时,德波顿说:“我们比鼹鼠总还有一项优势。我们同它们一样需要为生存而奋斗,为繁衍后代而求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去戏院、歌剧院和音乐厅,晚上睡在床上还能看小说、哲学书和史诗……”这种思索本身就很有哲学意味了。写尼采时,德波顿用了“推崇悲苦的哲学家”这样的字眼:“很少有哲学家推崇悲苦。”尼采把大多数哲学家讥笑为“卷心菜头脑”。“说实在的,在活着的人里没有一个人是我在意的。我喜欢的人都在很久以前作古……”关于尼采,人们已经说了很多,我并不想在这里误导读者。我感兴趣的也许跟哲学沾一点边:资先生做了几十年入世的学问,从事的一直是理性思维。德波顿选的几位哲学家或者思考入世问题的角度不合常规,您翻译时有什么样的感想?人在摆脱了职业读书的羁绊之后,阅读趣味是否更合人性一些?思想的闪光和逻辑的亮点是一回事吗?理性如果能指导实践,思想又能解决什么?与其说这些是我读《哲学的慰藉》时产生的疑惑,毋宁说是读书以来就有的疑惑。

  哲学如果真能慰藉人生,读书倒是一件幸事。理性思维的极致有时近乎疯狂,几个循环你便找不到北了。这个时候,没有哲学的人可能倒能解脱。如此,幸福倒离无知近一些。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5

  周国平的推荐序和译者资中筠的评语相当精彩,摘录一二: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一书选择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但是,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周国平,推荐序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而且用这种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种种悲苦。——资中筠,译者语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6

  首先赞赏资中筠先生的译文,非常优美,完全没有通常译文的诟病。《哲学的`慰藉》是作者以六位哲学家: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的人生际遇及基本的哲学观点,分别以六种现实遭遇,对与世不合、对缺陷、对缺少钱财、对伤心、对受挫折以及对困难中的遭遇,给与方法用以达到慰藉目的。这些遭遇几乎囊括了人生方方面面的境遇,作者试图告诉我们哲学能带给你安慰。然!哲学仅仅只是方法论,它无法慰藉人的心灵,方法可用得一时,却解不了根本,熟不见人人都有过“道理都懂,就是不由己”常态。这些哲学家也没能够慰藉了自己。如要解决根源问题需要寻求灵魂的安放……

  此书可读,对于初涉哲学的人是不错的入门,我读最享受的是译者的文笔。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7

  一本非常有趣的哲学家小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倾向于将拥有「哲学家」头衔的人神话,这种附庸风雅的举动其实源自人类喜欢将自己无知的世界——无论是现实的世界还是精神的世界——神秘化的倾向,他们以为将无知的事物神秘化,然后吸引别人对其顶礼膜拜,就可以缓解自己对无知的`恐惧和焦虑;当然,更愚蠢的做法则是把随手抄过一段自己其实无法理解却又被附庸风雅之辈刻意神圣化的言论,然后对其顶礼膜拜,视为人生的终极归宿。德波顿的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诸如尼采和叔本华这样的人的真实生活状态,从而让我可以更好地思考,他们在这样生活状态下得出的人生哲学究竟值得我在多大程度上效仿,以及在多少比例上借鉴。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8

  如果让你为自己的快乐列份需求清单,上面会有些什么呢?是否写着有房有车,拥有DiorPrada,小资小调,名望权势... ...拿着这个问题去问了几个朋友,给出的答案中物质需求均是极重要的条件,却少有提及精神需求。

  精神的需求在这个崇拜财富的时代已可怜到被遗忘的地步。

  和朋友谈论到自己喜欢崇敬的教师教授思想如何如何,经历如何如何时,换来的总是不以为然。“博士、教授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如初中毕业的农民企业家。”这样的回应总是把我整的哑口无言。人价值的取向本该多元,而如今经商做官是大家眼中最具成功的人士,也是最快乐的。

  《哲学的慰藉》第二部分,阿兰·德波顿提到了伊壁鸠鲁和他的思想。伊壁鸠鲁的伦理学说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没有快乐,就不可能有善。快乐包括肉体上的快乐,也包括精神上的快乐。在伊壁鸠鲁看来,我们并不知道真正能使我们感到快乐的是什么。

  一次和朋友在看时尚杂志,朋友指着印有奢侈手表的那页说,如果有了这个就说明一切了吧。“啊?!不能说明什么啊,不是钱多没地方用,就是无聊的暴发户。有这钱不如搞慈善去。”然后是几秒的沉默... ...

  你买江诗丹顿可以,买浪琴也不错,重要的是喜欢适合自己。物质拥有的快乐是无止境的,你有能力买欧莱雅,就会想去买Dior。在Dior Marketing工作过的朋友告诉我,这些东西的成分其实一样。价格的差异在于广告包装和品牌定位,而有的人就是有钱喜欢买贵的,中档高档的区别只是面对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罢了。用大宝觉得效果好何必偏要买dior呢。

  德波顿在书中说,如果我们生性不是那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广告就不会这样时兴。被某种商品的广告包围时,我们可能就会突然说:我想要那个东西。但是假如我们没有看见这个广告,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觉得需要它。卢克来修说了“人们是凭道听途说,而不是凭自己的见证产生需求的”。实际上我们很难弄清楚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大家削尖了脑袋买这些广告杂志上的东西以此来标榜自己,从而获得快乐快感。可这些快乐是长久的永恒的吗?对物质的过分渴望只会让本可满足的`人不能平静,往往还导致痛苦。

  你可以有更多的钱,但那不一定意味着你可以拥有更多的快乐。在快乐与金钱的关系上,伊壁鸠鲁告诉我们,一开始,你拥有越多的钱你就越快乐。之后,金钱与快乐的联系逐渐的分离了,即使你拥有的钱再多,你的快乐水平也仍然停止在原处。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无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条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财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带来快乐的增加了。

  物质和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协调的产物,能忠于自己的理想又拥有很多金钱,是太难的事,我们只有学会选择和协调。快乐更多地依赖于精神而非物质,品尝过两种快乐的人都可以凭自身的体验予以证明。我们往往在追逐物质的路途上丢弃精神快乐,而在拥有物质后再用金钱去填补精神的空虚。而那些用物质换来的精神文化享受早就充满商业细胞。人们就这么周而复始的循环着。

  就财富收入而言,真正的收入并不单单是物质,除了金钱还该包括闲暇时间和受人尊重的程度。以此来算,两个大学同班同学,一个整天在4A公司忙,一个在大学教书育人,他们的收入总分高低是显而易见的。

  伊壁鸠鲁开的快乐需求清单是1.友谊2.自由3.思想。

  德波顿给的是1.茅屋一间2.友谊3.避免有上级、受恩惠、勾心斗角4.思想5.贝里尼的《圣母像》。

  “快乐可能得之不易,不过障碍不在金钱方面。”

  你的快乐的需求清单上是些什么呢?

  P.S 德波顿在书中共谈到了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6位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分别对应着与世不合的慰藉、缺少钱财的慰藉、受挫折的慰藉、有缺陷的慰藉、伤心的慰藉与困难的慰藉。个人觉得哲学是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和眼光,用于慰藉,未免让人觉得哲学如同生病后的心理理疗... ...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9

  “类似爱情的,他们是彼此的病症和痛”,夏宇在《上邪》里把爱情形容成一种病症。的确如此,世界上有一种因爱而生的病叫失眠,有一种失眠的病叫作神经病。恋爱的人经常不分昼夜不眠不休地焦虑、绝望、嫉妒、感到幸福缺失,这种充满挫折感的强迫性精神官能症会让人想不开或者只在一处想,患者极易病入膏肓。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通过《哲学的慰藉》告诉人们的,是一种灵性、反讽、优美、欢欣、安乐的养生术,而非在意识形态的迷雾中穿行的激情。因为对于病人来说,激情实在是一种类似崩溃的东西。他在此想要传播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不是学习的能力,而是对自我的一种把握和判断——是对人们各种心理病痛的慰藉,包括爱情这种普世的疾病。

  下文仅谈谈自己的联想,若你要想得到的是治疗,不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是感受不到效果的存在的。

  你的爱情不是常识

  苏格拉底在世人眼里是个与世不合的疯子,因为他破坏了一种叫做“常识”的规矩。不管是否敢于承认,这个时代的爱情选择难以避免地陷入常识的陷阱。就像德波顿总结的,常识以为拥有财产和权力就是幸福,因为大多数人都这样看,不这么看就不受人待见。我们终究是害怕被大多数人排斥和鄙夷的。

  因此人们对爱人的选择有了趋向性:男人选择简朴、无才的女人做老婆,选择美丽、聪明的女人做红颜知己;女人选择英俊、浪漫的少年谈恋爱,选择优秀、稳重的白领当老公。这种选择趋向仅仅是出于人的天性,是为了被世俗广泛认可和喜欢,是为了受人喜欢选择习惯性地精神懒惰。

  这种常识在爱情中的运用无疑是愚蠢的。选择了全世界对你的喜欢,却忽视了你自己独一无二的喜欢;你的爱情故事里,难道别人的选择比自己的判断更为重要?一旦如此,是否意味着你的爱情也将成为众人的爱情?

  别拿爱情当炒股

  德波顿选择伊壁鸠鲁的快乐起点说来剖析幸福之道:分清楚自然性和必要性,快乐不在于欲望的实现而在于欲望本身。爱情升华的快乐和股票升值的快乐是截然不同的。

  投资股票时,人人都欣赏一支绩优股而不是垃圾股,但是欲望支配的的权衡法则完全不适用于爱情,它依赖的是一种精神态度而不是掘金法则。对爱情而言,自然而必要的是真诚、自由、宽容而不是斤斤计较抑或投机取巧。炒股票也许能带来豪宅、饕餮,但之于爱情这不过是自然而不必要;也许能带来名望和权势,不过这两个词在爱情字典里完全不自然也不必要。

  炒股票和爱情都让我们焦虑,都让我们觉得冒险。它们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我们在爱情中渴求的不过是大风大浪中的一双扶持的手而不是大富大贵、金银财宝。

  假如你怀疑自己爱情的未来,不妨也顺着伊壁鸠鲁的快乐学说探索下去,迎着焦虑走更加坚定地投入去爱,相信爱为你做的抉择,让“坏事”坏到底。爱情不是股票,豪赌完了就算伤痕累、累精疲力尽至少你的心不会一无所有,有故事永远在你心里留下;而股票留给你的'只是一双眼:势利眼和缺心眼。

  不要把自己当老鼠

  塞内加说,人对有准备的挫折承受力最强,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德波顿指出这种受挫带来的痛苦是由于人们过度理想化的乐观。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抱着悲观、绝望、逃避的态度去面对爱情呢?我的答案是不要把自己当老鼠,否则你一定会被猫吃。

  一个人能抱着怀疑的态度相信悲剧发生的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是事情远远没有你想得那么好,当然也没有那么糟。你不必带着一双痴样永远置身幻觉的眼睛把每一个爱人当作微服到你生命的神,你不是在享受恩泽;但也大可不必担惊受怕在感情里扮演一个畏首畏尾总是担惊受怕的角色。伟大领袖教育我们“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妈妈在饭桌上告诉我们,想喝汤就不要怕被烫着。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假如你是真心不计回报的付出,那么就算因此倾家荡产又怎么样呢?你完善了灵魂,怎能还将身外之物当作盛纳的花瓶?

  同样请不要将此误读成义无反顾的向前冲,真正高明的态度德波顿早已概括,我要去拥有这一切,不过我与它们保持距离,不作指望于是一身轻松。

  你不是人鱼公主

  没有几个人能够像蒙田那样吐露真言:“凡是能发生在人身上的事就没有不人道的“。德波顿同样不否认缺陷存在的意义,他认为缺陷会带来痛苦也能带来慰藉。

  可是对待缺陷最好的方式绝对不是憋在心里,而是公开地说出来。

  《暗恋桃花源》式的爱情固然唯美,缄默的爱情也许能让渴望爱的心学懂诗意的栖居,留下更多绽放奇光异彩、感人至深的故事。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更情愿爱情的忧郁气质是一种信仰的装饰,而不希望真正失落。不被对方认可的爱情是很卑微的,你把它当作自身的缺陷对待讳莫如深。

  但不要忘记,人鱼公主最终化作了泡沫,王子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曾经被这样深爱过。

  哲学家终其一生潜心地研究并非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懂得更多,他们的渊博是用来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智慧要让人获得快乐。同样的道理,爱情是为了点一盏灯带来温暖,温暖自己更温暖别人。

  像蒙田那样吐露真言,至少你会看到笑意顿然溢出了你爱的唇角,也许这一刻连世界都会开始微笑。

  爱情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创造是孤独的,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爱情论调,只不过是道貌岸然者的假笑,一帮酒徒和美女,让所有求知者满怀热忱而来,浑浑噩噩而去。作为一个哲学的门外汉,我上述的通俗感受远远不能概括这其中普世、永恒的真理,也谈不上治疗爱情的顽疾。但我想引用哈姆雷特那位朋友说的话作结,这个广大的世界同样不是你可怜的哲学所能想象得到的。哲学想要教会我们的,恰恰是对任何事物都宽厚平等地看待,因为真实的人生是多元的,远非我们设想的那样脸谱化。

  在爱情里,所有的哲学和法则都只是托词,这条路明明每个人都在行走,却不会有人看得见脚印;大家看见无数堵墙,却熟视无睹。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10

  现在手头正在读的是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

  人变得很懒。不愿多想,更不愿多写。暂且抄下一些精妙的句子,稍加评论。既可以帮助自己concentrate,也有助于思考,岂不是一举两得。

  关于哲学

  “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他们如果聚集在一场大型酒会上,不但互相话不投机,而且很可能几杯酒下肚就要拳脚相向),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貌略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人以群分,把这一小群人归在一起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

  括号里面的话从来就不是无关紧要的。相反有时还是最重要的话。比如上面的一段文字中,我最为欣赏的便是括号里的一句。这是多么有趣的想象。我相信,如果有这么一个酒会的话,设想的结局便是必然的。

  关于哲学的本质,他认为是“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对此,我深有同感。一个生活幸福的人,是很难成为一个哲学家的,所以有人说苏格拉底成为一个哲学家是因为他有一个泼妇似的老婆。痛苦的婚姻有时会造就一个哲人。当然人生的痛苦有多种,不仅仅限于一段不美满的婚姻。面临人生各种巨大的痛苦,人何去何从?该怎样才能给人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我想一个可能的选择就是哲学或宗教。二者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给凡人各种安慰,而这安慰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将人世看透而产生的一种“悟”,是更智慧的人生。

  关于苏格拉底,

  “这位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而且他的自信不仅是出于一时冲动或者匹夫之勇,而是来自于更深层次,根植于哲学的源泉。哲学给苏格拉底以坚定的信仰,使他面对千夫所指能够保持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

  是啊。人什么时候能超越世俗,才是最自由最无畏最自信的状态。

  关于常识和社会规范,

  “每个社会都有一套观念,应该相信什么,如何待人接物,否则就会遭到怀疑,不容于众。这些社会规范有的是用法律条文明文规定,更多的则是在一个庞大的伦理和实践的判断体系中本能地遵循的,这个体系叫做“常识”,它命令我们穿什么衣服,采用什么样的理财标准,尊重什么样的人,遵守什么样的礼节,以及过什么样的家庭生活。如果对这些规范提出疑问,就会被视为怪异,甚至故意挑衅。常识之所以被悬搁起来而不容置疑,是因为人们把它的判断都视为天经地义,不必加以审视。”

  这段话理论上说来不难理解。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识和习俗,也不难感慨所有社会人的不由自主。每个人身上都深深地烙上了社会和时代的烙印,想摆脱都不可能。不过这只是一个引子,引出了一大堆(我儿子的.常用词)古希腊人的常识规范。而这些常识规范,如祭祀,蓄奴,尚武(专指男人,女人是排除在政治和公众生活以外的),虽然怪异,到现在已演变成了“知识”。但正是现代人心里感觉到的这种怪异,使我们开始置疑各种现代社会的各种常识。若干年后,它们也会变成怪异的知识。

  关于他人的评价,

  “如果我们做不到这样的泰然自若,如果我们听了几句对我们的业绩或性格的严厉批评就忍不住掉眼泪,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正确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赞许构成的。我们对于不受世人喜爱很在意,不仅是出于实用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迁,更重要的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种信号,毫不含糊地表明我们已误入歧途。”

  “我们似乎被一种相反的倾向所折磨:每个人的话都听,每一句不中听的或是嘲讽的意见都足于使我们心烦意乱。我们不能反思一个最主要也是最令人宽慰的问题:这些阴暗的指责的依据是什么?”

  苏格底:“好意见出自对事物有所理解的人,坏意见出自对事物缺乏理解的人。”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11

  说起哲学,它似乎总是给人一幅高高在上,古板深奥的面孔。这个词汇总是承载了许多人生与世界的问题。让人为之苦行求索,苦想冥思。也许我们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哲学是什么?是旧书中艰深晦涩的文字,还是神圣不容亵渎的真理呢?当然,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也许会觉得难以理解。但是,这本书既不是难以理解的学术专著,更不是千篇一律的心灵鸡汤。而是以一个阅读者的视角向我们讲述哲学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古今中外,能够让众人皆知的哲学家或许寥寥无几,但他们的哲学思想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哲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信仰;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份慰藉。而这份慰藉并不来源于宇宙深处,而来自于我们内心。

  我们乐于从生活中的点滴寻求慰藉,以此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一丝安慰。而哲学家们则善于把这份慰藉升华为哲学,并用他们的哲学反映生活:庄子可以从蝼蚁中品察天地,慧能可以在冥想中看遍人生;叔本华从日常的喜怒哀乐中看到意志的表象,尼采从登山的劳累中感受到超人的心境。在这些平淡无奇的事物中,总蕴含着丰富而通俗的哲理。生活无时无刻都在慰藉着我们,而我们又有几次能够察觉的到呢?

  相隔几世纪,总会有一小群思想相通的哲人们,他们共同的`爱好便是直面痛苦,忠于哲学,向我们诉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语,为平庸而苦痛的人生开出一剂剂慰藉的药方。他们用生命实践哲学,把最深刻的慰藉留给世人。当我们去阅读那些蕴含哲理的文字时,又何尝不是在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做一次定位呢?

  真正的哲学,往往是从最普通的生活中去提炼,并用最朴素的思想给予我们最温暖的慰藉:当我们无法得到认可,我们求助于内心的坚持,于是我们从信心中得到慰藉;当我们感到生活无趣,我们求助于书本,于是我们从精神中得到慰藉,当我们遭遇挫折,我们诉诸内心,于是我们从内心的安宁中得到慰藉;当我们遭遇困难,我们于是我们从拼搏中获得慰藉。他们用哲学为生命作礼赞,用超脱的慰藉诠释生命。也许,他们的哲学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让我们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们对生活做出最好的定义。

  书中,作者对哲学给予了这样的描述: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与欲望的脉搏,从而让我们摒弃错误的方案,制定的幸福的计划。作为一个哲学外行的我,也许会难以完全理解哲学带给我们生命与生活的意义,但是,生活无处不慰藉。哲学家把他们的生活体验讲成了一个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与其说是我们从他们的智慧中寻找慰藉,不如说是我们在对自己的生活的了解中得到了慰藉。实际上,哲学的意义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艰涩高深,只是把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加在一起,组合成了充满智慧的哲理。

  要知道,这世上任何一种哲学都无法让你的心灵得到满足,这世上任何一本书也不会带给你幸福,但是他们会用思想和文字悄悄地告诉你,让你成为真正的自己。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12

  假日午后,清茶相伴。俗话说,茶能清心,书能静心。此刻,打开书本,将自己置身于喧嚣之外,任由思绪随之远行。

  作为凡尘中的一员,一直不敢去触碰与哲学相关的著作。在印象中,哲学就如同神祇一般高不可攀。但翻开此书的刹那,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细细读来,不由暗暗赞叹作者的慧心,译者的用心。

  此书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著作,自20xx年出版以来,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畅销不衰。书中,并未将哲学道理一一罗列,泛泛而谈,而是针对六个不同的人生问题——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到挫折、被认为有缺陷、伤心、困难,分别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这六位哲学家取经,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

  人生在世,总会有所追求。人人倾尽毕生所追求的,无非就是"快乐",无非就是"幸福"。然而,人生中总会存在种种不如意之处,其中有些是可改变的,有些却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去面对,去接受。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但是,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帮助我们去调整看待世界和人生的眼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为与人意见不合而烦恼,也为缺少钱财而心焦;为受到挫折而沮丧,也为有所缺陷而自卑……内心一直处于困顿,痛苦之中,便也离我们寻求"快乐,幸福"的初心越行越远。读过此书,你便会明白:人生中无论遇到何种情况,只要退后一步,回到事物本来的位置,换个角度,换种眼光去看待,去思考,并能智慧地采取相应的'态度和策略来解决问题,那么,所有的一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

  人生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只有去,没有回;人生其实很复杂,大千世界,纷繁芜杂,看不尽,摸不透。人生其实也很精彩。只要能拥有一颗"智慧的心",用"智慧"来对待一切,那么,一切皆不是问题。多一份"智慧",也便多了一份"快乐","幸福"便也会常伴身边。

  如果说,静静地坐着思想也是一种旅行,那么,阅读此书,不仅仅是一种旅行,是对人生的慰藉,是对心灵的启迪,更是对灵魂的一种修行。

  午后,一缕阳光,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不忘初心,踏上修行的旅途,我们都是人生的旅人。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13

  什么是哲学?晦涩难懂的语言?高不可攀的“天书”?《哲学的慰藉》一书的作者阿兰德波顿先生相信,哲学家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其高深莫测,而在于能与常人对话。为此,哲学不应只是少数人躲在象牙塔中做出来的学问,而是要具有实实在在的力量,能够帮助人们走出心灵的困境。

  在这本书中,阿兰德波顿先生用轻松风趣的笔调引领我们走进哲学的大门,他选择了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这六位哲学家,通过深入浅出地解读他们的思想、探寻他们的智慧,希望能从这些哲学家的'个人体验和观点学说当中找到一些“慰藉之法”,用来舒缓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苦闷,以期获得心灵的自由。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14

  第一次尝试阅读哲学的书籍,阿兰·德波顿这个名字深刻在我内心。当我们遇到不受欢迎、缺钱、被瞧不起、心碎、困顿等六种问题时,你该用怎样的人生观或者生活态度去面对处理呢?闭上书本在脑海里不断反复思考回忆,过去曾经面对都是从我父母中帮助走过,可面临未来的社会实践,我深刻感受到尖锐化的残酷。

  书本中藉由著六位不同哲学家的观点及体验来解决我们心理上的困惑,藉由著他们的例子来慰藉我心中的困惑,利用哲学的观点去探讨解说。我仿佛看到人生价值观的答案,感觉犹如溺水之人拾得稻草,它对于我挫折中的路程是个莫大的慰藉以及光明。深入浅出的文字内容,生动有趣的比喻论证,精妙得当的引用、评论,还有众多趣味下的深刻思想,这一切都使之那么适合作为启蒙书籍。

  如译者资中筠先生说,“这是一本很难归类的书,惟有名之曰才子书”。具体来说《哲学的慰藉》这本书是分六章,分别“慰藉”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有缺陷、伤心和困难的众生。而资先生的解读是,“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他认为哲学家的伟大不在于高深莫测,而在于能与常人对话”。作者也透露出了这一想法:“广而言之,以这位希腊哲学家为最高象征的主题似乎在召唤我们担负起一项既深刻又可笑的任务,那就是通过哲学求得智慧。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philo;sophia。”

  我认为阿兰。德波特以哲理讲解人们的思维逻辑来告诉我们————如何去打破那个看似坚不可摧的认知疆界,以使我们在种。种人生之逆境之中,依旧可以坚强面对,甚至置之一笑。原来阅读哲学的书本倒是一件幸事,理性思维的极致有时近乎疯狂,几个循环你就发现“鸡与鸡蛋诞生”的故事了。如此,幸福倒离无知近一些,想得可以更轻松愉快,哪怕随时都保持著能接受挫折的心态,接受突然的意外的事,并且随时预料想著下一秒的灾害,我们无法逃脱命运安排,却要学习忍耐著去接受所有的挫折。

  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坦然自若的态度,第一章的陶器,运动员;第二章的钻孔;第三章的命运女神,狗;第四章的铁炉壁炉和野人;第五章的鼹鼠;第六章的山和拉斐尔,司汤达……其实我发现德波顿并不追求宏大的意象或经典的事例,他更喜欢用这些细小平常的事物,说明极为深刻的道理。

  生活难道不是更简单平凡吗?大侦探福尔摩斯曾说过:细节注定真相的结果。文中开始谈到:很少人有哲学家会推崇痛苦的感觉,明智的生活向来和努力减轻痛苦──如焦虑、绝望、愤怒、自卑、悲伤──相关性,但是尼采指出痛苦和快乐是一体两面的,他们两个是不可分离的,当我们勇敢面对困顿,才能重困顿中激发自我重新创造,并且从当中获得到快乐和享受。

  往往最真实感的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老师介绍的书本真实地让人重获阅读的乐趣,面对喧嚣中这样一泓清泉,我感觉宛如世外遇上桃园,令我对生活的看法更加深入实际,大大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价值。懂得知足常乐,及时行乐才是最简单的快乐,美国人现代都有一句话:活在当下!更应该把自己的心态放得更稳一点,深沉一点。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15

  怎么说呢,最初看这本书是源于我的一个说说,说到谁都会觉得累,只是有的人会忍,而有的人会直接感叹,后来一个高中同学看到了,便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最开始也是因为这本书第一章对ta影响比较大,所以推荐给我的~总体来说,这些哲学家的大部分观点我是不赞同的,甚至想不通为什么会有这种做法,比如苏格拉底逢人便宣扬自己的那种思想,不管对方和自己是否熟识,再比如塞内加的自杀…前面看的.感觉仅是不理解,后面说的那些尼采西蒙之类的,感觉都没怎么看明白,还是觉得通俗易懂的比较适合我,感觉有的文字感觉不过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文学素养,然而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内容,反倒是不喜欢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