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有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鲁迅 于无声处 惊雷

管理员

摘要:

读《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身处黑暗却向往光明,穿过密布的荆棘,踏上未知的旅途,领略人间疾苦,燃起理想的火焰。周樟寿三个字你或许会感到陌生,但鲁迅二字却着实掷地有声,他的呐喊也的确振聋发聩,成为了那无声处唯一的惊雷。

  在《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中作家刘小川以以“海德格尔式”的哲学思考体系记录了鲁迅少年至青年时期的经历,并将其思想与当下结合。而无论是本书的标题“于无声处听惊雷”还是本书开篇的“作家能称思想家的,唯有鲁迅。”我想都是作者对鲁迅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赞赏。而作者为何会对鲁迅做出如此评价呢?我想我们可以在鲁迅少年和青年时期找到答案......

  “迅哥儿”的一生绝对算不上一帆风顺,相反的,他的家庭在他年少时就遭遇了困境;可命运没有放弃捉弄这位朝气蓬勃的少年,他的父亲更是在不久后离世。可朝气蓬勃的少年怎会被处境的艰难吓倒,前路风浪越是惊骇,他便越是拿出那个时代少有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般超然心境与铮铮铁骨。少年的鲁迅,是不怕虎的初生牛犊,是尝尽疾苦又继续前行的无畏者。

  此后的鲁迅,赴日进修医学又遇上了恩师藤野,颇有一番少年得志而春风得意的意味......变故,也在此时发生国人麻木的一声“呜呼!”让着风华正茂的后生看见了社会的腐朽,让这沉睡的人群中苏醒了一位孤独的呐喊者。

  握起笔的鲁迅,成了长夜里无助的爱国者。他高举民主与革新的旗帜,为沉睡的民族呐喊,为反对黑暗吃人的社会呐喊。他是彻底的爱国者,是伪善社会里的真君子。他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他的言语回荡在万水千山,他是鲁迅,是燃烧发热的火把,是冲破束缚的开拓者,是理想者......

  时针缓缓从书中划过至今日,脚步缓缓从旧社会走来,在新时代的我们,是否也会感到无力的彷徨?我不由得开始思考:究竟困住我们这一代人的是什么呢?不知何时起,人们好似忘却了理想,每天只是盲目的进行工作、学业;而生活却早已偏离了初心。我们将自我投入到麻木的充实中,就像纪伯伦所说的:“人们走了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当今,工作好似只是为了使身上增添几分铜臭,学习也好似只是为了试卷上死板的数字,身边的一切,都在追逐内心贪婪的欲望。人性的贪婪成了主流,信仰与本心反倒成了欲望的祭品。这样的人生何尝不是被几张废纸束缚着?这何尝不是新时代的麻木?革新从未停止,而我们也不应止步于此,我们就应重拾信仰,担当起时代大任,让信仰之光指引前进的方向,让理想冲破世俗的束缚。我想,这就是新时代对鲁迅精神最好的诠释。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愿每一代的青年人都能挣脱时代枷锁,勇敢的在新时代广袤的天地中奔跑翱翔,成为清醒而有内涵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