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奇迹》有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有感 奇迹

管理员

摘要:

读《奇迹》有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奇迹》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读《奇迹》有感1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字叫《假如远方有奇迹》的书,我收获了非……

读《奇迹》有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奇迹》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奇迹》有感1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字叫《假如远方有奇迹》的书,我收获了非常多知识,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深深体会。

  本书主要讲述一个来自北方的漂亮女生裴心瑜感觉自己的生活好像陷入到一团乱麻当中,自我感觉非常不好——期中考试成绩差得没脸见人,爸爸和妈妈都无法进行沟通,好朋友看起来好像都靠不住……置身于非常豪华的大房子里,裴心瑜决定逃离眼前可怕的一切。

  裴心瑜从寒冷的北方的家坐飞机来到了南方表姐的家。亚热带的城市绮丽风光和淳朴人情,使内心感觉混乱又孤独的裴心瑜的心情慢慢的平静下来了,开始重新面对生活和找回原来本就美丽的自己。

  一些系列新鲜刺激的生活经历使裴心瑜豁然开朗:生活就是一面镜子,它忠实的反映着裴心瑜的精神。困难、艰难和挫折,这些生活中的家常便饭,与其抱怨与对抗,不如换一副达观而智慧的眼光打量,裴心瑜惊奇地发现,它居然还会给你一副自信又快乐的'表情。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也是这样,他们看起来让人十分之羡慕,但其实他们自己的内心却是十分孤单的。也许,看上去他们的父母努力赚钱,没有时间陪孩子;又或者,他们漂泊在外为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所以父母虽然没有时间陪我们,可他们也是为了我们好呀!也许我们是可以不用依靠他们,任何事情自己去做的。我们孤单,可以去寻找快乐啊,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不再孤单啊。有钱人看起来富裕,令人羡慕,可实际上,富裕的人也有自己的苦衷。

  裴心瑜在美丽又温暖的深圳找回了原来本就美丽的自己,自信又开心地踏上了回家的归程之路。

  这本书使我深深体会到:不要为一时的挫折而感到伤心,与其抱怨,不如积极面对,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法,向着成功不断前进。

读《奇迹》有感2

  我很喜欢这本书籍《早起的奇迹》,这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书籍,因为有时候会熬夜的,她就推荐了这本书籍给我看的。《早起的奇迹》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工具书。主要内容包括:早起的意义及收获、如何做到早起、早起以后做什么、定制自己专属的早起计划、如何培养并坚持早起的习惯。

  作者通过自身的案例,将每一步骤细致详尽的拆解,把读者心里所顾忌到的每一个点用大量事实和数据解析,“神奇的早起”简单高效,只要跟着作者讲解的每一步执行,都可以毫不费力的做到!

  我们能够认同早起带来的益处,也能够意识到在每个清晨怀揣美好醒来,能够将我们的人生改变,但是到底如何才能做到早起呢?

  01.每晚睡前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期待醒来执行“神奇的早起”)

  02.将闹钟放到远一点的地方(最好是够不到的地方)

  03.立即起身,直接洗漱(第一时间离开床)

  04.喝下满满一杯水(补充水分)

  05.换下睡衣,投入运动(激活身体、唤醒活力)

  《早起的奇迹》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人生拯救计划”。早起后到底应该做些什么?6个内容让你开启“人生拯救计划”

  1.目的性静心

  为什么要在第一步设定静心呢?

  因为心静的时候学习的知识比苦读一年的书籍学到的东西更多,它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增加专注度。

  书中通过冥想达到一种平和的静心状态,这里的冥想并不是让大脑的单纯放空,而是强调“目的性”,这以为着要带着更加强烈的愿望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

  在“目的性冥想”时,虽然我们是暂时的.将自己从压力、烦恼中解脱出来,但是冥想结束后,却拥有了更加强大的能量去解决它。

  2.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是一种有效地提高自信的训练,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态强化、避免对自己进行负面强化。当你碰到困难时、一定不要放弃。要坚持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我能做得更好!”等等。学会微笑,微笑会增加幸福感、进而也能增强自信心。缺乏自信的人、你不妨试试看。一笑、自信从中而来、几乎立竿见影。

  3.感恩

  感恩的确能带来正能量,能让自己看到自己拥有的东西。写过一段时间的感恩,看到了感恩的力量,所以,还是要坚持做一做。

  4.锻炼身体

  晨练的各种好处众所周知,它不仅唤醒帮助你的身体复苏,同时激活你的大脑,帮助我们在一天都具有充沛的精力。长期坚持锻炼更可以保持身材,使我们更加自信。

  5.阅读

  实现梦想最快的方式就是模仿前辈的做法。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书,通过每天的阅读,我们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

  6.日记

  计划中的日记是让我们“书写”,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实现自我的交流,梳理自己的思想,记录自己的故事,教会我们更加懂得生活,回顾自己的经历,捕获某一刻的灵感…..

读《奇迹》有感3

  带着上课的的劳累,去网上下载了学校介绍的的几本书的一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来读。对于这本书我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我的感受:捧起时是仓促匆忙的,阅读时是亲切新奇的,合上时是耐人寻味的。

  比如伊建莉在为这本书写的《序》中提到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这位二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老师,他总能在教育方面找到准确目标,从不偏离跑道。之所以他能够创造出奇迹,和他对学生和自己的教育事业有专家的自信,他拥有爱心,拥有智慧是分不开的。他的第56号教室改变了以往的压抑,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健康成长、自由发展的乐园。

  从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可见他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是不可否认的。爱心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这观点在任何教育类的书中都是随处可找的。如书中提到雷夫老师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筹集外出游玩的经费,利用课余时间去打短工筹集经费,组织孩子的生日会等。我们能感受到,他真正地把个人的生命与教育事业完全融合在一起,完全把自己献给了他的学生。这种崇高的精神,是他最终能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更是他献身事业的动力所在。

  慢慢的咀嚼品味雷夫老师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很明显发现他并不是为了举行活动而活动。每一项活动的开展他都进行了规划、组织、进行。并通过活动使自己的学生有所收获。雷夫还说:“在做任何事之前,我会先向孩子们说明我希望他们从中学到什么。”从而使活动的开展不仅没有流于空泛,相反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古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雷夫老师说: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的确,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是神圣的,她(他)们的行为都会被学生耳濡目染——一件事,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动作。还有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示范性是尤其重要的,教授知识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们的品德人格的教育,而最好的德育就是从小事出发,从每一个细节举动感染学生。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生活的`细节、习惯都决定着孩子今后的习惯好坏,乃至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今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总告诉他们不能随地扔垃圾。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指着别人扔的垃圾问我:“那为什么别人可以扔,我就不能扔呢?”我告诉他,垃圾是清洁阿姨每天一大早——我们还没到学校的时候就打扫干净了,尽管天气很冷,他们仍然忍着,因为他们不希望小朋友看到校园脏兮兮的。如果一个小朋友扔一张废纸,那么一百个小朋友就扔了一百张,想想这样清洁阿姨打扫得该多累啊!别人做错了,我们不能去模仿,我们应该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别的小朋友。这样我们的城市就会变得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丽。他们点点头,即便不是完全改变,但我能看到他们会记得我的一番话,也做到了不扔垃圾。有些家长告诉我,他们到公园晒太阳的时候,只要带了吃东西就不会忘了带几个垃圾袋,随手把自己的垃圾放进去。有时候带去的垃圾袋用完了,儿子就拎着袋子,直到看到垃圾桶扔进去为止。

  这本书读完唯一的感觉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与其说是一部教育著作,不如说是一份心灵鸡汤。它好比教育道路上的一盏指明灯,引领着老师和家长去探索,让我们在抱有理想和残酷的现实之间标出一个起点,又标注了驶向终点站的路线。确实,爱心+智慧+坚持=奇迹就在眼前,奇迹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读《奇迹》有感4

  奇迹是什么?是在绝望关头坚持不懈迎来的曙光。而就在《奇迹》这篇文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奇迹”的含义。

  记得在《奇迹》里文对他爹说的一句话“爹,我想复读一年。”在被父亲拒绝后也不放过所有的希望,用着自己的全力去争取到复读的机会。最后,他感动了他的父亲。

  因为这样一个信念,就算知道父亲的顽固,文也不曾放弃,找过了爷爷、找过了赵伯、找过了姑父,直到最后一刻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但就是因为他这样的坚持执着的'精神感染了他爹,而产生了奇迹,在他绝望关头向他伸出了手的奇迹。就如同文章里的最后一句话: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装转机,甚至产生奇迹。

  我们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的路程中就经历种种挑战与磨难,在他尝试了无数种材料都无果后,很多人都对此抱着了不看好的态度,可他却还在咬牙坚持,最后为世界做出了贡献。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下来?是坚定的信念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信念和精神,那么创造出奇迹的将会另有其人。

  就像之前说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把握在手中,凭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扩大希望。我们要懂得迎难而上,用希望创造希望,往往会产生奇迹。

  我们也许会经历很多的失败,也许会遭遇巨大的困难,也许会受到许多的伤害,也许痛过、哭过。但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坚持了。坚持去改变、坚持信念,让它们化作飞向蓝天的希望,让希望创造奇迹。

  我们的学习上,也要有这样的坚持。面对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如果只是看一眼就否定自己的能力,那么一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为什么不多停留一会,让大脑运转起来,让笔尖动起来,去改变最开始的否定。就算真的跌倒了,至少我们还坚持过。

  里文的奇迹,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奇迹,永不言弃,锲而不舍。

读《奇迹》有感5

  在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假期中,我阅读了许多课外书,比如其中本《如果远方有奇迹》让我感触很深。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名字叫裴心瑜的女孩觉得她自己的生活陷入了一团乱麻,其中期末考试考得很糟糕,与爸爸妈妈无法沟通,好朋友看起来都那么靠不住……置身于繁华的大房间但内心孤独的她决定逃离眼前的一切,那些虚荣的东西。她从寒冷的北方来到温暖的深圳。在亚热带的城市当中,那旖旎的风光和淳朴的人情,让这个内心混乱而孤独的小姑娘慢慢平静下来。重新开始审视和找回自己,最后裴心瑜在美丽的.深圳找回了那个美丽的自己,再次自信地踏上旧程。

  在这一系列新鲜刺激的生活经历,教会了她学会如何豁然开朗地去面对生活。生活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忠实地把你的一切反映出来。困难、挫折和艰难是生活的家常便饭,你与其在这里与它们反抗、抱怨,不如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它,或许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一幅新的景象。

  我从这本书中主人公的身上知道了在你无法静下心来冷静地面对事情时,你可以尝试用另一种生活环境来重新适应生活。

  在生活面前,你必须静下心来,问一下到底这件事你自己是否可以去面对。自己应该是去逃避还是勇于面对。其实逃避何尝不是另一种面对生活的方式呢。人们总说在遇到困难时,挫折时要勇敢地去面对它们,但是谁又知道别人心里真实的想法呢,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选择,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帮他做决定。我记得有人说过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别人是无法代替你做决定的。

  面对与逃避,其实逃避也叫另一种面对,在你选择了逃避后,你要面对比勇于直面挫折更多的困难。自己内心的挣扎,旁人的议论等等。

  这本书中的主角裴心瑜,她会用另一种使自己更轻松地面对生活,换一种生活方式。她重拾了对生活了那种自信心,她会再一次去面对困难。这个暑假看了这本书,觉得读完后自己对面对生活有了一种新的体会。

读《奇迹》有感6

  开学到现在,我一直在读《海伦娜的奇迹》这本书。由于教育体制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读的时候总感觉离我自己的教育“远”了一些,也就读得慢了一些。慢有慢的好处,当我坚持把这本书“啃”完的时候,内心被一种强烈的力量占据着——任何国家、任何教育体制、任何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人,拥有梦想就能创造奇迹!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恩雅·瑞格,她担任德国威斯巴登市海伦娜中学校长长达19年。她以先进的理念和革新的手法建立起了独到的教育方法,在激励孩子自我管理、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等方面卓有成效。本书是她一生教育经验的总结,她的作品还有《另外一种学习、计划与实现》。

  《海伦娜的奇迹》一书共分十五章,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读和写、主题教学和在实践中学习、想象与学习等)、综合发展(宗教课、舞台表演、学习民主和承担责任、社会实践等),以及老师在教学中的团队精神和对学生的评分与评价,另外还讲述了学校的仪式、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这是一所德国中学的管理和教学模式的介绍,虽然在文化、体制、学段方面不尽相同,但教育的本质却是相同的。

  对阅读的重视:作者认为只有怀着好奇心并渐渐学会批判性阅读的人,才能学会理智看待各种媒体介绍的所谓的“事实”,才能改变自己以至于改变社会。书中介绍海伦娜中学鼓励学生阅读的方法有“新书介绍”、“阅读之夜”、“读书笔记”等。这些我们现在大部分学校和老师都在做,像书中介绍海伦娜中学读书笔记的方式各式各样,如短评、图画、自创续集、编写剧本、写信给作者等,这和现在校讯通倡导我们博友读书写博的方向有许多共同之处。“阅读之夜”是在教室里铺好睡袋,然后一起用晚餐,饭后,老师和学生轮换朗读文章,直到几乎所有人都睡去为止。在阅读之夜,学生们能够感觉到阅读的体验和看电视不太一样。第二天早上,就会有学生向老师借这本书,迫不及待想把它看完。这种方法虽然在我们不住宿的学校没有实践过,但这种理念是有的。每当我想给班级的孩子推荐图书的时候,我都会先在读书课上由我读给学生听,读到关键时刻就不再读,这样有很多同学课下会主动来借阅这本书,而且课下这本书也会成为他们讨论的共同话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成功地引导孩子们读了一本又一本的经典图书,比如《夏洛的网》、《狼王梦》、《稻草人》、《一百条裙子》等。

  对写作的引导:多写、多读不但能让人文思顺畅,也是让人喜欢上写作和阅读的最佳途径。激发孩子对写作的兴趣有很多做法,比如:编墙报、写班级日记、表演自己写的剧本、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通信,或者与其他城市学校的学生通信,或者班级自己出版一本书,等等。其中最让我喜欢的是让学生“自选文章”,朗读给大家听,然后借助打字机,印制出版自己的文章,甚至可以在学校节日的时候出售。平时我评改学生的作文时,对于写得好的文章总是在文章末尾得一个“选”字,表示文章写的很成功,被老师选出来读给大家听,每次读的时候我总是嫌学生的声音小而自己代劳去读。看来以后还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的优秀文章然后自己读给大家听,这样会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文章的欣赏水平,并激发写作兴趣和动力。另外,我们班里有一台电脑,上课的时候用课件的时候才会用到,闲置的时间较多,看了书中孩子们借助打字机印制出版自己的文章,我也想让班里的同学试一试。学生们可以在课下借助电脑来打印自己的文章,然后全班进行汇集编总,制作封面、封底和目录,最后打印成册。在这个学期的“六一”儿童节上,也让学生试着销售自己制作的班级文集。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知道自己的文章会被同学和更多的读者欣赏,这将让他们更有动力和信心,在写作时也能得到更多的乐趣。

  对“精英”的定义:《海伦娜的奇迹》一书中除了像上面两点很实用又很新颖的教学方法的介绍让我耳目一新外,关于“精英”教育的理念更是让我认识到了教育的本真——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

  海伦娜中学的不少孩子来自贫穷的移民家庭,甚至还有一些连工读学校或少管所都不肯收的问题少女。然而,从这里毕业的孩子,不论是在职业生涯,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成了众人眼中的精英。那海伦娜中学是不是精英学校呢?作者坦诚:如果从每一科成绩都能得到“优良”这样的标准来定义“精英”,那海伦娜学校不能称之为精英学校。坐在海伦娜学校教室里的,绝大部分都是中等程度的学生。作者对精英学校的理解是这样的:当一所学校能够引导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建立其稳定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时,这所学校就做到了它可能做到的一切,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时,不论在职业上,还是在众人眼中,都是一名精英。

  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这一观点。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的成绩和能力都达到优秀,但是我们可以使原本优秀的同学保持优秀或更优秀,使原本良好的学生达到优秀,使原本及格的学生达到良好,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自己充满信心。学校和老师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书中给出的答案是:给学生环境——创造读写环境;给学生帮助——让学生从最基础处提高;给学生舞台——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对自己充满自信;给学生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

  “鼓励每个孩子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进步提高,让每个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这也是我最朴素的教育梦想。

  去年任教六一班,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班中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优秀。但是到六年时,我发现两极分化开始严重,学习优秀的学生勤奋努力、积极向上、对自己充满自信并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消极落后、对自己放松要求。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心存梦想,不懈努力。记得很清楚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一文含义深刻,具有引导意义。于是在语文课上我给学生朗读了这篇文章,并引导学生对比生活对比自己说一说其中蕴含的道理。通过读这篇文章,孩子们懂得了:不要管别人的嘲笑和讥讽,相信自己,心中怀有梦想,并朝着梦想不断努力,终有一天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这朵花也行是国色天香红牡丹,也行是路边野花小雏菊,但是,花儿没有贵贱,只要开花就是成功!除了让孩子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我还调动一切力量给予学生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他们也有自尊心,他们不是不想学习好,只是由于很多原因导致现在的学习成绩差。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帮助——帮助他们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并帮助他们战胜困难。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经常和他们谈心,帮他们找出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然后联系父母,鼓励周围的同学来帮助他们战胜困难。梦梦就是这样一位同学,她在最后一个学期的表现最让老师欣慰和同学们震撼。她在最后一个学期对自己的要求和学习上的进步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更加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就能进步。六年级毕业的时候班级中的学生差距缩小,最重要的是,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能理智的面对自己,规划自己,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升入中学后,无论是第一次考试,还是期中、期末的考试,他们都捷报频传——无论是全市第一名还是班级中默默“无名”的同学,我认为他们拥有了“自信”,他们能够不懈努力,将他们每个人最大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这就是他们自己的成功,也是教育的本质,更是我最大的教育梦想。

  我想,书中无论是关于阅读的重视,还是关于写作的引导,以及作者其他一些优秀的做法,这都是源于作者有一个“梦”,一个关于教育改革的梦,一个关于学生最好发展的梦,一个关于教育本真的梦。因为有梦,所以作者创造了属于海伦娜的奇迹!做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做为一个最基层最普通的教育人,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具有一份朴素的教育情怀,拥有一个关于教育的梦想。读了《海伦娜的奇迹》一书,我更坚定了我的教育梦——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读《奇迹》有感7

  我再一次看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后感触颇深,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以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他对教书育人的独特见解,并给予了很实际的建议,没有苦涩难懂的理论,有的是一个个生动的实际事例和娓娓道来的教育哲理。好书是对读者可以产生影响的。借 雷夫 老师的观点,说说我的教育观点。

  教育成功的秘密不是惩罚和说教,只有用爱去感化学生,用心与学生沟通才能创出教育和谐的`新天地。教师与学生因年龄上的距离,生活环境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观点认识上的不同。所以,我觉得老师应该有一颗童心,要多用学生的眼光去看问题,转换角色去进行推理,然后和学生去交流,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当一个教师只是一味地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指挥学生,学生就会觉得老师不理解他,他就会不喜欢老师,教师就无法和学生沟通了。所谓从心开始,通过用心灵架起沟通的桥梁,用爱感化驱散学生心灵上的灰霾,用真情打通心门间的阻隔。所以,只要我们能用心去了解学生,真心地去理解学生,就会形成一条畅通无阻的沟通纽带,那么师生之间就会有更深的了解。这样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能够轻松而愉悦地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我们的教育应该站在孩子一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着眼于未来。就像小学科学课,其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我们一生的学习生涯中,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刚刚接触科学的孩子来说,培养兴趣更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亲手做实验,尽可能地让他们观察真实的事物,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趣味,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就像书上说的“自然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

  只有坦诚相待,与心交流,方可得到学生的信任、支持与尊重,只有如此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更加精彩!把学生当成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朋友吧!让我们的教室变成孩子们心中向往的地方。教育,从心开始。

读《奇迹》有感8

  在美国洛杉矶市中心一间极普通的小教室里,一位叫雷夫.艾斯奎的小学老师,用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这间会漏水的小教室坐落在霍伯特小学的校园里,该校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然而,就是这些条件并不出众的孩子,在这间温馨的教室里,不仅能在全国标准化测试中取得高居全美统计前5%的好成绩,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收获了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高尚的人格和坚韧的信念。以至日后许多学生进入了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名校深造。

  刚刚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并感慨不已里讲述的真实故事。“第56号教室”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确实与众不同,它充满快乐,没有其他学校其他教室多多少少总有的一种情绪:害怕。

  必须痛苦地承认这样的事实:在我们的许多教室里,学生之所以听话、肯学、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教师的惩罚,害怕父母的责骂。他们有许多喜欢做的事,但是他们不能,而且不敢。结果充满恐惧的教育就一点一点吞噬了孩子的灵性,扼杀了他们的才华,甚至毁灭了稚嫩的生命。

  “第56号教室”当初也有恐惧,孩子们为了应对恐惧,也会想出千奇百怪的办法,竭力来表现他们的“不恐惧”。为了彻底改变这种教育情景,雷夫老师做了四件事——

  一、是以信任取代恐惧。开学第一天,雷夫老师就和学生讨论这件事,师生达成共识:我们的教室要以信任为基础,而这个基础必须由老师首先做起。雷夫老师说:“我有问必答。你的问题有没有问过不重要,我是否疲劳也不重要,我必须让孩子们看到我的热切、我的信心,哪怕需要讲解500遍。”当然,孩子如果不小心破坏了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他必须花更多的努力。所以多数孩子不想轻易失去这份信任。

  二、是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教师要与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让孩子把信任放在我们肩上。 我们常常会说:“如果你们做得好,就奖励。”但我们又往往会用“你不听话就取消这种奖励”来胁迫孩子,或者因为自己的各种原因而随意地改变了曾经的许诺。雷夫老师认为:“这种背叛不知把你做过的许多好事都毁了,更让孩子对你大失所望。”我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信任的破坏,“如果你告诉孩子周末会有一项特别的美术活动,即使需要在半夜跑到通宵营业的卖场去购买必需的材料和画具,也在所不惜”。

  三、是纪律必须合乎逻辑。学校当然要有纪律,但纪律很容易变成教师手中的一把随心所欲的戒尺。教室里最常见的处罚就是:因为一两个学生的捣蛋,教师就可以决定下午全班都不准打球,留下来一起受训。另一种经典的.处罚是:某学生忘了做数学作业,结果给他的惩罚是不准上体育课或美术课,限时补好作业。雷夫老师提出质疑:“孩子会因为害怕默默接受惩罚,但他们的内心是不服的。老师可以严格,但必须公平;只要孩子看见你赏罚不公,对你的信任就会失去。”

  四、是坚持教师就是最直接的榜样。雷夫老师坦言:“孩子们一直在看着你。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做到。我要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最勤勉的一个。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最简单的道理。作为老师,每天都有无数个机会可以树立榜样,同样会有无数个机会可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然而,我们有不少敬业的同行却不在意这些细节和机会,结果就容易好心办坏事。

  平心而论,雷夫老师做的这四件事,很普通,道理也不深奥。难能可贵的是他坚持了25年,天天如此,当教师的,做家长的当然都希望能遇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然而,笔者认为时下我们的校园首先需要“第56间教室”的信任。有了师生之间的互相信任,奇迹才有可能创造。因为,信任原本就是教育最重要的前提。

读《奇迹》有感9

  获赠一本好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2》,带着好奇,带着谢慰,也带着任务,这段时间细细品嚼一番,本想即可打发时间,又可提高个人涵养,读着读着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雷夫老师经历25年的呕心沥血,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不断审视、反思自我,探寻新颖的教育方式,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56号教室,缔造了孩子的非凡人生。他的教育信念感动了全美国,也感动了全世界的每一位教师。

  一场普通的球赛,隐寓的却是多个不平凡的道理。雷夫老师借一场棒球赛,谈到了时间、准备、专注、决定、态度等教育问题。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教学经验,雷夫老师虽是一位数学老师,但从此书可见他的写作水平独树一帜,观点的阐述方式新颖,在叙述的过程中旁征博引,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他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及独到见解深深触动了我。

  雷夫老师在书中提醒我们要尊重时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就好比谋财害命。”时间的珍贵无法衡量。上帝是吝啬的,即使你苦苦哀求,他不会分给你多一点时间;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时间,他不会因为宠幸你而偏分给你多一点。雷夫老师说:“孩子必须理解,察知时间的人,将善用一生做伟大卓越的事。”惜时的人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慢慢地学会如何让科学分配和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惜时的人总觉得时间充裕之极,遂挥霍他们的时间及青春。

  “守时表现出我们能掌控自己的命运,相信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好比一次聚会,惜时的人会非常守时甚至早到,因为他们珍惜每一分钟,也不愿意要别人等待;但是对于无惜时观念的人来说,他们会慢条斯理地赴会,或许在途中会因为周边发生的一些小事而滞留不行,迟到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家常便饭。守时的人不会让时间从指缝中流走,更加不会浪费别人的时间,他在别人心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迹,每个人都愿意与其为友。

  学生对时间的概念不如我们深刻,毕竟他们还是孩子。但优秀的学生会让你刮目相看,他们会在在40分钟的活动课里挤出10来分钟整理当天学习的内容;会在晚练时间争取把作业做完,课前会做好上课准备……教师见此学生当然是欣慰万分。雷夫老师在第一局球赛也阐述了“准备就是一切”。厉兵秣马的战事往往能完胜,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巴斯德曾说:“有充分准备的人,才有最佳机会”。教师的课前准备是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教案、个性导入、提出问题、板书设计等等,无不是准备的表现,此外,老师还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预设,课堂意外情况应对措施的预设,这也是准备的表现……可见,准备对于一个老师来说至关重要,一堂课能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教师的准备程度可以看出。

  雷夫老师的寓教于乐也非常值得我去学习,带孩子看展览、参加比赛、观看棒球赛……雷夫老师在课外教育了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这使我明白,知识不一定是在课堂里传授的,学生长期坐在教室里听课,好比鸟儿困在鸟笼,教学效果难免会大打折扣,倘若时不时走出教室,在另一个环境下教育孩子,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中,我也要向雷夫老师那样不断探寻新颖的教学方式,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教育他们做人的真谛。寓教于乐,不让学生成为庸庸碌碌的人;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以自己的规范行为去影响学生,使之效仿;坚持到底,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每一丝绵力。努力像雷夫老师那样,成为“扔海星”的好教师。

读《奇迹》有感10

  “吃饭吧。”妈妈说。

  “飞机上不是有吃的吗?”裴心瑜并没有想坐下来和妈妈共进早餐的意思,她看了一眼身后的行李箱,恨不得马上就离开家。

  妈妈好像猜到了她的想法,“有那么着急?”

  “当然!”裴心瑜赌气似的说,“我恨不得马上就走!”

  这是《如果远方有奇迹》中的女主人公裴心瑜在出门去深圳过寒假之前和妈妈的一段对话。相信大家看了这段话也和我一样吃惊吧?

  商晓娜编写的这本《如果远方有奇迹》讲述了漂亮女生裴心瑜生活在一个富有的家庭,但因爸爸长期在外工作,妈妈为了经营鞋厂而十有八九不在她身边,她觉得生活陷入到一团乱麻当中― ―期终考试成绩一塌糊涂,老师总是暴跳如雷地揭自己的短,和妈妈爸爸无法沟通,同学们看起来都那么虚假……所以,她决定逃离眼前的一切,寒假时从寒冷的北方来到了温暖的深圳,认识的那些人和经历的那些事才让这个内心混乱而孤独的小 姑娘慢慢平静下来,开始重新审视和找回自己。

  刚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感到十分诧异,大部分孩子总希望在家中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可是裴心瑜却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一个劲地想赶快离开家、离开妈妈,这让我感受到了她孤僻古怪的倔强性格和孤独冷漠的内心世界。而到了深圳,认识了邻居周一后,她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又暴跳如雷,总是喜怒无常!这应该是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她的原因吧?想到我的爸爸妈妈从小一直对我无微不至的.照料,我的心中瞬间涌上一股暖流,我真是幸福啊!我的爸爸妈妈还以身作则,怀着感恩之心对待每一个人,让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爱的教育,我又是何等幸运啊!

  书中对裴心瑜种种不同寻常表现的描述总是让我哭笑不得。后来,表姐的耐心开导,让裴心瑜终于感受到了爸爸妈妈对她不一样的爱,体会到了他们在她背后付出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周一的陪伴,陈阿姨的关心,管婆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周一奶奶对周一的疼爱,让她终于感受到了这个世界上处处存在的温暖。最终,裴心瑜在美丽的深圳找回了本就美丽的自己,自信地踏上归程。我为裴心瑜感到庆幸,从强词夺理、不可理喻到幽默快乐、是非分明,这多不容易!这就是爱的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爱的力量随处可见。它们有大有小,有的像明灯,照亮他人心中的阴影;有的像钥匙,打开他人心中的大门;有的像魔法,召唤出不可能的奇迹。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蕴含着爱的力量。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则报道:在2002年,22岁的黎绍泉出了车祸,不幸成为植物人,可是他的妈妈日夜呼唤,整整讲了18个月的“床头故事”,好不容易把黎绍泉从深度昏迷唤醒,她却轻描淡写地说:“因为我是他的妈妈……”多么伟大的母爱!而我的妈妈也告诉我,她在生我的时候,由于长时间的疼痛难忍,于是想用剖腹产。这时一位和蔼的老医生宽慰她:“快生出来了,自己生更好呢!比剖腹产健康多了不是吗?”医生还鼓励她:“加油!快了快了!你没问题!”……就是这位陌生白衣天使的耐心鼓励,才让妈妈在那个虚弱的瞬间涌现出一股强烈的母爱力量,咬紧牙关忍受剧痛奋斗三个小时生下了我。“真的太感谢她了!”妈妈无限感慨地说。

  还有去年我参加学校竞选少先队大队长活动,在快要轮到我上台之前,望着台下那一千多名师生,我的呼吸不禁越来越急促,心砰砰乱撞,脸也涨红了。身边的的几个女同学见了,争先恐后地鼓励安慰我:“你可以的,别紧张!”“怕什么!有我们陪你呢!”“你实力满满,加油!”她们的话就像魔法师的咒语,把我心里的紧张和不安都赶跑了。最终,我在这场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这些不都是爱的力量吗?是的,其实爱的力量就是这样如影相随!

  “别总看到别人的坏处,多看看人家的好;别总用恶毒的言语攻击别人,多说说甜蜜的句子。”这是书中的精彩语句,也是我阅读这本书后最大的收获。这本书就是爱的出发点,它让我更加明白:爱,如洒向每个角落的灿烂阳光,可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希望每个人都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共同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温暖世界!

读《奇迹》有感11

  樊老师在做飞机时,身旁坐着一位优秀的大企业家,他看到樊老师看金刚就问问:小伙子你怎么看金刚经呢?

  樊老师回答:您知道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吗?

  他说人生最大的痛苦,可能是一个人永远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位企业家在大众看来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人了,可他依然有求不得的苦。而樊老师则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觉得自己不应该承担痛苦的痛苦!在生活中,很多人安慰他人失恋时,说的可是头头是道,可如果自己失恋了,就觉得自己是天下最痛苦的人,自己不应该失恋、不应该这么痛苦才对。

  觉得自己不应该痛苦,想让这种痛苦尽快消除掉,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正念。专注于此刻,保持警觉和清醒,这就是正念。

  保持正念有很多方法,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数呼吸

  吸气时,在心里数一

  呼气时,在心里数一

  吸气时,在心里数二

  呼气时,在心里数二

  如果忘记数到多少,那就重新从一开始数就行。保持正念,也是可以生气、难过的,只是生气时知道自己生气了,知道自己难过了,必须得像照顾孩子一样,慢慢得照顾负面情绪,那么,最后,都会随之而来,随之而去…

  学会把持住自己的内心,无论做什么事,先关注这个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关注这个问题出现了之后,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如此一来,内心就会放平缓,反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一个人要做很多事,很难都做到的时候,最好是把能做到的事先做了,把能做到的事做到最好,那逐渐的,各种各样的事也就能做好了。

读《奇迹》有感12

  看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后,我被雷夫老师的那种对教育的执着和付出感动着。

  这是一个让美国家庭无比感动的教育奇迹!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所带的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大多生活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但就是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在全国标准化测试中的成绩竟然高居全美前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给我讲述了在这间教室里发生的事情。

  雷夫老师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能力、超自觉的守纪能力、超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超专注,他实践道德六个阶段,来挖掘学生们的潜力……

  特别是雷夫老师在测试学生是否爱阅读的试题,我感到很有趣,他没有要求学生摘录多少页,也没有必须写够多少篇读后感等,而是从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看本质,他的试题是这样的:

  1、你是否曾因为老师教得很无聊又很想看完手上正看到一半的书,而在上课时偷看藏在桌子底下的书?

  2、你是否曾因为边吃饭边看书而被骂?

  3、你是否曾在睡觉时间偷偷躲在棉被下看书?

  凡是答三个是的孩子,注定一辈子爱看书。我看了这些题目后暗自兴庆,我回答的也是三个“是”。

  在雷夫看来阅读并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及时,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彼的一项活动,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这使我明白了阅读不只局限于文学方面,它适应于个门学科和社会生活。

  在培养写作能力上,雷夫老师要求学生要完成每周作文和每月读书心得,最后装订成平装书。雷夫老师用了一年的时间给学生辅导,可见雷夫老师的独具匠心与呕心沥血。想想自己离雷夫老师的要求还差很远。我想最起码我得每周一稿要坚持下去,每月的读书心得要补上。

  雷夫是位睿智的老师,他用智慧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我要向雷夫老师致敬。理解了老师们的好意,明白了学生时期我该怎么做了。

  成语心胸开阔:心胸:思想,气量。思想坦率接受力强,并非小心眼,心智并不狭窄。如:宋·朱熹《答吕子约》:“便自胸次开阔,黑白分明。”又如:只有心胸开阔的人才能知足常乐。

  成语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如: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又如:呕心沥血,讴歌社会主义,受到群众的欢迎。——臧克家《老舍永在》

读《奇迹》有感13

  这个暑假,学校又要求我们看一本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因此,我便再一次品读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也有描写了或身体缺陷,或智力障碍,或自暴自弃,或行为顽劣等等一度跌入人生低谷的孩子,在雷夫真诚的鼓励和热情的帮助下,重拾信心,克服困难,改正错误,最后终于走向成功的动人情景。这些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让我时时思考。

  书中的雷夫是伟大的,他是真正理解了教育真谛的人,他表现出的师爱是那么纯真、那么美丽。开篇,他就告诉我们要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和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这就让我想到很多老师在开学时都会给孩子来个下马威,让孩子们畏惧老师,于是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孩子们遵守纪律,在课上表现的很安静,这时老师就会暗自窃喜自己多么有威严,多么镇得住学生。但孩子在老师面前的听话并不一定代表他们懂得该怎么做个更好的人,只是不想被老师批评。这被雷夫老师称为“道德发展六阶段”中的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但作为老师,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么做是对的,而不是因为害怕批评才去做。雷夫老师也坦白早年他也是用“让孩子害怕自己”的方法来镇住学生,不过后来发现孩子除了害怕外什么都没学到。于是就不再对孩子灌输第一阶段的思维了。所以作为老师,更应该做的不是让孩子去害怕你,而是信任你,明白你让他们做的是对的。

  当雷夫老师的学生做到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时,我觉得孩子们能达到这个阶段已经相当不错了,但雷夫老师还不满足,他想得更深:“有许多人之所以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如马丁路德、甘地等,于是就有了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即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物和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我想当孩子能达到这两个阶段时,他们已经是个人格比较健全的孩子了。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仅仅是帮助他们学习课本,因为知识的学习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去充分发展他们的自我,健全他们的人格,让他们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雷夫老师就做到了,他让我们看到不是只有“下马威”才能镇得住学生,有爱心、耐心、信心、责任心、智慧同样能够“镇得住”学生,还能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读《奇迹》有感14

  《奇迹男孩》是近期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比较火的一部作品,和印度的《神秘巨星》并驾齐驱。《神秘巨星》在商业营销上打着中国观众所熟知的演员阿米尔汗的招牌,而《奇迹男孩》则完全靠口碑相传和影视相关公众号推波助澜了,至少对于中国的大部分观众来说是这样。

  先是老大在电影院看完了《奇迹男孩》,然后Bella给老大推荐了《Wonder》这本书,也就是电影《奇迹男孩》的原著小说。老大问我有没这本书的电子版,我觉得书的封面似曾相识的感觉,到自己的云盘里面一搜,还真有,在USATODAY这个文件夹里面,马上贡献了出来。《Wonder》这本书,在USATODAY's Best-Selling Books 12/21/20xx十佳销售榜单中排名第二。

  紧接着老大开始看《Wonder》的原版书,qq老师也悄不作声的开始看,看完书后说写得很棒,难度也不大,书中好几处还把她给看哭了。这下我就心痒痒了,趁着周末空闲,先从网上下载高清资源看完电影,然后立即看书,暂停手头正在看的《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三天时间看完。

  《Wonder》这本书,之所以畅销且热度不减,我觉得作者抓住了几个点。一是内容简单质朴看起来比较轻松,就像中国原来有一档节目叫东方时空,它的口号是:讲诉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二是遣词造句简单,难度不大,可以覆盖不同年龄、地域和阶层的读者。三是书中传递出来的价值观被普罗大众广泛接受:天生残缺的人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中国有一个成语形容叫:身残志坚。四是多点叙事的文法结构安排得很巧妙,全书总共分八个章节,每个章节以不同的人物出场进行第一人称视角叙事,每个章节彼此连接又互相穿插,画面感很强,可读性就更强。

  书中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家庭中有幽默风趣的爸爸,有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扑在孩子身上的妈妈,有坚强懂事的姐姐,有出生时候遭遇不幸却又勇敢面对生活的弟弟小八月(核心男主角)。所有看点围绕小八月展开,他的日常生活,他的校园生活,他认识的新朋友,他和朋友产生的矛盾、和解,他的冤家对头等等。其中校园生活占据了全书的很大篇幅,也是电影中着力刻画的看点。

  不同人群看这本书,应该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我有一个快八个月大的女儿,我读到小八月一出生就动了二十多次手术这里就很难受,在电影中看到小八月出场的时候心里面也是咯噔一下,觉得人生来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衔着金钥匙,有的人一来到这个世界就经受诸多磨难。小八月第一次离开父母体验校园生活就遭受了他人的冷眼和排挤,认为他是一个不正常的人,甚至看到他就很害怕,他回到家哭着问他妈妈说为什么我会长成这个样子,为什么我要跟其他人不一样。电影和书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情绪波动,站在小八月的角度,他年纪轻轻就承受了太多不必要的痛苦,在情绪上他需要狠狠的发泄出来。站在小八月妈妈的角度,尽管她从头到尾不停地安慰和开导儿子,但她内心的痛苦可以从书中或电影里感受到。

  在书的第二章,以小八月姐姐Via的视角进行描述,有一个场景印象很深刻。Via经常在夜晚透过门缝看到August的妈妈站在他的房间门口,长时间不说话,不知道她在干嘛。这幅画面使得August妈妈的痛苦跃然纸上。

  在书的第六章,以小八月的视角进行描述,他们家的宠物狗Daisy(之前是流浪狗,被August的爸爸从外面捡来抚养)去世,他爸爸深夜一个人在客厅餐桌前抽搐,August上前轻慰。

  书中这样的小情怀小感动比比皆是。作者是一个细腻的人,非常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通常只需要点一下,就像蜻蜓点水,水波荡漾开来,就是一个充满色彩和内容的画面。这些画面需要读者展开想象,通过想象,又达到了和作者的.互动,这样的感觉是很奇妙的。

  通过这本书,还可以吸收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比如说如果你的家庭遭遇了这样的不幸,你会怎么去处理。你选择遵从小八月爸爸的乐观通达,或者选择遵从小八月妈妈的坚强隐忍,或者像小八月的姐姐那样,无论他遭遇怎样的非难,总是第一时间冲出去保护自己的亲人。除此之外,还有孩童之间的友情,代入感很强,几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跟着这本书,顺顾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正如前面说的,《Wonder》这本书难度不大,适合各个年龄阶层的人观看,也适合想要看英语原版书却一直找不到合适资源的人群,如果能细细把这本书读完,相信对其他原版书的阅读会更有兴趣也会更有信心。

读《奇迹》有感15

  在本学期开学会上,我领到了一本叫着《第56号教室的奇迹2》的书,由于开学时间较忙,就把它随手放在桌子上面的书堆中,没有管他。过了一段时间,又无意中把它给翻出来了,有了空闲时间,于是我就出于好奇,就随手翻翻,看着看着,就觉得很有意思。后来有空,我就找来看看。感觉收获不错,现在来谈谈我的一点感受。

  书中《点燃孩子的热情》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教室,去观看一场棒球比赛。随着比赛的推进,雷夫老师旁征博引、寓教于乐。通过现场观看一场棒球赛,观察所发生的毫微细节,老师处处皆展现出教育的思想火花,使孩子们不单只是观看到一场球赛的精彩,更大的收获是通过雷夫老师的引导,从这场球赛里得到了一些非凡的成长教育指引。从而引导孩子们作正确的决定,珍惜时间,遵守承诺,摒弃自私行为,认识沉迷电视的危害,选择最好最有用的阅读,制定计划和目标,做事专注、集中精力,凡事做到最好……孩子们的书包里不仅仅装应试教育的习题和课本,更重要的需要装载起使人生真正获得胜利和精彩的东西,懂得把这些东西载入思想和灵魂,形成人生的价值观,于是教育便不再是难事。雷夫老师正是巧妙地把人生里创造出真正精彩的要素特质,无尽耐心、因人而异、又侧重不同地一一灌输到孩子们的脑海里。

  书中雷夫老师说:人生就像一场赛事,有输有赢有汗水,每一滴汗水都是生命的体验!的确如此,在雷夫老师的平凡简单中,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复杂而又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单调重复中,让我们领略到了雷夫老师山重水复、多姿多彩的教学艺术。

  雷夫和孩子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都学会了专注。在人声鼎沸的球场上,雷夫的孩子们不受左右人群的影响,专注于单一的工作——记分。同样在机场、在餐厅、在影院,在任何一个地方,这些孩子们做事总是专心致志。在这个忽略专注的社会,做事专注,提高效率,等于节省时间、利用时间。雷夫老师认为:“孩子大多没有时间观念,而孩子必须要理解时间的.观念,而准时就是一个重要的开始。”懂得察知时间的人将善用一生做伟大卓越的事。光是凭成绩,看不出孩子是否懂得适时的重要性。我们要让孩子养成守时的好习惯,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正是在这颗满载爱之心下,雷夫老师的教学理念是如此的动人……如果我们期望孩子们将来成为哪种人,首先自己要做个我们期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这是教育的首要原则。

  “快乐可以点燃孩子的热情”,这是雷夫老师的名言。雷夫震撼了我,他以他深远的教育目标、持久的工作热情,告诉我们如何去当好一个教育工作者。

  他的教育理念和信念帮助我们构筑了崭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他的成长历程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做一名好教师”非常有借鉴意义。他的独特教学方式和班级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教学水平。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确实需要更加用心,运用各种方式去点燃孩子们的热情,要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去感染别人。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诗意,就会有很多的惊喜等着我们,我们也能创造奇迹!

【读《奇迹》有感】相关文章:

读生命的奇迹有感04-30

少一点没有开口的道歉——读《奇迹男孩》有感02-20

《奇迹男孩》读后感04-21

《如果远方有奇迹》读后感08-24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1-20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09-03

配合创造奇迹的口号12-27

《一句话的奇迹》读后感10-11

奇迹男孩观后感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