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的观后感14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津湖》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津……
《长津湖》的观后感14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津湖》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津湖》的观后感 篇1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党支部组织党员同志们观看《长津湖》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主要是讲抗美援朝时候,我军如何在长津湖一带阻击美军。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电影场面宏伟壮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几个场景:火车开过长城,晨光照耀在火车上时;美国的飞机射杀;轰炸信号塔那场;雷公开车那一幕;还有电影最后战士们被冻在雪地里的那个镜头。
看着美国空中武装对朝鲜的降维打击、看着美国吃着肉、蔬菜喝着咖啡,而我们最可爱的人吃着冻得硌牙的土豆、看着美国陆军的重型装备,我哭了,因为我们都理解了这场战争又是难打的战争、是代价巨大牺牲巨大的战争,是建立在无数先辈的血肉之上的战争!看着美国的飞机射杀我们最可爱的人,我哭了。看着我们最可爱的人在轰炸信号塔那场战斗里奇袭美军,我也哭了。看到最后的总攻我还是哭了。
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每一名战士都是有爸妈有家有血肉的个人。本来,我们的战士该回老家建房孝养父母和看娃辅导功课,回归普通的茶米油盐。本来,美国的战士该在老家准备圣诞准备团聚。然而,发动战争的美国决策者把美国战士送到朝鲜战场,而我们不得不卷入这场战争,保家卫国、粉碎美国的野心、粉碎美国接下来长驱直入的幻想。美国决策者的野心是建立在众多普通士兵的生命之上的,无论是美国士兵还是中国士兵。
《长津湖》里的战争场景格外真实,但我知道,创作者们其实还是弱化了战场的残酷,他们隐去了许多更残忍的'血腥场面,只以讲述的方式呈现。我们最可爱的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全凭的是保家卫国的决心,以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毅力,不但已经全然不顾自我的饥寒,竟然还付出了巨大的战斗力,对敌人发起了反 攻。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坚韧!正如火车上那场路过长城的场景。绵延的万里长城,宏伟壮丽且庄严,而我们的战士过了长城过了国界,他们便要化身血肉长城,阻击敌人于国境外。以生命为我们后辈筑起长久的和平!
今日之安逸,全是先辈们甘于奉献、无所畏惧的勇气,抛头颅、洒热血以血肉铸成。这段非凡的历史,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精神财富。
勿忘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长津湖》的观后感 篇2
何谓反战?是生于华夏大地而跪服国外圆月的“慕洋犬”?是荫于前辈牺牲换来的幸福生活,而对冰雕连烈士出言不逊的所谓“大V”?《长津湖》的冲锋号角仍在今日回响,于皑皑白雪中擎起一面烈烈红旗:反战,就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我们有幸,生在和平的国家,硝烟从未散去,最可爱的人阻挡着它。战场之外,伍千里、伍万里是儿子,梅生是丈夫和父亲,每个人都有想守护的一隅:可能是为爹娘盖一座房子,可能是把囡囡的数学教好。然而,枪声响起,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将这一隅延展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只因他们深知“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下一代就不用打了”。反战,不是哆哆嗦嗦、冒着油汗地向敌人寻求宽恕,而是把战争止息在自己面前,面前是炮火,身后是和平。
“他们为什么是英雄?因为他们躺在那里!我们为什么要致敬?因为我们站在这里!他们为什么会躺在那里,是为了让我们站在这里!”雷公的沂蒙山仍然苍翠着,然而名字上的红圈已用血泪刻下——接力棒,已经到了我们手上。那么,何谓我辈青年的反战?从“不敢忘,不能忘!”开始。
我们不必用用牙齿与冻土豆硬碰硬,但端着装满的饭碗,请感受到这是一种幸福;我们不必再十七八岁面对敌军的枪眼,但握着答卷的墨笔,请感受到这是一种幸福——我们习以为常的幸福,前辈们的眼睛看不到,前辈们的心却一清二楚。因而伟人的儿子身殉异乡,未及而立的战士永生烈火,无数少年身守住了中国的'第一个甲子,“虽万死而犹未悔”。反战,就是辨明:倘若要死,是为了一个人死,还是一群人活。
看完电影,亮起的影院映射同学们的泪光。我想,与我们东中学子一样,当今青年的心中都有一团火,是五千年前的火种,七十年前的红旗。然而,我们更应警惕的是,即使心有星火,若被“躺平”“佛系”的湿沙子覆盖,便难成燎原之势——这或许,便是我们的战争,而同样的,这场信仰之战,价值观之战,“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反战的前提是能战,是知道为何而战,胡修道举起枪时如是,我们青年举起笔当亦如是!
志愿军战士宋阿毛在绝笔中写到:“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永垂不朽的英雄,守护着你我;你我守护着的,也终将是下一代中华儿女眼中的永垂不朽。
打得一拳开,是先烈们反战中牺牲的生命;免得百拳来,是先烈们反战中换来的明天。反战,是能战、敢战、不忘战、不忘为何而战。
《长津湖》的观后感 篇3
国庆节假期,我们一家人一起去看了《长津湖》这部电影,它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主人公伍千里带着他的弟弟——新兵伍万里上战场前线与美军战斗的故事。战场上的情景很惨烈,深深触动着我的心灵。
看完电影回到家,妈妈将一个土豆在热水中煮熟,把它放进了冰箱的下层冻了起来。冻好后又把它给了我,让我尝尝,我咬了一口,根本就咬不动,像石头一样硬邦邦的。我一脸疑问地问妈妈这是干什么,妈妈说:“你想想,志愿军战士们在冰天雪地中,只吃这种土豆,却没人喊苦,还打了胜仗。你也要像他们一样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说完妈妈又给我们讲解了长津湖这个真实故事: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听到这里,我想到了电影上那副画面,那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画面:一个美军侦察兵发现一队中国军人,赶忙去查看却发现是一尊尊蓄势待发的.冰人。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被冻上了一层霜,脸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其中有一位军人趴在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眼紧闭着,另一只眼死死地盯着枪口,似乎只要一个不注意,子弹马上就会飞出去。还有一位军人也趴在石头,手里拿着对讲机,一副随时奉命带军队冲出去的样子。美军队长看到了,郑重地给这群冰人敬了一个军礼,他说:“面对这样的敌人,我们是打不赢的。”这群冰人是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们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心都被揪了起来,零下几十度,那么冷的天,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志呀?拥有这种钢铁意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怎能不胜利呢?和他们相比,我真是渺小的不能再渺小了。以后,无论怎样的困难,我都要克服。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中,我们应该感谢那些革命战士们,是他们奉献出了生命才换来了现在的和平,才让我们拥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可以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建设我们的祖国,不辜负革命前辈的期望。
《长津湖》的观后感 篇4
电影《长津湖》是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为背景,为大家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在极其糟糕严寒的情况下,志愿军们以钢铁般的意志、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狠狠地灭了敌军的气焰,击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扭转了战场形势,打出了我国的军威及国威。
我目前还记得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是多么的经典霸气。
电影全片都很震撼人心,情结环环相扣,结束的`时候,我以为就我哭了,没想到原来大家都和我一样都落泪了。这或许就是作为一名中国人,能产生的共鸣吧。接下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电影的震撼吧:
电影给我最直接的震撼就是志愿军和美军的装备相差悬殊简直太大了,美军喝咖啡,大鱼大肉,穿的又厚又暖,而我们的志愿军只能啃土豆,还被冻起来了,没有棉衣,挨饿受冻,只有顽强的毅力,英勇无畏的精神,没有飞机大炮,在长津湖也没有小米加步枪,打仗的时候前仆后继的往上冲,多少生命就在这里牺牲了,实在太让人难过了。
还有雷公,他是七连的第17名战士,大家都叫他“雷爹”剧中的伍百里、伍千里都是他带出来的,雷爹作为长辈,他都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人,见证了战友一个又一个的离开,这无疑是最痛苦的,雷爹经验比较多,在战场上也是非常的勇猛,是七连战士好多人的榜样。
尤其是易烊千玺演的伍万里,表演可圈可点。恐惧、纠结、害怕、万里的成长都被他刻画的入木三分。他还是一个19岁的少年,这个年纪本来应该在家学习,玩乐,因为战争让他走上了战场,这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的,万里也想成为英雄,战争是残酷的,他的哥哥又想保护好他。
看完《长津湖》真的让我很震撼,先辈们英勇的付出,勇猛的杀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尤其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说的那一句台词“第六百七十七名——伍万里”从这一个数字大家可以看出不知道在前面牺牲了多少的先烈,实在惋惜。冰雕连”的荣誉称号,他们实至名归。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看完我几次落泪,让我联想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地太不容易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好好活着……你以为战士他们不怕死嘛?他们也是人,不是铁打的,他们也有家人,也有父母,也有小孩,可是生不由已,为的只是中国,为的只是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让他们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让大家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再也没有战争、再也没有剥削。
《长津湖》的观后感 篇5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激昂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70年前被不断唱响,鼓舞着千万志愿军将士奔赴朝鲜战场。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谱曲手稿是我们藏品中最宝贵的文物之一。”_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告诉记者,许多人不知道,它的词作者其实是一位志愿军战士。
这首战歌原本是一首出征诗。志愿军炮兵第1师第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在入朝作战的前一晚,趴在煤油灯下连夜赶写出这首诗,之后在战士中广为流传。1950年11月,曲作者周巍峙读过这首诗后,被它的豪迈气概所感动,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谱曲。最初,歌名选用了诗的最后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后来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中朝边界,_、出国作战。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对比下,志愿军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这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的最后胜利。今天,我们仍然能从一件件文物中读出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和同仇敌忾的爱国精神。
一抔从上甘岭带回来的沙土在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_纪念馆展厅中,摆放着一件特殊的展品:一抔从上甘岭带回来、混杂着弹壳的沙土。
据张校瑛介绍,上甘岭战役持续时间之长、战况之惨烈,使得在地上随手一抓,都能找到十数枚弹壳和炮弹残片。凯旋的志愿军战士带回战场上的沙土,用来纪念这场可歌可泣的战役。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第15军编撰的《_战争战史》中提到,危急时刻拉响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95岁的志愿军老战士曾志宙回忆,在上甘岭的`阵地争夺中,敌军炮弹倾泻下来,他的耳膜被震破,如今只有右耳能听见一丝声响。“只记得炮弹满天飞,杀敌声不断,持续了几天几夜,地上一片焦土。战士们高喊‘冲啊’,击退了敌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一抔沙土饱含着“钢少气多”的革命志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齐德学认为,_战争的胜利,宣示了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压的精神和气魄,中国的国威、军威得以在全世界树立。“从这场战争中,我们寻求和总结出了制胜之道,那就是从精神上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能被敌人的气势所压倒。
《长津湖》的观后感 篇6
国庆假日的街道上红旗招展,处处华灯如同璀璨的明珠。轻松愉快的假期生活非常惬意,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新上映的电影《长津湖》。
电影主要演绎了抗美援朝战役中志愿军的英勇无畏和伟大的家国情怀。电影生动真实,情节曲折紧张,扣人心弦。
电影一开头,刚回到家乡的连长“伍千里”接到紧急命令,天一亮便坚定奔赴战场。在船上,他用坚定而不舍的眼光默默注视着家乡。这一幕,使我心中微微一颤。奔赴朝鲜战场的.所有志愿军战士,哪一个没有家乡,没有亲人?他们无法割舍对家乡、对亲人的情感,但是在危急时刻,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祖国!
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举步维艰,朝鲜50年不遇的严寒不断挑战着他们的意志,头顶不时丢炸弹的飞机如同魔鬼一般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战争条件艰难,战士们只能用硬得像石头般的冻土豆来充饥。年老的战士们将热一点的土豆分给小战士,健康的战士将软一点的土豆分给伤员。小小的举动带来巨大的温暖,战士们团结互助、舍己为人的精神,十分感人。
喊声震天,中国军人从四面八方包抄下来,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就一举歼灭了美国装备最好的一个兵团——北极熊团。这一幕令我振奋不已。正在大家为暂时的胜利而兴奋的时候,美军的轰炸机投下了一枚标识弹,就在这危急时刻,一向乐观开朗的“雷爹”雷睢生身先士卒,抱起标识弹放到车上便开足马力向远处驰去。美军的飞机一下子把矛头都对准了他,一枚枚炸弹在他的四面八方炸开,但“雷爹”英勇无畏,汽车如同脱缰的野马在崎岖的山路上狂奔着。敌军的炸弹带着狂妄、慌乱地飞下来,汽车侧翻了,他半截身子被压在了车下。其他战士连忙跑过来抬开汽车,将这位老战士抱在怀中,一滴滴眼泪如雨般落下。这位身经百战的老战士平时是多么可爱、可亲、可敬啊!在弥留之际,这位老战士呻吟着:“别……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看到这儿,我的眼泪如同洪水一般涌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这些伟大的革命先烈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幸福、为了孩子们将来不在硝烟战火中长大!
走出电影院,华灯初上,街道两旁七彩霓虹灯不仅靓化了空间,更照亮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这不正是革命先烈们心中所愿吗?欣赏着这盛世繁华的街景,头脑中又映衬出电影中各种震撼感人的情节,泪花再次充盈了双眼。
《长津湖》的观后感 篇7
那个冬天特别冷,血也特别热。
祖国母亲生日前夕,我和爸爸专程去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自从“冰雕连”,在网络和影视作品中,成为志愿军和那一代先烈,最让扼腕痛惜的镜头定格后,长津湖之战渐渐为国人熟知。
在那个令世人缅怀的凛冬,我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克服后勤、装备的巨大差距,昼伏夜行,忍受着酷寒和饥饿,以顽强的毅力、超于常人的勇气信念,用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飞机大炮。在长津湖地区,包围并追击美国王牌之师,扭转战争的不利局面。用付出巨大伤亡的代价,赢得中国军队对抗西方国家军队,在主要战役的第一次胜利。新中国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是至今屹立在长津湖畔的中国军魂,他也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
看着美军官兵吃着熏肉、鸡腿,喝着咖啡,而我们最可爱的人,吃着冻得硌牙的土豆;看着美国军队的坦克车辆、空中战机的肆虐横行,而我们志愿军战士物资匮乏、武器简单,甚至连御寒的棉衣都没有完全装备。我一直默默地流泪,每一名战士,都是有爸妈有家的亲人。本来,他们该回老家建房,孝养父母,或看娃辅导功课……祖国召唤下,一无返顾地重返部队,与战友一起浴血战场,奋勇杀敌。为了大家,不惜舍弃小家,参加这场战役的目的,就是“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
我最喜欢影片里,那个样子憨憨的雷公,为人善良,有点像《西游记》的土地公公。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没有不知道的事情。能用拇指计算出步炮射程角度,准确击中敌人的火力点,带个耳朵的扩音装置,俨然便成为“顺风耳”。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场面,发生在赴朝的火车路上。新战士伍万里,因为没有拿到枪,闹着要跳车。铁流滚滚,拉开车厢大门的瞬间,迎面金光普照,本来喧闹的战士们全部愣住了。外面是蜿蜒辗转的万里长城,壮丽河山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心间……我们战士便要化身血肉长城,御敌于国门之外,用生命和热血为我们后辈,筑起长久的和平!
正如戎马一生的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元帅,在停战后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电影中,那个率部端掉美军“北极熊团”,志愿军连长伍千里说得更明白:“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你们就不用打了。”至今,北极熊团的团旗,还陈列在我军事博物馆中,供游客展览参观。
边看电影边想,我们享用今天的幸福安逸,不仅要把“珍惜和平”刻印在心里,还要把“珍惜”二字付出实践,从小事做起,从爱惜食物,从认真学习,从修身立德开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辈之忠烈,不负和平之不易!
《长津湖》的观后感 篇8
昨天,刚上映一部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第二年,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党中央政府应朝鲜政府要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电影看完以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帧帧不怕牺牲、奋勇抗敌的画面浮现在我眼前,让我再次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用他们的鲜血筑建的。
电影开始,跟随镜头来到伍千里(吴京饰)的家乡,伍千里作为七连团长带领刚打完胜仗的战士回家探亲,在和父母见完面后,当晚收到紧急通知停止探亲,外出打仗,年迈的父母只能目送孩儿,希望他胜利归来。为了不要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跨过“鸭绿江”,伍千里带领一百多名战士奔赴朝鲜战场。由于美军飞机不停的在山间巡视,我们的军队火车被发现后不得不转移阵地,保护电台、背起装备徒步前行。在前进的过程中,中国士兵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忍饥挨饿,在严寒的冰雪天气中纹丝不动,随时观察美军的飞机,及时隐蔽,最终把电台送往前线阵营并抵达战场。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场景:一个是伍千里带领百名士兵徒步前进到达战场时,为了躲蔽美国的巡查飞机,他们在前后无草无树无山遮挡的情况下,躺在一堆石头上面,假装"尸体"躺在上面纹丝不动。美国人的两架飞机不停的在上方飞行巡视,由于没有发现敌人,他们为了一己之乐,便在他们以为是“尸体”的地方投放炸弹。此时,伍千里眼看着身边的战士被炸死,内心十分难受,但为了以少保多不被全军覆没,安全抵达战场,战士们遵守纪律,只能默认忍受。另一个是最后的场景,在美国军队误以为是敌人时,他们走近一看,竟然是冻死在山上潜伏的中国士兵。当我看到那一个个被冻僵的士兵端着步枪趴在雪地上时,在忍受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天气下,他们甘愿化成冰雕,也丝毫不愿退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全部来自烈士们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因为他们相信中国一定会胜利。正如电影中美军首领所说:“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打败他们”。
如今我们生活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但永远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国是那些先辈们用甘于奉献、无所畏惧的勇气,抛头颅、洒热血替我们打下的。就像影片中毛主席所说:“这仗真不想打,但为了未来百年的发展,这仗不得不打。”所以,那些为了保卫祖国未来拼死战斗的战士,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国家繁荣昌盛,在祖国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勿忘过去、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来之不易,用我们的决心和努力献出自己力量,维护祖国美好的未来。
《长津湖》的观后感 篇9
今天,已经很难找到描述这场战斗过程的文字,我们不知道在那么强大的防御火力面前,这些勇敢年轻的士兵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但我知道他们心中怀着怎样一种争取胜利的信心,一往无前,无所畏惧。于是,在那一个曳光弹交织、寒风呼啸不断的夜晚,水门桥再次被炸断,毅然决然的中国军人甚至连原桥的基座都炸得干干净净。
据说,中国军队的'一位副师长亲自到附近慎重仔细地确定了战果。他再三从望远镜里确定了已经光秃秃的桥基和两侧高耸的悬崖,然后才进行汇报:水门桥已经被彻底炸毁,"联合国军"已无路可撤——除非他们的上帝来帮忙。
上帝当然不会来,但现代化的工业力量也有创造奇迹的力量。这种力量,超过了那个年代中国军官的想象,但在这里他们最终见识到了。
"联合国军"方面的一流工兵专家很快赶到了现场,在确定了重新架设一座钢架新桥的方案后,一个庞大的系统同时开始运作。一种大型的车辙桥组件被作为架新桥基础结构,每个车辙桥组件重达1.1吨,只能采取空投方式运到桥边。但这么重的组件没有过空投的先例,降落伞是否能承受?数以百计的"联合国军"技术人员以最快的效率在数百公里之外,同步进行了多次试验,并最终从遥远的日本定制了专用降落伞和8套巨大的钢制组件(M-2型钢木标准桥梁),做好空投的一切工程技术准备。
7日,八架大型运输机(C-119运输机)将八套巨大而沉重钢制组件空投到了水门桥附近。美军用巨型降落伞直接将钢制组件空投到美军阵地,其中一套着陆时损坏,一套落到志愿军阵地上,美军收到了6套桥梁。此后一天,在大雪纷飞和冷枪不断中,架桥过程却基本顺利。1天之后,一座可以通过所有重型装备包括坦克在内的全新的钢结构桥梁再度出现在了两座悬崖之间。
远离本上作战的美军仅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在不断传来的枪炮声中,在北朝鲜东北部偏僻山区的一座悬崖上架设起了一座载重50吨、可以通过所有型号的坦克和车辆的钢制桥梁。
就在这座桥第三次重生2个小时后,“联合国军”的1500多辆汽车和坦克庞大队列也抵达了这里,他们很诧异没有遭受攻击,平安通过了水门桥。
狼狈不堪和疲劳至极的“联合国军”士兵热泪盈眶地感谢上帝:终于从濒临灭亡的险境中逃出生天。
其实,“联合国军”通过水门桥时,附近不多的志愿军曾试图做过最后的努力。但当夜零下40度的低温和“联合国军”空前密度的火力掩护已经超越了他们努力的极限。
《长津湖》的观后感 篇10
哪怕有再多的磨难与牺牲,我们也要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题记
《长津湖》这部影片主要是讲抗美援朝时期发生在长津湖一带的一场名叫“长津湖战役”的战争。看完这部战争史诗般的影片,我的内心感受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震撼”。
我震撼于一张脸的凄苦与不舍。这是九兵团七连连长伍千里母亲的脸,这是一张刻着不舍、不想让儿子去战场的母亲的脸。战争已夺去了她大儿子伍百里的生命,而她二儿子伍千里刚回来又要归队去打仗。她舍不得,不想让二儿子去,她也担心二儿子又回不来。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我震撼于两句话带给人的思考。伍千里有个弟弟叫伍万里,他被编入伍千里的连队,伍千里对他很严格。在伍万里的入连仪式上,就因为他没回答出自己是第多少名战士,伍千里就罚他站一晚上,还告诉他“一个蛋从外面被敲开,注定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很可能是只鹰。”正是因为哥哥的严格要求,伍万里在战场上才会表现得极其勇敢,在与美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时,为了把美军的信号塔给破坏,伍万里与一个美军殊死搏斗,终于赢得了胜利。伍千里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当我们面临危险时,如果选择逃避,就只能坐以待毙;如果主动出击,制造并利用机会,就会化险为夷。还有一句是“这一仗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是呀,没有先辈们的浴血奋战,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震撼于三个画面的感人至深。零下四十度,极寒的天气,美军部队吃着美味的食物,而我们的战士一天仅有一个土豆,这土豆硬得将战士们的牙齿都硌坏了,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七连战士以苦为乐,令我感动不已。最后一战,美军这个称霸全球的.北极熊团,投了个标识弹,雷公为了掩护大家,让大家脱险,他把标识弹挖出来并开车送到无人的地方,此时,他全身被标识弹炙烤,血肉模糊,看到这里,我泪如雨下。雷公的牺牲自我、保全连队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电影的最后,美军空军在撤退的路上发现了中国军队,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的阵地上,他们以战斗队形散开,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怒目注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坚持到最后一刻,他们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冰雕连”。美军空军部总指挥员看到这一幕,摘下手套,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并说了一句:“我们永远不可能战胜这样的军队。”为了保家卫国,战士们前仆后继,英勇无畏,赢得了所有人的敬重,向所有志愿军战士致敬!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生逢盛世,我们享受着新时代的和平阳光,我们将砥砺前行,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
《长津湖》的观后感 篇11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如期而至,祖国母亲迎来了她的第72个生日,全国上下举国欢庆庆祝这个不平凡的日子。
马路两旁张灯结彩,各处摆放着鲜花,给这节日装点着欢乐,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当看到那一面面飘扬的五星红旗,不禁让我想起了妈妈带我去看的电影《长津湖》。
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一个中国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感人的历史故事。当面对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军队时,我们的战士用血肉之躯战胜坚硬的'飞机和坦克,我们的战士拥有的是钢铁般誓死保家卫国的意志。
我们在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应铭记历史,不忘先烈。吾辈生于盛世,亦当不负盛世!
在国庆期间,我看到了很多人去其他城市旅行,小朋友们在公园玩。我和爸爸妈妈感叹,中国真是个和平、美好的国家。爸爸妈妈为了让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今天,带我去看了一场震撼的电影,名字叫做《长津湖》。
这部电影里的战役名字叫长津湖战役。这个战役是抗美援朝里的,它直接定下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基础。如此可见,它多么重要啊!在电影里面的战士们,在零下四十多度的环境里打仗,而且一天只能吃一个发黑发硬的土豆。在战斗时里面的打斗场面和爆炸都很真实。
我们能出现在这世上且活的那么好,都是因为上一代军人用血肉换来的。我觉得这些军人很值得尊敬,他们为我们的自由、和平付出了生命,他们是英雄,永远的英雄!
国庆期间,我和妈妈共同观看了《长津湖》这部战争历史影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当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困苦。
惨烈的战斗让无数的无名英雄倒下了。志愿军们吃着冻得坚硬的土豆,穿着薄薄的棉衣,吃不饱,穿不暖,在条件那么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的战士也毫不畏惧。而我们的敌人——美国大兵,他们喝着咖啡,吃着牛肉罐头,咬着巧克力,穿着暖和的棉衣,用着先进的武器来对付我们,他们狂妄地计划着要铲除我们,万万没想到,我们的战士是那么的勇敢、强大、战无不胜。我们的战士凭借着惊人的执着精神以及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奋斗精神,让美国大兵斗志全无,最后,我们胜利了。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有充足的生活来源,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必须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我们必须铭记历史,不忘耻辱。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努力工作,为建设现代化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长津湖》的观后感 篇12
“一只蛋从外面被敲开就注定要被吃掉,但如果自个儿从里面啄开,没准儿是只鹰”这是剧中哥哥对弟弟意味深长的一番话,至今仍发人深思。《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以一位“混世”少年的成长展开画卷,向我们展示了那一段历史的残酷与艰难。
刚开始,作为初生牛犊一直在水边慢慢成长的伍万里无视哥哥的担忧,偷偷离开家加入大部队,就是简单的为了能让哥哥看得起。在开往前线的火车上,他被戏耍被逗弄,他生气暴怒更是一度想拿枪对准未来的战友,直至车门被打开,在行驶的火车上他看到了朝霞映照下的万里长城,他安静了下来,坦然接受连长哥哥的体罚。我想那一刻,他一定是想起了投军初期自己说过的话,“共产党、毛主席给他们家分了地,有人要抢回去,这个不能答应。”
他开始有了军人的影子。敌人空袭下,身边前一秒还谈笑嬉闹的小伙伴下一秒尸骨无存,鲜血喷溅一脸,那一刻他的眼神愈发坚定。然而少年还不清楚“军人”两字的分量,面对与美军的近身肉搏他慌乱无措,看着危及生命的哥哥却仍对敌人下不去刀子,直至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他咆哮、怒吼,手持手榴弹精准投掷,在哥哥与战友们惊讶的目光中,少年飞速成长蜕变,此时的他不再是一只任人煮烹的蛋,而是一只破壳而出的雄鹰。
“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从天而降吗?”在美军逃窜的质疑声中,一股浓浓的民族自豪油然而生。然而,战场上没有神话,拼的都是血肉之躯,从单枪匹马直插军营的梅生,到开着坦克舍命与美军对轰的伍千里,从拉起甘愿当活靶转移敌人炮火的雷公,到弹尽炮绝抱起炸药包向敌冲锋的杨根思,无一不在用生命告诫美军,我们是有血性的民族。毋庸置疑,这场战役我们胜利了。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前辈的牺牲为我们换来了后世的太平。曾有一位海归在演讲上讲过自己的故事:跟她一起留学的一位叙利亚籍留学生曾对她说,你不用变得非常优秀才能在异国他乡立足生存,你还可以回自己国家,你的国家会包容你、保护你。我们才恍悟,和平是有代价的,在我们视及不到的黑暗角落,仍有人在饱受战火而流离失所,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只是有幸生活在和平的中国。剧中当伍万里举起枪正要对一位受伤的美军士兵补枪时,哥哥拦住了他说“有些枪我们必须开,有些枪不必开”,弱时不惧强敌,不失大义,强时惠己及人,承担大国责任。中国正在以独特的民族魅力引领世界瞩目,给千万英烈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如有书信达意,如今这太平盛世是否如您所愿……
《长津湖》的观后感 篇13
铁血卫国保家园,踏破尸骨唱凯旋。先烈们出生入死,才换来今日盛世如他们所愿。看《长津湖之水门桥》,我懂得了什么是壮烈,最珍爱生命的雷公,为了战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观《水门桥之水门桥》,我明白了什么叫惨烈,再次点名的时候,“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最冷的夜,最热的血。最可爱的人们,最坚毅的军魂。穿透长津湖的凛冬,让我们用誓言铭记那不朽的军魂:英烈放心,强国有我!
英烈放心,强国有我,我们会传承您们的精神。长津湖上,您们纵使冰身冻骨,也不退让一分;和平年代,我们虽遇困难挑战,也会勇于前行。水门桥畔,您们就算凝成“塑像”,也不动摇分毫;盛世中国,哪怕疫情肆虐,我们也会逆行出征。七十年前,您们用钢铁一般的意志,铸成一往无前的利器,钢虽少,气犹多,苦寒之地,鲜血和生命熔铸成牢固的关隘,御敌于外、退敌千里,守住家国安宁,守来长久和平。七十年后,我们秉承英烈们的精神,燃起舍我其谁的青春,向前冲,不放弃,复兴之路,奋斗和坚持夯实稳固的根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
英烈放心,强国有我,我们会牢记您们的遗憾。“越难打的仗,就更要打”,哪怕环境再恶劣,哪怕武器再简陋,哪怕要拼上自己的生命,您们也没有犹豫,因为“我来过,燃烧过,我身后,是祖国。”可是心里怎么能没有一点怨念呢?三次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摧毁的水门桥,又三次被敌方轻易的重建,要是我们不那么贫穷,要是我们不那么落后,强敌怎么会脱身逃去?国殇何所祭?科技慰英灵。先烈们,请放心,今日之中国,已经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我们已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北斗升空蛟龙潜海——从戈壁到深林,从深海到苍穹,无数的科技工作者披荆斩棘、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已经让中国在世界的东方傲然屹立。中国,不会再让您们有遗憾;我们,不会让您们有遗憾!
长津湖一役,雄浑苍凉、动人心魄。水门桥一战,催人泪下,荡气回肠。血战化作丰碑,愈发迸发出澎湃的力量。从1950到2022,岁月轮回,倏忽已是第七个虎年,中国也已从昔日的病虎蜕化成生威的猛虎,“尊严只能在战场上取得”,我们要永记长津湖、水门桥的冰雪,常温许下的誓词:英烈放心,强国有我!
《长津湖》的观后感 篇14
电影《长津湖》正在热映,带我们重温了那场热血悲壮的抗美援朝战役,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生动鲜明,每个场景都是那么刻骨铭心,广大党员干部应该细细品味其中滋味,传承红色力量红色血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谱写新的红色篇章。
品一支“钢笔”,它彰显的是“忠与义”的坚守
“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带着一支钢笔、一块怀表便跟着彭德怀司令员欣然前往一线,在车站,他递给了伍万里一支从未见过的钢笔,或许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一身“书生嫩气”,却没曾想到他有一骨子“英雄霸气”,为了那张大地图,毅然冲进轰炸区域,他坚定的眼神、伟岸的'背影都深深烙在了战士们的心中。“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主动请缨、冲锋陷阵,这便是榜样的力量,用行动体现着中华儿女的血性和温良,用生命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也没有人清楚他的来历,大家都叫他“刘秘书”,隐姓埋名、忠心赤胆,这也是共产党员对祖国最纯洁的爱,对党和人民最赤诚的心。
品一杆“烟斗”,它凝聚的是“生与死”的抉择
外形五大三粗的雷公,内心却异常细腻,他教会许多新兵如何自保,自己却总是冲锋在前,在敌机疯狂轰炸时,他果敢跑去捡起标识弹,驾车奋勇驶入敌营。“疼死我了,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他怕疼,也想安全回家,但是他知道不能后退,因为身后是热爱的战友和思念的祖国,这也是军人的使命和荣耀,要保护战友回家的道路,要守卫家乡皎洁的月光,他作为一名穿插连的老兵,最后能留下来的也只是常伴身边的那一杆烟斗。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是保家卫国?”或许雷公便是最好的注解,厌倦战争却要常年征战、害怕疼痛却要强忍战痛、思念家乡却终埋异乡,这是滋养共产党员的强大精神伟力,这种英雄血性将会炽热不屈,这种坚定信念将会永世不灭。
品一个“箱子”,它承载的是“家与国”的缩影
刚刚退伍的梅生,本可以和妻子女儿安享晚年,却忽逢国难,便又带着箱子匆匆归队,在火车上他缓缓打开箱子,累累功勋、一张照片便是他半生的荣耀和一生的牵挂,更是他誓死都要守护的“大国”与“小家”。“这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下一代要打。”在那寒冬凛冽的战场上,他是博学多才的指导员,也是英勇顽强的冲锋兵,用血肉身躯奋力抵抗着坦克大炮。“悠悠忠骨埋他乡,铸就和平佑后人。”生逢繁华盛世是因为革命先辈把该打的仗都打了,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子孙后代的青春年华,换来这没有硝烟的和平年代,心中有挚爱便会勇担当,肩上有使命便会敢作为,共产党员的这颗赤子之心历百年不变,始终朝着民族复兴的方向前进。
【《长津湖》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观后感02-23
《长津湖》观后感04-24
长津湖观后感11-05
《长津湖》的观后感11-26
长津湖观后感10-13
长津湖电影观后感11-28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11-03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03-28
《长津湖》观看心得12-26
长津湖观后感7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