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课题》读后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读后感 课题 教师

管理员

摘要: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如何做课题》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教师如……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如何做课题》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后感1

  《教师如何做“小课题”》读后感《教师如何做“小课题”》是一本论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小课题的专著。特别注意从基层学校老师的兴奋点、困惑点切入,以小课题研究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问题为体系,以教师身边的研究案例为基础,力求准确把握小课题的基本定位,帮助教师切实掌握从事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文体形式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信心和能力。本书作者祝庆东就职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负责培训中心的工作。本书是其从事基础教育领域的群众性教育科研工作的总结性成果,读来获益良多。下面,我将从“小课题的含义”、“小课题的作用”、“小课题的方法”三个方面谈谈感想。

  一、小课题研究的含义课题研究就是从规范性层面审视我们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把我们付出的努力成果化。教师课题有大课题与小课题之分,大课题主要是从片宏观的层面研究教育管理问题,目的在于解决学校的重大教育管理问题,主要采取综合研究的方法,具有投入大、周期长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小课题则从微观角度解决教学困难,旨在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以

  行动研究为其方法,寻求提高教学效益与质量。投入的周期短、涉及面小。

  二、小课题研究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无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中小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但是,中小学教育科研不能过于理论化,也不能过大。“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小课题研究是一种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真发展的实践研究;是一种小步子推进,小环节切入,研究小问题的微型研究;是一种低起点、低要求、低重心的“草根”研究,正好呼吁了当下教育实践成果化、教学研究理论化、教研能力专业化的需求。

  三、小课题研究的方法首先,发现问题。具备问题意识是研究的前提。在教学中,要随时思考当前教学存在何种困境,这种困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其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小课题研究就是在充分借鉴前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小课题研究的关键一步。再次,用找到的方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即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由于教学的可变性与学

  生个体的多样性,方法的效果可能并不好,需要不断重复进行第二步与第三步,即一个“扬弃”的过程。再次,将自己寻找方法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出来,形成经验性材料,这是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最后,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这是第二次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学技能与教学效果都应当有显著的提高。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后感2

  为了弥补自己在课题研究理论知识方面的匮乏,我详细阅读了华东师范大学李冲锋教授的《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本书从课题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恰当的课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如何成功申报课题、如何做好开题论证会、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如何面对中期检查、如何和撰写结题报告、如何做好结题工作、如何推广课题成果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本书实用性强,书中典型案例介绍具有很好的释疑与指导作用,帮助我一步步理清课题研究的思路,逐渐改变之前对课题研究的畏难情绪。

  读了《教师如何做课题》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发现“课题研究有何价值”、“如何选择恰当的课题”和“如何进行课题设计”这三章给我很多启发和思路。那就是立足教学、解决问题、持续发展。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跟大家分享。

  课题研究从选题开始,选题主要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主要包括发现研究问题、筛选研究问题和确定研究课题三个步骤。课题研究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教研而搞“空中楼阁”或“象牙塔”式的研究,它必须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工作。这本书里面提到“教学与研究合一,是教师课题研究的重要特点。因此,教师的课题研究要以“立足教学”为原则,以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过程来开展。”因此我们要做好课题的第一个工作重点就是立足教研,把教学常规管理、教研常规管理夯实。

  我做课题的一个困惑是感到没有什么可研究的。其实,并不是没有什么可研究的问题,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想要拥有一双敏锐的发现问题的眼睛,需要树立起问题意识。在本书中也强调“问题意识”,书中如何选择课题章节以下面两句名言开始:

  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俄)巴普洛夫。

  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培根。

  正如书中所说,问题是客观事物之间的矛盾,是联系已知和未知的桥梁与纽带,我们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认识才能不断的向前发展,而问题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对头脑一片空白的人来说,问题往往是以他擦肩而过,因此我们不能把一切现存的都看作是合理的,要有怀疑精神,知识才不会成为一潭死水,有了问题之后,不要怕麻烦,一定要想办法去解决,如果该问题对教育科学有普遍意义,有明确集中的研究范围和目的任务,那就可以做课题。

  通过初步地学习,让我认识到教师“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也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日复一日,重复别人的路,别人的话,对一些教学现象已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缺少主动探究的习惯,缺乏提出问题的勇气。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经常带着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哪怕是小问题,多去和别人交流,去听课,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从中不断对比、思考。对于《教师如何做课题》,我还将继续认真学习,相信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后感3

  《教师如何做课题》.李冲锋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6,历时12天完成本书的阅读。本书全方位讲述了做课题研究的价值、选题、设计、申报、论证、实施、检查、报告、结题、推广等内容和流程,通过阅读本书,我对课题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感悟颇丰,特写此心得体会以加深记忆,为后续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思考。

  一、阅读背景

  参加工作已6年有余,从科任教师、班主任、教研员到教研工作管理无不都在教育一线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但教育教学都过于随意,缺乏教育教学理论支撑,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全凭经验和感觉,对教育教学研究置之不理。殊不知自己爬模滚打获得的经验他人都已早有研究,却不懂学习借鉴,工作开展效率低,专业成长缓慢,难以突破瓶颈。究其原因,在于自身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更缺乏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见。因此,加强理论学习至关重要,快速学习教育教学科研相关知识至关重要。而课题研究对科学实施、提升教育质量、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因此选读此书。

  二、内容概览

  本书共有10个章节,作者分别从研究价值、课题选择、课题设计、课题申报、课题论证会召开、实施研究、中期检查、结题报告、结题工作、成果推广等方面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阐述。“研究价值”部分主要说明了:课题研究是教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常规道路,课题研究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后面9个章节都是课题研究全过程的论述,大到国家课题或专著,小到写作的标点符号,作者都详细分说,不愧“课题研究指南”名号。作者采用了众多的案例分别对各个模块的概念、结构、过程、注意事项、措施等进行说明,内容丰富,文笔细腻,语言通俗易懂,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研读也不会觉得难懂。

  三、读后感悟

  读完本书,总的感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做课题研究是每一位老师都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对自身专业发展极具意义的事。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认清自我

  老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但怎么“教书”和怎么“育人”却没有固定的方法。如果没有理论基础,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将是随意的,只是想当然地灌输自己的认知给学生;如果有理论基础却不付诸实践,理论与实际可能是脱节的,仅凭理论框架开展教育教学,那么学生的成长环境将是苍白无力的。若是如此,又谈何“教书育人”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告诉我们要“终身学习”,这也是让“教书育人”得以保持生命力的唯一办法。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深知各方面资源条件不足,缺乏引领,但好好读几本书的条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二)塑造自我

  随着“教师专业成长”的呼声日渐强烈,教育实践和社会期望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逐渐成为现实。然而,我们连像样的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论文都没有,置各年各种课题于不顾,教育教学科研流于形式,甚至是一片空白。

  在没有引领和经验的情况下,首先应该去多读几本书,充实教育教学理论,从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份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论文开始。教师要善于总结反思每天的教育教学,善于发现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中不断反思总结。我想,这不仅是学校的要求,更是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迫切需要,也是教师行业得以永葆活力的必由之路。

  (三)升华自我

  要加快学习的速度,提高学习的效率。从学校的层面,积极搞好教育教学科研制度建设,尽快落实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和总结,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科研兴校”之路。

  夯实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从“细节”和“问题”处着手。从教师的层面,强化监督指导,鼓励教师教育科研的自我升华,严格教师教研过程的真抓实干,从改变观念开始,从基础做起,走出属于我们“科研兴师”道路。

  总之,教科研就在我们身边,课题研究就在我们身边,教科研并不是艰深晦涩的东西,它需要的是观念的转变、持久的毅力,需要的是每天的积累。我们是最贴近研究资源和教学实践的群体,只要积极反思总结,坚持积累每天的收获,不流于形式,扎实推进,我相信我校教科研工作将焕然一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将稳步前行。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后感4

  《教师如何做“小课题”》是一本论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小课题的专著。特别注意从基层学校老师的兴奋点、困惑点切入,以小课题研究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问题为体系,以教师身边的研究案例为基础,力求准确把握小课题的基本定位,帮助教师切实掌握从事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文体形式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信心和能力。本书作者祝庆东就职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负责培训中心的工作。本书是其从事基础教育领域的群众性教育科研工作的总结性成果,读来获益良多。下面,我将从“小课题的含义”、“小课题的作用”、“小课题的方法”三个方面谈谈感想。

  一、小课题研究的含义

  课题研究就是从规范性层面审视我们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把我们付出的努力成果化。教师课题有大课题与小课题之分,大课题主要是从片宏观的层面研究教育管理问题,目的在于解决学校的重大教育管理问题,主要采取综合研究的方法,具有投入大、周期长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小课题则从微观角度解决教学困难,旨在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以行动研究为其方法,寻求提高教学效益与质量。投入的周期短、涉及面小。

  二、小课题研究的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无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中小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但是,中小学教育科研不能过于理论化,也不能过大。“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小课题研究是一种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真发展的实践研究;是一种小步子推进,小环节切入,研究小问题的微型研究;是一种低起点、低要求、低重心的“草根”研究,正好呼吁了当下教育实践成果化、教学研究理论化、教研能力专业化的需求。

  三、小课题研究的方法

  首先,发现问题。具备问题意识是研究的前提。在教学中,要随时思考当前教学存在何种困境,这种困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其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小课题研究就是在充分借鉴前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小课题研究的关键一步。再次,用找到的方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即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由于教学的可变性与学

  生个体的多样性,方法的效果可能并不好,需要不断重复进行第二步与第三步,即一个“扬弃”的过程。再次,将自己寻找方法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出来,形成经验性材料,这是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最后,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这是第二次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学技能与教学效果都应当有显著的提高。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后感5

  读《 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有感

  在学习《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一文后,掩卷沉思:教师搞课题研究是一个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坚持得不够好。当然,这个坚持得不够好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做,我们做了,但做的深度上不够好。当我们发自心底的想要做、必须要做的时候,我们才能品尝到她带给我们的快乐、幸福!为了更好的促自己成长,立足三尺讲台,研究课堂教学 ,不把课题研究当作一阵风,结题就了事,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为了在实践中做出更多的成绩,我想对一学年来的几点不足做一下反思、梳理:

  一 缺乏坚持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一个名字叫“坚持”,我们都能记住这醒目的话语。很多时候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时间倒流到去年九月,我热情洋溢,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勇敢而成功地申报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实效》课题。那个时候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但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努力的做着课题。每堂课都尽力做好与自己课题有关的工作,但是由于“忙”的借口,让我们逐渐激情勇退,这项工作的投入度与力度相对减弱。各种各样的借口成了“坚持”的绊脚石。我们都不会忘记奥运会上,我国体操男团在比赛场上完美的表现,我们都清楚在这成功瞬间的背后是他们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的结果。

  二 缺乏深度

  其一,造成课题研究缺乏深度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对它的思考。在往下细追究还是我们处于被动研究状态,只浮于表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没有遇到问题,在问题面前我们选择的'是什么?回避还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举例而言,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与个人课题有关的环节确确实实做了,心里也做好了整理的思想准备,可是时间却一天天过去,总以“忙”“没时间”而懈怠、搪塞,常常这样自我安慰 ,甚至有时候是任务迫在眉睫了,灵感也才随压力而来。课题研究工作是一个过程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有把它时时放在心上,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总结才能做得更好。

  其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践行。把在做课题过程中的点滴随时随地记录下来整理好,这就是一笔谁也拿不走的宝贵财富。我们也将在记录点滴的同时,使自己不断丰满起来。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后感6

  读李冲锋教授所着的《教师如何做课题》这本书,让我有专家手把手教你做课题的感受。此前,课题班组织了多次的专家现场培训和兄弟校成功课题研究经验交流,从中也颇有收获。但这些收获有些零碎肢解,不成体系。拿起这本书细细读来,真可谓拨开云雾见月明。

  这本书依据课题研究过程的阶段、步骤,用引名言、举例子、析理论的方式,从如何做、注意事项等方面一步步教我们如何做课题。

  如何选择恰当课题。这一部分感触最深的就是如何选题。选题决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价值和质量等,故选题不可不慎。选好题,起好步,课题研究就会顺利很多。作为一线教师,遵循立足教学的原则。只是自己研究校本问题和班本问题,则可做小、精、实的选题。

  如何选择恰当课题。课题名称在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课题研究放向具体化的表现。要结合自己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反复推敲课题名称,注意选择明确、具体的语言来表达,使它准确地反映出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范围和研究目标,以期取得理想的研究效果。

  如何实施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是课题研究的展开阶段,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步骤。课题最终成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阶段做得怎么样。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获取研究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等。课题研究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涉及调查研究的对象,相关课题研究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成果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研究伦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把研究的相关成果及时加以整理,并把它们转化成文字成果及时发表。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课题成果的积累,有助于把研究成果及时奉献给社会供他人借鉴使用,而且有利于为课题的结题做好充分的成果准备。

  如何面对中期检查。做好课题的中期检查,首先需要从课题发布者或课题管理部门了解中期检查的要求,根据要求做准备。这样才能达到并满足检查部门的要求。

  如何撰写结题报告。课题研究的材料是结题报告写作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广泛、科学、详实的材料,就写不出好的课题报告。课题报告是建立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之上的,课题研究的过程主要是材料收集、分析的过程。在撰写结题报告前,需要对平时的积累的研究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使之向着结题报告所需要的方向集中。

  如何做好结题工作。为了保证顺利结题,要事先做好精心的准备。课题材料的`要求是真、精、齐、清、定、美。结题研究工作总结是针对整个课题研究“工作”而言。是对课题从立项到成果形成的研究情况、工作、活动等全面回顾、分析和概括。

  作为还没有实战的我来说,缺乏的正是行走在路上的思考与经验。学习这本书,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整体和宏观的认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问题的关注,做一个对问题敏感的课题研究参与者。

  读了《教师如何做课题》这本书,我受益匪浅。结合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在这几年的实际,我发现“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如何选择课题”“如何设计课题”这三章给我很多启发和思路。那就是立足教学、解决问题、持续发展。我就从这三点跟大家分享。

  第一、课题研究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教研而搞“空中楼阁”或“象牙塔”式的研究,它必须立足于具体的教研工作。这本书里面提到“教学与研究合一,是教师课题研究的重要特点。因此,教师的课题研究要以“立足教学”为原则,以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过程来开展。”因此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的第一个工作重点就是立足教研,把教学常规管理、教研常规管理夯实。

  第二、在本书中也强调课题的“问题意识”,我校在教科研工作中也反复强调“问题意识”,我们的教研、科研都是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对于区级小课题就解决小问题、短平快的问题。比如,目前我校快要结题的9个小课题,当初在选题、立项的时候我们就特别强调“问题意识”。比如我校的特色课程开发,就是立足于南澳地处偏远,文体活动较少,学生的艺体锻炼的机会比较少的实际问题上。针对这个具体问题,我校成功申报了深圳市传统体育特色项目学校、深圳市综合素养试点学校。我校的音体美开设了“走读”式分项课。在这些探索的基础上,我校也形成了与之相关的各级课题。比如现在研究中的由广东省教科院批准立项的三个课题。

  第三、在《教师如何做课题》中提到:课题研究对科学施教、提升教育质量、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任何课题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得到发展。因此,我校的教科研工作一致在强调和灌输这个“发展”理念。我们强调,不管是教研、科研、课题、论文、心得、反思等等都必须最终指向让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得到发展。为此我校的所有课题研究都围绕这三个终极目标。

  比如:我们的课题研究的选题、立项、实施等都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研究成果都要求对学生的持续发展有利。

  最近,读了《教师如何做课题》这本书。这几年,我有幸作为课题主持人的身份,承担过省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北滘镇教研室小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工作过程中,压力与成长如影随形。此刻,忙碌中的我冷静下来,回顾课题研究给我带来的成长印迹,并尝试写一写关于课题研究的困惑和思考。

  首先,课题从哪里来?主要观点:问题催生课题;知行合一。

  工作至今,经过省级课题和镇级小课题研究工作的锻炼,我慢慢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往往就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点”。

  对小课题而言,可以抓住一个小的“点”进行探索。在真正确定课题研究之前,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查找论文、书籍等文献,让自己的思路、观点更为清晰,最终确定这个“点”是否值得深挖、应该怎么深挖。

  小课题的“问题”从教学实践中来,课题研究的成果又为教学实践服务,正好体现的是课题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一特点。

  这里想提到“知行合一”这个话题。知,是指思想、认知。行,是指行动、实践。对于课题研究、教学改革等,抓住思想上有疑惑的“点”,在行动的路上探索、修正,这就是“知行合一”。而在小课题探索的过程中,阅读、思考、写作、交流、实践这五大法宝必不可少,这些法宝让我们的“知”更为丰富、有内涵,让“行”更有力量、方向更加清晰。

  怎么保证小课题研究顺利开展?主要观点:计划引领,踏实执行。

  小课题的研究一般为期一年,区级以上课题的研究时间则更长。课题立项后,需要确实在实践中探索。因此,课题的研究计划是很重要的。

  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要根据实际,确定好课题研究计划或实施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的实践研究过程中,研究计划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稍作变动、修正,以得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计划和方案确定好后,在落实过程中,要谈到的是“执行力”的问题。不过,小课题可以一个人主持,没有课题组成员,这就需要课题主持人自觉按照计划落实研究工作,自我掌控好自身的执行力。

  如果不是小课题,而是研究时间比较长、课题成员多的大课题,那么,围绕课题研究工作,“执行力”显得更加重要,比如课题主持人跟进到位,组织好课题组成员、安排落实好每一步研究工作。当然,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校领导的重视、课题组的凝聚力等等也有关系。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总结05-11

《如何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06-18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04-03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9篇04-06

课题开题报告11-11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07-24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1-15

课题自我鉴定11-23

中学课题开题报告01-03

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12-09